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业绩筑底静待拐点_第1页
银行-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业绩筑底静待拐点_第2页
银行-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业绩筑底静待拐点_第3页
银行-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业绩筑底静待拐点_第4页
银行-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业绩筑底静待拐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wangchenyjy@投资要点盈利:业绩增速放缓,优质小行持续领跑。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0.8%,归母净利润同比+2.6%,分别较2023H1下滑1.3pct/0.9pct。业绩的驱动因素主要是:①规模仍保持较快扩张,对净利息收入形成支撑;②其他非息收入较高增长;③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减值节约反哺利润。Q3业绩增速较上半年放缓,主要受息差下行以及非息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分板块来看,优质区域小行高景气延续,信贷较快扩张叠加息差压力相对较小,共同支撑业绩高增;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规模延续较大扩张力度;股份行继续承压,零售端需求以及财富管理相关收入仍待进一步恢复。规模:扩表略有放缓,对公延续强劲,零售小幅回暖。资产端:2023Q3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10.8%、贷款同比+11.4%,增速分别较2023H1下滑1.0pct、0.3pct。今年信贷投放明显前置,上半年信贷冲量对三季度有所透支,叠加去年Q3政策推动下信贷基数较高,导致三季度信贷增速较上半年略有下滑。其中国有行和城商行持续领跑,股份行增长相对乏力。结构上,对公延续强劲,贡献主要增量,零售边际小幅回暖,主要受益于消费回暖+按揭提前还贷高峰已过+政策催化下9月房地产销售好转。负债端:存款增速保持高于贷款增速,得益于居民储蓄意愿强+理财回流等多因素支撑,Q3个人存款占比仍有小幅提升,活期存款率普遍有所下降,基本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趋势。息差:息差环比下行,主要受资产端拖累。以期初期末口径测算,2023Q3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环比-6bp,其中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5bp是主要拖累,主因新发放贷款定价下行叠加存量资产滚动重定价影响,付息率环比+1bp,存款挂牌利率调整有助于负债成本管控,但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展望下半年,LPR下调叠加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影响,预计资产端收益率和息差仍有下行压力。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提及“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或意味着以往贷款利率单边下行的可能性下降,9月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再度开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资产质量:核心指标保持稳定。2022年以来上市银行减值计提力度整体下降,主要是非信贷减值损失计提明显下降带动,信用成本稳步下降,拨备释放反哺利润增长。2023Q3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27%,保持在2015年以来最低位;部分银行关注率环比上行,预计主要与金融资产分类新规实施后认定标准趋严有关;拨备覆盖率环比持平于246%。国有大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股份行不良率略微上升1bp,预计主要与信用卡等零售业务不良波动有关,优质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稳居第一梯队。投资建议:看好经济复苏背景下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重点关注三条主线:(1)更受益于经济复苏主线的绩优银行,重点推荐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行。(2)中特估逻辑下,央企银行估值有望提升,今年中特估是市场重要主线,央企银行具备低估值+高股息优势,重点推荐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3)基本面边际改善的低估值银行,关注北京银行、浙商银行、渝农商行。风险提示:金融监管超预期变化,息差超预期收窄,资产质量超预期下行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2.1、扩表略有放缓,国有大行+城商行保 3.2、国有行受存款成本拖累,部分优质小行息 4.1、减值持续反哺利润,核心指标保持 4.2、邮储、招行领跑国股行,优质中小行稳居第一梯队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报告正文2023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0.8%,归母净利润同比+2.6%,分别较约反哺利润。Q3业绩增速较上半年放缓,主要受息差下行以及非息收入增速放仍保持较快增速,总资产增速保持两位数+10.8%,净息差环比下行,主要受LPR下调、市场利率低位运行、以及存量贷款滚动重客户投资风险偏好下降,导致理财、代销基金等收入下降较多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6.3%(H1同比+22.6%上半年其他非息收入高增长,主因国有大行并表保险子公司的新保险准则实施及债转股项目浮亏同比大幅减少,以及市场利率下行对投资相关收益形成明显提振(主要体现在二季度),三季度同比增速收窄。成本方面,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小幅上升至28.9%,信用减值损失同比-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共同支撑业绩高增;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规模延续较大营收端:2023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营收增速分别为+0.1%/-3.8%/+2.1%/+1.8%,营收增速较上半年均有放缓,其中股份行降幅相对更大。优质区域中小行营收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其中常熟银行营收实现10%以上增长,领跑上市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长沙银行、利润端:2023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5%/-0.5%/+10.5%/+12.4%,增速较上半年分别-0.1/-2.5/-1.3/都银行也实现20%以上增长,主因优质区域经营景气度较高,同时资产质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浙商银行主要得益于压降高息存款、负债成本持续改善。城农商行息差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优质区域小行信贷投放维持高景气度,部分银行凭借自身较上净利息收入增长。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增速分别为-1.4%/-11.2%/-18.2%/+7.5%。农商行手续费收入增速较高主要与基数有关;国有行手续费收入韧性较强,主因代销保险业务收入形成一定支赎回影响,代理基金、代理理财、代理信托等收入普遍下滑,同时银行卡/信用卡相关手续费也持续偏弱。