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_第1页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_第2页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_第3页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_第4页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多媒体的时间表示与同步

6.1多媒体同步的基本概念

6.1.1同步的基本概念1.多媒体数据的特点:(1) 复合信息的实体;(2) 在计算机的控制之下合成的形成过程(3) 数字化的方式表示、存储、传输和处理的(描述多媒体数据的关键之一)(4) 这种复合的多媒体数据体中至少包含着一种非实时数据和一种实时数据实时媒体数据:有着严格时间关系的音频、视频等类型的数据(又称为连续媒体数据)非实时媒体数据(离散媒体数据或静态媒体数据):其它类型的数据。2.媒体数据的成份:同步的过程与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同步都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获取数据和合成数据:随着语音合成技术、OCR等技术的应用,划分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基于时间的媒体(Time-basedMedia,时基媒体)或时间依赖媒体(Time-dependent):媒体与时间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在采样、传输和回放表现时更需要以时间为参照系进行有序的组织time-dependent(mediastream)&time-independentmediaobjects(anykindoftraditionalmedialiketextandimages)时间敏感性生成方式连续媒体(敏感)静态媒体(不敏感)获取(源自现实世界)声音、视频信号静止图像合成(由计算机完成)动画文本、图形3.多媒体同步或合成(Orchestration):组织时基的、非时基的多种媒体序列通过传输、合成并达到某种表现效果。同步:与统一的时间基准(时钟)相关联的概念。媒体同步:由多媒体数据所具有的独特特征而引发出的问题Synchronizationinmultimediasystemsreferstothetemporalrelationbetweenmediaobjectsinthemultimediasystem.UseSynchronizationinmultimediasystemsascomprisingcontent,spatialandtemporalrelationsbetweenmediaobjects.

内容:媒体对象之间的相关性4.MultimediaSystems(1)Three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amultimediasystemcanbedistinguished:thenumberofmedia,thetypesofsupportedmediaandthedegreeofmediaintegration.(2)Combiningallthreecriteria,weproposethefollowingdefinitionofamultimediasystem:asystemorapplicationthatsupportstheintegratedprocessingofseveralmediatypeswithatleastonetime-dependentmedium.(3)classificationofmediauseinmultimediasystemsFigureclassifiesapplicationsaccordingtothethreecriteria.Thearrowsindicatetheincreasingdegreeofmultimediacapabilityforeachcriterion.

6.1.2同步的种类

1.多媒体数据内部约束关系:多媒体数据所包含的各种媒体对象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制约的关系Theinherentdependenciesbetweentheinformationcodedinthemediaobjectsmustbereflectedintheintegratedprocessingincludingstorage,manipulation,communication,capturingand,inparticalar,thepresentationofthemediaobjects.(1)基于内容的约束关系:在用不同的媒体对象代表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时,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所具有的约束关系。(Contentrelationsdefineadependencyofmediaobjectsfromsomedata.)

多媒体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多媒体数据更新过程中确保不同媒体对象所含信息的一致性解决办法:定义原始数据和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转换原则,并由系统完成对多媒体文档内容的调整(2) 空域约束关系/布局关系(spatialrelations&layoutrelationships):在多媒体数据显示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不同媒体对象在输出设备上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构化文档生成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ODA(OfficeDocumentArchitecture):定义结构化文档的国际标准,后更名为开放性文档结构采用树状模型对ODA定义的逻辑文档结构和布局文档结构进行了层次化描述根复合布局结构单元复合布局结构单元复合布局结构单元复合布局结构单元叶子:文档内容,属性表明数据的媒体类型逻辑结构:内容的组织方式布局结构:各数据之间的空域关系图ODA的布局文档结构(映射关系、基本布局对象和复合布局对象)(3) 时域约束关系:媒体对象在时间上的相对依赖关系Temporalrelationsdefinethetemporaldependenciesbetweenmediaobjects.(4) 总结:时阈特征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多媒体数据语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ontentandspatialrelationsarewell-knownfrompublishingandintegratedapplicationsystemswithdatabases,spreadsheets,graphicaltoolsandwordprocessingsystems.Thekeyaspectinmultimediasystemsisthetemporalralationderivedfromtheintegrationoftime-dependentmediaobjects.2.Time-dependentPresentationUnits

连续数据可以看成是由LDU构成的时间序列(或称为流)

