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二中化学高二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室温下的溶液中,有关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判断正确有①0.1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c(OH-)②0.1mol·L-1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NH)>c(SO)>c(Cu2+)>c(H+)>c(OH-)③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X和Na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④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c(OH-)⑤0.1mol/LNa2CO3溶液中:c(OH-)=c(HCO)+c(H+)+c(H2CO3)⑥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c(H+)>c(OH-)⑦pH=7的NH3—NH4Cl混合溶液中:c(NH)=c(Cl-)⑧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A.3个B.4个C.5个D.6个2、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3、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A.O2和O3 B.CO和CO2 C.H2O和H2O2 D.和4、C2H6+Cl2C2H5Cl+HCl的反应类型为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酯化反应D.消去反应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变化过程中的等容热效应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常温下硝酸铵能够溶于水,因为其溶于水是一个熵增大过程6、工业上利用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合成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其中催化剂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NH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NH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c2-c1)/(t2-t1)7、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Al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生产AlB.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C.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D.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冶炼方法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8、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2–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9、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类型为()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⑤②④ D.⑤②③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二醇的水溶液可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可用作保湿剂且是生产火棉等烈性炸药的原料之一B.现代仪器分析中,常用质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测定有机物结构,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非金属元素C.铵盐都是无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分解的产物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11、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得出此规律的科学家是谁?A.门捷列夫 B.范德华 C.勒夏特列 D.盖斯12、下列实验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将其与H2混合反应;②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浓溴水,过滤;③将工业酒精中水除去制取无水酒精:加入生石灰(CaO),蒸馏;④检验乙醇中含有苯酚:可用FeCl3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13、反应A(g)+3B(g)⇌2C(g)+4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15mol/(L•min) B.υ(B)=0.8mol/(L•s)C.υ(C)=0.6mol/(L•s) D.υ(D)=0.9mol/(L•s)14、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下表为四种金属的熔、沸点。NaCuAlFe熔点(℃)97.510836601535沸点(℃)883259522003000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D.Al和Na15、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相连,Pt、Cu、Zn、C分别为四个电极,当闭合开关后,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Cu极附近OH-浓度增大B.Cu极为原电池负极C.电子流向是由C极流向Pt极D.当C极上有4mol电子转移时,Pt极上有1molO2生成16、双键完全共轭(单键与双键相间)的单环多烯烃称为轮烯,[8]轮烯()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苯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二氯代物有四种D.生成1molC8H16至少需要4molH217、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Δ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为△H=-110.5kJ/molB.1molC(s)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1molCO(g)所具有的能量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H=-57.3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也放出57.3kJ热量18、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是利用了化学反应速率理论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19、常温下,碳酸的两步电离常数分别为:Ka1、Ka2,关于0.1
mol/L
