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莒县第一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2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若图2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3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2.关于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B.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血浆D.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则F1雌蝇中表现母本性状的概率是()A.1/8 B.3/8 C.1/16 D.3/164.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皮层即可产生味觉。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味觉产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味觉产生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过程C.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D.神经递质和激素一样只在细胞外起作用5.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C.过程③需要使用NaCl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D.过程④可利用PCR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6.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B.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只进入肝脏细胞合成大量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C.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代谢活动增强,肌糖原转化为葡萄糖速率加快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相互影响,其分泌均存在反馈调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回答下列与酵母菌培养有关的问题。(1)将一定量的酵母菌菌种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培养瓶中进行培养,每天定时采用______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若计数后发现,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种群的数量每天都增加n倍,则在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可以用数学模型______表示。(2)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培养瓶中该酵母菌的总数达到a,此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整体呈现为______形。且种群数量为______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3)若在10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酵母菌的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接种酵母菌的同时,该培养基受到另外一种真菌的污染,则与污染前相比,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8.(10分)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越冬候鸟的天堂,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固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温室效应问题中起重要作用。(1)红树林中的红树和其他植物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可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构成植被碳库。植物的凋落物、死亡的根系和水中颗粒沉降进一步将有机碳储存在土壤当中,构成土壤碳库。我国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2)红树林是优良的碳库。下列事实中支持该结论的有____________(多选)。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3)补种红树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中的重要措施。原产于马来西亚的无瓣海桑具有速生、耐浸淹、抗逆性强等特性,可作为红树林的造林先锋树种引入。在引种前应进行综合评估。①盐度是影响红树植物生长分布的重要环境条件,探究不同盐浓度对无瓣海桑和本土红树品种秋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为评估比较无瓣海桑林与本土红树林的固碳效率。科研人员查阅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四种不同林型样地的考案报告,收集不同红树林群落基础数据并计算出多样性、植被碳密度(可反映红树林植物固碳效率)等指标,结果如下表。林型平均树高(m)丰富度指数(S)每株生物量(kg·株)植株密度(株·hm-2)植被碳密度(t·hm-2)1.白骨壤灌木林2.331.379.001173346.482.桐花树灌木林2.412.234.652385548.833.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4.402.99.821796077.614.无瓣海桑乔木林6.291.5619.76422536.74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林型3植被碳密度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1)A图表示________时期,此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此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个。(2)B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期,此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3)C图表示________期,此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此细胞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是________细胞。10.(10分)2021年11月2日,全国新增新冠疫情本土病例93例,分布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________________细胞,乙为____________细胞。(2)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信号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号②为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接触。此外,还需要过程1产生的___________(填物质)作用。(3)当病毒入侵细胞后,抗体消灭细胞内的病毒,要靠乙________________(写出过程2),从而让病毒暴露,抗体与之结合。11.(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Ⅰ.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结构。(2)在图示A~E5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_________(用字母表示)。Ⅱ.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图所示。海三棱麃草群落→芦苇群落→柽柳群落→旱柳群落(3)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法,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法。(4)由柽柳群落变成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和旱柳的关系为___________,旱柳的数量呈现“________”形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环境所能维持的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酶只能改变化合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增加酶的量,或减少酶的量,只能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详解】A、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的浓度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也会随之提高一倍,曲线图如图1所示,A正确;B、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但是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量是不变的,如图2所示,B正确;C、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与无机催化剂Fe3+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达到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更少,如图2所示,C正确;D、反应一段时间后,底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故图3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D。2、C【解析】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现代观点: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B、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B正确;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正确。故选C。3、B【解析】根据题意“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1/8bbXrY)”可推出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Y、BbXRXr。【详解】结合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Y、BbXRXr,F1雌蝇中与母本表现性状(红眼长翅)相同的概率为1/2×3/4=3/8,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B【解析】本题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反射与反射弧、酶的特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等相关知识,涉及知识较多,要求考生熟悉相关内容并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分析选项作答。