(1)Time-dependentmediaobjectsusuallyconsistofasequenceofinformationunits.SuchinformationunitsareknownasLogicalDataUnits(LDUs)(2)Therearetwokindsofhierarchies.Thefirstisacontenthierarchythatisimpliedbythecontentofthemediaobject.ThesecondisthecodinghierarchybasedonthedataencodingtheLDUhierarchy(3)ClosedLDUshaveapredictableduration.ExamplesareLDUsthatarepartsofstoredmediaobjectsofcontinuousmedialikeaudioandvideo,orstoredmediaobjectswithafixedduration.ThedurationofopenLDUsisnotpredictablebeforetheexecutionofthepresentation.OpenLDUstypicallyrepresentinputfromalivesource,forexample,acameraoramicrophone,ormediaobjectsthatincludeauserinteraction.(4)LDU的划分:由具体的应用、编码方式、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传输方式等因素决定。图H.261码流中的LDU的不同划分3.ClassificationofLogicalDataUnits

(1)Fordigitalvideo,oftentheframesareselectedasLDUs.

(2)Inthecaseofthebasicphysicalunitbeingtoosmalltohandle,oftenLDUsareselectedthatblockthesamplesintounitsofafixedduration.FigureExampleofaudioLDUs

FigureExampleofvideoLDUs

LDUsareformedcomprising512samples,onesampleiscodedwithoneByte,andhence,eachblockcontains512Bytes.(3)Incomputer-generatedmediaobjects,thedurationofLDUsmaybeselectedbytheuser.

User-definedLDUdurationistheframesofananimationsequence.Forthepresentationofatwo-secondanimationsequence,30to60picturesmaybegenerateddependingonthenecessaryquality.ThustheLDUdurationdependsontheselectedpicturerate.(4)StreamsaremorecomplexwhentheLDUsvaryinduration.Figue

LDUsofvaryingdurationAnexampleistherecordingofeventsatagraphicaluserinterfacetoreplayauserinteraction.Inthiscase,anLDUisaneventwithadurationlastinguntilthenextevent.ThedurationofLDUsdependsontheuserinteractionanvariesaccordingly.(5)OpenLDUsofunpredictabledurationaregiveninthecasethattheLDUhasnoinherentduration.AnexampleofanopenLDUisauserinteractioninwhichthedurationoftheinteractionisnotknowninadvance.Figure AnopenLDUrepresentingauserinteraction

(6)TimerscanberegardedasstreamsofemptyLDUswithfixedduration.FigureLDUsofatimer.

LDUDurationDefinedDuringCapturingLDUDurationDefinedbytheUserFixedLDUDurationAudio,VideoAnimation,TimerVariable,UnknownLDUDurationRecordedInteractionUserInteraction(7)Table5.1givesanoverviewofthetypesofLDUsdiscussedabove.4.同步的种类媒体对象之间的时域约束关系按照确立这种关系的时间来区分

Theliveandsyntheticsynchronizationdistinctionreferstothetypeofthedeterminationoftemporalrelations(1)应用同步(表现同步/交互同步):从用户应用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同步,重点在于表现与交互。综合同步:在分别获取不同的信息之后,在人为指定的同步关系。Thetemporalrelationsareartificiallyspecified.

