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翼城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加聚⑧中和A.①②④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2、已知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O是还原剂 B.Fe2O3被还原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属于置换反应3、298

K时,向20

mL0.1

mol/L某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A为弱酸B.b点溶液中:c(A-)>c(Na+)>c(HA)>c(H+)>c(OH-)C.b、c之间一定存在c(Na+)=c(A-)的点D.曲线上a到c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4、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相等的两溶液:c(CH3COO-)=c(Cl-)B.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时,盐酸的体积小C.同pH值时,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的pH值大D.等pH值的盐酸和醋酸与铁粉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盐酸快5、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mL2%H2O2溶液无②无③10mL5%H2O2溶液MnO2固体A.5mL2%H2O2溶液 B.10mL2%H2O2溶液C.10mL5%H2O2溶液 D.5mL10%H2O2溶液6、如图表示在某温度下经时间t反应后,物质x、y、z、w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则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4x+2yz+wB.6x+5y4z+wC.3w+z4x+2yD.2x+y2z+2w7、下列各表述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在恒容容器中MgSO4(s)+CO(g)MgO(s)+CO2(g)+SO2(g),横坐标代表硫酸镁的质量,纵坐标可代表CO的转化率B.图②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A(g)+3B(g)2C(g)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正反应ΔH>0C.图③对应的反应一定是非等体积反应加压后平衡移动的变化情况D.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B,发生反应A(g)+3B(g)2C(g),图④表示反应过程中不断升高温度,产物C物质的量变化规律,则正反应方向吸热8、常温下,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反应后HA溶液一定没有剩余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不相等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一定相等9、生活中应注重食谱营养搭配的均衡性,下列午餐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的是()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增大B.常温下,0.1mol·L−1一元酸(HA)溶液pH=3,则该溶液中,c2(H+)=c(H+)×c(A−)+KW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D.将Ca(ClO)2、Na2SO3、FeCl3、NaAlO2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4F水溶液存放于塑料试剂瓶中B.明矾可以用来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从而起到杀菌消毒功效C.将Fe2(SO4)3的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Fe2(SO4)3固体D.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是因为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12、氧化亚铜常用于制船底防污漆。用CuO与Cu高温烧结可制取Cu2O,已知反应:2Cu(s)+O2(g)=2CuO(s)ΔH=-314kJ·mol-1;2Cu2O(s)+O2(g)=4CuO(s)ΔH=-292kJ·mol-1,则Cu2O(s)=CuO(s)+Cu(s)的ΔH等于A.-11kJ·mol-1 B.+11kJ·mol-1 C.+22kJ·mol-1 D.-22kJ·mol-113、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A.镁和稀盐酸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14、下图为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B.锌得电子,被还原C.锌为负极,铜为正极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C2H5OH(H2O)Na蒸馏BCH4(C2H4)溴水洗气C苯(苯酚)浓溴水过滤D甲苯(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液A.A B.B C.C D.D16、一定温度下用过量铁块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采取下列措施:①将铁块换为等质量的铁粉;②加入少量溶液;③加入少量固体;④加入少量水;⑤加热⑥将稀硫酸换为的硫酸,其中可提高的生成速率的措施有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⑥1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体现氧化性的是()A.硅胶作食品干燥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石墨作电池的电极 D.臭氧作自来水消毒剂18、下列关于烯烃的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烯烃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B.烯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在一定条件下,烯烃能与H2、H2O、HX(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19、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升高温度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电,常温下都是非自发过程C.水中氢键的存在既增强了水分子的稳定性,也增大了水的沸点D.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20、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①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溶洞、珊瑚的形成;④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⑤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1、由为原料制取,需要经过的反应为A.加成——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取代C.消去——取代——加成D.取代——消去——加成2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B.面粉和白砂糖中富含淀粉C.精炼食用植物油和奶油中富含油脂D.脱水青菜和橙汁中富含维生素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今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1)试推断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写出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__________;用电子排布图表示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_______________。(3)比较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大小:第一电离能____________;电负性____________。24、(12分)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_________,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____(填序号)。a.金属键b.共价键c.配位键d.离子键e.氢键f.分子间的作用力(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_,它加成后产物甲醇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金属C、F晶体的晶胞如下图(请先判断对应的图),C、F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金属F的晶胞中,若设其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___a,列式表示F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25、(12分)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50mL、0.55mol/L的NaOH溶液与50mL、0.25mol/L的H2SO4溶液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性迅速倒入(5)实验数据如下表: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①近似认为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②上述实验的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C.做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量取H2SO4时仰视读数26、(10分)I.现代传感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小组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如图1所示),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b。(1)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X固体制取NH3,X固体可以是_____。A.生石灰B.无水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碱石灰(2)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_____。(3)关闭a,将带有装满水的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紧c口,_________,引发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气压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2中_____点时喷泉最剧烈。(4)量取收集到的氨水20.00mL,测得pH=11.0。不断滴加0.05000mol/L盐酸,当盐酸体积为22.50mL时恰好完全反应。计算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b的近似值,Kb≈_____。II.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_____。(2)在量热计中(如图)将100mL0.50mol/L的CH3COOH溶液与100mL0.55mol/L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98.0K升高到300.7K。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K所需要的热量)是150.5J/K,溶液密度均为1g/mL,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4J/(g·K)。则CH3COOH的中和热ΔH=_____。(3)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mol,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可能的原因是(填二点)_____。27、(12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序号

