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课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gif)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课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2.gif)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课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3.gif)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课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4.gif)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课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152bb0150586bc181eb8c6dcd0a0961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第6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本章关键术语】1.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差异产品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张伯伦模型兰卡斯特模型相互倾销重叠需求6.1产业内贸易概述36.1.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概念一: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概念二、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通过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6.1产业内贸易概述46.1.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产业内贸易可从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贸易和消费角度分类。分类一根据贸易是发生在不同生产阶段之间还是发生在同一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之间,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包括中间产品的贸易。分类二根据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在其《产业内贸易——差别产品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度量》中的研究,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同质产品5概念:产品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生产区位不同制造时间不同常见类型:大宗原材料的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活动;产量的季节性差别导致的国际贸易;因合作生产和特殊的技术条件,引起完全同质的服务的国际贸易,如在金融全球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金融部门等经常同时“进口”与“出口”;由于政府干预造成了国内价格扭曲,而作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便从事同时进口和出口的活动。差异产品6概念:又称异质产品,指产品具有差别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差别、规格型号差别、使用材料的差别、色彩及商标牌号的差别、包装装潢的差别、广告、售前、售后服务的差别、企业形象与企业信誉的差别等等方面。分类:垂直差异产品:指仅仅在质量上存在差异的产品。水平差异产品:指有着同样质量,但其特色或特质不同的产品。6.1产业内贸易概述7分类三根据贸易中不同的市场途径,产业内贸易可分为通过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和通过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1)通过外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指在没有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条件下,通过外部市场在各个独立的企业间进行的产业内贸易,是通常意义上的产业内贸易。a、一种是南北贸易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生产要素构成相异的产品间所进行的产业内贸易,往往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是生产和出口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类贸易占总体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大约为30%-40%。b、另一种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反映得使生产要素禀赋程度相似,生产结构也相应比较接近的产品渐进性的产业内贸易。该类贸易占总体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大约为60%—70%。分类三(2)通过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指由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开展,形成了公司内产业内贸易所导致的。优
势跨国公司的所有权优势使得其在系列产品和异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更具有垄断优势。跨国公司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就使得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少,更容易实现库存控制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通过产业内贸易更有利于实现垂直一体化的规模经济。由于接受跨国公司投资的东道国在生产和成本方面对跨国公司吸引中的区位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更好地利用世界各个区位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特定优势,按其全球经营战略安排最佳生产点,使要素构成相异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特
