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散在儿童常见寄生虫病中的运用_第1页
导赤散在儿童常见寄生虫病中的运用_第2页
导赤散在儿童常见寄生虫病中的运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赤散在儿童常见寄生虫病中的运用

黄、木通、甘草等。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服10g,水煎竹叶适量,食后温服。现代多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水煎作汤剂服用。功效主治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主治心经热盛,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溲时刺痛,舌红脉数等。禁忌木通性味苦寒,生地黄亦属阴柔寒凉之品,故脾胃虚当慎用。方解本方为清心火、利小便之剂。心经热盛,火炎于上,故口渴面赤,或口舌生疮。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故小便黄赤,溲时刺痛等。《医宗金鉴》云:“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法也。”故方用生地黄凉血滋阴以清心火;木通上清心经之热,下则清利小肠,利水通淋;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古人用甘草梢有“直达”茎中止淋痛之说。竹叶有清心火、除烦闷的作用。综观全方,为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并导热下行,共奏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效。本方所治诸证,在《小儿药证直诀》原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应用范围,可用于治疗小便赤涩淋痛等证。《删补名医方论》曰:“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故名“导赤散”也。从古至今,本方运用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加减应用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取名为“泻心导赤汤”;若用于尿路感染,可加白茅根、海金沙、小蓟以通淋清热;若系血淋者,可酌加墨旱莲、小蓟、瞿麦、琥珀以清热凉血,去瘀通淋,本方与小蓟饮子合用,清热凉血利尿作用更强。杀虫脒中毒血尿据临床报道,运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杀虫脒中毒致血尿者效果满意。处方:生地黄12g,地榆12g,仙鹤草15g,木通10g,竹叶10g,白茅根30g,赤芍10g,侧柏叶10g,栀子10g,甘草梢10g,琥珀末3g(调服)。出血较多者,加血余炭、小蓟;少腹胀满、舌苔黄腻者,加黄柏、滑石;便秘者,加大黄、瓜蒌。1剂/日,水煎,分3次口服。有人认为,杀虫脒中毒所致的血尿及化学性膀胱炎,其症状表现属中医“尿血”、“血淋”的范畴,似中医的热毒为患,所现诸症乃毒邪蓄积,损及肾与膀胱,伤于脉络,血溢水道,膀胱气化失常而形成,故治疗选用导赤散加味主之,皆获佳效。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男,41岁。患者尿道灼热痒痛、排尿不尽,有白色黏液流出2年余,经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近日因劳累过度,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遗精及性功能减退而来诊治。诊见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口干苦、不思饮食、失眠、舌质淡红、苔黄腻、脉象弦细等症状。经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卵磷脂小体少量,白细胞(++)。细菌培养:白色葡萄球菌生长。西医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下焦湿热。处以导赤散加味疗之。方药:生地黄20g,木通10g,甘草5g,薏苡仁20g,蒲公英15g,赤芍10g,柴胡6g,黄连5g,车前子10g,黄柏10g,萆薢10g,栀子15g,苍术10g。水煎服。1剂/日。5剂后二诊:上述症状显著减轻,又嘱服药10剂。三诊:服药共15剂后,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痊愈出院。在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急、慢性前列腺炎中,如有遗精者,可加苦参;如小腹及会阴胀痛者,可加乳香、没药、川楝子;前列腺质硬有结节者,可加穿山甲、莪术、红花、夏枯草等;前列腺液有白细胞者,可加当归、黄芪;如出现头晕、腰部胀痛、阳痿以及性功能减退者,可合二仙汤化裁;如见红细胞多或有血精者,可加白茅根、小蓟、蒲黄;如睾丸疼痛者,可加乌药、川楝子、橘核等。疱疹性口炎本病多见于1~3岁的小儿。郑氏用川连导赤散加味治疗疱疹性口炎32例,疗效满意。方药组成:黄连5g,竹叶、栀子、木通各6g,甘草、薄荷各3g,连翘10g,板蓝根、石膏各15g,玄参、莱菔子各8g。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1剂/日,复煎液,早晚各服1次,如高热可服2剂/日,复渣煎,每4小时服1次。如大便秘结加大黄,齿龈红肿甚加蒲公英,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昆布、牡蛎。病毒性肌炎导赤散加味:生地黄20g,木通、甘草梢各6g,竹叶10g。胸闷加丹参、川芎、枳实;心悸加酸枣仁、茯神、远志;气急、乏力加万年青根、红花;早搏重用甘草(20g),身热口干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玉竹、麦冬等。1剂/日,水煎服。复发性口疮有人用导赤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方药组成:生地黄15g,木通、竹叶各10g,甘草6g。邪热盛、溃烂面成片、红肿灼痛者,加黄连、黄芩、赤芍、栀子;口渴者,加玄参、麦冬;便秘者,加大黄。儿童剂量酌减。1剂/日,水煎服。并用冰硼散外涂患处,4~5次/日。异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肿瘤患者常规化疗方案(均用异环磷酰胺),21天为1个周期,2~3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异环磷酰胺引导起的出血性膀胱炎可用本方加减:生地黄12g,木通、竹叶、灯心草、萹蓄各10g,滑石18g,甘草3g,小蓟、白茅根各30g。纳呆者,加法半夏、陈皮、黄连、竹茹。1剂/日,水煎服。鼻咽癌本方加味:生地黄、麦冬、玄参、芦根各15g,木通6g,淡竹叶、川芎各10g,柴胡、当归各12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20g,甘草3g。鼻塞甚者,加苍耳子、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