NaHCO3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c(HCO)一定小于0.1mol/LB.c(H+)+c(H2CO3)=c()+c(OH-)C.Na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D.升高温度或加入NaOH固体,均增大20、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R的最高正价为+3价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1、我国在先进高温合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管 B.硬铝 C.黄铜 D.刚玉22、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内进行如下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增加Fe的量,反应速率加快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加快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速率不变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以煤气(主要成分CO、H2)和油脂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合物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一种转化关系如下:(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2)E是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3)以CH2=CHCH3为原料合成D的过程如下:在方框“”中填写物质或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属于非电解质是_____。①硫酸氢钠固体②冰醋酸③蔗糖④氯化氢气体⑤硫酸钡⑥氨气⑦次氯酸钠(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醋酸:______。次氯酸钠:______。(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则c(OH﹣)甲:c(OH﹣)乙____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25、(12分)某小组报用含稀硫酸的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表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molL-1H2C2O4溶液、0.010mol·L-1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项目V(0.2molL-1H2C2O4溶液)/mLV(蒸馏水)/mLV(0.010mol·L-1KMnO4溶液)/mLM(MnSO4固体)/gT/℃乙①2.004.0050②2.004.0025③1.0a4.0025④2.004.00.125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化学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下面是某同学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的实验。Ⅰ.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该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已知:S2O32-+2H+===H2O+S↓+SO2↑)(1)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仪器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2)若在2min时收集到224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该2min内H+的反应速率,而该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简述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Ⅱ.为探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I2+2S2O32-===S4O62-+2I-,其中Na2S2O3溶液均足量)实验序号体积V/mL时间/s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碘水水①10.02.04.00.0t1②8.02.04.02.0t2③6.02.04.0Vxt3(4)该实验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表中Vx==_______mL,比较t1、t2、t3大小,试推测该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氯苯在染料、医药工业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机中间体,橡胶工业用于制造橡胶助剂。其合成工艺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实验室模拟液相法(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图,在C三颈烧瓶中加入催化剂FeCl3及50.0mL苯。+Cl2+HCl有关物质的性质: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mL)苯78780.88氯苯112.5132.21.1邻二氯苯147180.41.3回答下列问题:(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装置中空导管B的作用是______。(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制备氯苯,C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①温度过高,反应得到二氯苯;②______。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D出口的主要尾气成分除苯蒸气外还有______。(3)提纯粗产品过程如图:为了确定所得产品为氯苯,而非二氯苯,可对产品进行分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A质谱法B同位素示踪法C核磁共振氢谱图法(4)苯气相氧氯化氢法制氯苯: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方程式为______。28、(14分)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
SiCl4(g)△H1=+48
kJ/mol4SiHCl3(g)=SiH4(g)+3SiCl4(g)
△H3=+114
kJ/mol则反应3SiH2Cl2(g)=SiH4(g)+2SiHCl3(g)的△H=______________kJ/mol。(2)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
SiCl4(g),采用合适的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①32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ɑ=______%。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υa_____υb(填“>”、“<”、“=”)②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两问均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空)A、增大反应物浓度B、增大压强C、及时将产物从体系分离D、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③某温度(TK)下,该反应可使SiHCl3的平衡转化率达到30%,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TK___K343K(填“>”、“<”、“=”),已知反应速率υ=υ正-υ逆=k正x2(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在该温度下当转化率为20%的时刻,υ正/υ逆=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29、(10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2)已知反应2HI(g)H2(g)+I2(g)的△H=+11kJ·mol-1,lmolH2(g)、1mol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s)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kJ。(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min-1,在t=40min时,正=_______________min-1。