电压/V

阳极现象

检验阳极产物

I

x≥a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

有Fe3+、有Cl2

II

a>x≥b

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

有Fe3+、无Cl2

III

b>x>0

无明显变化

无Fe3+、无Cl2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2)I中,Fe2+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性。(4)II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序号电压/V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IVa>x≥c无明显变化有Cl2Vc>x≥b无明显变化无Cl2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mol/L。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醋酸和一水合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弱电解质。(1)常温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你认为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配制一定量的0.10mol/L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②用醋酸溶液和盐酸做导电性实验,若醋酸溶液导电性弱,则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③将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若pH>4,则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④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pH大于7,则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2)若25℃时,0.10mol/L的CH3COOH的电离度为1%,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由醋酸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_倍。(3)已知在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8×10-5。常温下,0.1mol/L

NaOH溶液V1mL和0.2mol/L

CH3COOH溶液V2mL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7。①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V1:V2__________(填“>”、“<”或“=”)2:1③c(CH3COO-):c(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可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CO2得到NH4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c(NH4+)_______(填“>”、“<”或“=”)c(HCO3-);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10-7,Ka2=4×10-11)29、(10分)现有前四周期A、B、C、D、E、X六种元素,已知B、C、D、E、A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B的s能级上电子总数等于p能级上电子总数的2倍。X原子的M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D、E三种原子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2)A原子与B、C、D原子形成最简单化合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BA2D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3)某蓝色晶体,其结构特点是X2+、X3+离子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立方体的每条棱上均有一个BC-。与A同族且相差两个周期的元素R的离子位于立方体的恰当位置上。根据其结构特点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用最简正整数表示)________(4)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KCl、Mg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O2-有__________________个。(5)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2O3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D【题目详解】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氧化、加聚反应;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与碱的中和反应;含有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D。2、D【题目详解】高炉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是还原剂被氧化,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2O3是氧化剂被还原,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不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D。【点晴】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起还原作用,则该物质作还原剂,其化合价要升高,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可以用口诀: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3、D【分析】0.1mol·L-1HA溶液pH>1,故HA是弱酸,溶液中一直存在电荷守恒,酸、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能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题目详解】A.0.1mol·L-1HA溶液pH>1,故HA是弱酸,故A正确;B.b溶液显酸性,c(H+)>(OH-),HA的电离大于A-的水解,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A-),c(A-)>c(Na+)>c(HA),故B正确;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A-),当溶液pH=7呈中性时c(H+)=c(OH-),则c(Na+)=c(A-),所以b、c之间一定存在c(Na+)=c(A-)的点,故C正确;D.a、b点中溶液显酸性,HA电离出的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c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NaA,对水的电离起促进的作用,所以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D错误;故选D。4、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注意强酸和弱酸的电离程度的区别。【题目详解】相同条件下,醋酸为弱酸,存在可逆电离平衡,盐酸为强酸,能完全电离。A.pH相等时,CH3COOHCH3COO-+H+,HCl=H++Cl-电离出相同浓度的氢离子,c(CH3COO-)=c(Cl-),A正确;B.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时,两者均为1:1反应,故体积相等,B错误;C.同pH值时,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氢离子浓度的减小值小于盐酸,故盐酸pH大,C错误;D.与铁粉反应时,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就越快。由于pH值相同,因此在反应前两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相等的,故在刚刚开始反应时,醋酸与盐酸生成的氢气的速率是相等的,在反应过程中,醋酸电离CH3COOHCH3COO-+H+正向移动,故生成的氢气会比盐酸要快,D错误。答案为A。5、C【分析】实验目的是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①和③中因为有两个不同条件:双氧水浓度和催化剂,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理,①和③两组实验无法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只能是②和③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①和②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进行判断双氧水的浓度和体积。【题目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已有数据中,①和③两组实验有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二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实验②和③中,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②中双氧水浓度和体积必须与③相同,即10mL5%H2O2溶液;实验①和②中都没有使用催化剂,可以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10mL5%H2O2溶液;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6、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参与反应的x、y、z、w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1:1,且x、y为反应物,z、w为生成物,故选A。考点: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相关知识。7、B【解题分析】A、硫酸镁是固体,固体物质的量的增减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所以CO的转化率不变,因此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随温度的升高,ν正>ν逆,即平衡向右移动,则正反应吸热,即ΔH>0,所以B正确;C、由于气体物质受压强影响较大,所以图象表示的是有气体物质参与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加压后平衡移动的情况,故C错误;D、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当产物C的物质的量最大时达到平衡状态,但继续升温,产物C的量却在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则其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D错误。答案为B。8、B【题目详解】若HA为强酸,则HA溶液和NaOH溶液必是等体积反应,混合溶液后pH=7,且生成的盐NaA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若HA为弱酸,生成的盐NaA属于弱酸强碱盐,则HA必须加入过量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综合两点考虑,选项C正确。9、D【题目详解】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含有糖类、维生素、但缺少蛋白质,营养不全面,错误;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缺少蛋白质,营养不全面,错误;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缺少维生素,营养不全面,错误;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营养均衡,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正确。故答案选D。10、B【题目详解】A.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变大,而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由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变形可得=变小,选项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有c(H+)=c(A−)+c(OH−),而c(OH−)=,所以c2(H+)=c(H+)×c(A−)+Kw,选项B正确;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c(Cl-)+c(OH−),则c()=c(Cl-),,,选项C错误;

