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传记(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传记(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传记(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传记(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传记(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传记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三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着,从早到晚闹哄哄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年,郎平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再回来干什么?女排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誉给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告’说中了。“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感受,这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也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前四,也要争取第五!”(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相关链接: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地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选自《郎平的眼泪》)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居住在国家训练局。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解析:选CC项,“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错,参见原文“郎平早有思想准备”等信息。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郎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便。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C.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D.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流泪。解析:选BB项,“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错,这是郎平的愿望。3.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注意从“八年国外生活经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生活”等角度进行分析。参考答案:八年国外生活经历已经使郎平放下了“世界冠军”头衔,变得踏实了,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3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生活使郎平有了更成熟的心理。(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国药大师——金世元“博学”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触过的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中药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实践经验,他都能一一解答,因此许多人都尊称他为“国药泰斗”。金世元,1926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7岁时,父亲送他去一家私塾读了七年的国学经典。1940年2月,14岁的金世元到北京药庄当学徒。做学徒的当年,金世元便开始学“炒药”。一口大铁锅放到灶上,底下柴火一烧,烟熏得眼睛不停地流泪,手上烫起泡是常有的事。“炒药”中最苦最累的莫过于炒姜炭了。炒姜炭既要忍受火烤,还要忍受呛嗓子的强烈刺激。干姜块刚加热的时候会冒很多黄烟,并带着一股强烈的姜辣的刺激味道,让人涕泪俱下,就连流的汗都是黄色的;等到姜炒成黑炭冒黑烟时,脸上、身上流的汗水全都是黑的。学徒三年,每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看药书,背《汤头歌》《四百味》。三年学徒,金世元脏活累活抢着干,且虚心求教、认真观察、处处留意,不仅了解了诸如饮片炮制、成药制作等中药制药的全过程,而且掌握了一些中药制药的特殊技巧和方法。当然他也记住了老师傅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还是做学徒的当年,他被选送到北京市中药讲习所系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白天在药庄干活,晚上徒步往返20多里到讲习所,师从中医名宿汪逢春、赵树屏等。两年时间他风雨无阻,准时到讲习所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笔记,并刻苦攻读中医典籍,这为他从事中药事业、钻研中药学术奠定了理论基础。1957年金世元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了中医师营业执照。但他不顾个人利益得失,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自己的中药事业。1961年金世元调入北京卫生学校,创建中药专业。他亲自选编教材,主讲中药课程,注重实践教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他白天干农活,晚上写书,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了29万字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中医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金世元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唯一的中药学指导老师,2012年与王永炎院士合作担任“医药圆融”导师,2013年被遴选为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术之前,他首先要求学生树医德,守药德,并让学生将此作为从事中药工作的基础。他还注重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医药文化。从教50余年,金世元桃李满天下,硕果结四方。1985至1990年间,金世元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应用的有效处方成功研发出“射麻口服液”,不久又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剂型,两种药均被卫生部审核批准投产供应市场。1995年至1998年,金世元被聘为中药鉴定专家,参与全国中药材市场整顿工作。他以精湛的鉴别技能和丰富的炮制经验,对制售伪劣药材和违反炮制规程的行为予以当面揭穿,为净化、规范中药市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几乎走遍了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基地,在考察中还对各地中药材栽培进行技术指导。为了提高药商的药材鉴别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伪劣药材对人体的危害,金世元还为各地的药商们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为了把自己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毫不保留地传给后人,金世元先后主编了专业著作30余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到2017年,金世元已经从事中药工作77年了。在这77年的风风雨雨中,金世元为中药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也获得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回眸自己的一生,金世元感触良多:中药是大自然的精华,人也必须依赖大自然才能生存;人与中药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关系;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选自三户町《国药大师——金世元》,有删改)相关链接:我现在呢,主要就是带学生。带学生,有四句话的嘱言:“热爱中药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优秀精华。”我们中药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特殊在什么地方?