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_第1页
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_第2页
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_第3页
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_第4页
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作为历史文化著名的城市,武汉在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武昌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故乡,汉阳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港口之一。近代以来,武汉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十分突出,除辛亥首义以外,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纪念地、名人故居等历史遗产也十分丰富,构成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汉水穿城而过,由此形成三镇地理上鼎足而立,功能上政、工、商各具特色,城市形态上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各异的局面。在武汉城市发展过程中,汉口的历史最短,但由于其在近代开埠后开辟了五国租界,成为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在近代化过程中后来居上,以汉口旧城区为代表的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近代城市与建筑是武汉城市发展的典型特色与成就之一。从现存的武汉近代建筑遗产来看,主要分布在武昌和汉口,尤以汉口原租界区及其周边最为集中(图1、2)。武汉近代建筑与历史风貌有着明显的特点:1)建筑功能类型、风格比较丰富;2)接受了西方近代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建筑的功能与近现代生活容易接轨,为近代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提供了条件;3)近代历史风貌与武汉自然、历史环境相结合,形成历史内涵与自然景观的整体特征,如租界区沿江大道近代建筑群、蛇山地区历史建筑群、武汉大学近代建筑群都与武汉的山水以及历史形成有机整体,突出体现了武汉城市特色;4)近代建筑构成了武汉历史文物保护的主体,在武汉地区现有的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物就有10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武汉旧城区近代建筑也曾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有些已被列为保护建筑的也难以幸免。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针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制度、法规,如《武汉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确认暂行办法》、《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使用、修缮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已经出台。以《汉口一元片保护规划》、《武昌昙花林历史街区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代表的相关保护规划也陆续完成,为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创造了条件。就近代历史风貌与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实践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民众乐园改扩建开始的近代建筑保护实践,如中山大道、江汉路改造、大智门火车站修缮保护到近期的金城银行改建为武汉美术馆的工程(图3),经历了从结合历史风貌街道改造进行近代建筑立面整治到重点保护的近代建筑修缮保护,进而开展结合旧城街区复兴的近代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改造的发展历程,在近代历史风貌与近代建筑保护方面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笔者通过对武汉近代建筑及其保护工作的长期关注和实地调研,对相关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a)保护力度不足,特别是规划管理力度还须加强;b)在旧住区保护中如何实现实体环境保护与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使旧住区焕发活力方面的探索还不够;c)日常维护修缮中执行历史保护原则不够严格。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保护武汉城市特色、实现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下就是我们针对这项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建议:1要倡导“保护为先”原则在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中,坚持保护为先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离开了保护,再利用也就无从谈起了。1)完善保护规划、加大保护力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缺少相应的保护规划,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指导。近年来,以“一元片保护规划”为代表的历史风貌保护规划陆续出台,但如何完善和落实这些保护规划并确保执行力度仍然需要加倍努力。例如,在原租界区内见缝插针式兴建高层建筑、破坏区内的肌理与尺度的现象就迫切需要通过加大规划控制力度来加以制止。2)健全技术档案武汉近代历史建筑的基础档案的搜集整理工作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基础技术档案缺失、技术档案信息不完整、档案管理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完善的体系。有限的资料还难以实现共享,造成宝贵的社会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不仅给研究工作造成困难,也阻碍了保护和再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3)循序渐进,避免急功近利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旧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涉及的因素较多,需要在技术、经济、法律、社会意识等方面具备相应的基础。历史建筑的维护修缮或改建往往代价不菲,同时还面临许多技术难题;旧城居住区的保护与改造更是因涉及物质结构与社区结构的双重保护任务而更加复杂,国内的相关实例中成功者屈指可数。所以这项工作特别需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如果急于求成,往往会导致历史遗产的彻底破坏。目前,国内仍然缺乏足够的经济与技术实力将如此大量的建筑,如此大面积的历史建筑和风貌保护区都做成精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首先减缓市中心地区的旧城改造,在今后积累了相当的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和建设经验后再来改造旧区,这样才有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陈志华先生也曾在《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一书中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在普遍很穷的时候,旧市区的保护问题不大,因为本来就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在很富裕的时候,问题也不大,只要大量贴钱进去,总有办法。最难的是中间状态。有点钱想改善、想建设,却又没有足够的钱按理想状态去建设、改善,这种时候旧市区最容易毁掉。而国内现在普遍处在上述的“中间状态”,从经济实力、理论基础、实践经验等方面看都还不具备充分的把握,因此,现在还是应当提倡“保护为先”的原则,在保护与改造工作中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避免仓促行动给城市历史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近代建筑历史技术档案,特别是材料、色彩的资料信息不够全面,同时对日常维护修缮的管理也难以全面覆盖,造成了近代建筑在日常维护修缮工作中很容易出现违反历史保护原则的行为,造成历史建筑被随意“抹粉”、“换脸”的现象。建筑的技术档案中如果缺少有关建筑色彩的资料,档案所记录与传达的信息就是不完整和不准确的,在频繁的维护和修缮中、以及城市旧城更新过程中,这种历史信息的缺失、历史建筑原真性的埋没或篡改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在早期的近代建筑普查建档工作中,色彩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上世纪出版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调查表涉及许多项目,但却缺少了建筑色彩的内容。