点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距离越近,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量就越大,反之就小。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商品主要是中间产品,即中间产品占了很大比重。公司内的产业内贸易有的是为了规避和减轻关税、所得税等税负而进行的,为此,在贸易过程中实行调拨价格或者叫做转移定价。这种价格可能远远低于、也可能远远高于世界市场价格。研发密集型产品通过内部市场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一般占其总贸易的50%以上。86.1产业内贸易概述96.1.3产业内贸易的测定产品类别的划分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三位数来划分同类产品。SITC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为10大类,大类以下分为63个部或章部以下又分为233个组,组以下又分为786个小组,小组以下又分为1924个项目。三位数的划分即是在SITC中为同一“组”的产品就是同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Bi=1.0-|(Xi-Mi)|/(Xi+Mi)
(0≤B≤1)a、当Xi=Mi时,Bi
=1,说明某种产业部门产品的进口和出口的流量相等,贸易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b、当Xi=0,Mi≠0,或者Xi
≠0,Mi=0时,Bi=0,说明该产业产品的贸易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c、通常情况下,0<Bi<1d、产业间贸易指数=1-产业内贸易指数6.1产业内贸易概述106.1.3产业内贸易的测定影响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因素a、某种产业部门的产品特性。有些产业部门的产品生产和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难以发生大规模的产业内贸易。b、产业部门的成熟程度。高度发达成熟的产业部门容易发生产业内贸易,幼稚工业部门就难以发生产业内贸易。c、产业部门的划分。如果产业部门的划分细致,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就比较小,如果产业部门的划分很粗略,产业内贸易指数就比较大。[专栏6—1]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11联合国为了便于国际贸易商品资料的统计和国际间比较,制定了国际贸易商品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将国际贸易的商品合并为十大部类:(0)食物与活禽畜;(1)饮料及烟类;(2)非食用或非燃料用的原料;(3)矿物燃料;(4)动植物油脂;(5)化学品;(6)按原料区分的制成品;(7)
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造品;(9)特殊处理商品。此分类是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所属统计委员会根据战前国际联盟制定的《国际贸易统计简明商品目录》修订改编而成的。该分类在1950年出版后经过几次修订,最终
将国际贸易商品共分为10大类、63部、233组、786个小组和1924个项目。
其中0到4类为初级产品,5到8位制成品。目录编号为5位数,分别表示类、部、组、小组和项目。该标准分类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为了满足进一步分析的要求,各国可以自由地选择它们自己的种类以及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有的国家所作的分解达到了七位数字。如851.02.07代表胶底的沙滩鞋。一个项目的位数越高,我们就能够更准确地界定它所包括的相似商品集合。6.1.4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般规律(1)从要素禀赋角度看,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小,其产业内贸易比
重就比较大。因为从生产或供给角度上,
产业内贸易取决于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异
质性,取决于该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水平,因为异质产品可能以相同的技术被制造出
来,也可能含有完全相同的物质成份。可
见,产业内贸易常常并不取决于生产要素
的内容,并不像前面的生产要素禀赋贸易
理论那样强调生产要素禀赋差异。(2)从需求角度看,两个国家中的人均收入较高,且两国的人均收入差别较小,则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大。因为相对于高收入阶层的低收入阶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对产品品质不会有特殊的要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追求多样化和个性化,从而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结构,两国人均收入差异不显著,会导致两国间的需求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相似的需求结构和追求差异化的个性产品,必然使两国间产业内贸易内容广泛,比重较大。(3)从区位角度看,两国间相距较近,则产业贸易的比重较大。两国较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生产特征和相似的消费习惯,加之运输成本低廉和便于开展边境贸易等这些有利于两国产业内贸易开展的因素,从而,使它们的产业内贸易比重相对较大。(4)从产业或产品角度看,产业内贸易的规律是,具有异质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
比重会大于具有同质产品的产业;具有先
进技术和工艺革新较高产业的产业内贸易
比重高于具有简单和技术相对停滞的产业;在存在大量中间产品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会大于中间产品较少的产业。126.1.5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特征
产生:源于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效果的评价。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适合于说明产业之间的贸易问题,但是不能解释欧共体内部大量产业间的贸易。13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同质产品传统理论——布兰德(1981)垂直差异产品新H-O理论(法尔维1981)——谢克德和萨顿(1984)水平差异产品——对多样化的需求(克鲁格曼1979);对商品特色的需求(兰卡斯特1980)伊顿和基尔奇考斯基(1984)6.1.5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特征(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基础(2)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3)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146.2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6.3新张伯伦模型6.4兰卡斯特模型6.5双寡头垄断产业内贸易模型6.6相互倾销贸易理论6.7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6.8需求偏好相似理论6.9杨小凯对贸易理论发展的探索15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6.2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16
