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红河州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濒危动物保护,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调查种群密度,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只能采用估算的方法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应舍弃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两次捕捉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结果越准确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影响被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2.新型冠状病毒和肺炎双球菌均可侵入人体引发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并暴露出特有的抗原B.效应T细胞均能与两种病原体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两种病原体,并产生相应的抗体D.两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均可引起机体产生记忆细胞3.如图方框依次代表细菌、草履虫、玉米、蓝藻,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不属于这种物质或结构的是()A.细胞膜 B.染色体 C.磷脂 D.RNA4.乙醇是酒的主要成份,是可再生物质,是常用的燃料、溶剂和消毒剂,也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试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用95%的冷酒精溶解DNA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用15%的盐酸和75%的酒精混合液(1:1)进行解离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D.碱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5.如图是人碰到火焰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其中②为传入神经B.完成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④上单向传导C.从反射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D.碰到火焰时我们会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③处的神经中枢6.17世纪初,人们将欧洲兔带到澳洲和美洲,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现在欧洲兔、澳洲兔和美洲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环境条件不变,兔的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B.澳洲兔和美洲兔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变异和选择的结果C.澳洲兔和美洲兔的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与长期地理隔离有关D.将澳洲兔和美洲兔再度引入欧洲,能进化成现在的欧洲兔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4的分泌8.(10分)红掌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喜多湿的半阴环境。如图表示夏季时其在不同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问题:(1)本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b点时叶肉细胞内能够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3)M点的含义是红掌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理论上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粒体消耗O2的速率。9.(10分)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CoV。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2019-nCoV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此时发挥作用的是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_道防线,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2)2019-nCoV侵入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呈递给___________,该细胞还能分泌___________。当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时,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细胞能识别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3)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疫情期间,某地11名患有新冠的孕妇生下的婴儿,IgG抗体水平都可被检测到,其中五名婴儿还检测到IgM抗体,已知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正常IgG在出生三个月后开始合成,3一5个月接近成人水平,但它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图是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①由题可知,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是___________(填“IgM”或“IgG”)。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生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数量浓度慢慢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③2020年3月,新加坡一名孕妇确诊新冠肺炎,11月初她诞下一名婴儿,结果该婴儿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却自带IgG抗体。请尝试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10.(10分)黑带食蚜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幼虫(无翅)喜食各种蚜虫。经变态发育为有翅的成虫,可以成群地长距离迁飞。研究者以我国某岛屿为试验站,对黑带食蚜蝇的迁飞行为展开研究。(1)黑带食蚜蝇幼虫与蚜虫间具有_____关系,该试验站内所有的黑带食蚜蝇形成的集合称为______。(2)研究者在试验站逐年捕获并统计黑带食蚜蝇成虫数,以获知其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和图2。①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是由于该昆虫具有________性。根据诱捕昆虫的数量可估算它们的__________。②由图1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图2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_____性。(3)测定变态昆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可反映其幼虫期的食物来源,进而判断变态昆虫的虫源地。研究者检测了观测站捕获的黑带食蚜蝇成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并推算出不同时间所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幼虫的宿主植物占比情况,结果图3所示。区域与试验岛屿的关系主要作物A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北侧40km玉米、水稻B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南侧60km小麦、水稻①已知该岛屿上无可用耕地,且不进行农事操作。试说明研究者选择该岛屿作为本实验观测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3与表信息,推测该昆虫的迁飞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要证明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均为迁飞而来,你认为还需提供的实验证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4)上述研究的价值不包括()A.探索黑带食蚜蝇在我国相关地区的迁飞时间和路径B.为预防蚜虫大规模区域性爆发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C.为深入明确黑带食蚜蝇特殊生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D.证实黑带食蚜蝇具有应对不良环境因素的短期反应11.(15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填字母),伴随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_______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2)c表示初级消费者_________的能量值,f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部分,其形式为_________。(3)图中的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4)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5)该生态系统经常要除杂草灭害虫,请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6)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和能量流动,还具有_____________等功能。(7)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8)图中g表示分解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详解】A、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A错误;B、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差距大的样方内数值也应如实记录,不应舍弃,B错误;C、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长,标记个体可能会死亡,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大,C错误;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影响被调查动物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2、D【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详解】A、病原体侵入机体内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其特有的抗原,A错误;B、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肺炎双球菌不进入细胞内,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肺炎双球菌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错误;C、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两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均可引起机体产生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D。