我们面对的顾客是病人,病人吃药并不只是解决痛苦,更是抢救生命。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以说做这项工作,必须得有德。工作七十七年,我没有过念头要改行,选择了这项工作,我就志笃意坚。(摘编自金世元在《开讲啦》的励志演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制药过程没人看得见,但制药人动机的好坏和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晓的。B.在北京药庄艰辛而充实的三年学徒生活,磨炼了金世元坚韧的意志,也为他的药学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金世元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他不仅研发出“射麻口服液”,还用新工艺将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研制成口服液剂型。D.为保障百姓用药安全和保证药品质量,金世元参与了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整顿工作,还为各地的药商讲授药材的鉴别知识。解析:选C原文是金世元“与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合作,将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以新工艺研制成口服液剂型”。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年时代七年的私塾学习,为金世元打下了一定的国学基础,也为他今后攻读中医典籍、从事中药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B.金世元14岁便到药庄当学徒,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他最终成为国药大师,主要得益于自己的执着和勤学不辍。C.“文化大革命”期间,金世元在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改造的情况下,仍能写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D.因为金世元教授学生时能够要求他的学生热爱中药事业,树医德,守药德,所以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解析:选AB项,“一生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中医药教育”错误。C项,“说明他是一个不受环境影响的人”说法绝对。D项,“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中药人才”的原因很多,不只是选项中所说的原因。6.金世元认为“药如人生,中药不仅能治病,制药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教人、育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中药事业与金世元人格精神之间的关系。(6分)答:参考答案:(1)中药事业完善了金世元高尚的人格精神。①三年学徒,金世元不仅掌握了中药制药的一些方法技巧,还从师傅那里学会做事要有良心、有德。②当学徒及在讲习所学习期间,白天超强度劳动,晚上准时听课攻读中医典籍,让他学会了坚韧顽强。③取得中医师营业执照却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在工作中他培养了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及坚守执着的品格。(2)金世元的人格精神也成就了他的中药事业。①凭着坚韧和顽强,“文化大革命”期间,金世元完成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一书,为指导临床正确辨证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正因为不顾个人得失,金世元才放弃开业行医,继续从事中药事业;他淡泊名利,从教50余年,桃李满天下。③有良心,守道德,对病人负责,执着坚守,让他在打击制售伪劣药材前线勇敢揭穿不法行为,让他从事中药工作77年,成就斐然,成为德艺双馨的“国药泰斗”。仿真综合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诗文大家余光中学富五车的人可以妙趣横生吗?儒雅冷静的人可以豪情万丈吗?矮小的人可以巨大吗?水火可以同源吗?可以。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身高不过五尺三寸,体重不足50公斤,散文家思果却形容他“全身每一钱都是脑”,大女婿戏称他为“小巨人”。女儿珊珊说:“父亲那种外敛而内溢的个性,似乎一座冰封的火山,只有在笔端引爆才安全。”平时谨言慎行,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苦茶。他的生活,距离清教徒可能不远,他是那种随时保持冷静的人。他说他的书房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苦练之地;又说他的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这样潜心育人的人师,却也是极端浪漫的诗人。他看花事,总是“看到绝望才离开”。他追逐美景,神魂颠倒:思果曾目睹他“为了追捕淡水河堤上日落前的片刻景致,赶着开车前去,神魂都贯注进去了,口中还喃喃有词,有些恍惚,怪不得他诗思那么妙”。他是个唯美主义者,对于美的人、事、物,十分敏感,他的耳目所接,常成妙谛,美不胜收。他自称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梁锡华说他“平常是冷静明澈像一泓秋水的人物”。杨牧早年就以“冷静文明”一词来形容他,但是他热情起来,可以和朋友畅谈深宵,心情一好,就妙语如珠,让人应接不暇。不过,据黄国彬的观察,“在一般的场合,余光中说话不多,碰见话不投机的人,更常常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完全遵守荀子的忠告……可是,一旦置身于可与言的朋友之间,他就会慷慨地打开话匣,展现里面的珠玑了”。余光中在《娓娓与喋喋》一文中曾说:“朋友之间无所用心的闲谈,如果两人的识见相当,而又彼此欣赏,那真是最快意的事了……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所以,在宴会上,不幸和俗人相邻而坐,偏偏对方又喋喋不休,诗人就会“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鲠住”。西班牙哲人桑塔耶纳说:“雄辩滔滔是民主的艺术,清谈娓娓的艺术却属于贵族。”余光中向往的显然是品位上的贵族的娓娓了。余光中的字典里似乎没有“马虎”两个字,不论他做什么,即使是娱乐,都要全神贯注。他不懂为什么有人能够一面听音乐,一面读书。在余家,平常是听不到音乐的。他说:“为了对音乐家的尊敬,听音乐就该正襟危坐,聚精会神。”所谓“背景音乐”在余家是不受欢迎的。以此类推,余光中做任何事情,都抱持同样的态度。珊珊说:“爸爸是不容许有错误的人。”文章不能出错,生活不能出错,品德不能出错。他是个完美主义者。相关链接:①余光中,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他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文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覃子豪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教授。1974~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7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200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离世,享年89岁。②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柔绵。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等。最著名的诗作为《乡愁》。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为“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余光中始终是中国文坛的一个焦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光中生活中倾向淡泊、宁静,做什么事都不马虎,全神贯注,不能出错。B.余光中说他的书房是苦练之地,书桌是缪斯接生的手术台,是因为他以苦行僧般的状态写作,并创作出大量的作品。C.余光中喜欢与有品位的人谈话,与人交际总是克制自己,不放浪形骸。D.余光中爱憎分明,有时和朋友闲谈,不幸对方是俗人,他就会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解析:选DD项理解不正确。由原文来看,余光中对待话不投机的人会“正襟危坐,态度颇为严肃”;而如果不幸和俗人坐到一起,并且那个人又喋喋不休,他则“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鲠住”。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光中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作品风格变化多端,他诙谐地称自己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B.说余光中“始终是中国文坛的一个焦点”,是因为他作为一个非职业作家却成为“五四”以来创作最为丰富的文学大师。