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_第1页
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_第2页
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_第3页
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_第4页
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语际跨文化研究通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

文化(culture)一词既含有“耕种、栽培”的意义,也含有“对人的心灵和思想的培养”的意义。()

A:错B:对

答案:对

源自中国美学思想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观念反映了文化的普遍性。()

A:错B:对

答案:错

地球村(globalvillage)是美国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关于全球化的重要概念。()

A:错B:对

答案: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移民浪潮,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是全球化加速的重要原因。()

A:对B:错

答案:对

纵观历史,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A:错B:对

答案:错

文化具有传承的特征,因此很多的文化属性是遗传而来的。()

A:对B:错

答案:错

中国古典智慧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在当代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对B:错

答案:对

在文化多元化的视域中,芭蕾舞和广场舞是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的文化现象。()

A:错B:对

答案:对

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A:对B:错

答案:对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anyvoices,oneworld)是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有关世界贸易秩序的重要理念。()

A:对B:错

答案:错

第二章测试

中俄的共同边界长()多公里。

A:4500

B:3500C:3300D:4300

答案:4300

按照张星烺的说法,中国人最早知道俄罗斯是在()在位的时候。

A:元太祖B:元烈宗C:元世祖

D:元太宗

答案:元太祖

历史上统治过俄罗斯的是()

A:窝阔台汗国

B:伊尔汗国C:察合台汗国D:钦察汗国

答案:钦察汗国

“西北千余里俭俭州,出良铁,多青鼠,亦收禾麦。汉匠千百人居之,织绫罗锦绮。”——本段话出自()。

A:《史籍》

B:《三海旅行记》C:《元史》D:《长春真人西游记》

答案:《长春真人西游记》

()年俄罗斯派出第一批传教士团到北京。

A:1640B:1553C:1956

D:1715

答案:1715

新中国成立前夕,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建有()大教区,几十座教堂和几十所学校。

A:3B:4C:6

D:5

答案:5

下列属于俄罗斯作品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B:《复活》C:《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D:《战争与和平》

答案:《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战争与和平》

下列属于俄罗斯的电影是()。

A:《列宁在十月》B:《青年近卫军》C:《乡村女教师》

D:《上尉的女儿》

答案:《列宁在十月》;《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

;《上尉的女儿》

蒙古设置驿站的目的是()。

A:欺压百姓B:急递文书C:统治俄罗斯

D:运送使臣

答案:急递文书;运送使臣

2020-2021年是中俄()年。

A:科技创新年

B:青年合作交流年C:国家年D:媒体年

答案:科技创新年

第三章测试

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大约与中国云南省面积相当。()

A:对B:错

答案:对

从历史上看,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有三个大的高潮时期。()

A:错B:对

答案:错

沿着我国东海岸的黄海沿岸流南下,到达浙江外海后,可以顺着寒流黑潮到达日本。()

A:对B:错

答案:错

中日两国很早就通过陆地经由朝鲜半岛或者直接从海上渡船开始了交流。()

A:对B:错

答案:对

《山海经》中有对倭国方位的记载。()

A:错B:对

答案:对

隋唐时期,虽然有大批的遣隋使、遣唐使来到中国,但中国不曾派遣使臣赴日。()

A:错B:对

答案:错

五代宋元时期,两国基本上没有正式的国交往来。()

A:对B:错

答案:对

明朝时期,中日两国因朝鲜问题多次直接发生战争。()

A:错B:对

答案:错

清朝时期,中日两国由于共同奉行锁国政策,没有官方的正式交往。()

A:对B:错

答案:对

日本的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都是以都城所在地命名的。()

A:错B:对

答案:对

第四章测试

秘鲁盛产南瓜和土豆。()

A:对B:错

答案:错

哥伦布在《马可波罗游就》的刺激下,寻求西班牙皇室的支持,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征程。()

A:错B:对

答案:对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概况的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

A:对B:错

答案:对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实现了这中国-西班牙文明最早的接触,是现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辉煌先例。()

A:错B:对

答案:对

中国与西班牙于1974年3月9日建交。()

A:对B:错

答案:错

近年来,中国与西班牙经贸合作持续发展,西班牙是我国在欧盟内第六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

A:错B:对

答案:对

2006年和2013年,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北京分院和中国文化中心分别在对方首都成立。()

