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作为生物的社会》(新5)含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作为生物的社会》(新5)含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作为生物的社会》(新5)含答案_第3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作为生物的社会》(新5)含答案_第4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4.14《作为生物的社会》(新5)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同步练习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窥见(kuī)匀称(yùn)河堤(dī)堵塞(sè)B。老妪(ōu)洨河(xiáo)拱桥(ɡǒnɡ)疏浚(jùn)C.翌日(lì)和谐(xié)残损(sǔn)鸟瞰(kàn)D。惟妙惟肖(xiào)并行不悖(bèi)姹紫嫣红(yān)解析:A项,“匀”应读“yún”;B项,“妪”应读“yù”;C项,“翌”应读“yì”。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簇拥彩虹别致巢臼B.造形栈桥陡坡驻足C。婉如桥墩惬意悠久D.徜徉古朴迥异椭圆解析:A项,“巢臼”应为“窠臼”;B项,“造形”应为“造型”;C项,“婉如”应为“宛如”。答案:D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驻足(停留)胜景(胜利)B。窥见(从缝隙里看)豁亮(亮)C。鸟瞰(看)惟妙惟肖(相似)D.匝道(周)巧妙绝伦(绝对)解析:A项,胜景(美好);B项,窥见(暗中观察);D项,巧妙绝伦(极、最)。答案:C4.按合理的顺序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的一项是()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②这是为什么?③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④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绝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⑤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A.①②④③⑤B。①④②⑤③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③①④解析:做顺序调整判断题,一般不要忙着找“第一句”,而要先寻找逻辑上结合最紧密的句子。以本题为例:①句讲“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下面就应该举例子来说明,也就是④句,所以①④两句肯定紧挨着,于是就排除了A项;再下面就该交代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了,那就是②③两句了,②③两句是一组设问句,②问③答,②前③后,于是我们就确定了①④②③的顺序,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答案:C5.选出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A。俨然:很像真的。B。推崇:十分推重。C.翌日:晴朗的日子。D。孩提:幼儿。解析:C.翌日:第二天。答案:C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阿米巴状细胞在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然后,一阵铃声,一些特殊的细胞放出聚集素,其他细胞闻声立即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构成动作迟缓的小虫子,像鳟鱼一样结实,生出一个富丽堂皇的梗节,顶端带一个子实体,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往独来,雄心勃勃.鲱鱼和其他鱼类的群体有时紧紧挤在一起,动作如此协调,以至于整个群体从功能上似乎是一个多头鱼组成的巨大生物。成群的飞鸟,特别是那些在纽芬兰近海岛屿的山坡上做窝的海鸟,同样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贮存、处理、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我们的生物功能,或许就是建筑某种丘。我们能够得到整个生物圈中所有的信息,那是以太阳光子流作为基本单位来到我们这儿的。当我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样克服了随机性而重新安排成各种东西,比如,弹器、量子力学、后期四重唱,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6.选段中的粘菌和鲱鱼在生活中体现了怎样的行为特点?它们和人类的行为特点有什么不同?7.“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一句有什么深刻含意?8.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A。“粘菌的细胞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都在做着这样的事。”“这样的事”指粘菌的细胞到处游动,吞吃着细菌,彼此疏远,互不接触,选举着清一色的保守党。B。作者看到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从而对于人类的前进抱着悲观的态度。C.从选文中,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不赞成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观点.D.作者列举了粘菌的群体性生活以及大海中的鲱鱼和天空中的成群飞鸟,说明了集群在种群生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E。作者引用齐曼在《自然》杂志上的著文指出,人类应该像生物一样加强社会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参考答案:6.粘菌和鲱鱼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步活动。而人类本应该比动物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但是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的危机。7。“电路”比喻社会结构,人的社会联系,“通电”,指人们意识到个体之间融合的重要性从而互相联系、同步活动。作者认为人类的生存如同昆虫一样,被联系在一个系统的“电路”之中,这种“电路”不为许多人所意识。但人类作为更高级的生物,应该也有可能认识到这一独特的性质。8.解析:A项,“这样的事”指“聚集一起,排成星状,互相接触、融合”。B项,尽管作者看到人类“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但是他也看到“我们或许对于如何前进会有个更清楚的概念。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说明其态度是乐观的。答案:A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题。臭氧层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它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挡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在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O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味的气体,重量为空气的1.72倍,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是氧气的一种不稳定的形式。在离地表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20~30千米的高度浓度最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臭氧层"。如果把大气中所有的臭氧全部集中起来,覆盖在地球表面也不过形成只有3毫米厚的一个层。臭氧虽很稀少,但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UVC和UVB,而对生物无害的紫外线UVA它却一点也不吸收,全部让其到达地表。正是由于臭氧层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才使地球“穿”上了一层看不见的“盔甲”,构成了对付紫外线的天然屏障.然而,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乘着上升气流钻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卫星监测察明,从1969~1986年,北纬30°~60°,大气中的臭氧减少了1。7%~3%,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冬季臭氧损失约6.2%。要知道,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紫外线辐射就增强2%。要知道,保护臭氧层,这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9.下面对这篇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说明了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B。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问题.C。本文说明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臭氧层遭到破坏的情况,并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D。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的有关知识及强调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10.