C.余光中既儒雅冷静又豪情万丈,虽身材矮小却是文学巨人。作者认为余光中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感到无法理解。D.在余家,平常听不到音乐,因为他做事认真、全神贯注、从不马虎,他知道音乐会影响他的阅读。解析:选AB项,说“余光中始终是中国文坛的一个焦点”,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如何,而是因为他的作品主题丰富,风格多样。C项,“作者……不可思议的矛盾体,感到无法理解”评价错误。作者认为“余光中就是这样一组奇妙的矛盾”,这里不存在“不可思议”“无法理解”,而是要突出余光中的特征。D项,“他知道音乐会影响他的阅读”理解错误。他不会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是表达对音乐家的尊敬。3.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余光中的“诗思那么妙”的原因。(6分)答:解析:余光中的“诗思那么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细读文本,答案应该聚焦在第三自然段。他能有奇思妙想,和他的浪漫气质分不开。比如看花事会“看到绝望才离开”;追逐美景,会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而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使得他“对于美的人、事、物,十分敏感”。所谓“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则说明他能够多方面接受美的事物。参考答案:对美的追求全神贯注;对美的事物观察细致(“看到绝望才离开”);多方面接受美的事物(“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弱国幸有顾维钧顾维钧生在鸦片战争后,此时的中国正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中,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急着要去看跑马,拉车上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顾维钧很愤怒,斥责这个英国人说:“你还算是绅士吗?”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并说“我从小就受到这些影响,决心一定要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当人们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顾维钧却正在为爱妻的去世深深悲痛。顾维钧的妻子唐宝玥不幸染上西班牙流感去世,留下一儿一女。此时,顾维钧接到了担任全权代表之一的任命,顾维钧一度想谢绝任命,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为国出使。1918年深冬,顾维钧抵达巴黎。这一年,他30岁。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遇了第一个打击: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他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2个席位。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1919年1月28日,美、英、法、日、中在巴黎讨论中国山东问题,战败后德国将退出山东,日本先发制人,率先在五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英、法、意等国在一战中跟日本签约承认过此问题,此时站在日本一边。顾维钧没有退让,这是顾维钧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发表长篇演说,“初似发音稍颤,既乃侃侃而谈”,他认为“根据和会承认的民族主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收回(山东被占的)那些领土”。他说:“该租借地是中国完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是山东的一部分,该省有3600万常住居民,其在种族、语言和宗教上都属于中华民族,该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强行夺取的。”“西方出了圣人,他叫耶稣,基督教相信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而在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他叫孔子,连日本人也奉他为东方的圣人,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是东方的圣地。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巴黎和会的三巨头——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听完顾维钧掷地有声的声明,一起走上前握住他的手,称他为中国的“青年外交家”。顾维钧为了这一天已经做足了准备,在一战结束前,他就在驻美使馆内成立小组,专门研究与战后和会相关的问题,并将研究报告送交国内,主张向和会提出收回德国强占山东的权益。在前往巴黎参加和会的前夕,他更是整天埋头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拟订计划。北京政府曾电令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于此项草约,大体应行签字,惟山东问题应声明另行保留,以为挽救地步。”当保留签字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北京政府再次电令:“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但顾维钧违抗北京政府电令,拒绝出席对德和约签字仪式。于是,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这也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以后,中国一步步夺回了丧失的主权。有了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成果,顾维钧不失时机地向国联大会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日本表示,只要日、中开始单独商议,愿意归还山东权益。顾维钧再次说“不”,他拒绝有条件地归还,拒绝单独开议。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日本无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众所周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作为北京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掌握着中央财力的分配权和地方督军、巡阅使的任命权,成为军阀竞相角逐的竞技场。如果没有军阀势力的保障,任何政客随时面临“下课”的危险。然而,从1922年到1928年间,顾维钧先后在七届内阁中出任外交总长,两度出任财政总长,并两次代理内阁总理,一次实任内阁总理,堪称北洋时期最风光的政坛“不倒翁”。顾维钧何以能在民国风雨飘摇的政坛上始终屹立不倒?除了他有优异的外交才华外,也在于他坚持了极为珍贵的人格独立。他曾说:“问题很简单,我从不介入派系之争,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依归。凡是有益国家的事,我必尽绵薄之力。反之,有害的事,我宁愿挂冠而去。”中国许多人十分尊敬他。人们回忆说,顾维钧雍容尔雅,从来没有疾言厉色,即使称呼对手,也不用“你”而称“您”。他说:“在外交上讲话,一定得有礼貌。例如知道对方不会同意自己的意见,而一定得这样说:‘我相信您一定会同意我的意见吧。’”因此,英国人称赞他:“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有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选自余世存《大民小国》,有删改)相关链接:①顾维钧(1888—1985),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庭副庭长。(摘自百度百科)②巴黎和会,是指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举行的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的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英、法、美、日、中等二十七国,苏俄未参加。中国代表向会议提议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但会议只将山东问题列入议题,并将德国的在华权益转送给日本,和会最后签订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摘编自《全球通史》)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年时期,顾维钧对列强的侵略包围中国、中外不平等状况有切肤之痛,如英国人用鞭子抽打车夫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顾维钧为了国家的利益,出使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