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_第1页
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_第2页
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_第3页
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_第4页
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

2010年7月17日至20日,中国逻辑史学术研讨会在毕力学院举行。主题是“回顾与先锋:中国逻辑史30年的历史”。兹赋小诗一首,作为本文导引:他山之石可攻玉,创造诠释境界新。一、“元语言”、“工具性”与“二元结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学者的元研究理论,可作为中国逻辑研究的借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提出元数学纲领(metamathematicsprogram),把所研究的理论叫对象理论,把研究对象理论所用的工具性理论叫元理论。1922年他在莱比锡德国自然科学大会演讲说:“对于通常的形式化数学而言,在一定意义上要附加一门新的数学,即元数学。”“在元数学中,人们处理普通数学的证明,后者成为研究的对象。”美籍波兰学者塔尔斯基(Tarski,1902-1983)提出语言层次论,把所讨论的语言叫对象语言(objectlanguage),把讨论对象语言所用的工具性语言叫元语言(metalanguage)。他说:“把语言分为成一系列范围愈来愈大的语言,其中每一个语言,与下一个语言的关系,如同形式语言与它的元语言之间的关系。”①1“元”的概念,古今中外,有源远流长的演进史。《尔雅·释诂》:“元,始也。”“元”有“本原”、“根本”、“支配”、“主导”、“统率”、“灵魂”、“更高层次”之意,对应于西文构词前缀meta-,即“在后”、“超越”、“总体”。港台译为“后设”、“殿后”,即在某物之后“设立”、“殿定”。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东北郊小树林租房,创吕克昂学园。前60年,吕克昂学园第11任园长安德罗尼柯编辑亚氏遗稿,其论可感有形物的著作叫physica(物理学),论超感觉抽象物著作叫metaphysica(物理学之后)。严复据《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意译为“形而上学”。根据理论和语言分层论的观点,逻辑分对象逻辑和元逻辑(metalogic)。理论、语言和逻辑被区分为“对象和元”两个对立统一方面的观点,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是中国逻辑研究的犀利工具,有助于说明中国逻辑的本质,推动研究的进展。旅美华裔学者傅伟勋(1933-1996)提出创造性诠释学(CreativeHermeneutics)的五境界说:(1)实谓,即原典实际怎么说。通过校勘考证,确定原典文字。(2)意谓。确定原典意义。通过训诂,分析原典文字语义、逻辑、脉络、层面。(3)蕴谓。发掘原典所蕴涵的深层义理。(4)当谓。为原思想家说出所当说,把原典所可能包含而尚未明说的意义明确说出,补充完整,尽量说全,体现研究者的理想和期待。(5)创谓。创新性地解决古人所未完成的课题,从批判的继承者,转化为创造发展者,彻底救活原有的思想,消解其内在的难题和矛盾,创造性地完成其思维课题,从事古今中外不同传统的对话和交流,培养创新的力量,系统地、创新性地发挥和发展古人的思想萌芽,实现对古人的超越。②2傅伟勋创造性诠释学的五境界说,同希尔伯特和塔尔斯基理论与语言分层论的观点一致,是中国逻辑研究进展的导向。二、龙墨浚清龙墨东南角的观点《公孙龙子·名实论》、《荀子·正名》和《墨经》的名辩学说,是先秦第一层次的名辩元逻辑。《公孙龙子·名实论》和《墨经》总结正名的逻辑规律,《小取》的“推”式论证和《墨经》的“止”式论证,是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范例。诸子百家争鸣辩论的应用逻辑,是升华先秦第一层次名辩元逻辑的对象逻辑。现代学者以先秦第一层次的名辩元逻辑为对象逻辑,经过创造性诠释和改造转型,建构第二层次的名辩元逻辑。创造性诠释和改造转型,对原生态的先秦名辩来说,是必要的。先秦学者用古汉语表述的名辩,不经创造性诠释和改造转型,不便今人认知与应用。