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1页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2页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3页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4页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2023/5/24

1单

划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在关键处多制造些亮点,吸引阅卷

老师的目光。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是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

的两道“工序”。古人行文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一个亮丽的开头,

一个响亮有力的结尾,就会使文章光彩

夺目,让人见之倾心,顿生好感。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开头、结尾的方法。NO.1

导2023/5/24

2(一)亮丽的开头清代李渔说:

“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

敢弃去。”好的开头,不仅写起来

顺手,同时也有“先入为主”的功

效,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考

场作文开头方法:开篇点题法运用修辞法

摘言引语法

设置情景法

巧用题记法

故事入文法制造悬念法2023/5/24

3开头方法1.

开篇点题法。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

地点明写作主题。这种开头技法又称开门见山。这样的开

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

明中心,摄魂魄。例: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

;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

……人也一样,沉默不语也是

一种潜在的、无声的激励,是一种可贵如金的品质。(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

《这也是一种激励》的开头)点评

本开头先用排比句作铺垫,接着便类比

推出“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激励”这一中心论点。

开篇即亮明题旨,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印象,同时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2023/5/24

42.

运用修辞法。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

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

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

置文章的开头,能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如此精

彩的开头犹如美女的眼睛,立即能摄人魂魄。例:春天因为披上柳绿桃红,而芳香四溢,生机勃勃;天

空因为蓝天白云的交相辉映,而明媚无限,晴空万里;我因为

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蓝天下,在大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飞

翔。(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开头)点评

此开头用“春天因为披上柳绿桃红,而芳香四溢,

生机勃勃;天空因为蓝天白云的交相辉映,而明媚无限,晴空

万里”起兴引出“我因为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蓝天下,在大

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一论述主题,并且构成排比句,开篇便展示了不俗的文采。2023/5/24

53.

摘言引语法。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

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和思想的厚度。例: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

,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

过绝望。当那小小的梦想偷偷地在心底发芽,我感到脚下的石头悄

悄地变粗砺,

一次次将我的脚刺痛,

一次次将我绊倒。

一次次

倒下,我又一次次坚强地站起,因为我相信前方必有阳光、沙

滩,必有温暖的港湾。(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的开头)点评

本开头引用了《隐形的翅膀》的歌词,使文章一开

篇便涌动着音乐的旋律,极富有节奏感,同时借助于此歌词十

分巧妙地引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形象描绘,将“自信即我的隐

形翅膀”的主题蕴涵其中。2023/5/24

64.

设置情景法。传神逼真的场景刻画,可用来渲染、烘托

气氛,这样开启文章,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迅速地进

入阅读的氛围之中。例:

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老人把我更紧地握在胸前,抬

起头,他出神地望着南方的天际,我顺着他的目光尽力南眺

只看到远天有一队鸿雁,正列着整齐的人字形,翩翩向南飞

去。随着一声长叹,有泪滴从他苍老的脸上滑落在我身上。(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见证》的开头)点评

该考生在文章开篇便以极富画面感、镜头感的语言

给我们描述了苏武牧羊的感人场景。老人紧握符节的动作、尽

力南眺的神情、

一声长叹、苍老的脸上滑落的泪滴,再加上那

远天的南飞鸿,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初读文章便会被感染被触动。2023/5/24

7例:十八年,荏苒而过。岁月如镜。母亲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

记(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见证》的开头)点评作者运用了“十八年,荏苒而过。岁月如镜。母亲

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这样富含诗意的

语句作为文章的题记,牵引出文章的内容的同时,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营造了浓浓的抒情氛围。2023/5/24

85.

巧用题记法。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牵引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交代写作缘起渲染意境氛围或生动形象或富含哲理为文章

锦上添花题

记6.

故事入文法。在文章的开篇设置一个紧扣主题或能引出主

题的故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但要注

意开篇所讲的故事不宜太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给人以头重脚轻

之感。例:

一个农夫的一头驴子掉进了井里,他费尽了心思还是救不

出驴子,最后他想让驴子少受一点折磨,就请人来往井里填土。

当人们七手八脚地向井里填土时,却发现驴子的表现真的很让人吃惊

当填进井里的土落在驴子背上的时候,驴子马上将土抖落

,然后站在土上面。就这样,驴子终于上升到井口,欢快地跑了出来。人们本想把驴子埋在井里面,可驴子明白自己的困境之后并没

有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了生存下去

的机会。这是人类应该学习的大智慧。(《驴子的智慧》的开头)点

本开头以

则寓言故事入题,十分生动形象地引出主题

成功就是把绊脚石垫

在脚下。用蕴涵道理的故事

开2篇02

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给人以“应该学学驴9子

的智慧”的启示。7.

