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导引第一章心理学概观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一、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2、科学的基本特征: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二、1、心理学的目标:(1)描述: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如认知能力和心理社会能力的发展趋势;(2)解释: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如抑郁性别差异的ABC理论;(3)预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如判别分析;(4)控制:采取措施,使事物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如书写考试焦虑可提高考试成绩。描述和解释属于理论任务,预测和控制则属于应用任务第二节心理学的方法一、科学方法的6个基本步骤:观察;对问题进行定义;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和检验假设;发表研究结果;建构理论二、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1)定义:是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适合特点的研究问题;所观察的行为是亲眼所见,其行为和心理很少干扰,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被观察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预期行为的出现;自然条件下行为难于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结果难于重复;观察结果易受无关因素影响。(3)注意事项: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拟人化错误2、实验法:(1)定义: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从而了解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能控制无关变量,推论因果关系;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有计划引起某种行为现象发生;可使某种行为在不同条件下重复发生,反复观察验证。缺点;有些问题无法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讨。(3)典型概念:安慰剂效应:指没有实验操纵时,被试的行为也发生了改变3、相关法:(1)定义:了解两种变量之间关联到什么程度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适合研究不容易被操纵或者因伦理学原因无法操纵的心理现象;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甚至做出预测。缺点:无法确定因果关系4、调查法:(1)定义:预先拟定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资料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简单易行,相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能在短时间内调查最多对象,获得大量资料缺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受被试影响大,不合作的态度降低研究效度;访谈法要研究者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问卷编制的质量和适用范围也会影响结果(3)注意事项:样本的代表性;恰当的言语表达;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社会称许性(接受调查者在对题目作出回答时倾向于表现自己积极一面的程度)5、个案法:(1)定义: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2)优缺点:优点:适合于研究少见的且不能人为引起的现象;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个案缺点: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普遍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3)注意事项:个案的典型性;案主报告的真实性;研究态度的客观性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一、1、两大历史渊源:(1)自古以来流传的哲学;(2)18世纪兴起的生理学2、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1879年,冯特(心理学之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二、现代心理学派别1、结构主义:(1)代表人物:冯特(德国)、铁钦纳(英国)(2)核心观点:心理学的对象为意识经验;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意识经验的结构,也就是意识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不关注心理学的应用2、功能主义:(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2)核心观点:心理学的对象为意识经验;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有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或意识的功能;关注心理学的应用3、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2)核心观点: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行为是环境作用的结果4、完形心理学:(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2)核心观点:心理学既研究意识经验也研究行为;有组织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5、精神分析:(建立在个案研究法的基础之上)(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核心观点: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精神分析的目的是了解个人当前的观念和行为的潜意识根源;潜意识经验的过度压抑是心理疾病的根源6、人本主义:(第三势力)(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核心观点:主张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乐观的人性观:人有自由意志,人有选择并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三、当代心理学的取向:认知观;生物学观;文化观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神经系统与行为一、1、神经元(1)定义: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细胞(2)结构: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3)分类:按功能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中间神经元2、神经冲动的传导(1)全或无原则:当刺激强度未达到某一程度时,即无神经冲动产生。