部分银行近年来重点发力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较好,其中长沙银行同比+26.6%、沪农商行同比+14.7%。增速分别为+27.3%/+5.7%/+12.0%/+15.7%,均实现较快增长支撑营收表现,主要是市场利率下行对投资相关收益形成明显提振(主要在二季度)以数原因,Q3增速较上半年普遍有所放缓。其中,国有大行非息收入增速相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分机构类型来看:2023Q3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2%/+6.0%/+13.8%/+9.8%,季度环比增速分别为+2.3%/+0.6%/+1.9%的支持力度,其中农业银行贷款同比增速达15.3%,持续领跑国有大行2)优质城农商行受益于区域信贷需求旺盛,整体贷款增速亦维持高位,其中成都银行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等贷款同比增速也达到15%以上3)股份行贷款增长相对乏力,主要是零售端按揭、消费贷、信用卡需求仍未完全恢复,其中兴业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公贷款增速显著上行,2023H1对公贷款增速达16.5%,带动对公贷款占比提升和5.3%,零售贷款占比下降至37.5%,主要是零售消费类信贷需求疲弱,以及款仍贡献主要增量,但零售贷款贡献度已有小幅提升。从社融数据来看,2023Q3对公贷款延续强劲,增量贡献占比保持在70%以上,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在高基数下依旧保持强劲;居民端贷款新增贡献提升至26%,个人较快,消费贷边际逐步回暖,居民中长贷边际改善,主要受益于按揭提前还贷高(1)国有大行:除邮储银行外,对公贷款占比均在60%以上。对公贷款普遍保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持较高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Q3对公贷款同比增速超过20%;零售端呈现企稳回暖态势,零售贷款增速较上半年普遍小幅提升,预计与提前还贷情况好转有关,其中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Q3及小微贷款增势亮眼;兴业银行对公优势显著,通过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五大新赛道(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投放。(3)城商行:对公贷款占比较高,成都银行、南京银行、青岛银行、重庆银行、贵阳银行等对公占比均超过70%。成都银行对公贷款增速29.6%,继续保持领先;宁波银行零售延续回暖趋势,零售贷款增速继续提升至26.9%,零售发力抓手主要为消费贷(受益于消金子公司快速上量)+按揭+经营贷。续保持领先;常熟银行零售贷款+14.4%,主要由个人经营贷增长拉动,信用卡和按揭贷款仍有待恢复。另外,部分农商行Q3零售贷款增速较上半年下降幅度较大,或与经营贷投放边际走弱、按揭提前还贷持续影响、以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上市银行看,2023Q3个人存款占比较上半年仍有小幅提升,活期存款率较上半金活化程度尚未有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同时资本市场震荡、理财回流等因素使得居民储蓄意愿保持刚性,导致存款结构出现定期化趋势和个人存款主导增量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个人存款占比超过45%;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对公存款占比较高,均超过(4)农商行个人存款占比普遍较高,其中渝农商行超80%,瑞丰银行、常熟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性。受资产负债两端双重挤压,2023Q2银行业净息差降至1.74%,其中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2023Q3上市银行息差环比下行,主要受资产端拖累。以期初期末口径测算,2023Q3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环比-6bp,具体来看1)资产端:6月和8月LPR度仍相对偏低,拖累新发放贷款定价下行,叠加存量资产滚动重定价影响,测算于负债成本管控,但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测算上市银行2023Q3付息率环比+1bp。其中,国有大行存款成本环比小幅上行,而中小银行长期限定期存款占比出“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或意味着以往贷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3.2、国有行受存款成本拖累,部分优质小行息差韧性较强国有大行息差受成本端拖累。2023Q3国有大行息差同比下滑较大,主要受负债成本上行拖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付息率同比上行幅度均超过得益于外币息差保持相对改善以及负债成本管控;交通银行息差股份行息差同比降幅相对明显,主因零售复苏较弱。2023Q3股份行息差降幅相要由于零售需求复苏较弱,按揭、小微、信用卡等高收益产品定价下滑较多,且存量占比下降,拖累资产端收益率表现,叠加存款定期化趋势下负债成本整体也城农商行息差表现分化。长沙银行和青岛银行息差表现较好,长沙银行主要由于公司大力支持消费信贷需求,带动个人贷款收益率上行,同时调整负债结构,付息率稳步下降;青岛银行主要得益于信贷占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4.1、减值持续反哺利润,核心指标保持稳定拨备释放反哺利润,信用成本持续下行。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加速非规过渡期平稳收官,非信贷资产减值计提需求和力度随之减弱。2022年以来上为-10.9%/-9.5%,非信贷减值损失计提明显下降,带动信用成本稳步下降,拨备释放反哺利润增长。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27%,部分银行关注率受金融资产分类新规影响略有上行,年末-3bp,保持在2015年以来最低位,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标准趋严有关;拨备覆盖率246%,环比持平,较去年末+5pcts,风险抵补能力夯实,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环比+0.2pct、-1.0pct、-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4.2、邮储、招行领跑国股行,优质中小行稳居第一梯队国有大行资产质量稳健,邮储银行持续领跑,交通银行边际改善。2023Q3国有股份行不良率略微上升,招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领先,民生银行延续改善趋势。延续了上半年改善的趋势。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苏州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沪农商行、苏农银行、江阴银行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经济复苏主线的绩优银行,重点推荐宁波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成都银边际改善的低估值银行,关注北京银行、浙商银行、渝农商行。现有业务模式的持续性带来显著约束。资产质量超预期下行:若宏观经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大宗价格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投资评级说明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信息披露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