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课内诗歌及名著1(上)艾青诗选+行路难 酬乐天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 商山早行【知识梳理+精讲精练】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题复习精研 (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1.gif)
![第6讲 课内诗歌及名著1(上)艾青诗选+行路难 酬乐天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 商山早行【知识梳理+精讲精练】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题复习精研 (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gif)
![第6讲 课内诗歌及名著1(上)艾青诗选+行路难 酬乐天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 商山早行【知识梳理+精讲精练】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题复习精研 (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3.gif)
![第6讲 课内诗歌及名著1(上)艾青诗选+行路难 酬乐天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 商山早行【知识梳理+精讲精练】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题复习精研 (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4.gif)
![第6讲 课内诗歌及名著1(上)艾青诗选+行路难 酬乐天 水调歌头 月夜忆舍弟 长沙过贾谊宅 左迁至蓝关 商山早行【知识梳理+精讲精练】 统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专题复习精研 (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21c725eb7318a01ff510eacd9f3ef2f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诗歌理解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行路难酬乐天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商山早行一、古诗理解【古诗理解简答题答题思路】1.理解表层意思
会翻译: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
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情绪、心境)3.作者是如何由表及里的(写作手法)运用了什么技巧(赏析词句)(修辞手法、描写抒情方法、写作手法等)《行路难(其一)》太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 诗仙 李杜 赐金放还 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李白,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_________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丽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写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_________________”,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玉盘珍羞直万钱 玉盘珍羞直万钱 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借用了吕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A为下文苦闷心情铺垫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刘柳刘白 白居易 初次相遇(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考点梳理】(1)《行路难》中诗人那几句引用了历史典故?引用典故的用意何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选择】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_______(朝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___________”;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___________”。【写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_____________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暂凭杯酒长精神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一改低沉情调,以慷慨昂扬的气概来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感谢之情,也表达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B———————— 北宋 子瞻 中秋节 苏辙(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3)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梳理】(1)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尾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选择】以下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己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水调歌头》【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__________,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写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___________(时间点),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___________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了想象和思考。 又恐琼楼玉宇 又恐琼楼玉宇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千里共婵娟何似在人间:天宫高寒,不如人间好作者因政治的失意,以及和弟弟的别离,中放对月,产生抑郁惆怅之感。但是没有陷在消极之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材烦,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时达的胸襟。 D_______子美 唐现实主义 李杜 安史之乱 边秋一雁声 月是故乡明 寄书长不达(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梳理】(1)上阙中,作者对“天上”“人间”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选择】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准确生动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己深。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D.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月夜忆舍弟》【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_____,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_____(朝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_____”。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__________(事件),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句默写】(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况乃未休兵。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对家人的惦念和牵挂,对和平的渴望.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对家人的惦念和牵挂,对和平的渴望. D ——————————————————常常不能送达 唐 贬谪 长沙贾谊故居 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 怜君何事到天涯翻译句子+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烘托诗人内心寂寞兴叹的心情.(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歌选择】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似是概括叙述,实为触景生情。戍鼓响起后,就开始宵禁,孤雁的叫声,更引发作者对兄弟的怀念。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点明当天是白露节令,是抒发怀念家乡之情的千古名句。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概括叙述与弟弟分散,沉痛抒发手足情。紧扣“忆舍弟”之题意,写由于安史之乱,家破人亡,无法问询其他三位弟弟的生死情况。D.“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概述动乱后果,抒发痛惜之情。叙述寄出的家信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收到,原因就是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长沙过贾谊宅》【作者简介】刘长卿,______代诗人,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任长州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量移睦州司马,官终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写作背景】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被__________来到长沙的时候,只身来到__________________(地点)写下。