尽管当时的调查过程中,彩色照片已经广泛使用,但显然并未将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调查项目来登记。2004年,武汉市房产管理局公布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其中“优秀历史建筑的现状资料”与“优秀历史建筑物的建设维修资料”所列举的某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的色彩信息,例如设计图纸、外观照片、文字等,但仍没有具备可操作性的、可量化的具体规定。1999年,汉口中山大道的主要区段以及江汉路商业街进行了整治改造。在改造工程中对沿街立面进行清洗和重新粉刷。许多近代建筑“颜色更变,焕然一新”。显然,整洁的目的是达到了,但由于“变色或失色”而造成近代建筑历史原真性的丧失也不容忽视(图5、6)。近年,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使用、修缮管理暂行规定》,对优秀历史建筑在日常的修缮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做出了规定,但那些尚未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名录的众多近代建筑在日常修缮中面临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在处理历史建筑的色彩问题时还需要重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现在利用建筑色卡以及便携式彩色亮度计、分光光度测量仪等仪器来记录建筑色彩已是十分常见的做法,其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量度性,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可以作为现在建立近代建筑色彩档案的基本手段。例如上海和平酒店建筑色彩调研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表1)。随着历史保护意识不断强化,随意拆除或损毁近代建筑的现象已经很少出现,对涉及建筑外观体量、形式等方面的改动也比较慎重。但除了上述建筑色彩的问题以外,对建筑材料的控制还不够严格,往往因此造成历史建筑风貌的破坏。例如,汉口交通路某住宅,原有清水砖墙的细腻质感在抹灰粉刷后细节顿失而且色彩夸张(图7)。建于1913年的解放电影院(原中央大戏院)则在多年前的修缮中被贴上红色面砖,彻底覆盖了原来的外立面。目前,武汉市已于2003年出台了《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使用、修缮管理暂行规定》,但其覆盖面毕竟有限,大量普通近代建筑的日常维护、修缮工作由房管所或使用单位进行,一般无须申报批准,因此难以管理。4从社会角度来看,传统知识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改造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并形成了明确的发展空间近代城市和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文化艺术界人士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出现了一种新文化现象,即基于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大力倡导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文化界人士在近代城市与建筑的保护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冯骥才组织的对天津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对历史建筑的资料的抢救性搜集工作;武汉地区的作家方方和池莉等人陆续出版了有关武汉近代城市文化和建筑的《老武汉》、《汉口的沧桑往事》等书籍,《长江日报》“黄鹤楼·城周刊”连续刊登大量有关武汉城市历史和近代建筑的介绍和研究的文章,都体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界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关注,也表明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专业人士的专利。2)民间人士自发关注历史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各界都出现了自发关注城市历史保护的情况,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对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很有意义。例如,武汉成立了由民间热心人士组建的保护历史建筑的网站和协会,并组织摄影爱好者自发拍摄濒危的历史建筑,并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他们关注的也不仅限于近代历史建筑,在老武汉展览馆(原中苏友好宫)被拆毁十周年之际,网络上就曾展开热烈的讨论。同时,随着社会各界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各界人士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出版、人大政协等渠道表达了对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特色的关注。3)历史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现象近代建筑中某些与现代生活形成对比的元素所带来的戏剧化效果,为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创作提供了极生动的素材,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其改造设计往往出现颇具特色的效果。在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实践中,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类近代建筑改造利用现象十分突出。艺术与艺术家的介入成为许多工业建筑转换与复兴的催化剂与有效策略。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素质等特点决定了其使用者对近代建筑的文化价值比较重视,更容易形成文化氛围。这类实践在上海等城市已经屡见不鲜,例如,上海的艺术仓库设计、北京的798工厂改造等实例就引发文化产业与历史保护结合的讨论。武汉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近期已有个人购买租界区内的历史建筑并改造成为艺术沙龙的实例,有关人士还提出了结合创意产业对青岛路仓库进行改造的设想。历史保护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既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适宜的物质环境,又可以为近代建筑保护提供使用功能和经济支持的来源。2“双系统模式”的运用武汉地区近代建筑量大面广,基于历史保护的理由对如此众多的建筑一概采用冻结式的保护措施是不可想象的,必须用科学合理的“利用”来实现可持续的“保护”。然而,要使物质老化、功能衰退的近代建筑实现“益寿延年”甚至“焕发青春”,必须为其注入活力,否则就成为失去生命力的“标本模型”。1)为历史环境注入活力,使历史风貌与近代建筑的保护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是历史保护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清华大学胡绍学教授与其指导的博士生梁乔共同提出的“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双系统模式”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图4)。“双系统模式”将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分为两个系统:系统一是物质形态系统,即历史街区内构成城市历史价值与风貌的物质环境的保护,为城市保留的地方性历史文化系统;系统二是关注历史街区中居民的经济、生活的系统,即为历史街区营造现代生活系统,以便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的需要。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可以使历史街区具有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居民自觉地参与保护工作;使得历史街区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量的城市旧城区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再利用而言,“双系统模式”无疑具有普遍的意义。2)通过功能置换选择适当的、有实力的使用者是保护或恢复历史环境的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上海在外滩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过程中采用了功能置换的方式,在遵守历史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功能置换,使它们得到更好的保护。3)对武汉这种私有经济并不发达的内陆城市而言,旧城内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的存在对近代建筑的保护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