但当刺激强度大于某种程度而能引起冲动时,该冲动立即达到最大强度(2)突触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或肌肉、腺体细胞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区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3)神经细胞内电传导,神经细胞间化学传导二、神经系统的结构1、脊髓:主要作用:传导功能、发射功能2、脑:(1)脑干(后脑):延脑——我们的生命中枢网状结构: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2)小脑:调节躯体肌肉的运动和维持平衡(3)前脑边缘系统:由杏仁核(与情绪有关)、海马(记忆)、下丘脑(动机)的一部分或及部分组成3、躯体神经系统:(红色,遍布全身)作用:把各种感觉器官接受的刺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意志表现出来4、自主神经系统:(蓝色,只有上身)(1)功能:控制心跳、呼吸、消化、瞳孔的收缩、调节腺体的分泌(2)在一定程度上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3)交感神经系统: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促活动性功能)(4)副交感神经系统: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息(促营养性功能)(5)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具有拮抗性质第二节大脑皮层一、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分区(1)四叶:额叶(中央沟之前,侧裂之上);顶叶(中央沟之后);颞叶(侧裂之下);枕叶(颞叶和枕叶之后)(2)三区:感觉皮层区、运动皮层区、联合皮层区(3)六个关键识记部位:视觉皮层区(枕叶后部);听觉皮层区(颞上回<颞叶上部隆起的部位>);躯体感觉区(顶叶中央沟后面的中央后回<中央沟之后隆起的部位>),定位特点:左右交叉、上下倒置、投射面积;运动皮层区(额叶中央沟前面的中央前回),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受损导致运动性失语症即语言表达有问题;威尔尼克区(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受损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语言理解有问题,听觉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二、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右半球: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三、大脑皮层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优势法则;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始动调节;保护性抑制第四节行为的遗传学基础一、行为遗传学研究:1、选择性繁殖:白鼠走迷宫(说明遗传是影响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双生子研究:如果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更像,就证明遗传起作用,而同卵双生子的任何不同都归因于环境第三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概述一、1、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该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动机是活动的内在原因)2、动机的功能:始动功能、导引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二、1、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2、驱力是指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所引起的内在促动力量,这种力量迫使有机体去获得这种东西3、诱因是指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4、动机表现过程:缺乏-需要-紧张-驱力-行为-目标;非缺乏-诱因-紧张-驱力-行为-目标三、1、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强,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简单工作,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取得较好的成绩;适中的工作,中等的动机强度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较难的工作,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取得较好的成绩。2、动机冲突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具有消极意义的目标时,却必须接受其一方能避免其二而产生的冲突双趋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都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时,却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而产生的冲突。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趋近和回避两种对立的动机时而产生的冲突,例如,想摘玫瑰又怕刺多重趋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每个目标又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作用。