对先秦名辩的创造性诠释和改造转型,融会贯通古今中外逻辑,建构适用于全人类的世界同一逻辑,汲取中国学者独创的逻辑精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名家“正名实,不可不察”。《公孙龙子·迹府》说公孙龙“以正名实而化天下”。《公孙龙子·名实论》是名家“正名实”的元典,从正面规定“物、实、位、正、名、正名”的逻辑哲学范畴和正名的逻辑规律。龙墨荀正名逻辑规律的理论,同时产生,相互借鉴,有极高的相似度。比较而言,龙墨荀三家正名逻辑规律的理论,以公孙龙的论述最为系统、全面、深刻和完整,实际超出并引领墨家辩学和荀子名学的相关论述。“正名”本是孔子率先提出的政治伦理实践逻辑课题,为诸子百家普遍接受和发挥。《荀子·正名》创立有儒家特色的概念逻辑体系,称荀子名学。墨家非儒,《小取》总结墨家辩学,但《墨经》第169条,赫然以孔子的“正名”术语标目,并与公孙龙和荀子共用酷似的话语系统,阐发正名的逻辑规律。笔者任《中华大典·哲学典》编委和《诸子百家分典》副主编兼撰稿人,把龙墨正名的逻辑哲学范畴,收入《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范畴总部。正名规律见下页表1。龙墨使用同样的古汉语指示代词作变项,是升华应用逻辑的理论逻辑,超越对象逻辑的元逻辑。现代逻辑指号学(semiotics,theoryofsigns)分支逻辑语义学(semantics),研究语言符号和对象的关系,即语言的意义和指谓作用。龙墨阐述有语义学特色的正名规律,要求语言符号与所指谓的对象一致,即“彼止于彼”、“此止于此”,“彼”名指“彼”实,“此”名指“此”实,相当于西方逻辑同一律公式A=A,B=B。龙墨共用古汉语指示代词“彼”、“此”作逻辑变项,与西方逻辑用拼音字母A、B作逻辑变项意义一样。如果语言符号与所指谓对象不一致,像公孙龙说“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墨经》说“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即把“彼此”的名,单说成“彼”,单说成“此”,如把“牛马”单说成“牛”,单说成“马”;或把“此彼”的名,单说成“此”,单说成“彼”,如把“马牛”单说成“马”,单说成“牛”,是逻辑谬误,相当于语义学的矛盾律。③3《墨经》举例:牛=牛,马=马。牛马=牛马。公孙龙说:“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墨经》说:“彼此不可彼且此也。”这相当于用拼音字母说:并非((AB=A)并且(AB=B)),其用“不可”二字所否定的内容“((AB=A)并且(AB=B)”,等于说“AB≠AB”,合并引出公式:并非((AB=AB)并且(AB≠AB)),是西方逻辑矛盾律的公式。《墨经》与公孙龙说的“彼此”,指集合概念(如“牛马”)。《经说下》说“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是”这个古汉语指示代词,用具体例子说如“羊”。用拼音字母A、B、C,代换其中“彼”、“此”、“是”等古汉语指示代词,《经说下》论式可改写为:“若C而AB也,则A亦且BB也。”这是用归谬法,说明违反同一律和矛盾律,必然产生谬误。三、“言尽悖”论墨家“推”式论证,在《小取》中有定义式总结,它曾经历一个由应用逻辑、对象逻辑到元逻辑的概括过程。从墨子活动的前5世纪,到《小取》产生的前3世纪,费时约200年。在百家争鸣中,出于论证说服的需要,墨子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议论中自相矛盾的荒谬和背理,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比喻。《公孟》载墨子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包而去其冠也。”“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无鱼而为鱼罟也。”《非攻上》载墨子批评攻国者“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的自相矛盾,如:“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墨子率先在辩论中总结出元语言语义概念“悖”,表示对方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耕柱》载墨子说:“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岂不悖哉?”《贵义》载墨子说:“世之君子,使之为一犬一彘之宰,不能则辞之。使为一国之相,不能而为之。岂不悖哉?”用“悖”概念揭示对方自相矛盾、荒谬和背理,以驳倒对方,即归谬法。