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天温度词辨_第1页
唐五天温度词辨_第2页
唐五天温度词辨_第3页
唐五天温度词辨_第4页
唐五天温度词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五天温度词辨

在研究现代汉语单词的方法时,姜少玉提出了“识别单词和声音”、“参考前人的解释”、“分类比较”、“基于声音的正义”、“方言补充”和“基于语言的理由”等方面(见《现代汉语研究概论》第五章第二部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发。现就唐五代文献中见到的几个疑难词语,按以上方法试加考辨,就正于方家。一施家,得色铤而“去污化”唐慧超《往五天竺国传》:“即从此国乃至五天,不多饮酒。遍历五天,不见有醉人相打之者。纵有饮者,得色得力而已,不见有歌舞作剧饮宴之者。”(伯3532)张毅校云:“得色得力”中“色”乃“气”之讹。(《往五天竺国传笺释》56页)按:“得色得力”不误,“得色得力”的说法最早见于汉译佛典。如:“菩萨意念,欲先沐浴然后受糜。行诣流水侧,洗浴身形。浴讫欲出水,天神按树枝,二女奉乳糜,得色气力充,咒愿福无量。”(后汉竺大力、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卷下)“当令施家,世世得愿,得色得力,得瞻得喜。安快无病,终保年寿。”(吴支谦译《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色力”犹“气力”、“精力”,唐宋后亦常见。如:“其时,菩萨为平等故,并总受之;息贪欲故,按成一钵以受乳糜。食充色力,欲诣正觉山。”(《祖堂集》卷一“第七、释迦牟尼佛”)“时彼国王名天德,迎请供养。王有二子,一凶暴而色力充盛,一和柔而长婴疾苦。”(《景德传灯录》卷二“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少年色力健,魔佛奈他何!”(明袁宏道《赠心湛一小师》诗)“当趁此色力,专心读书。”(清黄宗羲《平阳铁夫诗题辞》)二“于”为“于”,其又作“于”,其又作“于”字,又称“于”敦煌写本书仪:“舅母亡,外生吊:入屋灵前立哭五六声,拜灵讫,退户西头,面向北跪,哭廿余声。于捉内兄弟手出。”(斯1725号)周一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敦煌写本书仪中所见的唐代婚丧礼仪”一文中引以上一段文字,最后一句作“于[?]捉内兄弟手出”,认为“于”字义不明,或“于”后脱一字。按:原写本不误,“于”自古可单独作承接连词,相当于“于是”之义。清刘淇《助字辨略》卷一云:“训‘于’为‘于是’者,以‘于’为省文也。”如:“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尚书·尧典》)孔疏云:“百姓蒙化皆有礼仪昭然而明显矣,又使之合会调和天下之万国,其万国之众人于是变化从上,是以风俗大和。”这就是以“于是”训“于”的。《汉书·成帝纪》引此句作“黎民于蕃时雍”,应劭曰:“言众民于是变化,用是太和也。”不过,前人言及者,仅先秦一、二例,故不为人熟知。其实同样的用法,刘宋时撰写的《观世音应验记》中亦数见(该书为刘宋北地尚书令傅亮、太子中舍张演、齐司徒从事中郎陆杲所撰集),如:“既被录付狱,便至心诵《观世音经》。得十余日,白昼见观世音,问李:‘何以不去?’具答:‘不能得。’又曰:‘但起。”而锁即已脱地。于(是)径直归家。狱官及守防人都自不觉。”(《观世音应验记三种》32页)日本京都东山区粟口青莲院《吉水藏》写本原作“于径直归家”,即“于是径直归家”之义,本不误。而中华书局点校本在“于”字下补一“是”字,误甚。“郭宣曰:‘卿但如我至念,自应降神,若得解脱,当各出十万钱,与上明寺作福事也。’言此,复于兴厉心,经得少何,事遂并散。”(同上,36页)此例中“复”写本原作“后”(繁体字“复”、“后”形近)故当标点为“言此后,于兴厉心”,“于兴厉心”即“于是即兴厉心”之义。“诵《华严》者,即下地叩头,头面流血,忏悔谢过。事毕,欲别去。此人止曰:‘常有一老翁饷我食,子可少待。’而久之不来,[终](于)别而去。”(同上,66页)其中“终别而去”写本原作“于别而去”。“于别而去”即“于是分别而去”。中华书局点校本因不明“于”义,臆改为“终”。同样的用法,亦见于圆仁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如:“因送今年供,来于(此处),同见光瑞,注泪而云……”(《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卷三,开成五年六月廿一日,297页)日本东寺抄本,池田本原均作“因送今年供来于同见光瑞”,全句为因果复句,“因送今年供来”为表原因的分句,“于同见光瑞”为表结果的分句。故当标点为“因送今年供来,于同见光瑞”。“于同见光瑞”之“于”即“于是”之义,为连词。小野胜年先生因未明“于”有“于是”义,遂在“于”后凭空加上了“此处”两字,并将“来”字误属下读。其实“于”的这一语法功能用法,和“因”类似,“因”可作介词,亦可作承接连词。