D.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分别得到的是氢氧化钙、Na2SO4、氧化铁,均得不到原溶质,将NaAlO2溶液蒸干后可得到NaAlO2,选项D错误;

答案选B。11、B【解题分析】A.氟化铵水解生成氟化氢,氢氟酸和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可以存放于塑料试剂瓶中,故不选A;B.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用于净水,但起不到杀菌消毒功效,故选B;C.硫酸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加热促进硫酸铁水解,因为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得到的固体仍然是Fe2(SO4)3,硫酸铁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故不选C;D.K2CO3与NH4Cl发生互促水解,二者不能混合使用,否则降低肥效,故不选D。正确答案:B。12、B【题目详解】已知反应:①2Cu(s)+O2(g)=2CuO(s)ΔH=-314kJ·mol-1;②2Cu2O(s)+O2(g)=4CuO(s)ΔH=-292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可得Cu2O(s)=CuO(s)+Cu(s)ΔH=+11kJ·mol-1,答案选B。13、A【分析】根据图示,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题目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放热,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属于放热反应,故选A;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不选B;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反应吸热,故不选C;D.分解反应吸热,碳酸钙的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不选D。14、C【题目详解】A、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电子运动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即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A错误;B、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故B错误;C、Zn、Cu、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锌做负极,铜为正极,故C正确;D、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5、B【题目详解】A.C2H5OH和H2O均能与Na反应,应选CaO、蒸馏法分离,故A错误;B.乙烯与溴水能够发生加成反应,而甲烷不能,洗气可分离,故B正确;C.溴及生成的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洗涤后分液,故C错误;D.甲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与苯互溶,不能得到纯净的苯,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的易错点为CD,要注意苯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因此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一般能被苯溶解,不能除去。16、B【分析】为加快铁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可增大浓度,升高温度,形成原电池反应或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不改变生成氢气的总量,则铁的物质的量应不变,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解:将铁块换为等质量的铁粉,增加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加入固体,因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与铁反应不生成氢气,故错误;加入少量固体,铁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故正确;加入少量水,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将稀硫酸换成硫酸,常温下铁会钝化,无法产生氢气,故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7、D【题目详解】A.硅胶作食物干燥剂,是由于其具有吸水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是由于其与水混溶,具有强的吸水性,与氧化性无关,故B错误;C.石墨作电池的电极,是石墨有导电性,与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D.臭氧作自来水消毒剂,是臭氧有强氧化性的缘故,故D正确;故答案为D。18、C【题目详解】A.烯烃都含有碳碳双键,因此烯烃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是因为烯烃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故A错误;B.烯烃都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C.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能与H2、H2O、HX(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的杂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9、A【题目详解】A.水的离子积不仅只适用于纯水,也适应于水溶液,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一定使水的离子积增大,故正确;B.水的电离不需要电,常温下是自发过程,故错误;C.水中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影响水分子的稳定性,氢键增大了水的沸点,故错误;D.加入电解质不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如强酸强碱盐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错误。故选A。20、A【题目详解】①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因为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碱能促进油脂水解,所以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应用了盐类水解原理,故不符合;②钡离子有毒,所以可溶性的钡盐有毒,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和水的硫酸钡,即易溶性的物质能向难溶性的物质转化,所以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③水中含有钙离子,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和钙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长时间反应,形成溶洞珊瑚,所以可以用沉淀平衡原理来解释;④碳酸钡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水,硫酸钡和盐酸不反应,所以碳酸钡不能做“钡餐”而硫酸钡则能,可以用沉淀平衡原理来解释;⑤碳酸氢钠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硫酸铝水解使其溶液呈酸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则碳酸氢钠和硫酸铝相互促进水解,从而迅速的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盐类水解原理来解释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故不符合;②③④符合溶解平衡原理,故答案为A。