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正~x(HI)和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①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c(CH3COO-)+c(OH-)=c(H+),则c(CH3COO-)=c(H+)-c(OH-),故①正确;②0.1mol·L-1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因Cu2+和NH4+的水解溶液显酸性,但水解程度均较弱,则c(SO)>c(NH)>c(Cu2+)>c(H+)>c(OH-),故②错误;③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X和NaX混合后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故③错误;④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存在电荷守恒式c(H+)+c(M+)=c(OH-)+c(A-),则c(H+)+c(M+)>c(OH-),故④正确;⑤0.1mol/LNa2CO3溶液中存在的质子守恒式为c(OH-)=c(HCO)+c(H+)+2c(H2CO3),故⑤错误;⑥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式为c(Na+)+c(H+)=c(CH3COO-)+c(OH-),则c(Na+)>c(CH3COO-)>c(H+)>c(OH-)肯定不成立,故⑥错误;⑦NH3—NH4Cl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c(H+)=c(Cl-)+c(OH-),当pH=7时c(NH)=c(Cl-),故⑦正确;⑧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说明HA-电离大于HA-水解,则c(HA-)>c(H+)>c(A2-)>c(H2A),故⑧错误;答案为A。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等。2、D【题目详解】①NH4Cl与ZnCl2溶液因水解显酸性,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①符合题意;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完全双水解:Al3++3HCO3-=Al(OH)3↓+3CO2↑,生成的Al(OH)3和CO2能隔绝空气,所以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②符合题意;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在水中发生不完全双水解:NH4++CO32-+H2ONH3∙H2O+HCO3-,NH3∙H2O易分解而挥发,降低肥效,所以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③符合题意;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是因为Na2CO3水解呈碱性,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水玻璃,使玻璃塞与瓶口粘在一起,④符合题意;⑤AlCl3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加热蒸干AlCl3溶液,HCl受热挥发,直至完全水解,所以得到Al(OH)3固体,⑤符合题意;总之,①②③④⑤均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答案选D。【题目点拨】盐溶液加热:易水解的盐,如果水解的产物有易挥发的成分,且其它成分也易挥发或难溶,则其水溶液加热蒸干后将完全水解,不能留下该盐的固体,如FeCl3、AlCl3、MgCl2等。3、D【题目详解】A.O2和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不满足同位素的概念,故B错误;
C.H2O和H2O2是两种化合物,不是原子间关系,不符合同位素的概念,故C错误;
D.Mg和Mg都是镁原子,中子数不同,它们是镁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简单来理解就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个位置的不同原子。如H、D、T(H的三种原子,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4、A【解题分析】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和氯化氢,答案选A。点睛: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例如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判断的基本思路为:。例如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一般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加聚反应等。5、A【解题分析】A、在恒压条件下,△H(焓变)数值上等于恒压反应热;B、升高温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增大;C、△H-T•△S<0,该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硝酸铵溶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熵变增大的过程。【题目详解】A项、一定温度下的焓变在数值上等于变化过程中的恒压热效应,A错误;B项、升高温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故B正确;C项、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S>0,△H<0,则△H-T•△S<0,该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故C正确;D项、常温下硝酸铵溶于水是一个能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硝酸铵溶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熵变增大的过程,说明该过程的△S>0,故D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焓变与熵变,注意自发进行的反应和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H-T△S<0反应自发进行,△H-T•△S>0反应非自发进行。6、D【题目详解】A.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是由于氮气、氢气的键能大,断裂消耗较高的能量。其中催化剂可以同样改变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错误;B.恒容通入氩气,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由于反应体系的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错误;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将延长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错误;D.在t1、t2时刻,NH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由于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浓度改变值,所以NH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正确。答案选D。7、D【题目详解】A.由于Al的活泼性强,工业上采用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方法生产铝,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所以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故A错误;B.钠是很活泼金属,将Na加入氯化镁溶液中,Na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得不到Mg单质,可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Mg,故B错误;C.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有的是放热有的是吸热,有些放热反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故C错误;D.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活泼金属采用电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直接加热法冶炼,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在高温下采用氧化还原反应法,故D正确;答案为D。【题目点拨】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确定冶炼方法,易错选项是A,注意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不是氯化铝而是氧化铝,且需要加冰晶石降低其熔点;金属冶炼的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Hg及后边金属);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Zn~Cu);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K~Al)。8、B【分析】本题根据总反应式判断Li被氧化,为负极材料,失去电子成为Li+,正极放电的为MnO2,若已知电池总反应式而要写电极反应式,这类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根据“负失氧、正得还”的规律先判断出负极材料,负极材料若是金属,则失电子而变为相应阳离子(注意:Fe失电子应变为Fe2+),负极材料若是其他被氧化的物质(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的H2、甲烷燃料电池中的CH4),则失电子变为相应氧化产物,然后再推断正极反应。【题目详解】根据锂电池的总反应式Li+MnO2=LiMnO2,失电子的金属Li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MnO2是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
