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浩瀚迷人震撼梦幻肃穆1926年,3月16日美国的火箭专家、物理学家R.H.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无控液体火箭。人类第一次发射火箭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67
中国航天梦
一、艰难的跋涉——建国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二、航天风云人物录三、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重大意义89据史书记载,中国产生喷气推进式火箭的年代应不迟于12世纪,距今已有800余年。
火龙出水一、艰难的跋涉(一)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国内是一穷二白,国民党蒋介石留给中国共产党的是一个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中国。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发射的两颗原子弹威力无比,直接导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最后投降,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刚诞生的新中国遭到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压迫。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共和国开始着手一整套先进的国防建设。10之后,美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发明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成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也是各个国家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也要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原子弹。11毛主席、钱学深在第一次科技大会上12“我们怎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将一颗土豆送上太空。”
“苏联去年把卫星抛上了天,美国在几个月前也把卫星抛上了天。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第一阶段(1956年——1970年)50年前的10月,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50年代: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60年代:做出“八年四弹”的决策:研究人员用8年时间研制成功了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并衍生出“长征一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
13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成功,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为我国地地战略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甘肃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由“长征一号”火箭发射成功,美妙的“东方红”乐曲首次响彻在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1957年10月4日)、美国(1958年1月31日)、法国(1965年11月26日)和日本(1970年2月11日)之后,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5长征一号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反射成功16长征二号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7
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8第二阶段(1970年——2005年)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决策。即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研制成:(1)“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2)“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3)“资源一号”卫星(4)“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5)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90年代:我国做出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19这一时期,冷战结束,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在取得巨大进步后,迅速向民用工业转向,服务民生。2080年代的成就2190年代的成就22第三阶段(2005年——)21世纪初,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嫦娥一号”工程。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继“两弹一星”、载人飞船之后)。启动并继续实施被称为“221”工程的五大航天科技工程:(1)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2)载人航天工程:(3)探月工程:
(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5)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23(1)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有12种,都有污染,也有毒。所以,今后的主要任务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运载火箭。目前我国火箭的最大运载能力是把9吨重的物体送到三四百公里的一个地球轨道。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最大运载能力可以把25吨重的一个物体送到近地轨道,能够把14吨重的卫星送到地球静止轨道。这种新的运载火箭既能满足我国卫星、飞船的发射需求,还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的竞争。24中国运载火箭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25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CZ-2E),简称长二捆,1974年11月5日首次发射
长征一号火箭于1970年4月24日,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26长征三号火箭1984年4月8日再发射,获得圆满成功长征四号火箭
1999年5月首次发射,至今发射成功率为100%。
27(2)载人航天工程——神舟系列载人航天下一个目标是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航天器交会对接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出舱活动的关键技术包括出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和载人机动装置的研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技术是研制多种测量敏感器和先进的空间对接机构。载人航天活动要求高可靠性,将按照计划进度一步一步地走。随着载人航天活动的发展,不仅要送女航天员上去,还要把一些科学家、哲学家送上去,也许有一天新闻记者也会被送到太空。28
神舟一号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9
神舟二号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飞船在轨飞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30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31神舟四号
2002年12月,神舟四号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于30日0时30分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32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33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34天宫一号卫星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载着亿万中国人航天梦想的天宫一号成功发射。35神州八号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36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37神州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38
2012年6月16日拍摄的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屏幕显示的神舟九号航天员在返回舱内招手的画面。神舟九号飞船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40(3)探月工程目前我们的探月计划是分“绕、落、回”三个阶段。目前“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已经完成了总装,预计明年发射。发射后卫星将距月球表面200公里环绕。“嫦娥一号”的科学目标主要是探测地球到月球之间的环境,还要对月球实施立体成像,探测月壤的厚度和成分。至于什么时候“落”、“回”,还要根据绕月探测计划是否成功再来确定下一步时间。41嫦娥一号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42嫦娥姐姐奔月了!“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43嫦娥二号卫星(4)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并完成双星组网。我国自主建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用星基定位导航系统,对我国经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4445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卫星导航定位在我国的应用迅速发展。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已开始为公共汽车、出租车安装GPS指挥监控系统。我国有数万条渔船装备了GPS接收机。毫无疑问,智能交通是一个大规模的潜在市场。卫星导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测绘的各个方面。GPS的应用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热点之一。4647(5)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我国在2007年时便开始建设由地、空、天三个层次观测平台组成的大气、陆地、海洋先进观测体系,相关重大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到2020年,我国自主空间数据自给率将提高到60%—80%。