21、B【解题分析】由逆合成法可知,二卤代烃水解可制备二元醇,烯烃加成可制备二卤代烃,则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步骤为①2-溴丙烷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②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③1,2-二溴丙烷在NaOH水溶液条件水解(取代反应)生成1,2-丙二醇,故选B。22、B【题目详解】A、鲜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说法正确;B、白砂糖中不含淀粉,故B说法错误;C、植物油和奶油富含油脂,故C说法正确;D、脱水青菜和橙汁中富含维生素,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CaNaCl1s22s22p44s2Na<Ca<Cl<ONa<Ca<Cl<O【分析】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为O;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则B为Ca;C元素是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则C为Na;D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则D为Cl;据以上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为O、B为Ca、C为Na、D为C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O,Ca,Na,Cl。(2)A元素原子的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4;B元素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其价电子是第四周期4s能级上有2个电子,所以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4s2;C原子的核外有11个电子,有4个能级,其轨道表示式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s22s22p4;4s2;。(3)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是IIA族和VA族元素大于其相邻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a<Ca<Cl<O;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a<Ca<Cl<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Ca<Cl<O;Na<Ca<Cl<O。24、KK4Fe(CN)6aef①③④平面三角形CH3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比CH4高2∶3aπ×100%【分析】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A为碳元素、B为N元素;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只能处于第四周期,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可推知C为K、F为Cu,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D、E价电子排布分别为3d64s2,3d84s2,故D为Fe、E为Ni,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K元素,D为Fe元素,E为Ni元素,F为Cu元素。(1)六种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最容易失去电子,其第一电离能最小,故答案为:K;(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C4[D(AB)6],化学式为K4[Fe(CN)6],黄血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没有金属键、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答案为:K4Fe(CN)6;aef;(3)镍为28号元素,Ni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故价电子排布图为;①CH2=CH2、③、④HCHO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都是3,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②HC≡CH为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杂化;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它的加成产物为甲醇,甲醇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其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故答案为:;①③④;平面三角形;CH3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比CH4高;(4)金属K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结构为左图,晶胞中K原子配位数为8,金属Cu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结构为右图,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Cu原子为12个面共用,晶胞中Cu原子配位数为12,K、Cu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12=2∶3;金属Cu的晶胞中,根据硬球接触模型的底面截面图为,则Cu原子半径为r和晶胞边长a的关系为:4r=a,解得r=a;Cu原子数目=8×+6×=4,4个Cu原子的体积为4×πr3=4×π×(a)3,晶胞的体积为a3,Cu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4×π×()3×100%=π×100%,故答案为:2∶3;a;π×100%。【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为(4)中晶胞的计算,要注意正确理解晶胞结构,本题中底面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直线相切,然后根据平面几何的知识求解。25、环形玻璃搅拌器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没有相平保温或防止热量散失偏小C-56.8kJ/molAB【分析】根据中和热的概念、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入手分析。【题目详解】(1)从装置构造可知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大烧杯杯口与小烧杯杯口相平,应该将杯口都盖住,而图示装置中小烧杯口未用硬纸板盖住(或大烧杯内碎纸条塞少了,未将小烧杯垫的足够高);(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或防止热量散失;(3)一水合氨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即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4)实验中,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应该一次迅速倒入NaOH溶液。