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_第1页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_第2页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_第3页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_第4页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教材科学实验细胞核的功能(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3)变形虫切割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伞藻嫁接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将科学家和其相关实验的结论连起来。1.探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实验设计: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eq\b\lc\{\rc\(\a\vs4\al\co1(蜡烛→不易熄灭,小鼠→不易窒息死亡))实验评价:(1)本实验缺乏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单独置于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2)普利斯特利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2.根据下面萨克斯的实验设计,完善下列问题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eq\b\lc\{\rc\(\a\vs4\al\co1(一半曝光\o(→,\s\up7(碘蒸气))变蓝,一半遮光\o(→,\s\up7(碘蒸气))不变蓝))(1)该实验的对照类型为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的有无,因变量为颜色变化(有无淀粉生成),实验组是遮光处理组,对照组为曝光处理组。(2)该实验的关键是要进行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实验的说服力。3.根据恩格尔曼的实验设计,完善下列问题eq\b\lc\\rc\}(\a\vs4\al\co1(水绵,好氧菌))eq\o(→,\s\up7(黑暗),\s\do5(无空气))eq\b\lc\{\rc\(\a\vs4\al\co1(极细光束→好氧菌只分布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部位的周围,暴露在光下→好氧菌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1)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水绵有带状叶绿体,螺旋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和O2的影响。(3)设置细光线和好氧菌的好处:能够准确判断出水绵细胞中产生氧气的部位。4.根据鲁宾和卡门实验的设计,完善下列问题Heq\o\al(18,2)O+CO2eq\o(→,\s\up7(植物))18O2H2O+C18O2eq\o(→,\s\up7(植物))O2(1)鲁宾和卡门应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CO2和H2O中的O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2)该实验设置了对照,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eq\o\al(18,2)O和C18O2),因变量是释放的O2有无放射性。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过程(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1)过程(2)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3.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4.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DNA是遗传物质。5.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含32P噬菌体+细菌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6.探究结果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咐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7.观察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过程,回答相关问题(1)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噬菌体DNA。(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3)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eq\b\lc\{\rc\(\a\vs4\al\co1(原料: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场所:大肠杆菌的核糖体))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3)实验验证过程eq\b\lc\\rc\}(\a\vs4\al\co1(稀盐酸,小肠黏膜))eq\o(→,\s\up7(混合),\s\do5(研磨))提取液注入,静脉→促进胰腺分泌胰液(4)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探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等。(2)实验方案组别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①幼小动物切除甲状腺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②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③幼小动物不作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④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不切除甲状腺(3)在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应注意的问题要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动物,且饲养时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1)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切除法、注射法。(2)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小鼠生活状况(3)总结激素生理功能验证的一般思路①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②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③添加某激素后恢复正常→④推知相应激素的生理功能。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科学家实验实验结论达尔文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单侧光的作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实验十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错警示规避与该探究实验有关的5个失分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时间/天123456……数量/个……(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探究实验材料的选择(1)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其原因是以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2)不能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观察DNA与RNA的分布的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3)不能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材料的原因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物质,会干扰实验的结果观察。2.探究相关试剂的作用试剂作用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开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实验九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3)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方法步骤1.控制解离时间的原因解离时间要严格控制,解离时间不能太短,否则细胞间果胶未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时间过长则细胞分离过度、过于酥软,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2.先漂洗后染色的原因分析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中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有利于碱性染料着色。二者不能颠倒,否则解离液中盐酸会影响染色效果。3.控制染色时间的原因控制染色时间,染色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时间过长则使细胞核等其他部分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4.在制片时两次用到载玻片的目的一次是放置根尖;另一次是在盖玻片上加一片载玻片,目的是使细胞均匀分散开,防止盖玻片移动;同时,避免压碎盖玻片。5.不能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连续观察的原因分析因为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我们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时期,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分裂图像,所以在制作装片时要让细胞分散成一层,这样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