由法尔维(Falvey)等人建立的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仍然可称为2×2×2形式的模型,即两个国家、两种要素和两种产品的情况,是在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是在对传统理论最小偏离下进行的。基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在两个国家中是同质的,并且假定劳动可以在两个产业间自由流动,但资本是一种特定化的要素。两国都存在两个产业,其中一个是生产无差异产品的农业产业,提供小麦产品;另一个是生产差异产品的制成品产业,提供布产品。假定布的差异性体现在质量上,即布是垂直差异产品,布的质量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连续的不同质量ρ。质量越高,对应的值就越大。生产质量越高的布产品相应所需的每单位劳动的资本数量也越高。由此可知,ρ的含义表示了生产质量为ρ的单位布产品需要一个单位的动和ρ单位资本。对不同质量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假定每个消费者在每个时期都购买一定数量的不同质量的布产品,并且消费者在收入水平较低时,虽然很喜欢高质量产品,但在受到收入约束的条件下,仍将大部分收入用于购买低质量产品,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时,消费者会消费较多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较少的低质量产品。6.2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完全竞争下,价格等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P1(ρ)=C1
(ρ)=W1+ρR1
P2(ρ)=C2
(ρ)=W2+ρR2说明:1、2表示两个不同的国家,W表示劳动力的工资报酬,R表示特定资本的报酬,假定
W1>W2并且同时有R1<R2
。相对于国家2,国家1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相对于国家1,国家2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存在一种质量为ρ"的布,其单位成本在两国都相同。
W1+ρ"R1
=W2+ρ"R2C2
(ρ)-C1
(ρ)=W2+ρR2
-(W1+ρR1)=(ρ-ρ")176.2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国家1生产的布产品要想相对于国家2有成本优势或者比较优势,其必须生产质量优于边际质量ρ"的所有布的品种,即对于资本相对便宜的国家1,在生产质量高于ρ"的布产品品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产质量低于ρ"的布产品品种具有比较劣势。同理可得,对于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国家2来说,在生产质量低于ρ"的布产品品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生产质量高于ρ"的布产品品种具有比较劣势。
在生产0~ρ"之间质量的布产品上,国家2的成本小于国家1的成本,具有比较优势;在生产ρ"以上质量的布产品上,国家1的成本小于国家2的成本,具有比较优势。P(ρ)或C(ρ)C2(ρ)18C1(ρ)W1W2Oρ’
ρ图6-1国家生产垂直差别产品的比较优势6.2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结论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两国各自都有对质量高于ρ’的布产品和质量低于ρ’的布产品的需求使两国间发生产业内的贸易。由此形成的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格局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会生产并出口较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高质量的布产品,而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会生产和出口较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小麦以及不太密集使用资本的较低质量的布产品。人力资本禀赋较多的国家会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人力资本的产品和品种,并进口密集使用非熟练劳动的产品和品种。196.3新张伯伦模型
1978年,克鲁格曼将迪克西(Dixit)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共同提出的将差异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广到开放条件下,从模型上证明了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是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假定条件一国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供给是固定的。在一国生产某种产品上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都生产X商品中的某一品种,能够生产的X商品不同种类的数目没有限制,并且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产业。每个厂商的生产函数都是一样的,都表现为生产xi数量的商品需要li数量的劳动,存在规模经济。即li=α+βxi
(α〉0
,
β〉0
)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都相同,而且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总效用的是相同的。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即效用函数:Y=
,
>0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经济和厂商的自由进入和退出,当规模收益递增时,每一种商品将只有一个生产者,生产者的数目与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种类相同。206.3新张伯伦模型如果每个厂商面临的每单位劳动的工资率为w
,商品X中品种i的价格为Pi
,那么每个厂商的利润:π=Pi
xi-w(α+βxi)。
厂商之间是自由竞争的,产品的长期均衡就要求每一厂商都没有超额利润,即πi=0,有:Pi=w(α/xi+β)每一厂商都会以同样的平均成本生产出同样数量不同品种的X产品,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有xi=x ,li=l和Pi=
