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交强险保险费率虚高是不收_第1页
农机交强险保险费率虚高是不收_第2页
农机交强险保险费率虚高是不收_第3页
农机交强险保险费率虚高是不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机交强险保险费率虚高是不收

0拉机交强险nf保费标准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执法法》的规定,汽车保险是车辆检验前有必要规定的。在之后,应在机器和驾驶员检查之前支付强制险,这一直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较低尤其是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低,各家保险公司拒保或变相拒保较为常见,机手投保无门;另一方面没有交强险保单,农机部门就不能办理登记、检验手续,否则就是违法。这一尴尬境况自从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就一直钳制着农机使用者和管理者,若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农机的正常使用、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笔者经过多方调研,现以扬州市2010年度农机保险现状为例,分析一下农机保险难的原因,对当前部分省市实施的农机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提出研究建议,以达到国家、农民机手、保险公司三方共赢。1调查核实:江苏9个县市区江苏省目前实施的农机保险主要险种有:拖拉机交强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以下简称“三责险”)、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意外伤害险(以下简称“驾意险”)等。其中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根据修改后的《江苏省农机管理条例》的规定,省市县三级政府给予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联合收割机三责险(2010年又扩大到驾意险)实行不低于50%的补贴。扬州市按照省规定的统一政策执行,由省、县(区由市)两级财政给予参保农机户50%的补贴。2010年该市有三家保险公司承担了拖拉机保险特别是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联合收割机三责险、司乘人员驾意险,做到了应保尽保,基本没有出现拒保现象。然而保险赔付情况恰不容乐观。现根据三家公司对全市8个县(市)区按6个保险管辖区保险赔付的状况简述如下。为尊重承保公司及县市的隐私权,分别以R公司、T公司、H公司和B县、G市、J市、Y市、H区、S区代替。1.1生成农村布单机费用2010年全市在三家保险公司参保的农业机械1.3万台,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当年年检数的72%。其中拖拉机参保占年检数80%,联合收割机参保占年检数43%。当年三家保险公司共收取农机保险费900多万元。各种机械参保及保费比例见表1。1.2赔偿2010年度三家保险公司共对农机保险赔付632起880多万元,占保费总额的97.8%。各占相应保费比例见表2。1.3拉机及其驾驶人和基肥公司参保情况全市享受政府保费政策性补贴的近万台兼用型拖拉机及其驾驶人和1600台联合收割机全部在这三家公司参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9.7%和36%;赔付率分别为68.8%和0.3%。2保险公司不愿承保兼用型中的中资企业在经历了2009年兼用型拖拉机保费低(14.7kW及以下80元/台.年,14.7kW以上120元/台.年)保额高(最高赔付12.2万元)以后,扬州市也和全省一样出现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愿承保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的状况。2010年江苏省有关部门将拖拉机保费提高了30%,上述两类拖拉机保费分别达到105元、155元,但保险公司仍无兴趣承保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扬州市有关部门经过充分酝酿后,动员农机户增加机手驾意险300~400元/台·人·年,以改变因保费过低保险公司赔付风险过大不愿承保的局面,终于动员三家保险公司分县市区承保了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和联合收割机三责险。2.1h公司承保的保费及赔付情况R公司主要承保Y市、H区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联合收割机三责险、机驾人员驾意险,以及J市、Y市、H区部分变型拖拉机的交强险、三责险和驾意险。T公司主要承担了J市兼用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变型拖拉机的交强险、三责险和驾意险。H公司主要承担了B县、G市、S区兼用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变型拖拉机的交强险、三责险和驾意险。三家公司各自收取的保费及赔付情况分别占全市实收总保费及赔付情况比例分别见表3、表4和表5。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三家公司承保数大体相当,但由于地域的差异,赔付率相差近一倍。按照保险公司赔付率占保费2/3为盈亏临界点测算,承担农机保险的三家公司中R公司和H公司两家亏损,T公司处于盈亏临界点。2.2亡人赔付率低,一般在20.