(5)①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溶液50mL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由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的数据误差明显偏大,应舍去,根据其他几组可以求出温度变化的平均值,△T为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kJ,故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②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必须好,否则影响实验结果,故A正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影响实验结果,故B正确;C.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对直接测定影响实验结果影响不大,故C错误;D.中和热的测定主要测定热量变化,故D错误;故选AB;【题目点拨】中和热的测定,要考虑到能量的损失,同时此类题常以环形搅拌棒做考查点,需注意。26、AD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c,试纸变蓝色,证明NH3已收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烟生成,证明NH3已收满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C1.8×10‾5-1185kJ/mol-53.3kJ/mol①量热计的保温瓶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解题分析】I.(1)浓氨水易挥发,生石灰、碱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够促进氨气的逸出,而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都能够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来制氨气;答案选AD;(2)检验三颈瓶集满NH3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瓶口c,试纸变蓝色,证明NH3已收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c,有白烟生成,证明NH3已收满;(3)要形成喷泉实验,应使瓶内外形成负压差,而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氨气溶于水,使瓶内压强降低,形成喷泉;三颈瓶内气体与外界大气压压强之差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C点压强最小、大气压不变,所以大气压和C点压强差最大,则喷泉越剧烈,故答案为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使水进入烧瓶;C;(4)设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c×20mL=0.05000mol/L×22.40mL,解得c(NH3•H2O)=0.056mol/L,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Kb=,pH=11的氨水中c(OH-)=0.001mol/L,c(OH-)≈c(NH4+)=0.001mol/L,则:Kb===1.8×10-5;II.(1)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是指1mol硫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则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S(s)+O2(g)=SO2(g)△H=-296kJ/mol;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②2SO2(g)+O2(g)=2SO3(g)△H=-198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得到①×2+②,即2S(s)+3O2(g)=2SO3(g),所以△H=[-296×2+(-198)]=-790kJ/mol,所以3molS(s)生成3molSO3(g)的焓变==-1185kJ/mol;(2)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5mol和0.055mo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300.7K-298.0K)×4.18J/(g·K)×200g+(300.7K-298.0K)×150.5J/K=2663.55J,则CH3COOH的中和热ΔH==-53.3kJ/mol;(3)CH3COOH的中和热的文献值为-56.1kJ/mol,即测定结果偏低.这说明反应中由热量损失,所以可能的原因有①量热计的保温瓶效果不好;②酸碱溶液混合不迅速;③温度计不够精确等。【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喷泉实验的设计、电离常数的计算,反应热的计算等,明确喷泉实验原理和氨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27、溶液变为血红色2Cl--2e-=Cl2↑、2Fe2++Cl2=2Fe3++2Cl-还原0.2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题目详解】(1)铁离子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络合物,故现象为溶液变为血红色;(2)Cl-在阳极放电,电解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的氯气氧化Fe2+为Fe3+,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因为阳极产物无Cl2,又Fe2+具有还原性,故也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被氧化为Fe3+;(4)①因为为对比实验,故Cl-浓度应与电解FeCl2的相同,即为0.1mol/L×2=0.2mol/L;②检测氯气可以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可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有氯气存在;③与II对比可知,IV中电解氯化亚铁时,电压较大a>x≥c时,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即说明Fe3+可能是由氯气氧化亚铁离子得到;电压较小c>x≥b时,氯离子不放电,即还原性Fe2+>Cl-,同时也说明了铁离子也可能是由亚铁离子直接放电得到的。故结论为:①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②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28、①④3108c(Na+)=c(CH3COO-)>c(H+)=c(OH-)<180>1/800或1.25×10-3【分析】(1)把醋酸先看成强酸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实验方案的可行性;(2)根据电离的三段式进行计算;(3)①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CH3COO-)进行分析判断;②若V1:V2=2:1,则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所以CH3COOH就得稍过量一些;③中性溶液中c(H+)=c(OH-)=10-7mol/L,根据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c(CH3COO-)×c(H+)/c(CH3COOH)即可求解;(4)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碳酸的一级电离程度,则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c(NH3·H2O)c(H2C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