3、B【解析】分析题图:草履虫和玉米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详解】A、所有的细胞生物均具有细胞膜,因此细胞膜可以表示图中阴影部分,A不符合题意;B、蓝藻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因此染色体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B符合题意;C、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因此以上细胞均具有磷脂,C不符合题意;D、所有细胞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熟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区别与联系是判断本题的关键。4、C【解析】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中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DNA等。【详解】A、95%的乙醇是用来溶解其他杂质的,而DNA不溶于酒精,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A错误;B、解离液是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1:1混合而成的,B错误;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C正确;D、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鉴定乙醇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D错误。故选C。5、D【解析】分析题图: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为传入神经,则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②上有神经节,因此②为传入神经,A正确;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内的神经纤维上的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完成反射的过程中,兴奋在④上单向传导,B正确;C、由图可知,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为脊髓,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正确;D、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而③为脊髓,D错误。故选D。6、C【解析】1、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种群中个体的表现型,使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不适应环境的个体逐渐被淘汰而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会导致生殖隔离进而产生新物种。【详解】A、即使环境条件不变,由于基因突变或遗传漂变等原因,兔的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澳洲兔和美洲兔种群发生了不定向变异和定向选择,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C、欧洲、澳洲和美洲之间距离遥远,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差异是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的,C正确;D、由于现在的欧洲与原来欧洲的环境条件不同,将澳洲兔和美洲兔再度引入欧洲,也不能进化成现在的欧洲兔,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D【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由图示可知,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A错误;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作用于垂体,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C、由图示可知,甲状腺分泌的T4经过脱碘作用转化为T3后才能作用于垂体,抑制TSH的释放,C错误;D、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D正确。故选D。8、(1).遮光情况、光照强度(2).30%遮光条件起降温增湿作用,气孔一般不关闭(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4).增加(5).大于【解析】光合作用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分离光合作用的色素需要用纸层析法。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分析:本题研究了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由于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光照过强反而会抑制它的生长,所以出现图中不遮光条件的曲线Ⅱ在中午下降的趋势,这是气孔关闭的结果。【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遮光情况和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无关变量主要有CO2浓度、温度、湿度等;遮光30%情况下(起降温增湿作用),植物气孔一般不关闭,因此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2)曲线ab段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图中b点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d对应时段,净光合速率大于0,故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增加。(3)M点时,净光合速率=0,即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可用线粒体消耗O2的的速率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可用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表示),故叶肉细胞内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大于线粒体(单指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消耗O2的速率。【点睛】本题考查光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9、(1)①.二②.免疫防御(2)①.辅助性T细胞②.细胞因子③.细胞毒性T(3)①.IgM②.抗体自身代谢使抗体数量下降(或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③.母亲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传给了婴儿【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是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其中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能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异常时,免疫反应过强、过弱或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等问题。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机体内的细胞因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癌变,这是体内最危险的“敌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除;若此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小问1详解】当2019-nCoV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吞噬消灭部分病毒,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功能,上述过程属于第二道防线,即体现的是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小问2详解】2019-nCoV侵入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把病毒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该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一方面能增殖、分化更多的细胞,而且该细胞还能分泌细胞因子。当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时,免疫系统的细胞毒性T细胞被活化、增殖并能识别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小问3详解】①据题干信息“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故IgM是感染反应产生的初始抗体。②初次接触抗原,经历潜伏期后抗体数量呈指数增长,后进入下降期,血清中抗体浓度缓慢下降,是因为抗体自身代谢使抗体数量下降,也有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被消耗。③2020年3月,新加坡一名孕妇确诊新冠肺炎,11月初她诞下一名婴儿,结果该婴儿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却自带IgG抗体,是由于母亲产生的IgG抗体通过胎盘传给了婴儿,使婴儿获得了被动免疫能力,因为该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婴儿。【点睛】熟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①.捕食②.种群③.趋光④.种群密度⑤.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最高和最低捕获量分别出现在2009年和2013年⑥.季节⑦.避免观测站内作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⑧.5、6月从南向北飞,8、9月从北向南飞⑨.确定观测岛上无C3、C4植物、确定观测岛上无黑带食蚜蝇的幼虫⑩.D【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对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用黑光灯诱捕法。2、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详解】(1)已知黑带食蚜蝇幼虫(无翅)喜食各种蚜虫,故黑带食蚜蝇幼虫与蚜虫间具有捕食关系,该试验站内所有的黑带食蚜蝇形成的集合称为种群。(2)①由于该昆虫具有趋光性,故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根据诱捕昆虫的数量可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②由图1可看出: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最高和最低捕获量分别出现在2009年和2013年。③分析图2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3)①已知该岛屿上无可用耕地,且不进行农事操作。为避免观测站内作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研究者选择该岛屿作为本实验观测站。②结合图3可知5、6、8月份该昆虫的幼虫主要以C3植物为食,9月份该昆虫的幼虫主要以C4植物为食,A区域(北侧)主要作物是玉米、水稻,B区域(南侧)主要作物是小麦、水稻,故可推测该昆虫的迁飞方向为:5、6月从南向北飞,8、9月从北向南飞。③确定观测岛上无C3、C4植物、确定观测岛上无黑带食蚜蝇的幼虫,即可证明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均为迁飞而来。(4)A、分析题意可知,上述研究可以探索黑带食蚜蝇在我国相关地区的迁飞时间和路径,A正确;B、上述研究可以为预防蚜虫大规模区域性爆发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B正确;C、上述研究可以深入明确黑带食蚜蝇特殊生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C正确;D、上述研究不可以证实黑带食蚜蝇具有应对不良环境因素的短期反应,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黑带食蚜蝇的为背景,考查种群特征、种群研究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11、(1).a(2).二氧化碳(3).同化(4).热能(5).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6).单向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