三“千”、“博该”与“内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五、敦煌名族志残卷”:“干长[子]嗣业,自天聪明,博谚经史,训诸方岳,爱好琴书,令问久彰,清声远著。”(100页,伯2625号)按:“博谚”当为“博该”之讹。写本“亥”常俗写如“彦”,如:“菩萨相随皆跃跃,声闻从后乐咳咳,未容开眼分明看,早到维摩会里来。”(《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其中“咳咳”写本正如“喭喭”。“同名同姓有千█,煞鬼交错枉追来;勘点已经三五日,无事得放却归回。”(同上《目连变文》)其中“千█”即“千孩”之俗写。“金言大启,玉偈宏谚”(同上《秋吟》中,“宏谚”亦为“宏该”之讹。故“博该”就写成了“博谚”。“博”、“该”乃同义连文,均有“广博”之义,如:“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晋书·祖逖传》)“博”、“该”相对为文。“博该经史”中之“博该”已作动词,乃“通晓”、“通达”之义,“博该经史”即“博通经史”。又可倒文作“该博”,如:“唯靖该博经史,兼通内纬。”(《晋书·索靖传》)更为有力的佐证是:“草堂和尚嗣圆禅师,师讳宗密,未睹行录,不叙终始。师内外谚瞻,朝野钦敬。”(《祖堂集》卷六“草堂和尚”)其中“内外谚瞻”亦为“内外该瞻”之讹。“内外”指内典与外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称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赡”有“丰富”之义,如:“惟此马生,才博智赡。”(晋潘岳《马汧督诔》)“该赡”即“渊博丰富”之义,“(到)溉下车,欣然就席,便申问难,往复从容,义理该赡。”(《南史·贺琛传》)《祖堂集》中“内外该赡”即指草堂和尚博通内典外典,知识丰富。故使“朝野钦敬”也,又可作“博赡”、“赡博”,如“辞章博赡,玄黄成采。”(《南史·刘勔传》)“今锺陵秀士陈用拙,出其宗人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博精致,足以下视两汉迂儒矣。”(唐司空图《疑经后述》)四“贪祥”是“阙疑”的误写《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会昌五年六月九日”条:“辛长史专使来施绢一疋、抹肚一、汗衫、褐衫一。书中云:‘续到拜辞,请暂时待者。’缘县家已差人贪祥,不及相待,便发。”(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472页)按:“贪祥”一词,颇为费解。小野本注云:“貪祥。祥█他人█/贪祥。祥是吉兆,也许是说贪图吉兆,而打扰了别人的幸事。”(《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第四卷,174页)足立喜六、盐入良道本在“贪祥”下均未作注,足立将此段文字标点为“缘县家已差人,贪祥不及相待,便发。”译为:“縣家█/因为县衙已派遣人,贪祥而[打扰了幸会]不能相待。”(《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第二册,263页)白化文先生等《校注》:“[贪祥]贪图有祥瑞的日时。古人出行向来选‘黄道吉日’,兼选良辰。”三家意见如出一辙,都将“贪祥”看成是“贪图吉兆”。然而“贪图吉兆”与“不及相待”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为了自圆其说,小野与足立只得加上“打扰了别人的幸会”一句,但这样一来,着实犯了训诂学上所谓“增字为训”的大忌。倒是赖肖尔取审慎的态度,作为未详而“阙疑”。一般说来,语言中一个词的产生与运用决不会是孤立的现象,即使是引申用法,在实际语言中必然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但“贪祥”这一说法不仅唐代或唐代前后的汉文文献中从未见过,笔者遍检日文辞书,加之向日本学者请教,在日本语中亦未尝见闻。因此,对此问题,笔者抱疑日久。愚以为,解决这一疑案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仔细研读《行记》现存的最早版本——日本京都东寺所藏兼胤写本。在反复披寻写本的过程中,笔者终于发现,“贪祥”实乃“贪程”之形讹。《行记》一书中,“程”字多次出现。如:“前后之程”(卷一,开成三年七月十八日,14页)“京牒不说程粮”(卷四,会昌五年六月十三日,475页)“料前程趁彼的不及”(同上,大中元年六月五日,508页)凡此“程”字,一律将左边的“禾”旁写作“礻”;将右上的“口”写作“丷”。这种写法并非兼胤独创,而是当时的一种俗写,我们能见到的其他唐、五代写本和宋后的刻本亦莫不如此。如韩国海印寺所刻《祖堂集》中四个“程”字无一例外地刻成“█”(见太田辰夫编《唐宋俗字谱》祖堂集之部),而《行记》写本中“祥”与“程”字极为相似,故完全有讹误的可能。(而且很有可能在圆仁的手稿上就是用的俗字。故后代的抄写者已分辨不清。)再者,“贪程”一词,作为“贪赶路程”之义,在唐代以降的文献中却触处可见。