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首归园田居(共38张)_第1页
诗三首归园田居(共38张)_第2页
诗三首归园田居(共38张)_第3页
诗三首归园田居(共38张)_第4页
诗三首归园田居(共38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西汉东汉秦汉时期(约440年)政权变动情况新莽魏晋南北朝(约370年)政权变动情况: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从208赤壁之战至589隋灭陈,381年中,309年在战争,共发生水、旱、蝗、设灾619次,平均每年1.6次——《中国财政史十六讲》第六讲“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归园田居陶渊明3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田园诗的始祖”陶渊明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渊明八岁丧父,家道衰落,日渐贫困。曾几度出仕,任过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羁鸟:笼中鸟。拙:愚拙。荫:遮盖。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集市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

2、思考:“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题眼:“归”

其中隐藏的信息:(1)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3、请用原文回答(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官场生活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1)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比喻和拟人。(2)诗人以“羁鸟”和“池鱼”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3)归向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诗人如何描写园田?园田的景色有何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恬静空阔幽雅朦胧。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所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远村、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近→远所闻:(色彩)(声音)4、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小结: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探究、合作

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答:(1)我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我反对这种说法。a.陶渊明归隐是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不愿同流合污,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官场的反叛;b.“性本爱丘山”,这是陶渊明的个人追求;c.陶渊明处在乱世之中,纵是文武双全,有济世之才,一介书生,除却不甘之外,也只有悲愤和无奈,既然改变不了现实,还不如独善其身。(3)辩证地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从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来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但陶渊明的归隐是坚守节操,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具有积极的意义。归恋厌弃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官场:

尘网樊笼宁静、优美、和谐黑暗《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