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课 《大学之道》(分层练习)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第5.2课 《大学之道》(分层练习)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第5.2课 《大学之道》(分层练习)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第5.2课 《大学之道》(分层练习)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第5.2课 《大学之道》(分层练习) 高二语文高效课堂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5.2《大学之道》基础篇基础篇1.(2022秋·黑龙江牡丹江·高二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高尚的品德。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句意: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D.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句意: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故选A。2.(2021秋·北京海淀·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C.致知在格物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B.古今同义:根本始末。句意: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C.古今同义:认识、研究事物。句意: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D.古今同义:指平民百姓。句意: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故选A。3.(2022秋·上海闵行·高二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C.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D.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研究事物原理而后获得知识,获得知识而后意念诚实,意念诚实而后心志端正,心志端正而后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而后整顿好家庭,整顿好家庭而后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而后天下太平。两个“知至”之间应断开;两个“意诚”之间应断开,两个“心正”之间应断开,两个“身修”之间应断开,两个“家齐”之间应断开,两个“国治”之间应断开。或者,“知”在句中是名词,“至”是“知”的谓语动词,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BD。“身”在句中是名词,“修”是“身”的谓语动词,且“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BC。故选A。4.(2021秋·河北唐山·高二滦南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贼者也

仇视

譬如为山

堆积B.要誉于乡党

求取

致知在格物

推究C.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理

天下归仁焉

称赞D.君子喻于义

明白

若火之始然

……的样子【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自贼者也”的“贼”,伤害,句意:是自我伤害(自暴自弃)的人。C.“国治而后天下平”的“治”是指安定或太平,句意:国家安定然后天下才能太平。D.“若火之始然”的“然”通“燃”,燃烧,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故选B。5.(2021秋·安徽芜湖·高二芜湖一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例:见贤思齐焉A.朝闻道,夕死可矣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C.在止于至善 D.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A.“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B.“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C.“善”,形容词作名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D.“齐”,使动用法,使……整齐。故选C。6.(2021秋·天津·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默写。(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大学之道》中的具体表达是“身修而后家齐,,”。(2)质胜文则野,,,然后君子。(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4)《诗》可以兴,可以观,,。(5)知人者智,,胜人者有力,。【答案】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以群可以怨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彬、止、知。注意不要丢掉虚词。(2023秋·全国·高二假期作业)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节选自《礼记·大学》)(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明明德

彰明 B.先齐其家

使……整齐有序C.如恶恶臭

厌恶 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偏爱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夫晋,何厌之有C.食而不知其味

人而不仁,如礼何D.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10.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知识技能。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B.《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周礼》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的“天子”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庶人”原意是指众多的人,后来用以称谓“平民”。D.“大学之道”的“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目”以“修身”为根本。【答案】7.C8.D9.B10.B【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前一个“恶”为动词“厌恶”;后一个“恶”为形容词“不好的”。句意:好像厌恶臭气”。选项加点的是后一个“恶”,应该是形容词“不好的”意思。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词,把。句意: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以”,连词,表目的,来。句意:(这样)来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C.“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虽然在吃东西,却不知道它的滋味。“而”,连词,表假设,如果。句意: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D.“于”均为介词“在”。句意: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十目所视”和“十手所指”句式结构相同,都是主谓式,所以两个句子中间断开,单独成句,排除CD。“富润屋”和“德润身”句式结构相同,且句子主谓宾结构完整,单独成句;“心广体胖”是并列式结构,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周礼》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错,《礼记》在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故选B。参考译文:(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二)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做坏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夸耀自己好的一面。(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所以喜爱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的缺点、不喜欢一个人但又认识到他优点的人,天下很少见。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2022秋·浙江金华·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老子四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12.如何理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1.(1)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2)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稳;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显扬;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12.参考答案:这句话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见贤思齐”是说好榜样对个人的启示和鞭策,它能够驱使我们不断努力,积极追赶榜样;另一方面,“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坏的榜样或例子对我们的教诲,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像别人一样自甘堕落或犯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一个虚心学习他人优点,反省自我,自觉修养的过程。【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道”,宗旨、原则;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止”,达到。(2)“企”,踮起脚跟;“不行”,不能行走,走不远;“彰”,彰显;“伐”“矜”,自我夸耀;“长”,长久或尊重。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看到比自己好的人要把他作为榜样,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人,坏榜样,要学会做自我反省,从中吸取教训。“内自省”就是自我反省,强调的是自省的重要性,时时刻刻地进行反省,人才能不断地进步,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参考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大学之道》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老子四章》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缺点)。”——《里仁》(2022秋·新疆阿克苏·高二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B.致知在格物

格:标准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辟:偏向D.之其所哀矜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之道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B.知止而后有定

人而不仁,如礼何C.欲齐其家者

其恕乎D.小人闲居为不善

为之于未有15.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答案】13.B14.D15.D16.(1)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格:推究。句意: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万事万物。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的。句意:大学的宗旨。/代词,指大瓠。句意:我因为它无用就把它击破了。B.连词,表承接,才。句意: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连词,表假设,如果。句意:人如果不懂得仁,怎么对待礼呢?C.代词,自己的。句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句意:大概就是“恕”吧。D.都是动词,做。句意: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去做。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古义,大人之学;今义,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句意:大学的宗旨。B.古义,不能走长路;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句意: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C.古义,用绳子捆绑;今义,考虑。句意: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D.古今都是指小孩子。句意:不是因为想要同孩子的父母结交。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第一个“明”,形容词作动词,彰明;“明明德于天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天下明明德”,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2)“诚”,使动用法,使……真诚;“致”,获得。参考译文:

(一)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应该以修养自身的品德为根本。……

(二)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见到君子之后便躲躲藏藏,将他们做的坏事掩藏起来,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这样掩盖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真实情况,一定会显露在外表上。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多么令人畏惧啊!”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诚。

……

所谓修身在端正心念,是因为:我们有所愤怒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能够端正;有所恐惧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能够端正;有所喜好、逸乐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能够端正;有所忧患的时候,我们的心念就不能够端正。如果一个人的心不专注,看到东西如同没有看见,听到声音也如同没有听见,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这就叫做修身在于端正心念。

所谓要整治好家族在于修正自身品德,是因为:人往往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所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厌;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敬;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护;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轻。因此,喜欢一个人而能看到他的不足,讨厌一个人而能看到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谚语说:“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往往不满足于自己的庄稼长得硕大。”这就是说不把自身修好,就不能整治好家族。提升篇提升篇(2022秋·吉林·高二校考阶段练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道:道德 B.在明明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