《墨经》熟练运用“悖”概念和归谬法,反驳百家争鸣中的自相矛盾议论。《经下》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自相矛盾,论证的理由,在于“一切言论是虚假的”本身是言论。《经说下》说:“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当。”即虚假就是不成立,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成立,就是有并不虚假的言论,有成立的言论;如果这个人这个言论不成立,认为它恰当,必然不恰当。《墨经》指出论证的关键,是“说在其言”,即“一切言论是虚假的”中“言论”、“虚假”的概念,涉及自身,自我相关。这是对悖论成因的深刻理解,同印度和西方逻辑相通。玄奘译印度陈那《因明正理门论》论自语相违似宗(自相矛盾的错误论题)的举例,是“一切言皆是妄”,与“言尽悖”论酷似。窥《因明入正理论疏》卷5解释陈那的反驳说:“若如汝说,诸言皆妄,则汝所言,称可实事?既非是妄,一分实故,便违有法一切之言。若汝所言自是虚妄,余言不妄,汝今妄说,非妄作妄,汝语自妄,他语不妄,便违宗法言皆是妄,故名自语相违。”驳词与《墨经》相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批评克拉底鲁论点“一切命题是假的”:“说一切为假的人就使自己也成为虚假的。”(1012b15-20)“从一切断语都是假的这一主张,也会得出,这话本身也不是真的。”(1063b30-34)古希腊有“说谎者”悖论。克里特岛人爱庇门德说:“所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如果这句话真,由于它是克里特岛人说的话,则这句话本身是谎话,即假。如果这句话假,能推出其矛盾命题“有克里特岛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不能推出这句话真。这是不典型的语义悖论。《墨经》批评的“言尽悖”论,同爱庇门德的“说谎者”悖论相似。“说谎者”悖论,后表述为“我说的这句话假”,这是典型的语义悖论:由真推假,由假推真。悖论是矛盾的恒假命题。语义悖论是涉及语言意义、断定和真假概念的悖论。中、印、西三大逻辑传统,对语义悖论有相同思考的事实,是对墨辩逻辑普遍性和中西逻辑同一性的证明。语义悖论见表2:墨子在论辩中常用归谬式类比推理,总结出“不知类”、“知小不知大”、“明小不明大”的惯用语,表示对方议论的自相矛盾。《公输》载墨子引公输般说“吾义固不杀人”,却帮楚国造云梯,杀更多百姓,墨子批评他“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尚贤》载墨子批评杀牛羊、制衣裳、医病马、修危弓等小事,知尚贤使能,治国大事,不知尚贤使能,是“明小不明大”。孟子、庄子、公孙龙和吕不韦等,都极善运用归谬法,说明墨辩逻辑的普遍工具性。《小取》说:“此与彼同类,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这是揭示对方自相矛盾,运用归谬式类比推理。《小取》用古汉语元语言,对归谬式类比推理作出理论总结,制定定义和规则:“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推”是归谬式类比推理,其公式是:对方赞成“彼”命题,不赞成“此”命题,我则向对方证明“此与彼同类”,如果对方仍不赞成“此”命题,则陷于自相矛盾,从而用逻辑力量,迫使对方赞成“此”命题,以消除逻辑矛盾。其规则,是“以类取,以类予”和“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体现同一律和矛盾律。西方最早发现的逻辑规律,是矛盾律。运用矛盾律的归谬法,是最早应用的论证方法。归谬法是辩论术和逻辑学的核心。希腊文辩论术(辩证法)Dialektikos(Dialectic),是动词“讨论”的引申,特指归谬法reductioadabsurdum,亦称归于不可能reductioadimpossibile。形式是:如果p则q;非q;所以非p。即在辩论中揭露对方矛盾,以战胜对方的方术。后成为西方对逻辑的第一个专门术语,是逻辑的总称,沿用至中世纪和近代。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芝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都在证明反驳中熟练运用归谬法。印度逻辑术语梵文Tarka,原指归谬式推论,后扩大为逻辑学的统称。葡萄牙人傅泛际(P.F.Furtado,1587-1653,1621年来华)和李之藻中译第一部西方逻辑著作,葡萄牙高因盘利学院刊行《名理探》原本,是辩论术dialecticam。