Thesyntheticsynchronizationisoftenusedinpresentationandretrieval-basedsystemswithstoreddataobjectsthatarearrangedtoprovidenewcombinedmultimediaobjects.Insynchronization,twophasescanbedistinguished:Inthespecificationphase,temporalrelationsbetweenthemediaobjectsaredefined.Inthepresentationphase,arun-timesystempresentsdatainasynchronizedmode.(2)现场同步(媒体间的同步):表现出同一个应用中数据源方与表现方之间存在的实际同步关系,也既端–端之间的同步关系。在信息获取过程中建立的同步关系Thegoalofthelivesynchronizationistoexactlyreproduceatapresentationthetemporalrelationsastheyexistedduringthecapturingprocess.Atypicalapplicationoflivesynchronizationisconversationalservices.(Reproduceatthesinkthesignalsinthesamewayastheyappearedatthesource.)FigureLivesynchronizationwithoutintermediatelong-termstorage.FigureLivesynchronizationwithintermediatelong-termstorageanddelayedpresentation.Thecapturingandpresentationaredecoupled.Itispossibletomanipulatethepresentationofthemedia.Thepresentationspeedmaybechanged,andrandomaccessispossible.Theprimarydemandoflivesynchronizationistopresentdataaccordingtothetemporalrelationswhichexistedduringthecapturingprocessofthemediaobjects.Lipsynchronizationdemandstightcouplingofaudioandvideostreams.Synchronizaitoncanbespecifiedbydefiningamaximalskewbetweenthetwomediastreams总结Inthecaseoflivesynchronization,thesynchronizationspecificationisimplicitlydefinedduringcapturing.Inthecaseofsyntheticsynchronization,thespecificationisdoneexplicitly.Userinteractioninlivesynchronizationincludesonlytheinteractionduringcapturing.Syntheticsynchronizationcanincludeuserinteractions,forexample,fornavigation.FigureLDUviewoflipsynchronization.(3)合成同步(媒体之间的同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侧重于它们在合成表现时的时间关系的描述。Inter-objectSynchronizationreferstothesynchronizationbetweenmediaobjects.FigureInter-objectSynchronizationexamplethatshowstemporalrelationsinamultimediapresentationincludingaudio,video,animationandpictureobjects.(4)系统同步(媒体内部的同步):“系统”指的是该层同步如何根据各种输入媒体对应的实际硬件系统(设备)的性能参数来协调实现其上层合成同步所描述的各对象间的时序关系。Intra--objectSynchronizationreferstothetimeralationbetweenvariouspresentationunitsofonetime-dependentmediaobject.FigureIntra--objectSynchronizationbetweenframesofavideosequenceshowingajumpingball.5.多媒体数据的构成:

(1) 主体部分是不同媒体的数据,包含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构成多媒体数据的成份数据(2)成份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同步关系)—同步规范(SynchronizationSpecifications)。在存储和传输成份数据时,必须同时存储和传输它们之间的同步关系。处理数据时要维持同步关系。(3)仅考虑时域同步关系时,时域同步规范由两部分构成:同步描述数据:媒体内部和媒体之间的时间约束关系同步容限:约束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6.多媒体同步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表示多媒体数据的时域特征在处理多媒体数据的过程中,如何维持时域特征。(同步机制)6.1.3 同步的分层服务模型四层模型的提出思路:通过层次化分析理解各种相关因素,找出能够满足要求的解决方法意义:规定了同步机制所应有的层次以及各层所应完成的任务,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来说,同步是建立在不同的分层的基础上的。不同层次的同步依据不同的接口机制来保证2.媒体层:针对的是单独的媒体数据流,属于物理层的同步,其同步的基础是数据流中的一个个基本逻辑数据单元,通过对这些逻辑数据单元的操纵来保证媒体在时间上的准确(1)处理对象:连续码流的LDU(2)接口任务:向上提供与设备无关的读、写操作申请必要的资源(CPU时间、通信带宽、缓冲区)和系统服务(服务质量保障服务),为该层各项功能的实施提供支持访问各类设备的接口函数,获取或提交一个完整的LDU当一个多媒体应用访问该层时,同步控制全部由应用本身完成(媒体层是同步机制与底层服务系统之间的接口,其内部不包含任何同步控制操作)

