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课了,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长春市某所中学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直播,倾听航天员的讲解,欣赏一个个奇妙的实验,感受中国的科技力量。这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A.智力发展B.精神滋养C.身体成长D.物质支持2.下列情境中的两个人,属于业缘关系的是()A.张亮和同事一起到北京出差B.小明跟舅舅一起打篮球C.小文的爷爷和邻居一起下象棋D.小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3.下列古诗文与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要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优点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关注他人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D.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4.现如今,“云游博物馆”显现出非凡热度。网上看展、线上游览、在线观演,一系列“云游”活动激发了公众亲近历史文物、传承文化经典的热情。这体现了()A.网络是把双刃剑B.互联网大大促进了技术的流动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D.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5.下列属于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A.中学生行为规范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国共产党章程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旅客乘坐飞机、火车、地铁,在入站之前需要安检,未经安检,任何旅客不得入内,绝不存在情面和通融之说。这说明()A.维护秩序要靠规则B.有些规则可有可无C.规则限制人的自由D.违反规则无关紧要7.下列对刑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刑罚还被称为刑事处罚B.犯罪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C.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D.刑罚对民事违法行为同样适用8.国庆假期,张某骑自行车闯入高速公路,被高速交警依法警告。据此判断,张某的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此说法正确的是()A.有期徒刑和拘役是附加刑B.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C.只要在考试中作弊的都是犯罪D.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10.小军喜欢看法治类电视节目,对于节目中涉及的案件,小军常常会提出自己的维权建议。下列维权方式不恰当的一项是()A.赵某某遭遇家庭暴力——找居委会“打官司”B.钱某被高空抛物砸伤——与当事人沟通要求赔偿C.李某被公司拖欠工资——寻求法律援助中心帮助D.孙某遭遇了电信诈骗——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11.2023年3月15日,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假冒仿冒等乱象,目的是促进“自媒体”文化良性发展,为人们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家园。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①理性上网,提高辨析能力②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学会信息节食,远离网络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表达诉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漫画《刑事立案》中涉案人员的行为()①应受到行政制裁②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将由人民检察院审判④是对他人生命健康的漠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在杭州亚运会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赛结束后,某骑手在社交平台上为文明观赛的中国观众点赞:“感谢今天桐庐马术中心观看比赛的观众朋友们的支持,让现场保持得如此安静。”这表明文明有礼()①要求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②体现了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③有利于个人在竞争中获得成功④有利于人们友好交往,促进社会和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23年6月15日,某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告李某涉嫌高空抛物罪一案,当庭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违反规则的行为应受刑罚处罚②李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③要尊法学法守法,增强法治意识④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5.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法律,这部法律()①明确规定了什么是违法行为②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③明确规定了犯罪应受到什么样的行政制裁④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1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6分)(1)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2分)(2)在利用网络时,我们应该坚守什么基本准则?(4分)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6分)2023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诚信之星”。他们有的牢记初心使命、恪守职业道德;有的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自觉践行“诚信为民”经营理念;有的重信守义,身处困境仍坚持偿清债务、不背承诺。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以诚立身、诚信为本的精神风貌。(1)从原因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诚信之星”评选活动。(4分)(2)践行诚信,中学生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正式施行。条文从原来的8章54条增至12章122条,特别是增设四章对“反兴奋剂”、“体育仲裁”、“体育产业”和“监督管理”作出专门规定。体育法在修订过程中,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集到数万条民众意见。(1)运用“维护与改进规则”相关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中划线部分内容启示我们怎么做?(2分)19.阅读案例,回答问题。(5分)材料一初中生小宇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小轿车碰倒在地。轿车司机下车后发现是一名学生,便驾车逃走。“吃瓜群众”对此事开始了议论:甲:“如果能够找到肇事司机,就把他的车给砸了。”乙:“找到肇事司机后,应该报警并依法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材料二碰撞造成小宇右臂骨折。交警通过查看监控视频找到了肇事司机,肇事司机拒绝赔偿,小宇及其家人在律师的帮助下,将肇事司机告到人民法院。最终,肇事司机按人民法院判决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甲或者乙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要求做出正误判断并说明理由。(3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小宇及其家人运用了哪种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20.某校开展了“增强法治观念,做守法公民”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7分)[法治在线]2023年4月22日,天津地铁车站内,一男子为等待同伴,用身体挡在车门中间,阻止列车正常行驶,导致发车时间晚点2分30秒。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其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予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1)该男子的行为扰乱了哪种社会秩序?(2分)(2)该男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应当依据哪部法律予以处理?(4分)(3)该男子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违背了宪法怎样的规定?(4分)[法不可违]中学生马某原来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一帮“朋友”后,就经常旷课,曾多次强行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为了筹集赌资,与“朋友”多次拦路抢劫,最终判处有期徒刑3年。(4)马某“多次拦路抢劫”属于哪种性质行为?(2分)(5)你判断上述行为性质的理由是什么?(3分)(6)为避免类似马某的悲剧发生,请你给同龄人提一点建议。(2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练习·八年级道法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B2.A3.D4.C5.B6.A7.D8.B9.D10.A11.A12.C13.C14.D15.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信息。P15(2分)(2)恪守道德,遵守法律P19(4分)17.(1)原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等(答出一点且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意义: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有利于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答出一点且符合题意即可得2分,但从个人或企业方面答意义给1分)(2)真诚待人;考试不作弊;认真履行承诺;不欺骗他人;勇于承认错误;珍惜个人诚信记录等。(答出两点符合题意答案即可得2分)18.(1)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P31(4分)(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P31(2分)19.(1)甲的看法错误。(1分)这样做是非法报复,会导致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或砸东西行为违法,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答出一点符合题意答案即可得2分)乙的看法正确。(1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58(答出一点符合题意答案即可得2分)(2)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或者打官司)P59(2分)20.(1)公共场所秩序或社会管理秩序。P23(2分)(2)行政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P49(4分)(3)我国宪法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