中西归谬见表3:《经说上》说:“止,因以别道。”这是止式论证的功用定义:“止”用来区别、限制一般性道理。止式论证第一步:“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即对方列举若干正面事例,仓促概括出不正确的普遍结论,我则列举反面事例,予以反驳。用符号语言说:M1是P,M2是P…,所有M是P。但有M不是P,并非所有M是P。止式论证第二步:“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即对方从不正确的全称命题推出个别结论,我则用对方大前提的反命题,怀疑对方推出的个别结论。用符号语言说:所有M是P,[而所有S是M]所有S是P。我反驳说:并非所有M是P,[而所有S是M]“所有S是P”可疑。这是墨家用古汉语对止式论证的逻辑概括。止式论证见表4:四、汉代名辩现代观的实践价值和未酬志先秦名辩,是诸子辩论应用逻辑(对象逻辑)的元逻辑(第一层次),现代学者面临的对象逻辑。现代学者建构先秦名辩现代观,是先秦名辩对象逻辑的元逻辑(第二层次)。先秦名辩,元研究的主体是先秦学者,对象是诸子辩论的应用逻辑,元语言工具是古汉语,成果是先秦名辩,形态是用古汉语表达的先秦名辩,性质是第一次中国逻辑元研究,作用是为古人提供思维表达方法,评价是不经加工改造,不便今人认知应用。先秦名辩现代观,元研究的主体是现代学者,对象是先秦名辩,元语言工具是现代语,成果是先秦名辩现代观,形态是用现代语表达的先秦名辩现代观,性质是第二次中国逻辑元研究,作用是为今人提供思维表达方法借鉴,评价是经加工改造,便于今人认知应用。两次高潮见表5:1982年9月8日倪鼎夫转给笔者的沈公自传资料,论《墨经》逻辑研究说:“以高亨的文字学水平,尚且未能胜任,看来这样的事业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1920年除夕梁启超撰《墨经校释·自序》说:“故知学问之业,非一人一时代所能就,在善继而已。”1921年4月5日梁氏写《墨子学案·自序》说:“学问之道,进化靡有止诣。欲以一人一时之精力智慧完成一种学问,万无是处。”梁氏《志未酬》诗说: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少许奚自生?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梁氏墨辩研究的未酬壮志,由后继者接棒完成。“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恰可形容中国逻辑元研究世代相承,递相演进的规律。五、中德文学及本学期刊拙文《论中国逻辑研究》,提出中国逻辑元研究的课题,首发于台湾学者李贤中、邱建硕主编《哲学与文化》第30卷第12期《中国逻辑》专号主题论述栏目第7至24页,2003年12月台北出版。2003年5月《哲学与文化》编辑部约稿,笔者与李贤中主编切磋,中国逻辑元研究的课题获认同。拙文《中国逻辑元研究》,首发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56至62页。编辑部作为重点文章刊题于封面。英译文首发于《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中国哲学前沿》第2卷第1期第50至69页,2007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海德伯格的斯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课题提出见表6:笔者尝试性论著见表7:1、中国逻辑哲学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大学名师讲课实录”丛书出版。正文454页,55万字,附笔者在台湾东吴大学讲课录音光盘。笔者赴台讲授“思维艺术”、“墨家智慧”和“逻辑元研究”三门课,合并为“中西哲学与逻辑比较研究”项目,在台湾科学委员会延揽优秀客座科技人才研究工作计划立项。台湾东吴大学校长刘兆玄2008年1月签发“东吴大学聘书东人教字第961397号”说:“兹敦聘孙中原先生为本大学客座教授。”东吴大学哲学系主任彭孟尧教授2007年12月26日发函,邀笔者2008年在东吴大学哲学系大学部和研究所硕士班开三门课,每周8课时,共18周,计144课时。拙著《逻辑哲学讲演录》第229-432页专论“逻辑元研究”。笔者赴台讲学项目申请和主持人李贤中教授为拙著撰《序》说:“‘中国逻辑元研究’,讲中国逻辑的现代研究,展现古今中外逻辑融合的可能,用比较同异的方式,讲中国逻辑学的整体面貌。