3.流层:属于服务层,也是媒体内的同步,其面对的是多个媒体数据流。处理的是多流之间的同步,以保证多个数据流在传输和表现过程中能够实现并行和同步。(1)处理对象:连续码流或码流组(2)接口任务:向用户提供(开始、结束、创建组)功能函数根据同步容限决定LDU的大小以及对各LDU的处理方案向媒体层提交必要的QoS要求(媒体层处理LDU的条件,最大延时及延时抖动范围等)流内同步和流间同步(在执行LDU处理方案的过程中,将对象内的偏差和对象间的偏差保持在许可范围之内,既实施流内与流间的同步控制)流内同步和流间同步是多媒体同步的关键(4)当一个多媒体应用直接使用流层的各接口功能时,连续数据和非连续数据之间的同步控制由应用本身完成。4.对象层:针对多媒体演示过程之中的各个多媒体对象的同步。通过相应的时间同步方案,保证各个多媒体对象能够按照规定的次序出现,并且能够响应用户的输入事件。(1)处理对象:对不同类型的媒体对象进行统一处理(2)接口任务:提供以一个完整多媒体对象为参数的功能函数实现连续媒体和非连续媒体对象之间的同步,并完成对非连续媒体对象的处理,同流层相比,该层同步控制精度较低根据规范层提供的同步描述数据,推导调度方案,同时还要考虑各媒体对象的统计特征:数据量最大最小码率、同步容限从媒体层了解底层服务系统现有资源情况必要的初始化工作(4)当一个多媒体应用直接使用对象层的功能时,其内部无需完成同步控制操作5.规范层/描述层:包括应用程序和创建同步规范的工具解决多媒体表现中各场景的安排与对象同步的描述,是作者与系统的接口Thislayercontainsapplicationsandtoolsthatallowtocreatesynchronizationspecificationsandforconvertingspecificationstoanobjectlayerformat.Itisanopenlayer.Itdoesnotofferanexplicitinterface.BeresponsibleformappingQoSrequirementsoftheuserleveltothequalitiesofferedattheobjectlayerinterface.Synchronizationspecificationmethodscanbeclassifiedintothefollowingmaincategories:Interval-basedspecifications,whichallowthespecificationoftemporalrelationsbetweenthetimeintervalsofthepresentationsofmediaobjectsAxes-basedspecification,whichrelatepresentationeventstoaxesthataresharedbytheobjectsofthepresentationControlflow-basedspecifications,inwhichatgivessynchronizationpoints,theflowofthepresentationsissynchronizedEvent-basedspecification,inwhicheventsinthepresentationofmediatriggerpresentationactions.6.2时间模型

6.2.1时间依赖的定义多媒体三个层次物理层:低层的时间关系服务层:应用媒体之间的时间关系人机接口层:用户的随机交互过程,浏览…(与时间有关,延迟不定)根据各种媒体及其表现特性确定时间的依赖关系Static静态的-没有时间依赖Discrete离散的-单一元素Transient短暂的-一时的Natural或Implied自然/蕴含的-真实世界中的时间依赖Synthetic综合的、合成的-人工产生的时间依赖Continuous连续的-在时间上连续Persistant持续的-在数据库中维持的6.2.2时间的概念模型

6.2.2.1时域场景和时域定义方案1.在表示时域特征的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对多媒体数据的时域特征进行抽象、描述以及给出必要的同步容限。抽象:忽略与时域特征不相干的细节,概括时域场景的过程时域事件:与多媒体数据在时域中发生的某个行为相对应,可以是瞬时完成,也可是持续一段时间的。一个时域场景由若干个时域事件构成数据对象分类:应用生命周期:持续对象-存在于整个应用周期非持续对象-动态建立并且用后丢弃表现:静态对象-长期存在短暂对象-出现很短,不需操纵数据采集:自然:真实时间-记录时间关系,存储人工:综合时间关系(合成)实况:不能进行时间操作2.确定性时域事件和非确定性时域事件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时域场景:(a)不含任何非确定性时域事件(b)P和r需在具体播放过程中确定图

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时域场景3.将多媒体对象抽象为一个时域场景后,需利用时间模型对场景加以描述时域模型:一种数据模型,由若干基本部件及部件的使用规则构成,时域场景建模的依据同步描述数据:建模的结果通过某种形式话语言转化为形式化描述时域定义方案(TemporalSpecificationScheme):时间模型及相应的形式化语言的合成4.同步容限:用户和同步机制之间,在应当以何种准确程度来维持时域特征方面所达成的一种约定。同步描述数据和同步容限构成了计算机系统内部对多媒体数据时域特征的表示图多媒体对象时域特征的表示过程5.在对同一时域场景进行描述,采用不同的时间模型,得到不同的同步描述数据时间模型1:针对事件发生的时刻时间模型2:针对事件发生的相对时刻时间模型3:针对事件对应的时间间隔从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时域场景,得到不同的同步描述数据都能如实全面的反映该场景的时域特征,是等效的根据所需处理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应用的需要选择时间模型图一个时域场景6.时域参考框架:研究多媒体同步的基础多媒体场景:对多媒体数据时、空等方面特征抽象的结果,反映多媒体数据在这些方面的语义,时域场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时域定义方案处理对象时域定义方案:是在计算机系统内为时域场景建模并对建模结果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方法,由时间模型(语义部分)和形式语言(语法部分)两部分构成;通过其将时域场景转化为同步描述数据(同步机制处理的对象)同步机制:是一种服务过程,能够了解同步描述数据所定义的时域特征,并根据用户所要求的同步容限,完成对该特征的维护定义时域参考框架的意义,组成部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6.2.2.2描述时域特征的时间模型