【详解】食物刺激了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使其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味觉,由于此过程只需要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参与,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味觉形成过程中兴奋经过了由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的过程,经过了突触,因此会有“电一化学一电”信号的转化过程,B正确;人体各细胞均有味觉受体蛋白基因,而不是口腔细胞特有的,C错误;激素既可以在细胞外又可以在细胞内起作用,D错误。【点睛】神经递质、酶、激素的比较:(1)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物质,对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还有少量RNA,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3)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5、D【解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mRNA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详解】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错误;过程③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C错误;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了受体细胞,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通过操作步骤确定图中各标号表示的生理过程;识记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的方法等,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6、D【解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血糖浓度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浓度上升。【详解】A、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氧化利用的激素是胰岛素,A错误;B、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进入肌肉细胞合成肌糖原,进入其他组织细胞可以转变为非糖物质,B错误;C、肌糖原不能转变为葡萄糖,C错误;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相互影响,二者是拮抗作用,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抽样检测②.(2)①.“S”②.a/2(3)①.不变②.减小【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小问1详解】培养瓶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由于酵母菌每天增加n倍,则第二天是第一天的1+n倍,则种群数量可以表示为Nt=N0(1+n)t。【小问2详解】依据“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K值为a。对于“S”形曲线而言,种群数量为K/2(a/2)时,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小问3详解】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因此,若在100mL培养基M中接种量增加一倍,但由于培养基总量没变,所以与增加前相比,K值不变。在接种酵母菌的同时,该培养基受到另外一种真菌的污染后,由于种间竞争等会使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生存阻力增大,其K值将会减小。【点睛】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1)①.生产者②.CO2③.全球性(2)ABCD(3)①.使用清水培养无瓣海桑和秋茄②.秋茄③.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碳密度最高。【解析】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转化为有机碳的形式储存。2、分析题图,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3、引种要谨慎,需要考虑引种植物是否能适应本土环境,是否导致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等因素。【小问1详解】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可吸收大气中的CO2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储存。红树林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出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小问2详解】A、红树植物较其他植物生长繁殖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更大的种群,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更快,A符合题意;B、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潮水中植物凋落物的附着,分解者在红树植物根部将植物凋落物分解产生CO2,进一步促进红树林的光合作用,B符合题意;C、底栖动物储藏食物的习性有利于红树林凋落物中有机物的埋藏,可加速红树凋落物的降解,促进碳循环,C符合题意;D、高盐环境能抑制红树林中微生物活性,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红树林较少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等现象,D符合题意。故选ABCD。【小问3详解】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盐浓度、植物种类,因变量是植物生物量,分别使用清水培养长势优良的无瓣海桑和秋茄作为对照组。由图示结果可看成,在低于340mM的盐度范围内,无瓣海桑的生物量高于秋茄,而在340--680mM的盐度范围内,秋茄的生物量高于无瓣海桑,所以秋茄比无瓣海桑更适合种植在高盐生境中。②秋茄乔木和桐花树灌木混交林群落为乔木和灌木混交林,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乔木层和灌木层植物有效利用生长空间,提高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植株密度较高,光合面积较大,物种丰富度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所以植被碳密度最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的生态学知识,综合考虑,准确答题。9、(1)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初级精母细胞③.2④.2⑤.4(2)①.有丝分裂后②.4(3)①.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②.0③.精细胞【解析】A处于减数第一次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生物为雄性,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小问1详解】A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生物为雄性,A为初级精母细胞;此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上下一黑一白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该图细胞分裂一次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半,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有4个。【小问2详解】B图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级,且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此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小问3详解】C图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级,且没有同源染色体,C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此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点睛】本题主要考虑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10、(1)①.辅助性T②.细胞毒性T(2)①.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②.细胞因子(3)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解析】据图分析,甲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乙为细胞毒性T细胞,信号①是少数病原体可直接刺激B细胞,信号②是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结合并分泌细胞因子。【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甲可以接受抗原呈递细胞传递的信号,且可将信号传递给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故为辅助性T细胞;乙细胞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永《推步法解》中的日月推步法研究
- 化工原料包装运输合同模板
- 2025年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报警器电路改造与智能交通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办公楼租赁合同
- 棋牌室装修抵租协议范例
- 2025黑龙江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贵金属化合物相关基础化学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电子计算机配套产品及耗材项目建议书
- 2025浙江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气管镜科室讲课ppt课件(PPT 69页)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麦语言函数手册参考模板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发票(商业发票)格式
- 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