例如,高考填报志愿四、动机的分类1、按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发性动机与继发性动机3、按动机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动机和内源性动机第二节生理性动机一、1、下丘脑底部是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中枢,即“饱中枢”,产生饱感并减少进食2、下丘脑外侧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中枢,即“饥中枢”,产生饥饿体验并增加进食二、瓦顿障碍箱:说明母性驱力最强烈三、1、刺激寻求驱力(感觉寻求):是指对探险、操作、好奇和刺激的一种反射性需要2、唤醒理论:好奇心和寻求刺激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在唤醒水平太低时,一种提高唤醒水平的尝试第三节社会性动机一、交往动机1、交往动机(亲和动机):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2、交往动机根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二、成就动机1、麦克里兰及其代表作《成就社会》2、成就动机的心理结构(1)在成就动机的形成过程,有两种彼此相对的心理作用:一种是希望成功;一种是害怕失败(2)成就动机的合成倾向(Ta)Ta=(Ms-Maf)[Ps(1-Ps)],Ms指追求成功的动机,Maf指回避失败的动机,Ps成功的可能性(即任务的难易程度)(3)追求成功的人所设定的目标:学习目标(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表现目标(最容易或最困难的任务)3、成就性动机与习得性无助(1)、习得性无助: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2)塞里格曼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第四节动机理论一、本能论1、代表人物:麦独孤、弗洛伊德、洛伦兹2、核心观点:将个体行为的动力归结为本能,即生来就有的倾向二、认知论1、认知失调论(1)代表人物:费斯廷格(2)核心观点:当个体对同一事物产生两种彼此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推动人做出消除失调以恢复平衡的行为(3)实验:强制顺从的认知性后果(4)改变认知失调的途径:改变或否定其一;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强度;在不改变原有认知因素的条件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因素2、归因论(1)代表人物:海德、韦纳(2)归因: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给予解释的心理过程,对自己行为的归因会影响今后同类行为的动机(3)韦纳归因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内在、不能自控、稳定)、努力程度(内在、能自控、不稳定)、工作难度(外在、不能自控、稳定)、运气好坏(外在、不能自控、不稳定)、他人作用(外在、不能自控、不稳定)、身心状况(内在、不能自控、不稳定)三个维度:外在与内在、难自控与不能自控、稳定与不稳定核心观点:并不是成败本身对个体发生影响,而是个体对成败给予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个体以后的情绪和行为三、社会学习论1、代表人物:班杜拉2、核心观点: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的主观判断3、自我效能:指个人对某种事务有过一些成败经验后,对自己相应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评估,具有领域特异性4、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体能训练四、需要层次与自我实现论1、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3、需要分类:缺乏性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成长性需要(自我实现)第四章学习第一节学习的概述一、学习: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含义:基于经验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相对持久/相对一致的例如:鹦鹉学舌、见贤思齐、习惯化、敏感化、望梅止渴二、学习的分类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及其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这几种学习各有其价值,究竟哪种更为优越需要视情境而定第二节经典条件作用一、条件反射:通过联结作用而形成的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经典条件作用)二、经典条件作用的原理1、无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UCR)、中性刺激(NS)、条件刺激(CS)、条件反射(CR)。如,望梅止渴:梅子外形(NS)+酸味(UCS)——唾液分泌(UCR)2、消退与自发恢复消退: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直至不再反应。自发恢复:已经消退的条件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通常能再次被条件刺激激发而出现3、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刺激泛化:当条件作用建立之后,一些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和无条件刺激匹配过,但也能引起有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刺激辨别:指有机体通过学习,能够在一些维度上将条件刺激和其他刺激区别开来,选择性地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4、高级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建立之后,让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条件刺激反复相伴出现,结果该中性刺激也变成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应。让这种程序建立起来的新的条件作用,称为高级条件作用。三、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1、条件性情绪反应白鼠(NS)+巨响(UCS)——恐惧反应(UCR)产品(NS)+帅哥(UCS)——兴奋、激动(UCR)2、在行为疗法中的应用对抗条件作用、满贯疗法、系统脱敏法第三节操作条件作用一、桑代克的效果律猫逃离迷笼的过程是一个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效果律:在一定刺激情境下,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其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增加;而伴随不满意结果的反应,其重复出现的规律将会降低二、操作条件作用1、操作行为:指有机体自发地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反应2、强化: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的事件3、惩罚: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降低该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的事件4、操作条件作用:由于行为结果的作用,导致有机体行为出现的概率发生改变的学习形式,就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斯金纳箱)三、操作条件作用的现象1、泛化与刺激辨别2、消退与自发恢复3、行为塑造:行为塑造是通过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使有机体最终习得该行为的过程。