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_第1页
(完整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_第2页
(完整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_第3页
(完整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_第4页
(完整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西医诊断:参照国际头痛学会(IHS)分类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第2版《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ICHD-II)。(1)疼痛多由一侧面部开始,位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2)疼痛性质如钻刺、刀割或火烙,表情痛苦,极为难忍;(3)每次发作时间,最短数秒钟或数分钟,最长可达30(4)疼痛常自发产生,也可由某些日常活动如说话、洗脸、(二)证候诊断:第一支(眼支):太阳、攒竹、阳白、鱼腰(眶上孔)第二支(上颌支):四白(眶下孔)、颧醪、下关、迎香、第三支(下颁支):颊车、夹承浆穴(颏孔)、大迎、翳配穴:风寒外袭,加风池、外关:风热上犯,加风池、曲1.毫针刺法:急性发作时面部腧穴行浅刺丛针轻刺激,下颌支痛取颊车透大迎,大迎透承浆,下关直刺、深刺。针刺治疗时间30min,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3.经皮穴位电刺激:发作时,面痛病局部附近腧穴接经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刺激时间30-45分钟,每日一次。发作缓解期,以主要受累分支所在腧穴接经皮电极一对,忍受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一次或每周二次。4.埋线治疗:据患者症状选取上述腧穴,每次选穴2~4个腧穴,用一次性穴位埋线针进行常规操作,两周1次,3次5.穴位注射:按三叉神经分支选取2~3个腧穴,根据病情选用相对应的注射液(维生素B12、当归或香丹注射液),将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为一疗程。切取厚约0.2cm,直径2~3cm的生姜片,在中心用针刺数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每次灸2壮,隔日1次或每周两次。7.耳穴:选取额、神门、枕、上颌、下颌、面颊、肝、胃、肾、皮质下,,以患侧耳穴为主,也可两耳同时贴压。以王不留行籽或磁珠为压物,在上述穴位中选5~8个敏感点,并嘱患者每曰按压3~5次,每次5~10分钟,使耳部出现胀热、酸痛的感觉,两耳轮流,3天1换。选取阿是穴,用细火针进行速刺法,点刺不留针,深度1~2cm,以疏通局部气血,通则不痛。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10次一个疗程,嘱患者治疗期间24h勿使火针治疗处接触到9.平衡针取穴:耳尖上3厘米,交叉取穴。(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2)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强刺激针的方法,以局部出现的酸麻胀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隔日1取穴:头穴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后凹陷处,相当于三间操作: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于第二掌骨桡侧面边缘垂直刺入,变换方向找到最强针感点后留针45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7次为一疗程。(二)其他外治疗法:1.配合药物离子导入法:半面具正电极置于患侧面部,副电极约为300cm2置于肩胛间;导入药物5%奴夫卡因可卡因1ml、2%地卡因1ml、1%索卡因、0.1%肾上腺素30ml水。从阳极导入,8~16mA每次15~25min,每日一次,152.微波治疗:圆形辐射器置于患侧面部,微热量,10~3.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分,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取适量,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薄4.气滞血瘀证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柴胡、桔梗、赤芍、天麻等。(三)内科基础治疗卡马西平口服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对已服用卡马西针灸期间药量维持原剂量或逐渐减量。1.VAS疼痛评分尺,VAS疼痛评分尺Ocm(无疼痛)3CmlOcm(十分疼痛)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疼痛强度最低限度地参与的测量方法。它己广泛地用于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