+e-=MnO2–,故B正确;故选:B。9、D【题目详解】由CH3CH2CHO制,需先制得单体丙烯CH3CH=CH2,然后加聚;而要制得丙烯,丙醛应先加氢还原成1—丙醇CH3CH2CH2OH,然后1—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由此可确定发生反应的类型为:还原(或加成)—消去—加聚,即⑤②③,故选D。10、D【解题分析】A.乙二醇可形成氢键,对应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丙三醇含有-OH,属于低级醇,易溶于水,丙三醇具有吸湿性,可作护肤剂,丙三醇是生产硝化甘油等烈性炸药的原料之一,但不是生成火棉的原料,火棉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硝酸酯,故A错误;B.质谱仪是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含有的元素,如C、H、O等,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故B错误;C.硝酸铵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其中氧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类摄取的重要营养物质,因为每克蛋白质、葡萄糖、油脂完全氧化时,分别约放出18kJ、15.6kJ、39.3kJ的热量,因此相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热量油脂最多,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现代分析仪的作用。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火棉与硝化甘油的区别。11、C【题目详解】平衡移动原理又称勒夏特列原理,是他得出此规律的。故选C。12、C【解题分析】考查有机混合物的提纯、有机物的检验,属于基础题。【题目详解】①混合气体中乙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乙烷,是甲烷中的新杂质。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通过溴水)除去乙烯;②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不溶于水,但能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中,不能过滤除去。可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③加入生石灰后,水与CaO反应生成Ca(OH)2,蒸馏时只有酒精气化,再被冷凝。这是工业制无水酒精的方法。④酚类与Fe3+生成紫色溶液,而醇类无此性质。故可用FeCl3溶液检验乙醇中的苯酚。本题选C。【题目点拨】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不用气体作除杂试剂,因为气体用量难以控制。用少了,原有杂质除不尽;用多了,过量气体成为新杂质。13、C【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分析计算。【题目详解】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将化学反应速率转化成同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A.υ(A)=15mol/(L•min)=0.25mol/(L•s);B.υ(B)=0.8mol/(L•s)时,υ(A)=0.8/3mol/(L•s);C.υ(C)=0.6mol/(L•s)时,υ(A)=0.3mol/(L•s);D.υ(D)=0.9mol/(L•s)时,υ(A)=0.225mol/(L•s);C答案数值最大。故选C。【题目点拨】比较同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需要将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转化为同种物质的进行比较,更快捷准确,但是要注意转换为同一单位。14、C【解题分析】由合金的形成可知,两种金属若能够形成合金,则熔点较高的金属的熔点不能大于熔点较低的金属的沸点。铁的熔点高于钠的沸点,两种金属不能形成合金。答案选C。15、A【题目详解】根据装置图知,Zn、C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为正极,左边装置为电解池,Cu为阴极,Pt为阳极;A.Cu为阴极,Cu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Cu极附近OH-浓度增大,A正确;B.Cu极为电解池的阴极,B错误;C.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Pt极流向C极,C错误;D.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Pt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当C极上有4mol电子转移时,Pt极生有2molCl2生成,D错误;答案选A。16、C【解题分析】A、苯乙烯和[8]轮烯的分子式均为C8H8,但结构不同,因此;两者互称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8]轮烯中双键完全共轭(单键与双键相间),因此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8]轮烯二氯代物可采用定一动一方法来确定,固定第一个氯原子,则第二个氯原子有7个不同位置,因此二氯代物有7种,故C错误;D、[8]轮烯的分子式为C8H8,要想生成1molC8H16至少需要4molH2,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7、C【题目详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1mol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的燃烧热应该表示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CO2(g)时放出的热量,A错误;B.2molC和1molO2具有的能量高于2molCO(g)所具有的能量,B错误;C.中和热是指稀碱和稀酸生成1mol水释放的热量,叫中和热,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H=-57.3kJ/mol,C正确;D.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所以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D错误,答案选C。18、C【解题分析】A.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A正确;B.使用冰箱保存食物,由于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从而提高了食物的保鲜期,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原料转化率,C错误;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物质尽可能多的转化为产品,从而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9、C【题目详解】A.NaHCO3溶液中存在部分的水解和电离,则0.1mol/LNaHCO3溶液中的c()一定小于0.1mol/L,故A正确;B.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2c()+c(OH-)+c(),物料守恒:c(Na+)=c(H2CO3)+c()+c(),将电荷守恒式中c(Na+)用物料守恒替代可得c(H+)+c(H2CO3)=c()+c(OH-),故B正确;C.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为+H2OH2CO3+OH-,则水解平衡常数Kh==,故C错误;D.升高温度促进的水解,c(Na+)不变,而加入NaOH固体,反应生成,则溶液中c()减小,c(Na+)增大,此时均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C。