制造悬念法。设置场景或连用问句,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

好奇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开篇方式。例:常识,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词,这样一些简单得

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在今天却会被有些人忘记。在知识高度普及的

今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犯常识性错误呢?小时候,妈妈说,脏东西是不能吃的,可是炸鸡里的苏丹红是

怎么回事?牛奶里怎么会有三聚氰胺?连鸡蛋都有人工合成的!蔬

菜瓜果上的农药,注了水的猪肉,这些不都是我们吃下去的脏东西

吗?难道,那些黑心的生产商连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的常识都没

有?(高考广东卷优秀作文《将"常识"牢记在心》的开头)点

此开头接连用了五个问题,把“知识高度普及的今天",那么多人犯常识性错误、那么多常识性的

误在犯的严重性展示了出来。这

个个问号引发了读

阅读下去以探求问题的答案的兴趣,激发了读者对现实闭题的反思,可谓

箭数雕。

10(二)精彩的结尾亮丽的开头固然能使人眼前一亮,

引发一睹为快的念想;精彩的结尾亦

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好的结

尾或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或戛然而

止,干净利索;或意在言外,发人深

思。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

考场作文结尾方法:首尾呼应法卒章显志法抒情议论法营造意境法借用名言、诗句法细节点化法2023/5/24

11结尾方法1.

首尾呼应法。考虑到文章结构的完整严密,构思结尾

时可有意识地照应开篇,首尾圆合,给人一种前后连贯、浑

然一体的感觉。注意:结尾的文字绝不可机械地重复开头,而应是情感上的深化,主旨的升华。例:

《我与故事》开头:历史被时光悄悄地掩埋,蓦然回首,了无痕迹,

但是总有些故事永存心底,带你回到过去……结尾:历史被时光悄悄掩埋,但总有些故事,

永留心底

,激起阵阵涟漪,让我沉着、勇敢、明智。(

文)点评

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得非常好。

历史被时

光悄悄掩埋,但总有些故事,永留心底”,这些语句首

尾重复,强调“有些故事”对“我”的吸引;而结尾处

“激起阵阵涟漪,让我沉着、勇敢、明智”,相对于开

头处“带你回到过去

”的看似不经意的变化,

对文章内容的总结,是“我”从故事中获得的人生启迪2023/512412'是对开篇的升华。2.

卒章显志法。这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就是在前文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

概括性的总结,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例:

《踮起脚尖》的结尾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

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

起的脚尖!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

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点评

本结尾在文章记叙了父母深夜回家怕影响

“我”休息,踮起脚尖走路的故事的基础上,用充

满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与感悟,卒

章显志,极有感染力。2023/5/24

133.

抒情议论法。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语,或直抒胸

臆,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冲击;或生发议论,给人以富含哲理

的启迪。例:

《人间处处蔡铭超》的结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蔡铭超仍应赞扬,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像他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去为祖国做一件事

。待13亿强壮的国人发出同一声音时,国宝何愁不归!兔首、鼠首归来日,人间处处蔡铭超。(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点评此结尾运用富含强烈情感的语句发出号召: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像蔡铭超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

爱,去为祖国做一件事。最后一段用简短有力的语

言呼唤更多的爱国行为。这些语句中蕴涵的深沉的

爱国之情感染了每一个读者。2023/5/24

144.

营造意境法。就是用精彩的语言在结尾描绘出富有诗

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达到饱含意蕴、令人回味的效果。例:

《谁唱江南断肠句》的结尾于是,在东风三月楚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

保留着那一份永恒的祝福就好。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

的心牵在风筝的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在悠悠的歌唱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

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在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

知谁唱江南断肠句。(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点评

本文围绕“朦胧是美”展并,结尾几段用

“东风三月楚音响起”

“苒苒物华休的秋日”这些

化用诗句而成的语句营造出了朦胧的美境,满富诗

情画意,留给读者无穷的审美享受和无数的想象空2023/

5/24

155.

借用名言、诗句法。借用名言、诗句结尾既可使文

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6.

