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 B.澄清石灰水 C.蒸馏水 D.食醋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药品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氧 B.铝 C.硅 D.铁 6、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 B.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C.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D.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食用瘦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10、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氧气

二氧化碳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

汞+氧气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1、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2、氟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氟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9 B.元素符号为FC.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D.一个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9 13、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H2 B.2H C.2H2 1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氮气 B.铜 C.水 D.氯化钠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做清洁燃料 B.氮气用做制冷剂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D.氮气充于食品袋中防腐 16、田径比赛中,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其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1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C. D.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装好仪器后,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C.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迅速盖上玻璃片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1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H2O B.O2 C.CO20、如图为尿素CO(NH2)2[]A.① B.② C.③ D.④ 21、生活中发生缓慢氧化的实例很多,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缓慢氧化的是()A.酒和醋的酿造 B.人在长跑时急促呼吸 C.农家肥的腐熟 D.酒精灯安静燃烧 22、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17 C.18 D.18

g 23、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PM2.5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4、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A.2Fe--2个铁元素B.--1个氯离子C.CO2--D.3Fe3+--325、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 26、新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A.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B.用药匙取少量氯化钠,尝一尝味道C.若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27、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28、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2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 3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A B.B C.C D.D 二、简答题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1)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3)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4)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5)“液态空气蒸腾实验”如图所示:【资料】常压下,N2沸点为-196℃,O2沸点为结合资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及“带火星木条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B

C

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A

处空气被压缩,体积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三、填空题1、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氢氧燃料电池可实现零排放,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2、如图是硫酸镁注射液的部分说明书。硫酸镁(MgSO4)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为______3、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4、“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图:(1)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2)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①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②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5、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2)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______(填化学符号),B中每个分子由______个原子构成。6、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1)铁是由______构成,由______组成;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由______组成。(2)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的是(从宏观角度回答)______。7、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研究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如图一所示,收集到氧气的是玻璃管______(填“a”或“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2)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2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mL。(3)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二所示。______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17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4个“防治碘缺乏病日”。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人体内碘70%~80%分布在甲状腺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不同年龄人群对碘的生理需求量如下表所示(数据来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年龄/岁0~44~1111~14碘量(μg/d)5090120150食用加碘盐是摄入碘的重要途径。所谓加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碘化钾(KI)和海藻碘。2012年3月15日起,我国新《食用盐碘含量》规定,碘盐中碘含量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碘化钾固体具有浓苦味,易潮解,在常温下久置会变质生成碘(I2)而呈黄色,须避光保存。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3加碘盐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因烹饪方式不同,碘的损失率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图1和图2是张小林等人对添加碘酸钾食盐的研究结果。图1

煮沸状态下,不同pH溶液中碘损失率

图2

pH=0时,不同温度溶液中碘损失率海藻碘盐是新一代的碘盐产品,热稳定性好,海藻碘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是理想的天然补碘品。食用碘盐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但高碘地区的人群不宜食用碘盐,因为碘补充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智力下降等症状。因此,科学补碘意义重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7~10岁的儿童每天对碘的生理需求量为______

μg。(2)KI的物理性质有______(答出一条即可),化学性质有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影响添加碘酸钾的食盐中碘损失率的因素有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为了健康,补碘越多越好

B.海藻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C.煮沸状态下,pH越大,碘的损失率越大

D.烹饪过程中,不宜在爆炒时放入添加碘酸钾的食盐______9、如图实验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产物C3H(1)C(2)该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A.它外形像树叶B.它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_10、甲酸(HCOOH)广泛用于轻工、医药、化工等行业。甲酸钠法是最早工业化的甲酸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甲酸钠(HCOONa)的组成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2)图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3)甲酸蒸馏塔中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______四、探究题1、根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B(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5)选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6)E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7)F中放水的目的是______。(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装置A中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检验的方法是______。(5)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6)F中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7)E中放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2)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实验时,红磷的用量不影响最终结果

B.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D.红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3)实验中,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为______。(4)集气瓶燃烧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氮气的一条重要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5)实验完毕后,打开止水夹后,发现最终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写出两点)______3、过滤是常用的分离操作。(1)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过滤原理的实例:______。______4、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2)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并在B处点燃酒精灯,写出B处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A、B、C各处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5、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1)实验1: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相同.(2)实验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6、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I.小林准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II.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查阅资料】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提出猜想】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进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mL______②分两次进行实验第一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mL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次______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______mL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mL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3)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实验②中第一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______mL。(5)实验②中横线部分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实验反思】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加入过氧化氢酶不加过氧化氢酶反应温度/℃253742253742收集到气体体积/mL395634555(6)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C解: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第2题参考答案:B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第3题参考答案:C解:A、加碘食盐中有碘酸钾、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澄清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加碘食盐、澄清石灰水、食醋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4题参考答案:A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D、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第5题参考答案:B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氧、硅、铝、铁、钙,汉字中带钅字旁(汞和金除外)的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B。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和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考虑.本题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第6题参考答案:B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铈原子,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因此该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故选: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第7题参考答案:A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叙述错误,符合题意;B、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叙述正确,不合题意;C、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叙述正确,不合题意;D、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叙述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许多物质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要注意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和一部分物理性质,基础性比较强,氧气的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加强记忆。---------------------------------------------------------------------第8题参考答案:B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故选项正确。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及灵活应用进行解题的能力.---------------------------------------------------------------------第9题参考答案:B解:食用瘦肉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是因为这些食品中有含有铁元素的物质,铁元素以化合态存在,不是指的铁单质和铁原子。故选: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宏观概念;而单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食品、药品中的铁,碘等都是指的元素.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元素、单质的不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第10题参考答案:B解:A、碳+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氧化汞

