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宿业消毒操作规程为加强住宿业消毒卫生管理,避免传染病传输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合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方法》、《住宿业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等规范规定,制订下列消毒操作规程。一、合用范畴本操作规程合用于各类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有关综合性服务的场合,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二、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卫生管理制度1、应制订消毒工作岗位责任制,拟定消毒卫生管理员、岗位负责人,明确消毒卫生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2、应制订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1)公用饮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拖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棉织品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4)卫生间、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5)公众接触物体消毒卫生管理制度;(6)空气消毒卫生管理制度;(7)机械通风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8)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从业人员管理(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获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2)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合格证。要做到人证不分离,且佩戴在胸前。也可按照工作区域做到健康培训合格证镜框镶嵌上墙,方便于监督检查。(3)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时清洗,保持清洁。(4)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适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档案。4、基本卫生规定(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废弃物。(2)床单、被套、枕套(巾)、面巾、浴巾、脚巾、睡衣等棉织品每客一换,长住客最少一周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3)茶杯、酒杯、口杯等饮具应一客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4)客房内卫生间的面盆、浴盆、恭桶座垫、地面、台面等应每日清洗消毒。(5)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种。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6)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厕所)应当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7)二次供水设施或储水设备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且有卫生防护设施,经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后来每年最少清洗消毒一次;水箱口应加盖、加锁;排水管和溢水管不得直接与下水管相似;溢水管的开口应有网罩(避免老鼠、病媒昆虫进入水箱);水箱内储水要进行二次消毒。(8)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尽量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用空调系统的,应确保送风卫生安全,确保充足的新风输入,全部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要关闭回风通道。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最少每六个月清消或更换一次。四、防止性消毒方法(一)清洗消毒专间1、应当设立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一定数量的独立清洗消毒间。每楼层床位数≥40的住宿场合,每楼层设立一种独立清洗消毒间;每楼层床位数<40的住宿场合,隔楼层设立一种独立清洗消毒间。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公共用品、用品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m22、清洗消毒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它有害污染源的地方,严禁避免“四害”及其它病媒昆虫的进入。3、清洗消毒间布局必须按照严格恪守“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五统计”的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4、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四周墙壁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不大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5、饮具宜用热力法消毒。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合,应按流程设立三个相连的专用清洁消毒池、前后置工作台、保洁柜。各池应与洗消相适应,且有明显标记明示用途。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前置工作台用于寄存未清洁饮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寄存清洁消毒饮具。6、饮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构造密闭,柜内不准寄存其它物品。容量应不不大于日惯用量的2倍。7、配有非一次性拖鞋、面盆、脚盆的住宿场合,消毒间内应有拖鞋、面盆、脚盆专用消毒池(桶)及已消毒用品(拖鞋、面盆、脚盆)寄存专区。8、消毒间内必须配有对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安装钟表控制消毒时间。9、配备饮具周转容器,装载未清洁消毒和已清洁消毒饮具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示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洁消毒。10、配备正常运转的必要的消毒设备和符合国家卫生规定的清洁、消毒剂。(二)饮具洗消程序1、收集:在清理房间之前,先将脏的饮具用专用的桶收集送到清洗消毒间。2、清洁(洗刷)清倒饮具中残渣及茶水,按照清洁洗涤剂阐明书的规定配制清洁洗涤液,在洗涤池内逐个彻底清洗饮具,去掉附在饮具上的油渍、茶垢,使饮具表面光亮、无水迹附着。3、消毒(1)洗碗(杯)机洗消:按洗碗(杯)机的使用办法操作。(2)高温消毒:涉及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将清洁好的饮具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过后,依次放置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柜(橱)内进行消毒。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远红外线消毒(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125℃,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3)化学消毒:按消毒剂使用阐明,用量筒将配好的消毒液倒入消毒池(桶)中,将待消毒饮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使用钟表控制好使用阐明所规定的消毒时间。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当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消毒液使有效率含量达成250mg/l。注意事项: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规定,且在保质期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储存。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足溶解。配好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普通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使用时要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规定立刻更换。确保消毒时间,普通公共用品用品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公共用品用品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4、冲洗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饮具后再用干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5、保洁(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饮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2)采用化学消毒:在冲水池内,用流动的清水冲净消毒后的饮具残留的消毒液,倒置(不得超出15分钟)滤干或烘干后才干放入保洁柜内,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3)消毒柜同时兼做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饮具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凡新置入饮具后应立刻消毒。(4)保洁柜内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如果采用毛巾等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5)操作人员从保洁柜内取出消毒好的饮具供顾客使用时,注意事先须用肥皂将手清洗三次后捏住杯身取出,严禁触摸杯口及杯壁内侧。6、统计应做好饮具清洗消毒的具体统计,方便于监督检查和追究溯源。统计应涉及消毒对象、消毒设施、消毒办法、消毒日期、消毒时间、消毒人员等。