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1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2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3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4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检测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单选题1.公元前6世纪,波斯征服埃及初期,埃及的祭司立了一块“冈比西斯二世(波斯皇帝)献祭阿匹斯神牛石碑”。石碑的浮雕为纯粹的埃及风格,冈比西斯二世全身埃及法老装扮,虔诚地跪在阿匹斯神牛之前,用埃及人的姿势进行献祭。由此可知,当时(

)A.波斯与古埃及文化交汇融合 B.波斯帝国统治方式具有灵活性C.古埃及吸收了波斯政治文化 D.战争并未阻断埃及文明的传承2.德里苏丹国对非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1/3-1/2,对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5%-10%,对非穆斯林课以人头税。可见,德里苏丹时代(

)A.民众信仰最终实现统一 B.教权与王权矛盾尖锐C.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D.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3.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马蒙,于公元830年创建的智慧宫是伊斯兰世界第一所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及高等教育学府。智慧宫里不分国别、宗教,唯学术真知为尊。由此可见,马蒙统治下的阿拉伯帝国(

)A.文化兼容并蓄 B.崇尚学术自由 C.教育体系完备 D.文明领先世界4.仔细观察如图中的线路,并结合所学判断,该图是(

)A.中国汉代丝绸之路图 B.阿拉伯商人活动示意图C.郑和七下西洋航线图 D.新航路开辟航线示意图5.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这(

)A.反映希腊哲学在欧洲影响巨大 B.得益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C.说明阿拉伯扮演文化桥梁作用 D.促进了欧洲实用哲学发展6.在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出土的一件5000年前的雪花石膏大瓶上,刻画了一些裸体平民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走向神龛,一位祭司或首领穿着长袍,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人举着,瓶上还刻画了水边的大麦田、羊队、水果和狮子等内容。由此可知,当时两河流域苏美尔地区(

)A.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 B.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C.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D.已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7.公元前2770年左右,左塞在埃及建立古王国。他主持兴建了第一座金字塔。在左塞及其主要继承人的统治下,古王国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后代,其实际权力没有外在限制。这可用于说明,古埃及(

)A.封建王权受到神权掌控 B.文明形态颇具特色C.王位传承影响国家发展 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打破房子的墙壁,强行进入住宅偷窃,偷窃者必须在那个洞前处以死刑和埋葬;如果有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这些规定表明该法典(

)A.强调对阶级间矛盾的调和 B.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遵循同态复仇的法律原则 D.维护了全体民众的利益9.关于拜占庭文化,有史书记载:“公元前6世纪的诗人阿加斯,仿照希腊诗人阿那克瑞翁和萨福的精神写了《达弗尼加卡》”,“在米凯尔三世建立的君士坦丁堡高等学校,按古典教学的内容讲授七艺。”由此可知,拜占庭文化(

)A.拓展了古希腊文化 B.蕴含人文主义思想C.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D.具有鲜明传统特征10.《伊斯兰的遗产》中道:“伊斯兰(医学与)科学映射着希腊的光芒,当希腊科学的白昼流逝,伊斯兰(医学与)科学的光辉犹如月亮,照耀着中世纪欧洲最黑暗的夜晚。”这说明(

)A.古代希腊文化走向衰亡的原因 B.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宗教色彩浓C.阿拉伯文化促进欧洲社会进步 D.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过程曲折11.在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时期,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其翻译的来源文献十分广泛,包括希腊语文献、巴列维语文献、波斯语文献、希伯来语文献等等,这些文献中也包含景教等不同宗教的文献。该运动翻译有著作两百部以上,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这一运动形成的原因包括(

)①政治统治的需要

②使伊斯兰教获得更多人的承认③地缘文化的优势

④商业传统下的开阔视野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12.对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古埃及人发明了楔形文字B.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C.金字塔的建造证明古埃及在建筑和数学方面水平较高D.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是莎草纸13.古代亚非地区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诞生了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并发明了60进制的古代民族是(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古希腊人14.在瓦尔卡遗址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乌鲁克的埃安纳塔庙里,有一件著名的浮雕石膏瓶,瓶的最上面一行是女神伊南娜,全苏美尔人都供奉她,雕像上一个祭司正向她献上一篮水果,伊南娜的下面是一些小神,站在模型神庙和一些动物的身上;第二行是祭司们拿着祭品;第三行是平民、动物和植物。由此可知,当时苏美尔地区(

)A.雕刻技术发达 B.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C.绘画艺术高超 D.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15.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实现不同文明的交融。下图所示迁徙活动的影响是(

)①创造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②使迁入地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③将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迁入地④在非洲南部建立起大津巴布韦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在东汉以后本土编撰的佛经中讲到:“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材料二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9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汇成,这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摘编自《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材料三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碰撞、融合的主要历程。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能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条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传播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参考答案:1.D2.D3.A4.B5.C6.C7.B8.B9.D10.C11.C12.A13.B14.D15.D16.(1)历程: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与儒学渐渐融合,逐渐本土化;隋唐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推行三教并行政策;宋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