A:错B:对

答案:对

马德里孔子学院组织的“汉语桥”,是学生们展示自己中文才能和中华才艺的良好平台。()

A:错B:对

答案:对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成为了维系中国和西班牙之间经贸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是推动中西经济贸易领域合作的重要战略基础。()

A:对B:错

答案:对

以“一带一路”为渠道所建立起来的()等都为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了运输基础,改善了运输的效率。

A:中欧班列

B:中欧大桥

C:亚欧大桥

D:新亚欧大桥

答案:中欧班列

;亚欧大桥

;新亚欧大桥

第五章测试

8以下不属于季羡林先生提出的四大文明体系的是:()

A:印度文化体系

B:东欧文化体系

C:中国文化体系

D:阿拉伯文化体系

答案:东欧文化体系

关于文明、文化的论述错误的是()

A:文化需要相互交流

B:文化应该取其精华

C:文化可以相互借鉴

D:文化需要保持封闭性

答案:文化需要保持封闭性

印度文明产生于()

A:孟加拉国

B:斯里兰卡

C:南亚次大陆

D:巴基斯坦

答案:南亚次大陆

唐代之前,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没有来往。()

A:对B:错

答案:错

唐代,很多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他们主要去往山西等内地地区()

A:错B:对

答案:错

《苏莱曼东游记》又名()

A:《萨拉姆东使记》

B:《中国纪行》

C:《中国印度见闻录》

D:《海屯行记》

答案:《中国印度见闻录》

刘半弄先生父女曾经翻译《苏莱曼东游记》()

A:错B:对

答案:对

下列哪位是元代来到中国的旅行家?()

A:阿里阿卡巴尔

B:苏莱曼

C:伊本·白图泰

D:拉施特

答案:伊本·白图泰

《诸蕃志》是阿拉伯学者所著的关于阿拉伯地区的著名书籍()

A:错B:对

答案:错

伊本白图泰是埃及人。()

A:错B:对

答案:错

第六章测试

在巴黎,印象派画家的绘画作品主要收藏在()。

A: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

B:奥赛美术馆

C: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D:卢浮宫

答案:奥赛美术馆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者是()。

A:约翰·伍重

B:贝聿铭

C:梁思成

D:

答案:贝聿铭

13世纪中叶,()向蒙古派遣过使团。

A:亨利四世

B:路易九世

C:路易十四

D:查理曼大帝

答案:路易九世

18世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此时我们能在法国看到中国的()

A:丝绸

B:漆器

C:家具

D:瓷器

答案:丝绸

;漆器

;家具

;瓷器

18世纪,中国的典籍()被翻译成法文。

A:《礼记》

B:《书经》

C:《诗经》

D:《易经》

答案:《礼记》

;《书经》

;《诗经》

;《易经》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中法文化交流的高潮出现在路易十四和雍正皇帝时期。()

A:对B:错

答案:错

法国大革命发生在()年。

A:1719

B:1789

C:1693

D:1685

答案:1789

()参加了20世纪初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A:陈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邓小平

答案:陈毅

;周恩来

;邓小平

2004年中法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决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A:错B:对

答案:对

目前,在法国本土及海外省共有()所孔子学院。

A:27

B:16

C:23

D:18

答案:18

第七章测试

1876年,朝鲜与日本签订了(),朝鲜大门被打开。

A:《大韩合并条约》B:《江华岛条约》C:《汝矣岛条约》D:《开城条约》

答案:《江华岛条约》

朝鲜自有文字《训民正音》是在()统治时期创制的。

A:王建

B:太祖C:世宗D:高宗

答案:世宗

朝鲜半岛上第一首使用汉字创作的汉文诗歌是()。

A:《箜篌引》B:《青鸟歌》C:《丹心歌》D:《龙飞御天歌》

答案:《箜篌引》

中国儒学经过历代发展,到了宋代逐步进化为理学。其中,()的理学思想体系对朝鲜半岛影响巨大。

A:孟子B:朱熹C:老子

D:孔子

答案:朱熹

中国道教的辟谷、服饵、调息、炼丹等修炼法曾为李朝许浚编纂的()所采用。

A:《东医宝鉴》

B:《全唐书》C:《三国史记》D:《黄帝内经》

答案:《东医宝鉴》

统一新罗的中央机构主要有()。

A:六部

B:八府C:四部D:四省

答案:八府;四部

高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