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_第1页
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_第2页
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_第3页
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_第4页
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含义

“通过”是普通话和广州地区使用最多的词。普通话动态助词“过”有表示动作“完毕”的“过1”和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的“过2”,不少前人早有论述。而相比之下,广州话动态助词“过”却少有人系统全面地分析过。本文(1)主要讨论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四种含义;(2)以动态助词“过”在共同语的发展为参照,通过三个粤语俗曲文本《花笺记》、《二荷花史》和《粤讴》来考察动态助词“过”在明清时期粤语中的使用情况;(3)论述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形成是动词“过”逐渐语法化的结果。一、“过”到“过2”广州话里的动态助词“过”一般用在谓语中心后,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一)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结束、完毕。它适用于过去、将来,要求前边的动词是某一相对时点前完结的,因此就表时性上说是一种相对过去时。为了称说的方便,本文将其称为“过1”。例如:①佢当过兵先至去读大学。他当完兵才去读大学②等我问过佢再揾佢老窦。让我问了他再去找他爸爸其它的例子还有“食过翻寻味”、“死过翻生”等。“过1”所在的句子往往含有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完毕了第二个动作才发生,所以它可以用“完”来替换“过1”表达相同的意思。除此,“过1”还可以用表示动作完成的广州话形尾“咗”来替代,意思大致相同。例如:③佢当咗兵先至去读大学。④等我问咗佢再揾佢老窦。虽然“过1”可以与“完”、“咗”互换,但若句子要表述经常发生的动作时,那就只能用“完”和“咗”,而不能用“过1”。例如:⑤我晚晚食完饭就去行街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去逛街。(我晚晚食咗饭就去行街。我每天晚上吃了饭就去逛街)⑥*我晚晚食过饭就去行街。这种“V+过1”是一种动结式,但又不同于一般动结式,中间不能插入“得、唔”,也没有否定的说法。若句子使用了否定词“未”或“冇”,句中的“过”就不是表示动作完毕,而是表示动作曾经发生,时态则变成过去时了。例如:⑦佢未当过兵就去读大学。(佢冇当过兵就去读大学。)⑧我未问过佢就搵佢老窦。(我冇问过佢就搵佢老窦。)(二)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过程已经经历过、尝试过,但并未持续到现在,绝对用于过去时。句中可以加副词“曾经”或者表明过去时间的词来与之照应。本文称其为“过2”。例如:⑨佢去过美国。(他去过美国)⑩我见过佢阿妈。(我见过他妈妈)(11)条街旺过一排。(这条街兴旺过一段时间)与“过1”不同,“过2”不可以任意用表示动作完成的广州话形尾“咗”来替代。试比较:肯定句:佢去过美国他去过美国。(人此刻不在美国)≠佢去咗美国他去了美国。(人此刻在美国)否定句:佢冇去过美国他没有去过美国。(以前不曾去过)≠佢未去美国他还没去美国。(准备去但还没去)经考察,“过2”只有在下面三种情况下可以与“咗”替换使用:(1)句中指明了过去的时间。例如:(12)佢旧年去过美国。=佢旧年去咗美国。(2)句中标明了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13)佢去过美国三次。=佢去咗美国三次。(3)在“A+过2+O”(O:时间数量)格式中。例如:(14)条街旺过一排。这条街兴旺过一段时间=条街旺咗一排。