P。封闭经济条件下,劳动供给是固定的L,则生产厂商的数目n=L/l=。消费者消费完全相同数量的每一种产品,则总效用是Y=nU(c)。长期均衡条件下,用于该商品所有品种的全部消费必然等于支付给劳动的全部报酬。
开放条件下,存在另一个国家,情况与本国一样。如果两国进行自由贸易,那么就会发生相异产品的国际贸易。
结论:克鲁格曼的新张伯伦模型揭示了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的条件下,即使在两个生产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开展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并且这种贸易会提高两个国家总体福利水平。21[专栏6—2]张伯伦模型张伯伦模型是张伯伦关于垄断竞争的一种理论模型。它是在古诺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比古诺模型较接近于现实.张伯伦自己称之为“工人的相互依存”模型。张伯伦模型的假定条件铜鼓诺模型基本相同。首先,市场上一个
行业中只存在两家厂商,没有新厂商的进入;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
成本一样;充分了解需求。其次,每一厂家都知道其它厂商有相同的
成本,而且两家厂商都希望获得最大利润。尽管前提相同,但张伯伦
仍然的除了与古诺模型不同的结论。他认为,在寡头条件下,目光短
浅的削价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每一厂家都知道,其它厂商也将同样
削价。在这种条件下,由于生产的产品是相同的,每一厂家必然索取
同样的价格。所以,在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相同的成本时,一家厂
商通常采用的价格,也是行业中每一家其它厂商宁愿采取的价格。张
伯伦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即使在没有任何勾结和口头协议的情况下,厂商按照垄断水平,来确定一致的价格使得他们各自的利润达到最大,同时,也实现了他们最大的共同利润。张伯伦模型表明,寡头竞争有
可能产生与垄断条件下相同的结果,而且这一结果实在没有任何形式
的勾结的基础上达到的。此外,张伯伦模型的均衡也是稳定的。他认
为,只要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不变,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就是相对稳定
的。226.4兰卡斯特模型23假设条件:差异产品质存在两个特性方面的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的偏好,但消费者不能购买某一产品的多个品种进行“组合”消费,只能购买、消费其中某种最喜欢特性的产品品种。依据消费者的偏好,可将产品品种特性进行直线排列。假定每个消费者只有一个最偏好的品种,即消费者最愿意花钱购买的品种。假定所有的消费者对产品不同品种的偏好是不同的,且消费者偏好是均匀分布的。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该市场,并能生产产品的任何品种,且生产任一品种的成本都相同。假定世界只有两个国家组成,并且这两个国家在所有方面都完全一样。只存在差异产品部门,并且该部门的生产要素——劳动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该部门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假定大于1。6.4兰卡斯特模型24贸易前:一国厂商在生产市场上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生产不同品种产品拥有同样的生产成本函数,消费者具有相同密度的偏好。在长期均衡中,实际生产的品种均匀分布在某范围内,厂商生产每一品种的数量相同、销售价格相同,最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上,每一厂商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售价等于成本。贸易后:a、差异产品的生产就会进行调整。这种调整类似于封闭条件下的国内长期均衡的过程,最终形成每一品种只有一个国家的一个厂商生产,每个厂商都将以同样的销售价格,生产出同样数量的每一品种。b、不能预测哪个国家生产该产品的哪些品种,但知道每个国家生产总品种数的一半,且每一品种都平均地销售到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c、开展贸易后,生产的差异产品数目会比一国封闭条件时多,但总数目会比封闭条件下两国生产的品种数目之和少。贸易后的福利效益
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会由于商品可选择性增加得到提高,生产者剩余的增加则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盈利能力增加产生的。消费者剩余
或生产者剩余CGPV1
VTSO消费者剩余
或生产者剩余25MN
G
H
P
K
L品种O特征SFV1
Z
V
T
V品种特征U6.5双寡头垄断产业内贸易模型26假设条件: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国家1和国家2;开展贸易前,两国在某一相同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垄断的厂商;两国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贸易前:垄断厂商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条件下提供垄断产量,得到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贸易后:两国的国内市场变成双寡头垄断市场,每个国家的市场上都有两个厂商即本国厂商H和外国厂商F提供的同质产品竞争。6.5双寡头垄断产业内贸易模型E
通过对对方产量的猜测来做出各种最佳选择,即厂商采取的是“古诺行为(CournotBehavior)”,每个厂商在对自己的产量决策时,都把对方的产量作为既定的。
把国内厂商H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国外厂商F各种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中进行描述,就是所谓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Q27q1q3QOq2
q3
QQR1
R2
36.6相互倾销贸易理论28
条件:完全垄断。规模经济是垄断产生的原因之一;垄断可能是卖方垄断,也可能是买方垄断,主要体现在:一是出口商品的产业垄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是进口竞争性行业垄断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是初级产品生产国组织的垄断同盟问题。
形式:价格歧视策略。价格歧视是指同样的商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订不同的价格水平。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歧视的最常见形式是垄断厂商的出口倾销。
