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含量对cucrfemnalxx=0,05,15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_第1页
al含量对cucrfemnalxx=0,05,15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_第2页
al含量对cucrfemnalxx=0,05,15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l含量对cucrfemnalxx=0,05,15合金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影响

传统的铬设计理念认为,添加过量的金属环会形成许多金属化合物,降低键的性能。所以传统合金都是以一种或两种元素作为主要组元,并且添加一些微量的其他元素来改善性能。20世纪90年代,台湾学者首先提出“高熵合金”的概念,该合金和传统合金最大的区别就是由多种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按照等原子比或近似等原子比配比,没有一种元素作为主要元素,是由多种元素共同表现来展示其特色。按照Gibbs相规则,当合金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时,F=C–P+1,F为自由度,C为组元数,P为相数。在恒压下,一个C组元系统中最大的平衡相数P=C+1。对高熵合金的研究表明,高熵合金倾向于形成简单固溶体,而不是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因此合金内相的总数远远低于Gibbs相规则所允许的数值。高熵效应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由于高熵效应抑制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出现,使得合金形成简单晶体结构,因此,高熵合金具有高硬度、强耐腐蚀性、良好的耐磨性及高温抗软化等优良性能。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的合金,目前无论是在实验研究还是理论研究方面的结果都比较少,对于高熵合金的形成机理等问题还少有报道。本实验通过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由5种过渡族金属元素组成的等原子比合金,并以此为基与Al组成伪二元合金系列CuCrFeMnTiAlx(x=0,0.5,1.0,1.5),结合该合金系的组织结构分析,研究了Al含量对合金的组织结构、硬度及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1试验与表征方法将Cu、Cr、Fe、Mn、Ti、Al6种合金元素(各种元素的纯度都大于99.9%)按照设计的体系进行配比,在氩气保护下通过真空电弧熔炼制得CuCrFeMnTiAlx(x=0,0.5,1.0,1.5)伪二元合金系铸锭(定义Al-x表示CuCrFeMnTiAlx),每个合金锭重复熔炼4次以保证成分均匀。从合金锭上截取尺寸为Φ9mm×10mm的圆柱体,用于摩擦磨损试验。采用УТИТВ-100型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合金在干摩擦滑动条件下的耐磨性能。磨损试验在室温下以无润滑方式进行。所用偶件为Φ70mm×10mm的GCrl5钢盘。试验滑动速度0.8m/s,滑动距离1000m,载荷为20N。采用HV-5与FM-700型维氏硬度仪分别测试合金的宏观与显微硬度;分别采用S-570与S-47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金微观组织及磨损表面形貌;采用能谱分析仪(EDS)对合金进行微区成分分析;采用D/max-rB旋转X射线衍射仪测定高熵合金的相结构;采用PhilipsTecnai2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合金的晶体结构。2结果和分析2.1化学成分分析图1为铸态Al-x合金微观组织的SEM照片。由图1可以观察出,合金的组织形态为典型的枝晶组织,由枝晶与枝晶间区域构成。当Al含量由0增加到1.5时,枝晶形状由树枝状转变为花瓣状。经EDS分析,得出铸态Al-x高熵合金初生树枝晶DR和枝晶间ID各相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Cr、Fe、Ti这3种元素基本分布在树枝晶内;Al、Mn大体在两相上均匀分布;初生枝晶间Cu富集的现象特别明显,均在50%左右。根据Boltzmann假设,由n种组元组成的合金的混合熵Smix可以表示为:式中,T为热力学温度;Hmix为混合焓。由式(2)可知,高的混合熵能显著降低系统的自由能,降低元素偏析的趋势,使得固溶体在凝固时比金属间化合物和其他有序相更容易形成,也更稳定。由于Cu与Cr、Fe的混合焓分别为+12和+13kJ/mol,Cu-Cr和Cu-Fe之间的混合熵不够平衡它们之间如此大的混合焓,这样Cr与Fe将阻碍Cu存于枝晶中;而且Cu自身与其他元素的结合能力也很差,从而导致在凝固时进入枝晶间区。2.2亚甲基-固溶体的晶体结构图2为铸态Al-x合金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图2发现,Al-0、Al-0.5和Al-1.0形成了密排六方(hcp)结构的固溶体,Al-1.5形成面心立方(fcc)结构和少量密排六方(hcp)的固溶体,其中Al-0还存在少量的未知相。根据布拉格定律,可以计算出各相的晶格参数,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当添加少量Al时,Al-0.5合金形成的密排六方(hcp)相与Al-0合金的晶格参数相差不大;当添加Al的含量为1.0时,较多Al原子的固溶使晶格发生畸变,晶格往c轴方向膨胀;当Al含量为1.5时,由于出现fcc相,缓解了密排六方(hcp)固溶体的晶格畸变,使得密排六方(hcp)相的畸变量减小。图3是Al-1.5合金的TEM明场相及相应枝晶DR与枝晶间ID的衍射花样。通过衍射花样分析,可知Al-1.5合金枝晶为密排六方结构,枝晶间为面心立方结构。3.3al-1.5合金的硬度图4为铸态Al-x高熵合金的硬度曲线。由图4可知,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逐渐升高,其中Al-1.5合金的硬度最高,可以达7.19GPa。这是由于随着Al含量的增加,晶格畸变增加,固溶强化效果增强,所以硬度提高。合金枝晶的显微硬度远远高于枝晶间的显微硬度,这是由于过多的Cu聚集在枝晶间内,导致了枝晶间变软,从而硬度下降。2.4磨损对al-0.5合金摩擦系数的影响图5为铸态Al-0、Al-0.5和Al-1.0合金的磨损量与磨损距离的关系(Al-1.5较脆,不做分析)。由图5知,随着磨损距离的增加,Al-0合金的磨损量最大,Al-0.5最小,Al-1.0处于两者之间,这说明Al-0.5的耐磨性能较好。材料的摩擦系数是用来表征材料耐磨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摩擦系数越小,说明耐磨性越好。图6为铸态Al-x合金的摩擦系数与磨损距离的关系。可以看出,合金的摩擦系数随着磨损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当磨损距离超过600m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Al-0.5合金的摩擦系数较小。其原因可结合磨损形貌进行分析。图7为合金进行磨损试验后的表面磨损形貌,箭头所示为摩擦方向。由图7可知,磨损试验后的合金表面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当Al含量为0时,合金在磨损过程中表面材料大面积地破碎脱落,磨损表面没有明显的犁沟,粘着磨损现象明显。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硬度升高,合金表面的破碎脱落量减少,表面出现明显的犂沟,粘着现象减弱,合金摩擦系数升高。但由于Al-0.5合金在磨损初期摩擦系数较高,产生的热量导致表面氧化,摩擦表面产生了氧化区,从而降低了合金的摩擦系数,使得Al-0.5合金的耐磨性提高。图8为Al-0.5合金在磨损过程中出现的氧化区形貌及能谱分析。图8a为形貌图,图8b为能谱分析。由图8b可知,该区域内除了有合金体系的元素之外,还有大量的氧存在,摩尔分数可达42.16%。3al-1.5合金混合熵1)制备的CuCrFeMnTiAlx(x=0,0.5,1.0,1.5)铸态高熵合金具有简单结构。随着Al含量的增加,Al-x合金由密排六方(hpc)结构转变为面心结构(fcc)。2)合金的组织为典型的枝晶组织。初生枝晶间Cu富集的现象明显;Cr、Fe、Ti元素基本分布在树枝晶内,Al、Mn大体均匀分布在两相上。3)随着Al含量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