使艰涩的逻辑理论,思维方法和辩论技巧,转化为有很高可读性的文字著作,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其中包含着他这四五十年来研究成果的累积,以及为学术发展所付出的心血。此书的完成,实乃学术界之幸,亦为两岸学子之幸。”2、中国逻辑史先秦3、年9月31日第3次印刷水牛出版社1993年4月30日初版,1994年11月30日第2次印刷,1999年10月31日第3次印刷,正文480页。展示中国逻辑学开端、奠基、争鸣和总结的历史过程,分析《墨经》知识、概念、判断、思维规律、推论、谬误和范畴理论,以现代科学为工具性元理论,以现代语言为工具性元语言,致力于中国古代逻辑的改造转型。4、我国学界对中国逻辑史研究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正文237页。修订本《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台湾:水牛出版社1993年4月30日初版,1998年4月30日第2版第2次印刷,正文209页。诠释先秦至魏晋逻辑元典。张岱年1992年1月《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序》说:“孙中原先生钻研中国逻辑史,著有关于中国逻辑史的专著,对于中国古代的名辩之学有较深的研究。近又将先秦至魏晋的关于名辩的著名篇章辑为一编,加以诠释剖析,题为《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这对于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李贤中,在台湾《哲学与文化》月刊1993年第10期发表《评介<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说:“在作者多年钻研中国逻辑史的学养下,融会贯通、悉心解析而转化为浅显易懂的文字”,“由于作者在确定的主题、观点下选录,解析亦有一致的判准,故其挑选的各篇在思路上仍有秩序性,整体的结构也有一定的系统脉络,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林正弘为拙著《逻辑哲学讲演录》撰序说:“孙教授是中国逻辑史的专威学者。其大作《中国逻辑学》及《诡辩与逻辑名篇赏析》,早在十五年前,即已在台湾出版发行。台湾同道,早已仰慕其学识,熟悉其研究成果。”5、所有孩子的逻辑智慧6、框架:四十三章中国逻辑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版。正文671页,55万字。宗旨是探讨中国逻辑的历史贡献、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进古今中外逻辑融合。一至十三章,总论中国逻辑对象、方法和内容,中外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中外逻辑比较。十四至三十三章,分论古今中国逻辑相关研究成果。从笔者近年发表成果中精选,突出创新性、系统性和可读性。对中国逻辑元典的概念范畴、思维规律、论证方式、辩证逻辑思想和中国逻辑研究方法的元理论分析,有独特新见。首末章分别论述中国和世界逻辑元研究,标志全书方法论的特色,是以中国逻辑为对象,进行超越、总体研究和宏观、综合概括,通过对古今中国逻辑研究主体、对象、语言、成果、层次、方法、作用、后果和评价等元性质的考察,说明古今中国逻辑研究范式的转型。7、中国圣人的思维艺术8、信字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修订本1993年12月版,正文164页,11.7万字;《墨子大全》第7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9、动逻辑论述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正文360页,29万字;《墨子大全》第75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其中第107至192页论述墨家逻辑,篇幅占全书四分之一。张岱年1992年1月《墨学通论·序》说:“孙中原同志研治墨学,历有年所,对于墨家学说的各个方面都探索较深,近著《墨学通论》一书,对于墨家学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于墨学精蕴颇多阐发,这是值得称赞的。”10、控制了《限制内在印刷》内的造林逻辑三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