上表中,参保率最高的是J市,达到当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检验数的98%以上;赔付率最低的是S区,只有7.8%,其中亡人赔付为0;赔付率最高的G市,总赔付率是总保费的2.3倍,其中亡人9个,亡人赔付达到110万元,赔付总额是交强险总额的11倍多。2.3兼用型起重机参保情况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要100%的参加,联合收割机三责险动员其尽可能多的参加。这方面J市做的最好,两项都达到了100%;Y市和S区兼用型拖拉机参保达到了100%,联合收割机也有所参保;B县、G市、H区之所以出现兼用型拖拉机参保率不足100%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下半年以后因各种原因停办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的缘故。一方面参保率不高,另一方面事故多特别是亡人事故多,赔付率当然高,如G市当年兼用型拖拉机发生9起亡人事故,赔付率几乎是交强险保费的12倍,是政策性保险保费的2.3倍。3关于提高农业保险率以及降低保险风险的政策定位的研究3.1强调兼用型起重机的保费标准拖拉机交强险大幅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保险公司不愿承保拖拉机交强险是全省性的问题,即使全部按照专业运输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保险公司也不愿承保。通过我市拖拉机保险状况的解剖分析,全市兼用型拖拉机平均年赔付是其交强险保费的6倍,在附加300-400元驾意险后,兼用型拖拉机平均年赔付仍然达到交强险和驾意险保费之和的1.13倍。要使之达到保险公司的盈亏临界点,其兼用型拖拉机平均每台还需增加200元保费。以14.7KW及以下拖拉机为例,交强险保费要达到目前专业运输型拖拉机保费标准为宜。联合收割机按照三责险的费率标准交纳保费也存在着明显地不合理。全市年平均赔付只有3.3%。T公司承担了J市的农机保险,总赔付率只有64%,主要是得益于承保了该市占全市(大市)保险数99%的收割机三责险。收割机是一种季节性使用的农业机械,由于从事跨区作业和田间作业场所的转移,需要通行公路和乡村间道路,应该参加交强险,享受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即14.7kW及以下机械保费105元、14.7kW以上机械保费155元,才是公平、合理的。3.2加强农业机械保险的种类拖拉机本身就具备农业作业和上道路从事运输的双重功能,目前明确只有专业运输型和兼用型两类才强制参加“机动车道路交通强制保险”有失偏颇。一是上道路行驶的兼用型拖拉机和专业运输型拖拉机,是很难用一个准确的界定标准来确定的;二是应该看到随着农村道路通达工程的建设,专门从事农田作业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机动插秧机等有轮子或链轨行走的农业机械都需要从道路上(特别是乡村间道路)通行,也会发生事故产生赔偿纠纷,也需要有保险保障。只不过是这部分农业机械与上道路行驶从事运输作业的拖拉机相比,发生事故的几率小些。因此笔者认为:一是应该将交强险类别中“专业运输型拖拉机”改为“运输型拖拉机”,明确凡是具有能够正常使用的挂车(或拖厢)的拖拉机都列为“运输型拖拉机”类别参加此项保险;二是将“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改为“农用型农机交强险”,使用现行“兼用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明确农用无挂车(或拖厢)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乘坐式插秧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适用此费率标准,其中现阶段已实行牌证管理的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必须参加此项保险,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参保率。三是司乘人员驾意险实行自愿原则,以100元为1份,一般投保1-2份。每台享受政策性保费补贴机械最多可保2人,每人最高补贴限额为4份。3.3助力机动保险“十年致富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这是对农民使用农机发生事故后果的真实写照。搞好农机保险是帮助农民降低使用农机风险,弥补事故损失,减少后顾之忧的一个有效途径。按照前面分析,运输型拖拉机执行现行专业运输型拖拉机交强险费率标准,其它农业机械执行现行兼用型拖拉机保险费率标准,基本达到保险公司盈亏临界线,也就是保险公司愿保的底线。根据目前农机作业成本支出及效益状况,农民机手个人交纳分别为300元和30元左右保费容易接受。江苏省今年对所有拖拉机保险都实行了政策性补贴,其补贴标准为不低于50%,提高保费交纳基数后省市县三级政府补贴与群众容易接受的差距应在15%~30%之间,即专业运输型拖拉机增加15%保费补贴,农用型农机增加30%保费补贴。随着国家在补贴农民购买农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当前应在鼓励农民管好用好现有农业机械上下功夫,国务院应在农机补贴中劈出10%~15%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使用机械保险补贴,以此带动各级政府增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保险补贴,引导农民提高使用农机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加安全保障投入,达到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共赢。3.4财政补贴发生滞后性江苏省明确农机拥有者参加农机保险办理相关手续时直接交纳个人应交部分。但由于保险公司网络操作方法是“见费出单”,如果不收全款则由经办人自己先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