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这种方法称为连续性逼近,它是行为塑造的基本原则。四、操作行为的结果:强化与惩罚1、(1)正强化:在行为发生后,呈现或增强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正强化物:在正强化中呈现的刺激,如食物、金钱、微笑负强化:在行为发生后,撤销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增加负强化物:在负强化中呈现的刺激(2)初级强化物:指任何直接指向于有机体生物学因素的强化物,如食物、水。次级强化物:需要与已经存在的强化物建立联结才能起到强化效果的强化物,如金钱2、强化的程序(1)连续强化:对每次正确反应都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建立快、消退快部分强化:只对部分正确反应加以强化的强化程序,建立慢、消退慢如,诱导他人赌博,先连续强化,在部分强化(2)定比强化: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数目的正确反应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不定比强化:指在有机体做出不定数目的正确反应后即获得一次强化的强化程序,如挨家挨户推销的推销员都属于部分强化,都能够使有机体保持较高的反应频率(3)定时强化: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固定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能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不定时强化:指在前次强化后,经过一段不固定的时间间隔,有机体的反应才能再次获得强化的强化程序3、惩罚及其效果正惩罚:在行为发生之后呈现某种刺激而使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如批评负惩罚:在行为发生后撤销某种刺激从而使行为出现的概率减少第四节学习的认知观点一、顿悟学习1、代表人物:苛勒2、核心观点: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或偶然3、经典实验:黑猩猩获取食物二、潜在学习1、代表人物:托尔曼2、核心观点:强化并不是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建构了有关环境的认知地图3、经典实验:老鼠走迷津4、潜在学习:已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现出来的学习三、观察学习1、代表人物:班杜拉2、核心观点:3、经典实验: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实验4、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非通过直接经验产生的学习5、榜样:在观察学习中,做出某种反应并为个体所观察的有机体6、替代强化:因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第五章认知过程第一节感觉一、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受器官中的感受器是一种生物换能装置二、1、绝对阈限定义: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测定方法:对个体施加一系列由弱变强的刺激,使被试从完全不能察觉到刺激存在到明确报告刺激存在为止。取被试多次判断的50%点上的刺激强度为绝对阈限。2、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定义:辨别两个强度不同的刺激所需要的最小差异值测定方法:一个强度保持不变的标准刺激,一个是强度逐渐改变的比较刺激,被试多次反应中50%感到有差异的数值韦伯定律:差别阈限虽因刺激类别与感觉类别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存在着一种定比关系:K=△I/I。K是韦伯分数,K越小,感觉越敏锐。K主要适用于中等强度范围的刺激。三、基本感觉现象1、后像后像: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视觉后像:因刺激消失而视感觉暂时留存的现象正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或颜色与刺激相似的视觉后像负后像:刺激消失后残留的亮度性质与刺激相反、颜色性质与刺激互补的视觉后像。颜色视觉主要出现负后像2、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因刺激作用持久或缺乏而是感觉器官的敏锐度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由亮处进入暗处时视觉对弱光刺激的敏锐度提高的现象明适应:由暗处进入亮处时视觉对强光刺激的敏锐度降低的现象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某一感觉器官,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器官而产生的感觉对比连续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相继作用于同一器官而产生的感觉对比四、几种主要感觉1、视觉视觉的器官是眼睛视网膜外层的视细胞是视觉感受器,可直接感受光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细胞分为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视网膜中央部分的凹陷处为中央窝,是视觉系统中对刺激最敏感的地方。杆体细胞分布于中央窝以外的整个视网膜上,不能辨别颜色,对光刺激比锥体细胞更敏感,是我们能在非常暗的光线条件下看见东西。锥体细胞主要集中于中央窝附近,主要感受亮光和颜色刺激,产生颜色和精细7视觉,如果缺少一种或数种,将会导致色盲。盲点是视网膜上最不敏感的地方,无视细胞。引起视觉的刺激是波长介于400nm-700nm范围内的电磁波。颜色视觉有三个属性,即色调、明度、饱和度。混色与补色: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波混合之后我们所得到的颜色视觉称为混色,由二色光混合之后变为灰色的现象称为补色色光混合时用加法混色,颜料混合时用减法混色2、听觉引起听觉刺激的频率介于20-20000Hz的声波听觉的三种属性:音高、响度、音色3、人的基本味觉主要有酸、甜、苦、咸第二节知觉一、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加工过程:感觉、知觉组织、辨认与识别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数据驱动加工):抽取并加工从环境刺激中获取的感觉输入信息,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事物的属性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概念驱动加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等高级心理活动帮助帮助知觉过程辨认和识别,依赖于知觉主体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定义:指我们的知觉体验不单是由刺激物体单独引起的,而是由物体周围存在的其他刺激共同引起的。