如:“度水却嫌船著岸,过山翻恨马贪程。”(唐杜荀鹤《叙吟》诗)“风樯好住贪程去,斜日青帘背酒家。”(唐刘禹锡(《鱼复江中》诗)“事痛感行宾,住得贪程船。”(唐刘言史《苦妇词》诗)“只知贪程,不觉蹉路。”(《禅林僧宝传》“金山达观颖禅师”)“洛浦贪程太速,不知蹉过凤楼。”“贪程太速,不觉落草。”(《虚堂和尚语录》卷九“一呼便领,终不孤他国师。再唤不回,只为贪程太速。”(同上卷十)“有般汉,不解截断大梅脚跟,只管道贪程太速。”(《碧岩录》卷十)“贪程太速”是禅宗语录中的习用语。又“贪程不止,独一仆相随,天曛黑,不复辨路。”(明冯梦龙《情史·情鬼·钱履道》)另有“贪路”一词,意思与“贪程”相同。如:“又行者贪路,告籴炊爨,皆以昏晨。”(晋潘岳《上客舍议》)“东归贪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诗)“我行贪路发五更,马上吟看乱山晓。”(元王恽《江南道》诗)如果我们认为“贪祥”是“贪程”之讹,那么,“缘县家已差人贪程,不及相待,便发”一句就迎刃而解了。此言:因为县衙已派遣的公人贪赶路程,所以来不及等待(辛长史)于是就出发了。据《唐律疏议》,唐代被差公人,根据路程远近,皆有程限。若不依程限而稽留不赴者,将按律治罪。县衙公人贪程,盖为此乎?五《汉纪六指实》作“指实”《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会昌五年三月三日”条:“又令勘检天下寺舍奴婢多少,兼钱物斛斗疋段,一一指(诣)实具录,令闻奏。”[校勘][指]抄本作“诣”,从小野本改。(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458页)按:“指实”,日本东寺本、池田本均作“诣实”。小野胜年改为“指实”,并注云:“‘诣’为‘至’义,‘诣实’可认为是‘真实’的意思。如把‘诣’作为‘指’的音同通假,作‘指实’,那么就能理解为‘照实’的意思。这里据后说。”(《入唐求法巡礼行记の研究》第4卷,124页)。其实,抄本作“诣实”不误,“诣实”乃唐五代常语,为“确实”、“分明”之义。张涌泉先生在《敦煌文书疑难词语辨释四则》一文中举例甚众,如:“辛未年五月六日,沙弥善胜,于前都师慈恩手上,见领得函柜……锁钥,一一诣实,抄录如后……”(《辛未年五月六日沙州净土寺沙弥善胜领得历》,伯3638号)“右通前件算会,出见破除,一一诣实如前,伏请处分。”(《后唐长兴二年正月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手下诸色人破历算会牒》,伯2049号)“社人名目诣实如后:社官尼功德进,社长侯富子……”(《后周显德六年正月三日女人社再立条件》,斯527号)(见《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字又作“指实”,用例亦众。如:“或有凶事荣亲者,告保录事,行文放帖,各自兢兢,一一指实,记录人名目。”(《戊辰年正月廿四日旌坊巷女人社社条》,伯3489号)此例中“一一指实”与前数例“一一诣实”句形全同。“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旧唐书·薛登传》)此例中“指实”与“浮虚”相对为文,故“指实”亦为“确实”、“分明”义甚明。但《汉语大词典》将“指实”释为“指明实际情况”,似有望文生义之嫌。实际上,“诣实”、“指实”即“的实”,“的实”亦为“确实”、“分明”义,唐宋常见。如:“自怜心的实,坚固等金刚。”(《寒山诗》之二八七)“车匿愁切,跪申太子,固诉陈言:‘奉旨回而不辛(幸),虑王妃之勿信。空将白马,由恐狐疑。车匿鄙词,难为的实。’”(《敦煌变文集·八相变》)“王闻此语,喜悦难任:‘卿虽赞德此能,犹未表其的实。须得对面试谏,然可定其是非。卿之所师,敌得和尚已否?’”(同上《降魔变文》)“臣窃详适若曾用水平打量见的实丈尺,必不谓之约量。”(宋苏轼《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就是《行记》一书中,亦有用例:“每向诸僧寻问持念知法人,未得的实。”(卷三,开成五年八月廿五日,47页)指:古音“章”母“脂”韵;的:古音“端”母“锡”韵。古音“章”母归“端”,“指”、“的”双声,韵部“脂”、“锡”为旁对转关系,故得相假。“诣”、“指”又均从“旨”得声,故亦得通。《广韵》入声二十三“锡”韵:“的,指的。”可见“指的”乃同义复用,“指的”也为“分明”、“确实”之义,六朝已见。如:“今秋犬羊辈越逸者,其亡灭之徵。吾今亦行密纂集,须有分明指的,便当有大处分。”(《南齐书·武十王传·晋安王子懋》)“故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商,但未屈曲指的,若今所申论。”(《南齐书·文学传·陆厥》)以上两例“指的”均为“分明”、“确实”之义。又“巴人相传云:‘百五十年已来如此,似在隋唐之间,但不知指的年号耳。’”(《太平广记》卷40“巴邛人”,出《玄怪录》)“夜梦一神人,以乌角如意与之。虽是寤中,殊自指的。既觉,便在其头侧。”(宋刘敬叔《异苑》卷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