1.时间模型的构成:(1) 基本时间单位:表示时域场景中的事件时刻:持续时间为零的瞬间;时间点:瞬时,时间的零长度运动间隔:有一定的持续时间;时间段: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区间(2)关联信息:反映时域事件的组织方式定量关联信息:场景中的各时域事件相互独立,单独描述各时域事件在场景中的位置,间接反映事件间的关系定性关联信息:场景中的各时域事件彼此相关,对时域事件约束关系的描述次序信息:对各时域事件发生次序的描述,可分为全排序和部分排序信息对事件间时域关系描述的定性关联信息两个时刻之间的基本时域关系:对确定性时域场景任意两时刻之间仅存在一种关系两个间隔之间的基本时域关系:对确定性时域场景任意两间隔之间仅存在一种关系时间关系有十三种:before,starts,meets,overlaps,during,finishes,equals图6.5音频、视频及非连续性媒体的时态区间表示

用meets和equals时间关系表示同步的例非确定性时域关系:用于表示非确定性时域场景的特征—用基本时域关系的析取模式(Disjunctivenormalform)表示,不能明确描述的时域关系宽度关系:反映两个时间间隔在时间长度上的关系(shorter&longer)连续媒体:meets区间在时间上是邻接的不会重叠非连续媒体:before,先后关系(3) 时间表示技术:时间模型依照关联信息定义场景中各事件与时间轴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定期方案:根据定量关联信息(可以是准确时刻也可是时间间隔)定义场景中各事件与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伪定期方案:根据次序信息(定性关联信息,全排序或部分排序)定义约束传播方案:根据时域关系等定性关联信息定义宽度方案:根据事件的持续时间以及次序信息来定义(类似于伪定期方案)2.时间模型的分类:(1) 定量定期型:时刻、定量关联信息、定期方案;时间轴模型:各个媒体对象向时间轴投影,将时域场景的特征记录下来

优点:降低了维护同步描述数据的复杂度缺点:定量关联信息包含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难于用来表示非确定性事件(2) 定性定期型:时刻、定性关联信息(次序信息)、伪定期方案;虚轴模型:关联信息包含非确定性时域事件的全排序信息,时间轴模型的扩展特点:模型简单、同步描述数据易于维护,较强的表示非确定性时域场景的能力;同步描述数据较复杂,维护难度略高引入多条时间轴:时域场景中的确定性事件映射到物理时间轴上,物理计时单位;非确定性事件利用伪定期方案映射到逻辑时间轴上,逻辑计时单位(事件发生次序的编号)(3)定性时刻型:时刻、定性关联信息(时刻间的时域关系,也包含定量关联信息)、约束传播方案萤烛(firefly)模型:利用一定的时间参数对时刻之间的时域关系做进一步限定,描述事件之间固定的关联关系不提供时间参数或提供时间区间定义时刻间不完全确定的时域关系,以描述非确定性时域场景在两个层次上完成对时域场景的描述媒体级:虚轴模型文档级:定性时刻时间模型特点:同步描述数据复杂,不宜维护;有利于同步机制实施同步控制(4) 定性间隔型:间隔、定性关联信息(间隔间的时域关系,包含定量)、约束传播方案OCPN模型:ObjectCompositionPetriNet;不具备表示非确定性时域场景的能力(定性关联信息是对两个间隔之间基本时域关系的描述)TIB模型:TemporalInterval-BasedModel;具备表示非确定性时域场景的能力(还包括间隔之间非确定性时域关系的定义)(5) 定量间隔型:间隔、定量信息(间隔宽度)和定性信息(间隔排序)、宽度方案(与定性定期类似,一定的表示非确定性时域场景的能力(由定性关联信息的具体内容决定))6.3时间的规范与表示

6.3.1时间规范

1.时间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向在创建时和合成过程中所要求同步的数据对象提供一种时间关系的表达手段。2.表现的需求:对异质的数据能够同时地、顺序地、独立地表现对显示则要求不同的元素能对有关的过程和事件进行特征描述的模型“数据表现、用户交互、物理设备”同步折衷与计算系统中“并行、并发、多线程”的区别3.计算和多媒体两者关键的区别: 时间的依赖:“处理”“表现” 信息流控制:“任务”控制(计算)“人”控制(多媒体)4.其它的要求:没有绝对时间需求,时间依赖的多媒体数据对表现的计时要同时满足优先权和计时限制的需要6.3.2相对时间规范与绝对时间规范

