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科学-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科学-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科学-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科学-滑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2.学会合作与交流,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3.知道利用滑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二、教学重难点“滑轮”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观察描述能力。难点: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的方法。三、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全校的师生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知道国旗是怎样被升到旗杆顶端的吗?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讲解:原来在旗杆的顶端有一个轮子,国旗就是利用这个轮子升到旗杆顶端的,这个轮子在科学上称之为滑轮,滑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科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滑轮,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滑轮滑轮到底长得什么样呢?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仔细观察一下滑轮有什么特点?看谁观察的仔细小结:边缘有槽,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就是滑轮。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旗杆顶端的轮子。

学生观察滑轮特点学生回答边缘有槽可以转动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快速进入滑轮知识学习。

认识滑轮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滑轮做好铺垫

开展探究活动一、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组装两种滑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滑轮的组装方法和它们的不同。边讲解边演示把滑轮固定在这个支架的横梁上,把绳子绕进滑轮的凹槽内。绳子的一端挂上钩码表示重物,用手拉绳子的另一端。我们把这个滑轮叫做一号滑轮。老师再来组装第2种滑轮。把绳子的一端系在支架上,把钩码挂在滑轮的下面,把绳子的另一端绕进凹槽内,用手拉绳子的另一端。我们把这个滑轮叫做2号滑轮。通过刚才老师的演示,你们发现1号滑轮和2号滑轮有什么不同?像1号滑轮这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书)像2号滑轮这样能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板书)二、组装定滑轮与定滑轮既然我们认识了定滑轮和动滑轮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呢?教师巡视指导三、提出问题,引发猜想关于定滑轮与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定滑轮与动滑轮哪一个可以省力。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动滑轮与定滑轮哪一个省力?到底哪一个猜想正确呢?需要我们做实验来验证猜想。四、设计实验方案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改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因为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五、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猜想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个重要提示,课件出示实验提示,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那我们就开始实验,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又好又快。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总结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作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是不能能改变力的方向。问题思考如果即想省力,又想改变力的方向那该怎么办呢?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是滑轮组。六、生活应用使用滑轮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还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吗?课件展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1号滑轮用力往下拉,钩码就往上走;2号滑轮用力往上拉的时候,重物也跟着向上走。1号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2号滑轮能跟着钩码一起移动学生在小组内动手组装定滑轮与定滑轮动滑轮、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它们都能省力吗?使用它们有什么好处?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学生汇报实验方案

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进行探究滑轮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思考。

学生前台展示实验结果

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

旗杆、窗帘、起重机、塔吊

创设任务情景,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到科技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课堂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促进知识的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实验的细节还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效果分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保持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角色,让学生在经历“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示交流”的探究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体现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该课有两个实验活动,一是研究动滑轮作用,二是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一我要求学生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升物体和用动滑轮提升的力,通过比较两个数据得出动滑轮可以省力的。这一实验比较简单,除了实验前要提醒学生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我引导学生猜想、质疑、实验、激活了学生思维,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学科学,探索科学的殿堂。1、本课对滑轮的认识和滑轮的应用方面掌握较好。2、在探究过程中,有几个学生提出关于滑轮的方向和是否省力的问题,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有2个组探究的结果(定滑轮不省力力,动滑轮省力)还是较好的,但用力方向写出(向上)或(向下),通过出示幻灯片的提升重物和用力方向的比较,学生还是很容易的掌握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有一定的困惑,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滑轮组的教学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深度?教材分析:《滑轮》是青岛版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运动与机械》第22课的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第五单元主要研究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的原理及使用,《滑轮》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斜面》、《杠杆》的基础上对简单机械的进一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课本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旗入手,通过观察、组装、实验逐步得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并通过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最终体现科学技术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设计理念。1、评测练习一、基本练习1、滑轮的种类很多,最基本的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 )还有一种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2、定滑轮的作用是( ),但( )改变用力方向。3、动滑轮的作用是( ),但( )改变用力方向。二、拓展延伸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面有效的装置。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开你的智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教学反思:《滑轮)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的机械》第五单元第5课内容。由于教材安排的内容多,难度大,所以对实验材料进行了调整,对实验记录表也重新进行了设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完成探究目标。本课教材的学习我力图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问题——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围绕概念进行建构,从而明白生活中人们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道理。下面简单的谈一下上完这节课后我的一些感想和认识。本课是一节既有趣味性,又充满挑战性的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继,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我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引入环节:让学生观看本校升国旗的片段,在此基上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动手尝试环节让学生自已想办法组装定滑轮把钩码提升到支架的顶端,自己动手尝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概念揭示采取对比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设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这个环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很顺利地究成探究任务,教学时让学生先讨论思考实实验方案并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然后分组进行实验,使学生先动“脑”后动“手” ,所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操作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课的结束环节由塔吊上既有定滑轮又有动滑轮引出滑轮组,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不把下课的铃声当做教学的终点,促使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探究活动。不足之处:1、忽视了学生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学生怎样来设计实验验证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这是个难点,单凭学生分组讨论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参与讨论并及时指导,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放手让学生讨论。2、课后的困惑课后我一直在思考: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同时做到课堂的开放与高效两不误?就拿本节课为例,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亲自经历探究过程,实事求是的得出了数据,养了学生动手作能力,加深了对滑轮作用的理,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前松后更紧的局面,影啊教学任务的完成,使教学效果不佳,新课程倡导开放式教学,要求还课堂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论哪种习方式都需要很多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佳结合点。让我们在实践中一起探索!课标分析:本套教材创造性地落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 落实《科学课程标准》,构筑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