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1题参考答案:B解:“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梅花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第12题参考答案:D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F,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表示原子序数为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第13题参考答案:C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故选: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第14题参考答案:B解:A、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5题参考答案:B解: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利用氢气的燃烧,为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B、液氮可以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汽化吸热,为物理性质,正确;C、氧气支持燃烧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故错误;D、食品包装时充氮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性质;故选B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第16题参考答案:D解: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是气体,只有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所以白烟的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故选:D。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即生成白烟一定生成白色固体。根据物质的状态与颜色判断即可。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实验现象和生成物的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第17题参考答案:A解: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示+3价,氧元素显示-2价,化学式为:FeB.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正确;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显-2价,其化学式为:AlD.氯化钠中钠元素显示+2价,氯元素显示-1价,化学式为:NaCl,故正确。故选:A。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第18题参考答案:D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收集满气体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9题参考答案:B解:A、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20题参考答案:D解:尿素中C、O、N、H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4=3:4:7:1,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第二,则表示氧元素质量分数的是④。故选: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1题参考答案:D解:A、酒和醋的酿造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B、人在长跑时容易缺氧,这时容易发生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C、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中通常要发生氧化反应,该种氧化反应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酒精燃烧是一种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本题主要考查氧化反应的特点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重点考虑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第22题参考答案:C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8,故选: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3题参考答案:D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被吸入肺部,属于空气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氮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根据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空气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排放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第24题参考答案:C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Fe表示2个铁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所以

表示-1价的氯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CO2表示D、根据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3Fe3+--故选: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第25题参考答案:A解:A、二氧化锰在此反应里做催化剂,只是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参加反应,不会产生更多的氧气;故A正确;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知,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故B不正确;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知,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也是不会改变的;故C不正确;D、过氧化氢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分解出氧气,只不过分解的速度慢而已。故D不正确;故选:A。催化剂的定义是: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改变的物质.分析题干中的各选项结合催化剂的定义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定义及其应用,结合了实际例子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催化剂的含义,加深学生的分析、理解主要概念的能力.---------------------------------------------------------------------第26题参考答案:C解:A、闻药品的气味时,用手轻轻煽动瓶口,让气味飘入鼻孔,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室中取用药品时,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实验室药品的取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药品的用量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第27题参考答案:A解: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6):(1×12)=6: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8题参考答案:C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所以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A、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C、根据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进行解答;D、根据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概念、特性等,难度较小。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第29题参考答案:D解: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大了。故A正确;B、碳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是因为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故B正确;C、二氧化锰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故C正确;D、铜片与铜粉都是铜,铜片不易燃烧是因为它的体积大温度升高慢,而铜粉体积小温度升高快很快达到了着火点,并不是由于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故选:D。根据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等知识,仔细分析各选项发现,只有D项中把铜片和铜粉看成是不同反应物种类是不合理的。本题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考察了学生通过现象总结本质的能力;D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但只要撇开形状不同的现象看到都是铜的实质就不难得出结论。---------------------------------------------------------------------第30题参考答案:D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可以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B、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放入倒扣的大烧杯中时,会看到酚酞试液变红的现象,从而能够说明氨气的分子从氨水的烧杯进入到盛有酚酞试液的烧杯,能够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故B正确;C、向左推动活塞,若玻璃导管中液面上升,或向右拉动活塞,若玻璃导管中有气泡冒出,都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C正确;D、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故选:D。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B、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分子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二、简答题---------------------------------------------------------------------第1题参考答案:混合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开始汽化时主要逸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点燃一段时间后,逸出的氧气浓度增大,氧气支持燃烧

解:(1)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2)氧气能供给呼吸,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答案为:氧气;(3)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4)饼干放在空气中慢慢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水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水蒸气;(5)合资料解释:“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及“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原因是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开始汽化时主要逸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迅速熄灭;点燃一段时间后,逸出的氧气浓度增大,氧气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故答案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开始汽化时主要逸出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点燃一段时间后,逸出的氧气浓度增大,氧气支持燃烧。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正确解答本题,须知氧气、氮气气体的性质。氧气能帮助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2题参考答案:物理