1.时态瞬时(TemporalInstants):将虚拟的唯一顺序码同动态图像的每一帧关联,将码赋给声音轨道和动态图像轨道,以做到流和流之间的同步以时间轴作为参考对象,编辑时某些时间关系会丢失绝对时间参考系:图6.6相对于绝对时间轴同步相对时间参考系:相对于绝对时间轴(WorldTime)。失步可用丢弃的方法进行校正。2.基于时态区间(TIB)可用于建立多媒体表现模型,每一个区间都对应一组多媒体数据元素的表现TIB表示法是研究时间和时态逻辑的基础层次化方法:参考点方法:系统只在动作流的固定参考点才检查同步TIB可定义逆向的时间关系(支持反向和部分播放活动)3.并行与顺序关系:用于时间依赖媒体的公共表示方法,可只用并行和顺序的关系来表示串行和并行表示时间关系图图6.10非周期性区间的转换13种时间关系的3种形式引入计时器T,将原来在时间上的许多差别都归纳进了计时器的采用要求数据元素的一致性,以消除时间上的重叠 6.4多媒体同步的表示方法

1.多媒体数据时域特征的表示包含:同步描述数据和同步容限,两者的结合称为同步规范。2.事件间的偏差(Skew):在恢复后的时域场景中,时域事件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对象内偏差和对象间偏差,造成同步质量的降低3.同步机制:依据同步容限,保证恢复后的时域场景中,事件间的偏差在其许可范围内。同步机制要完成的两个主要任务:流内同步与流间同步4.多媒体同步质量的评估方式:主观评估6.4.1基于图形的表示法具有形象直观地说明同步语义的优势,适合于可视的、基于图形的多媒体表现的表示。基于图形的表示法有:时间线、流图、Petri网、时间层次法等,最著名的OCPN方法。1.Petri网的定义:二分有向图(bipartitedirectedgraph),可表示为CPN={T,P,A},其中T={t1,t2,…,tn},P={P1,P2,…,Pm},A:{T×P}U{P×T}→I,I={1,2,…}T代表变迁集合(转移点集),P代表库所集合(位置集),A代表有向弧集合。2.标记Petri网(MarkedPetriNet:MPN)的定义:CMPN={T,P,A,M},其中T、P、A的定义同PetriNet中的定义,而M:P→I',I'={0,1,2,…}。3.OCPN(ObjectCompositePetri-Net:对象合成网)定义:典型的定性间隔时间模型,Petri网的扩展COCPN={T,P,A,D,Re,M}其中T、P、A、M的定义同MPN中的定义,而D:P→R(实数集)Re:P→{r1,r2,r3,…,rk}该模型的基本时间单位与位置相对应,D、R、M标识了位置属性:D是从库所集合到实数(持续时间)的映射,各位置的持续时间e是从库所集合到资源集合的映射,各位置所需的资源M各位置所含令牌的个数4.OCPN模型:能够捕捉用于说明不同对象计时和显示需求的任何时间关系5.统一OCPN模型对于任何两个原子进程和它们的时间关系,存在相应的OCPN模型。反过来也为真,对于任何OCPN模型能够惟一确定相应的时间关系为了便于存储和检索多媒体数据,可对形式进行简化,采用统一OCPN模型,如下图所示,这个模型用于表示任何时间关系统一的存储形式,附加参数关系和总持续时间的说明,可唯一确定一种时间关系(书表)下图是“世界报道”例子的OCPN表示法。这个OCPN捕获了全部时间关系,可以在前向和逆向两个方向上模拟。

6.5时间同步与系统支持

6.5.1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中的同步

1.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结构多对多时:同步除媒体内和媒体间外,还需考虑到组同步(从各个信源发出的信息是否同步的到达信宿)2.TransportoftheSynchronizationSpecificationDeliveryofthecompletesynbhronizationinformationbeforethestartofthepresentation:特点:简单易行,适用于多信源情况,会引入附加延时Useofanadditionalsynchronizationchannel:特点:仅有一个信源,实时产生的时域同步关系(同步规范传送及时,准确);需保证规范按时无误的传送Multiplexeddatastreams:将同步规范与成份数据复接在一起,使用一个通道传送特点:没有附加通道,没有附加延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