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性研究专题第一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一、什么是定性研究?1、与定量研究相对: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数量化的资料、统计分析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非数量化资料、非统计分析
第一章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的概念辨析
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质的研究“‘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原始资料作为基础,主要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辨方式。”“在研究方法上,我认为,中国学者目前从事的大部分‘定性研究’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和分析员是资料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习惯性和自发性,发挥的主要是一种一轮和舆论的功能(景天魁,1994:46-48)”“‘质的研究’……在中国人类学界通常被称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社会学界通常称为‘定性研究’,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定性研究的一类,另外一类是‘思辨研究’(王洪才,2007)。”例如:3、定性研究的两个定义:(1)邓津等:给出一个关于定性研究的基本定义是困难的,因为“给予任何定性研究一种基本定义发企图都要求一种对产生这种定义的环境的定性分析。”“定性研究是一种学科间的、跨学科的、并且有时是反学科的领域,它横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定性研究在同一时刻意味着多种事物。它的中心点是多范式的,它的实践者对多方法途径的价值十分敏感,他们承认自然主义的视角和对人类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同时,这一领域本质上是政治的,并受到多种伦理和政治立场的影响。定性研究同时包含两种张力:
一方面,它受到宽泛的、解释性的、后实验主义的,后现代的、女性主义的和批判的敏感性的吸引;
另一方面,它又受到更为狭窄定义的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有关人类经验及分析的概念的吸引。而且,这些张力可以在同一个项目中相结合,使其同时带有后现代的和自然主义的,或者批评的和人文主义的视野。(2)陈向明: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象一把大伞”:“质的研究的定义是如此的宽泛,似乎什么都可以放到这把大伞的下面。质的研究就像一颗参天大树,下面掩荫各色各样方法的分支。”(3)定性研究方法是指不依赖数量化的资料与方法而对社会现象进行经验研究的方法定性资料收集方法:观察、访谈、文本定性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民族志、扎根理论……4、为什么要用定性研究方法?是最好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提供关于复杂现象的丰富描述?听到少数人的声音?二、通过与定量研究的比较来理解定性研究本体论:定量研究:客观世界;
定性研究:世界与人们的主观观念,
对世界的解释认识论:定量研究:客观立场发现世界的普遍定律;
定性研究:强调通过参与体验来理解整体
意义方法论:定量研究:异中求同,
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
定性研究:同中求异,对意义的理解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相互批评定量研究认为定性研究只是一个个“旅行者的故事”,缺乏客观性,不能提供规律定性研究认为定量研究是非人化的,只看到表层结构,却自认为科学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有优势不同方法适用不同的研究问题:人口统计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量研究可以迅速地测量一定群体对有限问题的反应定性研究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能增加对情境的理解3、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1)定性数据的定量化(2)“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3)结合方式:
顺序性设计: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
并行性设计:研究内容的不同部分;
定量研究:走下神坛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与实证主义的科学神话:社会研究的自然科学化,主观无涉与客观性,标准化,预测与运用“世界的去魅化”(韦伯)与科学的“去魅化”:社会科学成果的低程度运用与关联性,以及被运用时的再解释与实用主义的取舍;为了满足方法论的标准,社会科学成果显得与日常生活十分遥远与脱节;许多客观性的理想和标准在现实的研究中并不能实现;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受到党派与利益团体的利益和立场的影响。所以,定量研究方法的地位是相对的,人为地抬高和神化其地位只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不是“敌对的”、“互斥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形成互补关系,二者是一个连续统。
一、经典社会学的定性研究诠释社会学的源流:韦伯对意义的强调
既强调客观世界、又注重主观理解。没有系统的定性研究(田野工作)方法第二节定性研究的历史发展二、民族志研究的开始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以后,西方对原始部落的兴趣19世纪下半期之前,研究者通过探险家、传教士、商人、官员提供的文字资料来研究异文化,认为实地工作只是收集资料——“安乐椅上的人类学家”2、FranzBoas:1880年代开始到印第安部落。主要关注文本,但鼓励学生住在部落。
Malinowski:长时期实地调查:参与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三、美国社会学早期的定性研究1、19世纪末,W.E.B.DuBois——《费城黑人》2、20世纪上半期,芝加哥学派:RobertPark——城市内的少数民族群体、贫困人群;W.Thomas&Znaniecki:《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Lynd夫妇的《中镇》、WilliamWhyte的《街角社会》]3、美国社会学量化帝国的建立与定性研究的反动二战后,帕森斯理论与拉扎斯菲尔德的统计学主导美国社会学界4、60年代,社会运动促进了定性研究对“量化帝国”的反动定性研究多元路径的兴起——几分天下?四、邓津、林肯:北美定性研究的七个历史阶段1、传统时期(1900年代早期—二战):“‘客观的’、有关实地经验的殖民化陈述”2、现代主义阶段(战后—1970年代):以规范工作为基础,严格定性分析的黄金时代——试图使定性象定量一样严格3、类型模糊时期(1970年代-1986):多种范式、方法、策略;对政治和伦理的关注;社会科学的人文转向4、危机时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
与因果、线性理论的分裂;批判理论、女性主义;表述的危机、合法化的危机、惯例的危机5、后现代时期(1990年代——):实验民族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人、行动导向的研究6、第六个时期(后实验)和第七个时期(未来时期):