例子:人像与酒杯双关图、大象到底由几只脚2、知觉的理解性定义:指我们在感知某些事物或现象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或现象加以解释或判断,从不同方面加以理解。例如:隐匿斑点图3、知觉的选择性(感觉与知觉最本质的差异)定义: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知觉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知觉体验例如:老妪少妇图4、知觉的整体性定义:指我们把由多种属性或部分构成的客体事物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现象5、知觉的组织性定义:指知觉对感觉信息选择与整合的处理过程具有主动的、系统的和逻辑的特点例如:相似法则、接近法则、连续法则6、知觉的恒常性定义:指因知觉条件的改变,知觉对象的网膜成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心理形象维持不变的现象。包括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水中的筷子三、几种主要知觉1、空间知觉(1)视空间知觉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2)听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对时间长度的估计,1秒钟左右最为正确3、运动知觉(1)似动知觉自主运动:刺激物本身静止而观察者知觉其移动的心理现象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距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的两个刺激物之间连续运动的心理现象诱导运动:由于一个刺激物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刺激物看上去运动的知觉现象,如浮云遮月4、错觉第三节记忆一、记忆概述1、记忆是经验的保留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保持是巩固以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回忆(经验过的事物不再面前)或再认(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3、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信息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4、记忆包括由浅入深、动态发展的三个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加工层次,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二、感觉记忆1、图像记忆的存储容量为9-20个项目,存储时间为0.25-0.35秒;声像记忆的存储容量为5个项目,存储时间为4秒钟2、斯伯林用全部报告法与部分报告法研究图像记忆3、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留时间极短;容量较大;痕迹容易衰退三、短时记忆1、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块,时间约为5秒-2分钟2、扩大短时记忆的有效途径是组块。组块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以往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较熟悉的、意义较大的信息单位。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复述,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很快消失4、干扰理论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在保持过程中,由于对其他材料的记忆或其他的心理操作干扰了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从而造成遗忘5、前摄抑制是指先识记的材料对后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后摄抑制是指后识记的材料对先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四、长时记忆1、根据记忆内容性质的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包括姓名、单词、人脸等。陈述性记忆又分为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的基本的事实性知识包括名称、规则等。情景记忆,是与时间和地点有关的记忆。(2)程序性记忆,是对学会的行为和技能的记忆。如打字、打球的动作2、根据是否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动完成(2)外显记忆,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如考试时对记过的概念、原理的回忆3、长时记忆的提取与遗忘(1)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往往与当初识记的信息有出入,这种现象称为记忆扭曲。(2)长时记忆的遗忘艾宾浩斯(首次采用试验法研究人类高级认知),通过实验揭示了无意义材料/无意义音节的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L形图4、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先快后慢);材料的性质(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的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熟练动作技能遗忘最慢);系列材料的位置(一般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序列位置效应);学习程度(过度学习50%左右记忆效果最佳);加工深度(将记忆材料与已有经验尽可能建立丰富联系,将记忆材料整理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都可能减少遗忘);动机(容易引起兴趣的、伴随深刻情绪体验的材料不容易遗忘)第四节思维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表征: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物体能得到适宜的表征,问题的解决就会比较容易,否则,问题就难于解决或无法解决。例如,和尚难题2、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又是对解决问题有利,有时不利。