文中第一段看起来似乎与文章没多大关系,是否可删去?为什么?11.简要概括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12.把臭氧层称为“盔甲”,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指什么?13.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讲究分寸,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在句后的括号内。A。表示估计B。表示程度C。表示限制(1)中国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2)冬季臭氧损失约6.2%。()(3)对人类和生物至关重要的地球“盔甲”,现在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4.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佳标题,它是()A。臭氧层B。地球的保护层C。“盔甲”D。地球的“盔甲”(二)9.解析:A、B、D三项概括得都不全面。答案:C10。不可以。因为这一段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臭氧层的作用。11.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随气流进入高空,与臭氧发生作用,使大气中的臭氧正在减少。12.它能有效地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13。(1)C(2)A(3)B14.D二、语言运用15.仿照例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恰当的事物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例句:彩虹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人生。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析:所谓从正反两方面立意,简单的理解就是写出同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贡献和危害.参考答案:圆规正面:规规矩矩,从不越雷池半步。反面:永远规范别人,从来不规范自己。哈哈镜正面:扭曲自己,带给他人欢乐。反面:因为自己腰板不直,才很难透视他人的正直。16。除了课文中提到的物种,你还知道哪些物种有明显的群居特性?深入观察,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考虑一下它们的社会习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迪意义?略同步练习2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鲱鱼斐然柴扉诽谤B。梗节鲠直哽咽田埂C。模型摸索摩崖磨房D。蹩脚隐蔽憋闷鳖裙解析:A项的“鲱”“扉"读“fēi”,“斐"“诽"读“fěi”;C项中的“模”“摩”读“mó”,“摸"读“mō”,“磨”读“mò”;D项的“蹩”读“bié”,“蔽”读“bì”,“憋”“鳖”读“biē”。B项全读“gěng”。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窠臼迷惑岛屿清天白日B.骚动穹顶木屑讫今为止C.毗邻筹画阈值富丽堂黄D。格调蚁冢书籍苦口婆心解析:A项中“清天白日”应为“青天白日”;B项中“讫今为止”应为“迄今为止”;C项中“筹画”应为“筹划”,“富丽堂黄”应为“富丽堂皇”。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__________的细枝。(2)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__________,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3)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____,平地,_______________高墙,__________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A。规格反映翻过绕过越过B。规范反映越过绕过翻过C。规格反应越过翻过绕过D。规范反应翻过绕过越过解析:“规格"意为“产品质量的标准,如一定的大小、轻重、精密度、性能等”;“规范”意为“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反映”意为“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意为“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后三个依据逻辑断定。答案:C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B。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C.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D.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解析:A项冒号应为破折号;B项第一个顿号应为逗号;C项句号放在引号外。答案: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来独往,野心勃勃。B。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C。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D.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解析:A项“野心勃勃”含贬义,应用“雄心勃勃”.答案:A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断的知识系统地公诸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B.电路好像还在,即使并不总是通着电.C.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D.然而,我们也许是被联在一些电路里,以便处理、贮存、取出信息,因为这似乎是所有人类事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解析:A.“公诸于世"重复赘余;C.“其中"指代不明;D.“处理、贮存”不合逻辑。答案:B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离窠外出寻找花蜜的单个蜜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它们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7。从文段中提取要点,并概括文段主旨。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先分析句子的层次,然后抽取主干,连缀而成.参考答案:要点:单个蜜蜂是一个体动物;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又像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的多边形晶体;分群时,像一个卵细胞分裂一样。主旨:蜜蜂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8。如何理解蜜蜂“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请根据文本选段举例说明。解析:要分别回答“是动物的组织”“是细胞或细胞器”的含意。参考答案:说蜜蜂“是动物的组织”,因为单个蜜蜂离窠外出寻找花蜜时,它也不是独立的,它要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行动,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说蜜蜂“是细胞或细胞器”,因为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像细胞器;蜜蜂分群时,一半跟着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像一个卵子(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一样,因而像细胞。9.分析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解析:画线句子显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参考答案: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的特点.10。本文语言形象生动,选文部分也能体现这一特点。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加以体会.解析:此题难度不大。参考答案: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等。综合拓展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海豚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海豚与人》)11.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A。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B.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C。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D。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解析:A项结合第二段准确理解此段第一句中“这种态度",即可判断;B项根据第二段第一句后半部分可判断;D项由“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可知这种公约并非这一个。文中说“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并不能说明海豚的味道不佳,故C项错。答案:C12。“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