【诗句默写】(1)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梳理】(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怀古伤今。通过对西汉文学家要谊不幸遭遇的凭节,将发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怀古伤今。通过对西汉文学家要谊不幸遭遇的凭节,将发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D 间接抒情_________ 唐朝 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韩柳 劝谏阻止 贬为潮州刺史 肯将衰朽惜残年 雪拥蓝关马不前 好收吾骨瘴江边“横”写广度,”拥”写高度。这两句写途中回望远瞻,风等载途,写出英雄失路之悲。的 的以下关于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不但点题,还为全诗奠定了穿越时空的悲愁的基调。B.颔联承首联“谪宦”而来,主要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悲情。C.颈联由写景转到抒情,并由贾谊暗暗关合自身,抒发怨愤。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简介】韩愈(768~824),_____________(时间)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______________(运动),其散文被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与柳宗元并称“_______”。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写作背景】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_____________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责求即日上道。【诗句默写】(1)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梳理】(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心亲国家,刚正不阿的精神表达了诗人为国除弊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心亲国家,刚正不阿的精神 B尾联沉痛地表达了自己会客死他乡的忧怨,吐露了诗人难言的苦闷与愤慨————————————————晚唐 温八叉 商山故乡 人迹板桥霜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百花互在照亮驿墙,衬托拂晓前的天色之暗者,突行出行之早旅途的艰苦,对故乡的思念.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商山早行》【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__________(时间)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___________”之称。【写作背景】温庭筠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这首诗大概正是作者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在__________(地点)途中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____________。【诗句默写】(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考点梳理】(1)“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选择】 C____白色A.首句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境。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己经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巧妙点题,毫无斧凿之痕。B.“客行”句点明早行的原因。这里“悲”字含有怀念故乡而欲归未归的意思,表情达意十分传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C.“榆叶”句仍紧扣“早行”。“叶落”反衬出路寂静;而“明”字则准确写出因为天色未亮,驿墙边鲜红的枳花格外耀眼。D.“杜陵梦”与“悲故乡”遥相呼应,与中间写景相辅相成,使“早行”所见之景与“早行”所发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入狱。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1957年后先后在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作品简介】1.艾青三十年代前期至中期的作品,或写异域的现代都市,或写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现实,大都闪烁着象征的色彩与批判的锋芒。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2.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立刻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愤地诉说着民族的苦难,他也以真诚的歌喉,倾诉着对祖国大地的热爱。3.建国后,诗人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艺术特色】(一)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的最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真实而朴素的诗句,说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艾青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艾青的“永恒主题”。如他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二)具有忧郁的诗绪。“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道:“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旷野》中写道:“在我松皮一样阴郁的身体里……”等。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强的信念。(三)艾青是自由诗体的自觉提倡者,还专门提倡诗的散文美。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全诗共13节,一节从4--16行不等,一行少则2个字,多则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短而重复,中间几行基本采用排比句式,多用长句子,能够尽情地抒发和描摹。【同步练习】阅读《树》,回答问题。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2分)d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20年的沉寂,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鱼化石》、、《镜子》等。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B.《北方》C.《黎明的通知》D.《光的赞歌》(2)下列关于上面的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cA.“树”象征着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于敌人的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革命者们。他们正如诗中的“树”——虽“彼此孤离地兀立着”,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B.《树》写于抗日战争后。这场民族战争正给予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C.写法上,这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这更体现了革命者们在敌人的威胁下不出卖同伴,他们的心紧密相连。比喻x→对比D.这首诗中“树”的鲜明、突出的意象,完全是靠沉闷的语言集中呈现出来的,含蓄蕴藉,有很深的象征意味。一、古诗理解(9分)1.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d已从迷惘中清醒x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2.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c前人→自喻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3.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胞弟苏辙A.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洵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乘用车用轻型柴油发动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800G 数据中心交换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动汽车电子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架轨道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打工人发财游园年会(打工人发财年会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建筑节能的规划与实施策略
- 健身休闲行业服务交易合同范文
- 会计劳动合同模板
- 掌握数据分析的关键技能
- 石材幕墙施工合同范本
- 医院医共体2025年度工作计划
-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课件
- 鲜枣贮藏技术规程
- DB23T 3838-2024商贸行业有限空间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 2024年循环水操作工(中级)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五年级上册美术《传统门饰》课件
- DL∕T 1309-2013 大型发电机组涉网保护技术规范
-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评分表
- 城乡低保待遇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