20、B【解题分析】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都较小,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第IIA族元素。【题目详解】A、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故A错误;B、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故B正确;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故C错误;D、R元素可能是Mg或Be,故D错误。21、D【分析】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题目详解】A.钢是铁和碳的合金,A不符合题意;B.硬铝中主要含Al和Cu的合金,B不符合题意;C.黄铜是Cu与Zn的合金,C不符合题意;D.刚玉是由氧化铝(Al2O3)结晶而形成的宝石,不属于合金,D符合题意;答案选D。22、B【解题分析】A项,由于铁是固体,增加用量几乎对速率无影响;A错误;B项,缩小容器体积,由于有气体参与反应,因此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C项,充入Ne,虽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未变,因此速率也不变;C错误;D项,充入Ne使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自然减小,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题目点拨】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下,原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气体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下,原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体系中各气体组分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CH2=CHCH2OH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Cl2CH2ClCHClCH2ClNaOH溶液、加热【分析】根据流程图,丙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NaOH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OH,即A;A中的羟基被氧化生成CH2=CHCHO,B被氧化生成C,则C为CH2=CHCOOH;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则D为丙三醇,丙三醇与C反应生成酯和水。【题目详解】(1)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CH2=CHCH2OH;(2)E是由丙三醇和CH2=CH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两种含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则E为CH2OHCH(CH2OH)OOCCH=CH2或CH2OHCHOHCH2OOCCH=CH2,反应的方程式为CH2OHCHOHCH2OH+CH2=CHCOOHCH2OHCHOHCH2OOCCH=CH2+H2O;(3)丙烯与氯气在500℃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CH2=CHCH2Cl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ClCHClCH2Cl,再与NaOH溶液共热的条件下生成丙三醇。24、②③⑥CH3COOHCH3COO-+H+NaClO=Na++ClO-小于丙>甲=乙【分析】(1)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2)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lO-和Na+;(3)相同溶质的弱电解质溶液中,溶液浓度越小,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4)在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根据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对水电离平衡影响,等浓度的H+、OH-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题目详解】(1)①硫酸氢钠固体属于盐,熔融状态和在水溶液里均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②冰醋酸溶于水后能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属于弱电解质;③蔗糖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里均不能导电,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④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⑤硫酸钡属于盐,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⑥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⑦次氯酸钠属于盐,是你强电解质;故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②;属于非电解质是③⑥;(2)醋酸是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次氯酸钠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ClO-和Na+,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3)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氨水的浓度越大,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越小,浓度越小,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的浓度的10倍,根据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可知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4)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c(OH-)=0.1mol/L;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c(H+)=0.1mol/L,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由于醋酸是一元弱酸,主要以醋酸分子存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很小,所以该溶液中c(H+)<<0.1mol/L,在三种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加入的酸电离产生的H+或碱溶液中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就越小,水电离产生的H+或OH-浓度就越小,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甲=乙>丙,则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丙>甲=乙。【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强弱电解质判断、非电解质的判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等知识点,清楚物质的基本概念进行判断,明确对于弱电解质来说,越稀释,电解质电离程度越大;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越大,水电离程度就越小。