出口倾销是出口垄断厂商为了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垄断国内市场并取得垄断高价的前提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方式大量出口,争夺国外市场的行为。6.6相互倾销贸易理论PFaMRfDfMCQQeOQdDdMR1MC垄断企业的出口倾销策略成功实施的条件:国内必须具备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倾销出口企业是价格的制订者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必须充分分隔,即国内其他人不可能从国外市场回购低价格出口的商品;垄断出口企业面临的国内需求弹性小于国外的需求弹性,即国内需求曲线比国外需求曲线更加陡峭。PPdQ296.6相互倾销贸易理论相互倾销与贸易模式:如果两个国家的两个垄断企业相互进行出口倾销,有可能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并促进世界福利的增加。PP0MRfDfQQfOQdDdMR1MCPdQQ0ab306.7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31垂直差异产品是指在产品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产品。基本假设:某产品有垂直差异性的许多品种,这种垂直差异反映在不同品种的质量上。生产前投入的研究和开发(R&D)费用看作是生产产品的固定成本,厂商生产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不变。消费者都具有同样的嗜好,会对产品在质量方面有一个共同的排列顺序。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消费产品的质量对应。产品市场是只有两家厂商进行生产的寡头垄断市场。6.7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型
产业内贸易是否会发生取决于撤出的两个厂商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还是属于不同国家的。如果是同一个国家的,则不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如果是两个国家各自撤出一个,则产业内贸易可以发生,并且是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差异产品品种,另一个国家出口质量较低的差异产品品种。研发成本c或总收益
TRO32V0V1V2产品质量QTRAF
(v)TRB6.8需求偏好相似理论33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而从需求角度揭示了产业内贸易现象。理论包含三个方面:一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首先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条件的,其次才考虑出口到国际市场,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消费偏好不同,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质量高的商品,收入低的消费者偏好质量差的消费品或称为生活必需品。同时还假定世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其偏好也相同。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两国的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两国的产品结构就越类似,两国相互需求就越大,由此产生的贸易量就越大。6.8需求偏好相似理论C0YAYBab
理论的必要性:贸易利益。一是各国工业品生产厂家之间可以从事更加专业化的分工,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利用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消费者通过这种工业品的相互贸易,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不同规格型号、不同质量档次、不同特色的特殊商品而得到更大的满足。Q(产品质量)bPD
a
34Y(人均收入水平)6.9杨小凯对贸易理论发展的探索理论内容:强调了分工在贸易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运用新兴古典经济理论解释了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间的关系。解释了新贸易理论所没有解决的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与专业化经济相区别。
通过把外生比较利益的因素引入了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贸易理论模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把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结合在了一起。35【本章小结】36
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行业家居清洁培训总结
- 2025-2030全球合成油田缓蚀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车辆液压制动管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流体摄像三脚架云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浓缩杏汁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帐篷地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有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个人护理用辛酰甘氨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单摆铣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山东省临沂一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文科)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社会招聘笔试真题
- 网络货运行业研究报告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Unit 2 单元话题完形填空练习(含答案)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1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
- 2024-2025年突发紧急事故(急救护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左心耳封堵术护理
-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合唱课程课件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大湾区40校高二上学期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旅拍店两人合作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