目前,我国对地观测卫星已经初步形成系列,共发射了气象卫星4个,资源卫星7个,海洋卫星2个,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4个,通信卫星10个,返回式卫星18个,科学实验卫星18个,神州号飞船SZ-1、2、3、4、5,北京1号小卫星1个。
48★里程碑之一★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49★里程碑之二★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50返航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5号的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点安全着陆。51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景象。52★里程碑之三★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5354
二、航天风云人物录
可曾见过这样的场景:震撼天地的轰鸣声中,试车台上烈焰滚滚,固体发动机分离,瞬间迸发的力量惊天动地。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铭刻在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不朽的篇章中;可曾见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科学家,是管理人员,是一线工人,用航天人独有的方式扎根岗位默默奉献。每一个人物背后,都藏着和航天结缘的故事,盛满了报国的赤胆和忠诚、、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从此,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航天发展史拉开了帷幕,包括钱学森、王礼恒、邓稼先等人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中…55(一)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56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他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近似”方程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57钱学森毛主席关于搞人造卫星的决策作出后,我国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指示,主管国防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立即主持召开会议,讨论研制人造卫星的实施方案,并责成张劲夫、王诤等具体筹办这项工作。随后,中国科学院又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由钱学森、裴丽生、赵九章领导,负责具体的组织和规划工作。
人造卫星的研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的卫星如何搞起?当时许多人心中并没底数。但作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享誉世界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心里自然明白。因此,接受任务后,他从国情出发,拟以人造卫星单项技术的研究入手,首先创造研制卫星所必需的研究试验条件,为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为此,钱学森全身心地投入到卫星研制的起步工作中,短短时间内,他连续举办了12期星际航空座谈会,不知疲倦地组织安排有关人员进行航天课题的预先研究,为发展中国空间事业准备条件。58
王礼恒:他长期从事导弹动力研究和航天工程管理。领导和组织完成了多项重大航天工程的立项与实施,积极推进航天工程管理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59
邓稼先: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所以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邓稼先60
梁思礼:我国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61
崔国良:他对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使我国成为拥有当今最先进推进剂的国家之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2“两弹一星”元勋情况:授勋时过世(7人):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此后过世(7人):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钱学森、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目前仍健在(9人):程开甲、屠守锷、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于敏。6364
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在宇宙中唱响了东方红歌曲。
(二)新一代的航天人:神八团队和天宫一号团队老一代的传帮带和为年轻人搭建的业务成长通道,让一批80后航天人迅速成长,挑起了重担。2011年由于他的团队出色完成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吕新广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神八和天宫一号80后工程师投射给我们的是智慧、责任、成熟和奉献,这些年轻人原本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了令世人瞩目的重担。65视频:神八天宫背后的新一代航天人/20111117/n325994855.shtml
66中国航天员选拔揭秘:1500名飞行员选出14人67中国航天能异军突起的三大制胜法宝
首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航天科技工作者对自主创新的坚定“信仰”。其实,即使在最初导弹仿制时,航天事业的先辈们就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导弹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槃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自力更生’的精神,1956年五院的组建就难以起步,1957年苏联也不会改变初衷,向中国提供技术资料。而争取到外援后,如果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满足于不断仿制,不按科学理论吃透苏联产品的设计精神,一切都要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68其次,中国特色的航天系统工程思想。
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充分控制风险,实现“投资小、成效大”,源于钱学森的航天发展理念:“在钱老倡导下,我国航天事业长期应用系统工程进行任务的发展规划、科技管理、大型复杂工程管理,航天型号工程管理等,创立了航天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管理方法。”69其三,创新、创造、创业的人才选拔机制
人才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目前,中国航空航天集团公司33名两院院士的宝贵资源在军工企业和中央企业中均占首位,“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0余名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只有44岁,45岁以下的占70%;月球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正副主任设计师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占65%。”他坚信,“年轻的创新团队是比‘嫦娥奔月’更为振奋人心的宝贵财富。”70三、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二十一世纪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中国根据国家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长远目标,正在制定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航天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发展航天事业。
1、空间技术和空间应用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经济建设、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广泛需求,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2、按照国家整体规划,建成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的、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建成天地协调配套的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完整、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
3、建立中国的载人航天体系,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真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4年光学纤维面板系列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七章 面谈课件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范文
- 2024年适用职工劳动协议格式文件
- 2024年专业期货交易中介服务协议
- 扬州大学封志明老师预测《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 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方案5篇
- 2024年化工业品买卖协议
- 2024阁楼房屋销售协议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危化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中国企业投资缅甸光伏发电市场机会分析及战略规划报告2024-2030年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题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管员安全生产管理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及答案
- 《信息化项目验收工作规范》
- 2024年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之高级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重点黑金模拟题(详细参考解析)
- 经济学题库(200道)
- 2024年巴西私人安保服务市场机会及渠道调研报告
- 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英语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