分子间隔变小

解:(1)水结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空气被压缩后,分子间隔变小,体积变小。故答案为:(1)物理;(2)分子间隔变小。(1)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2)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特征分析回答。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三、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氢气+氧气水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水。故答案为:氢气+氧气水。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第2题参考答案:24+32+16×4

+6

;解:硫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32+16×4。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答案为:24+32+16×4;+6。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3题参考答案:化合反应解:由反应:CaO+H故答案为:化合反应由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本题考查了反应类型问题,熟悉四大基本法应类型的特点.---------------------------------------------------------------------第4题参考答案:难溶性

吸附

Ca2+

解;(1)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通过滤网可去除难溶性杂质.(2)①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②离子交换树脂能去除原水中的钙离子,钙离子的符号是Ca答案:(1)难溶性;

(2)①吸附;

②C(1)根据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解答;(2)①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进行分析;②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熟练掌握有关知识,可以正确解答.---------------------------------------------------------------------第5题参考答案:CD

B

O2

4

;解:(1)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这是因为C中含有两种物质,D中含有三种物质,表示化合物的是B,这是因为B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个氧分子,氧分子可以表示为,B中每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故填:CD;B;O2;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第6题参考答案:铁原子

铁元素

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元素和氯元素

氧元素

;解:(1)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由铁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2)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的是氧元素。故答案为:(1)铁原子;铁元素;钠离子和氯离子;钠元素和氯元素;(2)氧元素。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7题参考答案:b

水氢气+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1或4

解:(1)由电解水的实验图1可知,收集到氧气的试管是连接电源正极的b试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2)电解水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2mL气体时,若该电极为正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4mL,若该电极为负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1mL。(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和质量不变,相应微粒的图示如下所示:答案:(1)b;水氢气+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2)1或4;(3)。(1)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2)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和质量不变;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第8题参考答案:90

浓苦味

在常温下久置会变质生成碘

贮存方式、存放时间、煮沸时间

BD

解:(1)根据表中信息可知:7~10岁的儿童每天对碘的生理需求量为90μg;(2)由题干信息可知,碘酸钾的物理性质有浓苦味,易潮解;化学性质有:在常温下久置会变质生成碘;(3)由材料3的信息可知,影响加碘食盐碘含量的因素主要有贮存方式、存放时间、煮沸时间;故填:贮存方式、存放时间、煮沸时间;(4)A.碘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但是碘并不是摄入的越多越好,错误。B、海藻碘盐是新一代的碘盐产品,热稳定性好,海藻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正确;C、煮沸状态下,pH越大,碘的损失率越小,故错误;D.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所以炒菜过程中,尽量在出锅时再加入加碘食盐,正确;故答案为:(1)90;(2)能溶于水(或水溶液是无色);(3)贮存方式、存放时间、煮沸时间;(4)BD。(1)根据表中信息来分析;(2)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来分析;(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分析;(4)根据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碘酸钾的性质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第9题参考答案:3:8

B

解:(1)C3H8O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3:8(2)该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的主要原因是:它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故答案为:B;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C3H8O(2)该装置被称为“人工树叶”的主要原因是:它模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物质的转化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10题参考答案:钠元素

CO、H2O

物理

解:(1)甲酸钠(HCOONa)的组成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钠元素;(2)图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和水,化学式分别是:CO、H2(3)甲酸蒸馏塔中通过蒸馏得到了甲酸,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答为:(1)钠元素;(2)CO、H2(3)物理。(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3)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变化的类型。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四、探究题---------------------------------------------------------------------第1题参考答案:集气瓶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防止冷凝水回流至热的试管底使其炸裂

带火星木条接近瓶口,复燃则满

氧气不易溶于水

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

试管

过氧化氢氧气+水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复燃则是氧气

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空气污染

解:A、(1)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需加热,可以用高锰酸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至热的试管底使其炸裂;(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带火星木条接近瓶口,复燃则满;(5)选用装置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6)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7)F中放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B、(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不需加热,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氧气+水;(3)装置A中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4)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检验的方法是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复燃则是氧气;(5)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的原因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6)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7)E中放水的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SO故答案为:AB加热(1)

集气瓶

。(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

防止冷凝水回流至热的试管底使其炸裂

。(4)

带火星木条接近瓶口,复燃则满

。(5)氧气不易溶于水。(6)

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

。(7)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其炸裂。(1)

试管

。(2)

过氧化氢氧气+水

。(3)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4)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复燃则是氧气。(5)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6)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7)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空气污染。(1)根据图示即可得出有关仪器的名称;(2)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有关,收集装置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和密度有关,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氧气验满的方法回答;(3)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分析。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记住常见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2题参考答案: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AD

集气瓶中水面上升至刻度1处

不溶于水

不能燃烧

红磷不足

装置漏气

解:(1)集气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填:剧烈燃烧,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