7、运输从客房→消毒间运输未清洗消毒饮具,从消毒间→客房运输已清洗消毒饮具应使用密闭的饮具周转箱,装载未清洁和已清洁饮具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示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洁消毒。(三)棉织品清洗消毒1、洗衣房(1)住宿场合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干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重要客流通道。(2)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包装区、寄存区、发放区。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包装、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避免交叉污染。(3)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受统计,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统计。2、布草间(1)有与经营接待能力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间内不得堆放杂物。(2)有密闭的布草柜(橱),数量充足,枕巾、面巾、浴巾、脚巾、床单、被套等在保洁橱内分类寄存,且有标记。(3)有机械通风装置和紫外线消毒装置。(4)设立布草车、回收车,有明显标志;布草车盛放干净物品,能够放置在布草间内,回收车除收集顾客使用过的物品以外,盛放清、洗、消工具,不得放置在布草间内。(5)公共物品数量与床位数之比达成3:1。3、清洗消毒(1)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2)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3)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者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4)也可用大型消毒洗涤剂清洗消毒。(5)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寄存容器,容器应每日清洗消毒。(6)客房用棉制品、餐饮用棉制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从业人员工服应分机或分类清洗消毒。(7)棉制品等经烘干后应在干净处整烫折叠包装,使用密闭容器和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输至布草间保存。(8)做好客用棉制品的更换统计(在布草间内悬挂)、送洗纪录(在洗衣房悬挂)。(四)公用拖鞋清洗消毒1、设施:专用洗涤池(盆或桶)、刷子,专用消毒容器(有明显标记、有盖),含氯消毒液或0.2%的过氧乙酸,洗洁剂。2、规定:公用拖鞋必须“一客一换一消毒”。3、洗涤办法:可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4、消毒办法:将顾客用过拖鞋收集放入专用洗涤池(盆、桶),用水加洗洁剂刷洗干净,然后放入装有按规定配备的消毒液的专用消毒容器中。不耐热拖鞋可浸泡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者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用清水清洗后沥干备用。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5、保洁办法:清洗消毒后拖鞋要在干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然后及时包装保洁寄存并有明显标记。(五)卫生间、卫生洁具(面盆、浴盆、恭桶座垫等)清洗消毒(1)设施: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分辨的清洁面盆、浴盆、马桶、墙壁等的抹布(抹布在回收车上用容器按照颜色类别和用途分别寄存,并进行明确的标示)、刷子、拖把若干,消毒液专用容器(标记明显,有盖,2-5L),去污洗洁剂,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2)规定:卫生间、卫生洁具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并且清洗消毒放在最后操作,清洗消毒后的洁具无污垢,卫生间内无异味。操作先后次序:面盆、浴盆、马桶。(3)清洗消毒操作程序:卫生间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清洗消毒程序:①用配比好的清洁剂刷洗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②按浓度配制的消毒液倒在清洁抹布上,按照从上倒下、从里到外的原则进行擦拭。③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④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面盆、浴盆清洗消毒程序:①用水冲洗面(浴)盆内、外壁。②将配比好的洗洁剂倒在抹布上先擦拭盆内壁后外壁,必要时用刷子刷,除去污垢,再用清水冲洗。③然后将按浓度配制的消毒液倒在清洁抹布上,先内壁后外壁擦拭,按此重复操作一次(重复操作时必须换另外干净抹布);或者使用喷壶将配备好的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盆的内外壁。④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⑤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马桶消毒程序:①放水冲去便桶内污物。②然后向便桶内外壁喷洒配比好的洗洁剂,同时用刷子刷,除去污垢后用水洗净。③再将洗洁剂倒在抹布上擦拭恭桶座垫、盖板。④最后将消毒液倒在湿抹布上擦拭恭桶座垫、盖板,待干后盖上盖圈、板。⑤用消毒好的干净抹布擦干,贴上“已消毒”字样。(六)物体表面消毒对公共区域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等部位,用0.05%~0.1%过氧乙酸、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拖擦或喷洒或擦拭,每天最少一次。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进行喷雾、喷洒或擦拭,作用时间30~60分钟。(七)垃圾桶消毒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八)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1)开放式冷却塔:先消毒后清洗,与冷却水同时进行消毒。在冷凝水和冷却水加入消毒剂作用一定时间后要排放。每年清消最少一次。(2)风管系统: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按照《公共场合集中空通风系统清洗规范》执行。先清洗,后消毒,使用合格的消毒剂,可采用喷雾消毒办法进行消毒。(3)过滤网、过滤器、冷凝水盘等,先清洗,后消毒,使用评价合格的消毒剂,可采用浸泡的消毒办法。过滤网、过滤器最少每六个月清消一次,冷凝水盘每年清消一次。(4)净化器、风口、空气解决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先清洗,后消毒,使用评价合格的消毒剂,可采用擦拭或喷雾的办法进行消毒。净化器、风口最少每六个月清消一次,空气解决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每年清消一次。(5)集中空调机房可安装紫外线等进行定时消毒。(6)集中空调清洗出的积尘应先消毒再后按普通垃圾进行解决。(7)对集中空调风管、过滤网、过滤器、冷凝水盘、净化器、风口、空气解决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进行清洗、消毒和检测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人员防护。普通状况下工作人员应带口罩(使用四个小时后,消毒或更换),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戴乳胶手套。每次工作结束后洗手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风管内壁清洗消毒人员应穿防护服,戴防护帽和符合N95原则的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以及戴乳胶手套和鞋套,必要时戴防护眼睛。每次工作结束时洗手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九)手的消毒普通状况下,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必要时用75%的酒精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毫克/升~5000毫克/升的消毒液擦拭1~3分钟。五、发现传染病病人后的消毒方法1.住宿场合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它传染病病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法规,按照法定程序采用停业等对应紧急方法,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2.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与空调系统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每立方米用18-20%过氧乙酸原液5-6ml,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密闭薰蒸2小时后开门窗通风。也可用0.3%-0.5%过氧乙酸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有效氯含量为1500mg/L的消毒溶液或500mg/L二氧化氯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按20-30ml/m3用量计算,密闭1-2小时后开门窗通风。独立空调系统,在作上述消毒解决后还应对空调滤网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溶液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如遇中央空调系统,应先对病人活动的房间按上述办法进行空气消毒解决后,打开全部门窗,并将空调系统开至最大进行空气抽换并维持一段时间。对全部的过滤器、过滤网浸入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溶液中30分钟,消毒后用水清洁、晾干。全部送风设备和送风管路用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2)物体表面消毒对大堂、通道等公共区域的地面、墙壁、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卫生间等部位,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氯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3)床单、被套、枕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