小说诗歌形式的民族志、道德的和神圣的定性社会科学五、定性研究在中国1、1910-20年代的社会调查:传教士、外籍教授农村研究:AHSmith《中国农村生活》;葛学溥(DHKulp)《华南乡村生活》城市研究:CGDitlmer—清华大学北京西郊居民的生活;甘博(SDGamble)和步济时(JBBurgess)《北京——一个时代的调查》2、民国社会学学派1932年,RobertPark在演技大学讲学,强调“研究者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实地调查”李景汉、严景耀、费孝通——魁阁【中共的社会调查】3、1970年代以来的定性研究:学科规范的建立与多种范式并存一、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方法论: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研究方式:贯穿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具体方法: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方法第三节定性研究的方法论二、什么是范式?ThomasKhun:《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年)Paradigm范式:1、第一原则、终极原则。一个范式通常包括四个概念(邓津等):本体论: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认识论:我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研究者和已知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方法论: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伦理(价值论):我如何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2、一整套的信念、价值、规则、概念、假定、具体操作方法……3、科学共同体与范式转换三、定性研究的三种主要研究范式(Neuman,2003;Habermas,1968)1、解释的(explanatory):实证主义的传统(positivism)——“意义的客观主义”(=自然规律、因果解释)诠释的(interpretative):诠释学(hermeneutics)的传统——对“意义”的理解和描述批判的(critical):马克思主义(Marxism)的传统——打破“迷思”(myth),揭示权力与赋权2、解释主义(interpretivism)、诠释学(hermeneutics)、社会建构论(constructivism)(1)共同点:关注行动的意义——Geertz眨眼睛理解的(understanding,verstehen)而非解释的(explanation)——树上的鸟(2)不同点:
解释主义:意义的客观主义,重建行动者的自我理解。要解释的东西对象化了,研究者外在于解释——“注释家”。客观对象与意义的对应——真理诠释学:意义不是简单被挖掘出来的,是协商所得的解释。理解本身就是关于世界的实践,是人成为人的条件。解释实践中意义显现的过程——真理建构论:研究者建构制造了行动的意义,解释中不存在真理3、批评理论(criticaltheory)(1)基本理论立场:对现代社会的批判:特权阶级、霸权、文化灌输(culturalpedagogy)——文化研究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人们的观念受社会历史力量的影响(2)批判诠释学:所有的研究只是一种解释行为,研究者“将我们的解释方式”融入面前的经验(3)诠释的政治:经典理论对现存权力结构的维护和支持——意义对权力的制造性别研究、种族研究、酷儿理论(queertheory)先前缄默的声音;反对社会秩序的自然化行动取向——社会运动、参与式(paricpatory)(4)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reflexivesociology)既拒绝实证主义的客观研究,也拒绝诠释学的唯意志主义社会研究必须是反思性的——在研究某个主题的同时也要批判它社会研究必然是政治性的反思社会学,其核心概念就是“对象化的对象化”(objectivationofobjectivation)——社会科学构建对象的过程本身作为对象来研究,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4、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1)实证主义:孔德——社会就像物质世界一样,遵从不变的法则涂尔干——把社会事实当作物(things)来研究拉扎斯菲尔德、“哥伦比亚学派”:统计方法、民意调查(2)后(/新)实证主义JonathanTurner、JeffreyAlexander——对“客观”的新认识波普——证伪(1963)四、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1、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
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行进行研究;
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相关性。2、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做“领会”;
研究者亲身体验;
反省“前设”与“倾见”3、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研究是对多重现实的探究和建构过程;
研究过程呈现变动流动性
4、从原始资料中产生结论和理论
归纳方法;
自下而上收集与分析资料;
“深描”;
不具推论性;
5、重视研究关系
互动;
伦理道德问题五、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1、社会学的“想象力”指的是什么?(1)“它是一种心智品质(aqualityofmind),它似乎能戏剧性地让我们理解我们周围的形式与更宏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2)“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是他的使命与前景。”——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3)对科学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的批评、文化的、行动的2、米尔斯的“治学之道”(1)研究工作与日常生活(个人体验)(2)学术档案(研究计划、读书笔记)(3)一旦深入你的研究,主题随处可见——技巧(发现新事物的机会)(4)读者——voice(5)“你要一直探索能够揭示20世纪中叶整个社会的主要潮流、潜在形式及趋势的指示器”必读: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外包协议书
- 男女流产协议书
- 药店安保协议书
- 绵羊购销协议书
- 资金来往协议书
- 幼儿体智能活动协议书
- 婚之夜夫妻调解协议书
- 租赁地面协议书
- 股金筹募协议书
- 美越贸易协议书
- DB37-T 4733-2024预制舱式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 wps计算机二级试题及答案
- 钢板桩安全技术交底
- TQGCML 3946-2024 柴油发电机组维护保养规范
- DGTJ08-9-2023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 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企业管理-《资产减值损失的税务情况说明》
- 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教程课件
- 3.6.3关门车课件讲解
- 贵阳2024年贵州贵阳贵安事业单位招聘59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