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4、认知结构:是个人已有的经验及其组织,决定了个人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二、问题解决策略1、算法和启发法(1)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一个问题有算法,只要按照规则进行操作,尝试全部的可能性,最终都会解决问题。优点:能保证成功;缺点:费时费力(2)启发式策略:个体凭经验和有指向性的分析,用较少的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点:能更有效、更迅速地解决问题;缺点:不能保证问题的解决2、几种常用的启发法(1)手段-目的分析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一系列子目标,把每个子目标作为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通过逐步缩小问题的现存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解决河内塔问题;传教士过河问题(2)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例如:中学生解决几何问题(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得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第六章情绪、压力与适应第一节情绪一、情绪的概念1、定义:以生理唤起水平、表情和主观感受的变化为特征的心理现象2、三种主要成分:生理变化;表情(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表情和言语表清);情感3、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二、情绪的表达表情的先天性;表情的普遍性;表情的文化特性三、情绪的理论1、詹姆士-兰格的躯体反应理论代表人物:詹姆士、兰格核心观点: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2、坎农-巴德的中枢神经过程理论代表人物:坎农、巴德核心观点: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3、沙赫特和辛格的认知评价理论代表人物:沙赫特、辛格核心观点:认知对刺激引起的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引导和解释导致情绪的产生。第二节生活压力一、生活压力的来源日常烦恼、生活改变、心理因素二、生活压力下的生理反应:一般适应综合症一般适应综合症包括如下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衰竭阶段第三节生活压力的应对一、应对策略的分类1、问题指向的应对策略:指直接面对问题的策略,适用于可控的压力源2、情绪指向的应对策略:指可用来减轻压力所产生的不适感的策略,适用于不可控的压力源二、压力的调节变量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自我效能预期、心理刚毅和控制感、幽默感、社会支持三、应对压力的只要心理学方法压力思想灌输训练、控制非理性信念(一、通过认真反省来认识那些使自己感到痛苦的想法;二、评价自己想法的正确性;三、找出与自己所持的非理性信念相反的想法;四、从心里表扬自己以示奖励)、降低唤醒水平第七章意识第一节意识及其状态与层面一、意识1、定义:指个人对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身心活动的综合觉知2、意识的含义:意识是对环境的感觉觉知;意识是选择性注意(如变化盲视、鸡尾酒效应);意识是内部指向觉知二、意识的状态与层面1、正常条件下的意识状态(按照意识支配性的强弱来划分)控制的意识状态(考试)、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边听课边记笔记)、白日梦状态(不由自主的走神)、睡眠状态(并非无意识的)2、非正常条件下特殊的意识状态打麻药或吃特定的药、毒品、酒精、催眠都可以使人进入特殊的意识状态第二节睡眠与梦一、睡眠1、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2、睡眠阶段:阶段1:脑电波Theta,频率4-7阶段2:脑电波睡眠纺锤波和K结,频率12-14阶段3-4:脑电波Delta,频率0.5-2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低电压,随机、快速、呈锯齿状波年龄越小,REM所占的比例越高3、睡眠需要理论(1)、生物节律论:每个人都有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自然作息规律(2)、进化理论: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之所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睡眠方式,主要是在生存过程中长期进化而来。(有利于防止特定物种暴露于对它们有害的环境中)(3)、恢复论于保养论:NREM睡眠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是恢复和保养,有助于身体的恢复;REM有助于恢复心理和大脑功能二、梦1、梦境的特征: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梦境的预示性2、梦的理论(1)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反映着潜意识的愿望与冲动,梦是欲望的满足,在梦中人们可以释放白天被压抑的冲动(2)现代神经生物学的激活-整合模型梦是大脑试图合并睡眠中随机发生的神经活动,从中寻求意义三、睡眠障碍1、失眠症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第三节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一、催眠高催眠易感性人的特征:容易接受暗示、喜欢沉思幻想、容易集中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理利用网络说课稿分钟
- 碧桂园物业管家述职报告
- 教育器材租赁合同模板
- 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 温室大棚灌溉系统安装协议
- 新能源项目密封条模板
- 外卖公司墙布施工合同协议
- 城市住宅楼隔音改造合同
- 科研机构办公设备招投标书
- 城市有轨电车塔吊租赁合同
- GB/T 6451-202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六年级英语学困生帮扶记录
- LED屏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统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边坡防护作用与防护类型全解课件
- 项目收费站机电工程(三大系统)设备基本培训资料
- 非饱和土力学03-吸力与SWCC课件
- 难治性高血压-课件
- 混凝土搅拌站租赁合同范本(4篇)
- 成人无脉性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流程演示文稿
- 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