广州话“咗”和“过1”、“过2”的替换规律基本与普通话“了1”和“过1”、“过2”的替换规律相似。但是普通话的“了1”有时可以分别和“过1”、“过2”共现,而广州话的“咗”却不可以和“过1”、“过2”共现。例如:普通话广州话√吃过1了1饭再说。食过1咗饭再讲。√看过2了1一遍。睇过2咗一次。与“过1”的另一个不同点是“V/A+过2”有否定表达形式,即在动词前加“未”或“冇”。然而,“未”和“冇”在“V/A+过2”格式中出现的环境是不同的,如表1所示:从上表可知,“未+V/A+过2”和“冇+V/A+过2”的句中都不可以有动作发生次数的限制,而“未+V/A+过2”甚至不可以有过去时间的限制。若在“V/A+过2”句中加上助动词“有”加强肯定语气,如“佢有去过美国”,此时“有”和否定句的“冇”出现的条件一样,即句中不可以出现动作发生的次数。与普通话不同,在广州话里,部分双音节或三音节的趋向词语做谓语或谓语中心时,表经历体的“过2”必须放在第一个音节之后。例如:(15)佢寻晚返过嚟他昨晚回来过。(三)用在动词后,表示整个动作过程从头重复,可用于将来时、现在时或过去时。本文称其为“过3”。例如:(16)唔得就嚟过。不行就再来一次(17)佢而家同你开过一张发票。他现在给你再开一张发票(18)抄过都抄得咁乱。再抄一遍还抄得这么乱在这种句子中谓语前可以加上副词“再”、“重新”来与“过3”照应。若句子带有宾语,那么动态助词“过3”与副词“再”、“重新”任意省去一个,意思相同。例如:(19)重新开过一张发票。=开过一张发票。=重新开一张发票。若句子不带宾语,那么动态助词“过3”就一定要出现,即使有副词“再”、“重新”句子也不自足。例如:(20)唔得就再嚟过。=唔得就嚟过。≠唔得就再嚟。这种“V+过3”同“V+过1”一样,也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动结式,中间不能插入“得、唔”,但是它有否定的说法,即在谓语前加否定副词“唔使”,相当于普通话的“不用”。例如:(21)你唔使同佢开过一张发票喇。(你不用重新给他开一张发票了)(四)用在动词后,表示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多跟在单音节谓语动词后,相当于普通话的“V+一+V”或“V+一下”结构,多用于将来时。本文称其为“过4”。例如:(22)咁恶作嘅人都有嘅,唔话过佢都唔得喇。(怎么有如此凶的人?非教训他一下不可。)(23)再学是学非,信唔信我打过你阿啦!(再搬弄是非,我就打你)以上两个例句中的“过4”可以省略,意思不变。老派粤语往往保留这里的“过4”,而新派粤语则倾向于省略“过4”。另外,“过4”常用于“同+N+V+过4”的句型,但不可用于疑问句,后面也往往不带宾语。这里的动词往往是少数几个带有“竞争、争斗”语义特征的词。例如:(24)有本事同我打过啊!我先唔怕你啊!有本事就跟我较量一下!我才不怕你呢(25)再虾我个仔就同你死过!再欺负我的儿子我就和你拼命(26)咪跑!我同你搏过!不要跑!我和你拼了(27)你都唔差啊,同佢争过嗻你!也不差呀,和他争一争吧!其它的例子还有“同你□lin35过”和“同你□kaЧ22过”,其意均表示“与你比试比试,一决高下。”此外,在对话中用于回应时,“过4”表示“试一试干某事,以了解事情的真实性”1,这时语调上扬。例如:(28)——哇,碗粥有只乌蝇嘅!哇,这碗粥里居然有只苍蝇——等我睇过kuue850SILDoulosIPAMBp33-45让我看一看(看是不是真有只苍蝇)。(29)——碟餸咁咸嘅!这盘菜怎么这么咸啊——试过kuue850SILDoulosIPAMBp33-45。让我试试(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咸)若把例(28)和(29)的“过4”换成广州话短暂体“下”,句子就只包含“尝试”之义而不一定有“了解事情的真实性”的意味了。例如:(30)——哇,碗粥有只乌蝇嘅!哇,这碗粥里居然有只苍蝇——等我睇下。让我看一看(31)——碟餸咁咸嘅!这盘菜怎么这么咸啊——试下。让我试试下面我们通过表2归纳广州话动态助词“过”四种用法的异同。广州话中“过1”和“过2”的用法基本上与普通话相同,不同的是动态助词“过”在广州话里保留其作为实词时念的本调“kuue850SILDoulosIPAMBp33”,而在普通话中却往往不读本调,而与其它动态助词“了”、“着”一样念轻声。