细节点化法。这是一种以细节出彩、着力凸显作者匠心与功力的结尾技法。例:

《这也是一种爱》的结尾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儿子赶紧上

前与父亲并肩地站在一起,帮他洗碗。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

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的灿烂。这也是一种爱,饭桌

上无言的爱。

(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点评

让画面说话,让细节说话,是此结尾的成功之处。作者抓住了“儿子赶紧上前”这一动作,

抓住了“父亲笑了”这一细微的表情变化,让人感

受到了在父子之间默默流淌着的爱,这种无言的爱,

比任何语言都动人。2023/5/24

16NO.2

范见

证(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山不孤独水孤独

,所以水把山围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

在树上驻;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围住;路不孤独人孤

独,所以人在天涯哭……人们见证了高洁之士的孤独。陶渊明有了厌弃尔虞我诈、勾心

斗角的孤独,所以选择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恬静

生活;李白有了蔑视朝堂昏聩、权贵弄权的孤独,才有了“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志向;林则徐有

了愤恨忠君被谤、无罪被贬的孤独,才有了造福新疆百姓的仁

善之举……人们见证了高洁之士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风采2023/5/24

17人们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孤独。勾践站在越国的城楼上,

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一个地倒下,自己的国土一点一点地沦丧。

血流成河的场面让他触目惊心,吴国士兵如狼似虎的呐喊使他

猛然清醒。他要做吴王夫差的奴隶,即使国人不能理解。他忍

受嘲讽,卧薪尝胆,最终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项羽挥洒一腔热血离开人世。他知道自己会被人视为软弱,但

在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之时,他不顾江东父老的期望,依然自

刎乌江。人们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执着。人们见证了先知先觉者的孤独。林则徐忧国忧民,认识到

“贵华夏,贱鄙夷”的浅薄无知,顶着世俗的压力,毅然选择

学习西方,堪称学习西方第一人。鲁迅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

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他用犀利的笔锋毅然刺向黑暗重重的“

铁屋子”。他们是历史的开创者,他们是孤独的。人们见证了

先知先觉者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无畏。2023/5/24

18人们同样见证了令世人遗憾的孤独。向往“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海子在飞驰而来的火车前应声倒下;曾经把向

日葵描绘得热烈鲜艳的梵高却在向日葵下扣动了扳机;就连

曾经把撒哈拉沙漠描绘得绚丽多彩的三毛也用丝袜结束了自

己的生命。他们不堪忍受世人不解的眼神,不能忍受身边人

们一声声的质问,他们的孤独让他们走入了死亡的境地。但

身残志坚的史铁生说过:

“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

亡的日子是必定会来的。”所以他们的死亡是多么令人惋惜

啊。人生可以孤独,但要不失品性;我们还要为民族的兴

旺、人民的幸福而拼搏啊!2023/5/24

19点评

本文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语言优美,结构

清晰,层次感强。语言方面多用短句、对偶句、排比句,并恰当地运用名言名句,有文采,有气势,具有散文化的

语言美;结构层次方面兼用并列式与正反对照式,首先并

列运用了“高洁之士的孤独”“一代枭雄的孤独”

“先知

先觉者的孤独"三个正面论据,接着应用“令世人遗憾的

孤独"这个反面论据,形成对照式论证格局。有理,有据,

层次分明。2023/5/24

20引用诗句点题

增加了文采

引人注目

。三个事例简洁生动,排比句的运用,气势铿锵。

名诗句的引用,使文采斐然。运用卧薪尝胆、乌江自刎两个典故,故事性

与说服力并存。由古及今,高洁之士、

一代枭雄、先知先觉

者循序渐进,呈递进式。三个反面的事例构成排比句,沉重有力。引用史铁生的话,

升华了主旨,及时到位。结尾生动大气。2023/5/24

21NO.3

练【文题展示】绿

意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

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

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

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

情意

……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

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

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2023/5/24

22【立意点拨】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

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

“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

的主观能动性。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

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

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

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

话题“情意”,则有可能偏题。2023/5/24

23第二,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

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有很多考生应该会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

“华侨

对国家的回报感恩”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

但是像一般的帮助别人,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情人之

间的互相体贴、陌路人一个友情的微笑、身处尴尬时一份温馨的怜悯等等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点距离,因为它们都脱离了“绿叶与根”的关系。2023/5/24

24第三,要写好这篇文章,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本材料的命题导向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

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

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如果考生能

超越

“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

“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

情感倾向,比如“乡愁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2023/5/24

25【佳作展示】脉

情(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

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

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

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

心中总有些悸动。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

,它飞旋;任车将它轧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

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

的情愫,慢慢体会。2023/5/24

26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

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寒窣作响,摇

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

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

,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

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

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

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2023/5/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