25、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温度1.0溶液褪色时间/s催化剂H2C2O4HC2O4-+H+,HC2O4-H++C2O42-【分析】(1)酸性高锰酸钾是用稀硫酸酸化,混合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SO4,H2C2O2被氧化为CO2,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2)当探究某一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一致;要探究H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加入的H2C2O4溶液的体积不同,但反应体积溶液的总体积需相同,故应加入蒸馏水来确保溶液的总体积均为6mL;要准确描述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准确测得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④中加了MnSO4固体,锰离子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3)草酸是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题目详解】(1)酸性高锰酸钾是用稀硫酸酸化,H2SO4、KMnO4与H2C2O2发生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SO4,化合价降低5价,H2C2O2被氧化为CO2,每个C原子的化合价升高1价,1个H2C2O2升高2价,则高锰酸钾与草酸计量数之比为2:5,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可得: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2)当探究某一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一致,通过比较实验①②的反应条件可知,实验①②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③中的H2C2O4溶液的加入体积不同,故要探究H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但反应体积溶液的总体积需相同,故应加入蒸馏水来确保溶液的总体积均为6.0mL,则a的值为1.0;要准确描述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准确测得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故乙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溶液褪色的时间(t溶液褪色时间·s-1);其他条件相同,④中加了MnSO4固体,锰离子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则②④探究的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C2O4HC2O4-+H+,HC2O4-H++C2O42-2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秒表SO2会部分溶于水,导致所测得SO2体积偏小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硫单质的质量或测定一定时间内溶液H+浓度的变化等探究反应物浓度(Na2S2O3)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作为显色剂,检验I2的存在4.0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题目详解】(1)任何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在反应前都应该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反应速率时相应测量时间,因此除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一件实验用品是秒表。(2)由于SO2会部分溶于水,所以实际得到的气体体积偏小,则测定值比实际值偏小。(3)由于反应中还有单质S沉淀产生,所以利用该化学反应,还可以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硫沉淀的质量来测定反应速率。(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实验中实际改变的是硫代硫酸钠的浓度,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浓度(Na2S2O3)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由于碘遇淀粉显蓝色,因此从反应原理看,可以采用淀粉作指示剂,根据碘水的淀粉溶液蓝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来测定反应速率。为保持其他量相同,溶液的总体积是16ml,所以表中Vx=16ml—6ml—2mol—4ml=4mL。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27、平衡内外气压温度过高,苯挥发,原料利用率不高冷凝回流,提高原料利用率Cl2、HClAC2+2HCl+O22+2H2O【分析】本实验模拟液相法制取氯苯,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实验室一般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中空导管B可以防止装置内压强过高;装置C
中进行氯气和苯的反应,球形冷凝管可以冷凝回流产品和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之后进行产品的提纯,氯化液水洗、碱洗除去HCl、FeCl3等杂质,加入氯化钠晶体吸水干燥,过滤后的滤液蒸馏、精馏得到产品。【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中空导管B可以防止装置内压强过高,则B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制备氯苯,C的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为①温度过高,反应得到二氯苯;②根据表格中提供的物质信息,温度过高,苯挥发,原料利用率不高;球形冷凝管可以冷凝回流挥发的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反应器C是利用苯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备氯苯,苯易挥发、氯气不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氯苯和HCl,HCl易挥发,则D出口的主要尾气成分有Cl2、苯蒸气、HCl;(3)A.质谱法质谱法可以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氯苯、二氯苯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故A可行;B.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可以标记氯原子的去向,但不能确定氯原子的个数,故B不可行;C.核磁共振氢谱图法可以确,分子中不同环境氢原子的个数比,氯苯、二氯苯中氢原子的环境和数量比不同,故C可行;答案选AC。(4)苯气相氧氯化氢法制氯苯:空气、氯化氢气混合物温度210℃,进入氯化反应器,在迪肯型催化剂(CuCl2、FeCl3附在三氧化铝上)存在下进行氯化,发生反应生成氯苯,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产物应还有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2HCl+O22+2H2O。【题目点拨】注意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一般在有机物的制备实验中通常都会在反应装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疆阿克苏市阿瓦提县第四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材料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车辆抵押贷款简易合同
- 2025年度车辆个人抵押权登记及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及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版生物科技孵化中心入驻及研发合作合同
- 2025版厂房物业安全防范系统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版矿山尾矿处理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餐饮外卖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车库购置及车位分配合同示范文本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质量监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 (高清版)DB31∕T 1427-2023 首席质量官评价规范
- 一级医院医保管理制度
- 2025年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一零九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工厂6s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