二、动态助词的“过”在所有作品中的使用频率《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认为,汉语“过”作为动态助词最早可能产生在唐代,意思主要是指动作的“完结”(结束和完成)103-110。至于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或“已有的经验”的用法在唐代比较少见,但到了宋代就有所增加了。《朱子语类》中,表“曾经”的“过”占“过”出现总数的66%。元代以后,“过”表“完结”或“曾经”的用法继续使用。然而,在《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这些北方文献中却没有使用过助词“过”。有学者认为,助词“过”更多地在南方使用。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3767-3770在不少南方方言(包括广州话)里不仅有动态助词“过1”和“过2”的用法,同时还活跃着表“重复”的“过3”,例如成都、金华、长沙、南昌、东莞、建瓯和厦门等地方言。而根据笔者的归纳,广州话甚至还存在着表“要去尝试做一下该动作或决意要干某事”的“过4”。这是一种独特的用法,值得大家关注。现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用法丰富,那么在过去又是如何的呢?为了了解广州话动态助词“过”的历史面貌,笔者试图通过三个明清时期用粤语创作的俗曲文本来进行考察,它们分别是正宗木鱼书“第八才子书”《花笺记》、“第九才子书”《二荷花史》1以及《粤讴》。经统计,动态助词“过”在上述三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和频率(各类动态助词“过”出现的次数与“过”出现的总次数之比)如下表所示:表3“过”在《花笺记》中作动态助词的用例仅有一个,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而且还是为中原汉语所共有的早期用法。(32)(上文说媒婆替蓝公子向刘府夫人提亲,夫人打算要女儿莫等梁生嫁予蓝府)夫人听得多欢喜,堂前话过相公闻。相公就对夫人讲:“问过孩儿正结亲,自小做人心性硬,恐怕心情唔愿恶施行。”(过1)其余的“过”多是表“空间或时间位移”的动词(32例,占56%)。到了后来的“第九才子书”《二荷花史》和《粤讴》,动态助词“过”的使用频率翻倍增长。在《二荷花史》中“过”作为动态助词的四种用法已统统呈现,包括汉语共同语不曾有的“过3”和“过4”。(33)生随大家同食过,挑灯又共诉衷肠。(过1)(34)独我打来真觉爽,哩下唔知痛过定唔曾。(过2)(35)算来若许重生过,等我将情哀告转轮王,唔愿托身为姊妹,托身唔愿弟兄行。(过3)(36)金瓯复起来拈过,若系拈着谁先是首名。(过4)而在《粤讴》中“共(同)+N+V+过4”的句型也已经产生,并且多有使用。(37)若讲到真义真情,边个共你死过?(《粤讴·烟花地》)(38)削性开喉,共你嗌过一变,免得你恶得咁交关。(《粤讴·义女情男》)(39)讲到“销魂”两个字,共你死过都唔迟。(《粤讴·吊秋喜》)广州话的“过”从实义动词变化到动态助词,是个典型的语法化过程。刘坚等学者认为词汇语法化是句法位置改变和词义变化这两个基本方面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161-169。广州话的“过”从实义动词变化到动态助词同样是在这两个诱因下产生的。“过”本是表示空间位移的动词,在句中作为主要动词出现。后来,动词“过”由表空间移动扩大到表时间移动,甚至抽象为事物之间的转移。这种词义变化促使其组合关系、语法功能相应的变化:由作主要动词带宾语,变为依附于主要动词之后作趋向补语。这时趋向动词“过”在结构和语义上依附于其前的中心动词,导致其动作性减弱,词义发生进一步抽象化。词义抽象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词义虚化,使之最终失去原由的词汇意义,最终发展为只具语法意义的助词。然而,笔者认为广州话“过”的虚化不如普通话“了”彻底,因为它还保留了许多其它实在的词汇意义,并非是专职的语法标记。为什么表经历体的“过2”和表重复体的“过3”既可以独现,又可以与“曾经”和“再”、“重新”等一类语义相通的副词共现呢?若只出现这些副词而不用动态助词“过”句子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