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名校2024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1个O3分子B.过氧乙酸中共有9个原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AB.BC.CD.D3.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己省路),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A.四种物质中只有丁属于氧化物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只有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该反应中甲、丙分子数之比为1:15.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A.Na+ B.Cl﹣ C.O2﹣ D.N6.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梅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可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较大B.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酒香不怕巷子深”体现了分子运动D.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塞紧胶塞 B.贮存氧气 C.过滤 D.吹灭酒精灯9.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氦气 B.干冰 C.金刚石 D.氯化钠10.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某同学利用动物肝脏研究酶的某些特点,实验记录如下表:试管实验材料及处理产生气泡快慢15毫升5%H2O2溶液+2滴蒸馏水,常温最慢25毫升5%H2O2溶液+2滴3.5%FeCl3溶液,常温较快3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常温最快45毫升5%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70℃水浴加热较慢分析实验结果,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A.具有专一性 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C.具有高效性 D.活性受温度影响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滴加试剂 D.倾倒液体12.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Pb)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5 B.+6 C.+7 D.+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A水的电解B排水法收集气体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铁丝在氧中燃烧(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当电源接通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______。(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_______。(3)实验C中同学们做了①试管和②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__________。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4)实验D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14.如图是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烟就是红磷燃烧的生成物(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瓶中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烧杯中的水足够而进入水的体积却比理论体积小,原因可能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______________。(写一种)15.研究小组准备用多种方法制备氧气。(方法一)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搭建如图实验装置,写出编号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先在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在分液漏斗中加入3%左右的过氧化氢溶液。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反应平稳进行,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导管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实验完毕后,若未将导管移出水槽,水_____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倒吸入锥形瓶。(方法二)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小资料:高锰酸钾(KMnO4)加热分解也能产生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K2MnO4)和二氧化锰,且锰酸钾常温下呈固态。甲同学只加热2.45g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a摩尔氧气,试计算a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计算);乙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KMnO4)当作二氧化锰放入2.45g氯酸钾内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摩尔。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同学中产生氧气速率较快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装置二进行实验,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5ml25ml13ml____出现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______.(2)装置一、二与装置三对比,其优点是_____.理由是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小明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ABCDEF),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ABCDEF)(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5)二氧化碳是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常温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1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并且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五分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种原因是:_____。(3)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12克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题分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不含臭氧分子,故错误;B.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错误;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故选D。2、B【解题分析】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否则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故选B3、D【解题分析】A、通过题目中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看到反应中各物质分子个数比应为1:2:1:2,而不是1:1:1:2,故A错误;B、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前后都含三种原子、原子个数均为9个原子,因此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故B错误;C、由反应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第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故C错误;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但却可看出原子结合方式发生改变,可判断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D。4、A【解题分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4NH3+5O2=4NO+6H2O【题目详解】A、四种物质中丙(NO)和丁(H2O)都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氢元素为+1价,氢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氮元素由-3价变为+2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4NH3+5O2=4NO+6H2O,甲、丙分子数之比为1:1;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题分析】

A、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钠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选项错误;B、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氯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选项错误;C、氧离子是氧原子得到了2个电子形成的,所以氧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选项错误;D、氮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原子核不变,改变的只是最外层电子数。6、C【解题分析】

由题意,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故选C。7、C【解题分析】

A、气体可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而不是因为气体分子较大,故不正确;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故不正确;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体现了分子的不断运动,故正确;D、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中,原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在利用分子的基本特征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时,分子很小和分子的不断运动学生容易理解。对于分子间有间隙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是由分子间间隙改变造成的,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隙最大,也最容易被压缩,固态时分子间间隙最小,最不容易被压缩,还有气体的热胀冷缩也是因为分子间间隙的改变。8、B【解题分析】A、向试管中塞紧胶塞,试管不应接触桌面,故A错误;B、集气瓶口是磨砂的,毛玻璃片粗糙面向下,封闭较好,故B正确;C、过滤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应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应用嘴吹灭,以免失火,故D错误。点睛∶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实验操作是顺利完成实验的重要保证。9、D【解题分析】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A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选项B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C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D。10、A【解题分析】A.该实验中只是做了过氧化氢酶能否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没有与其它反应做对比实验,所以无法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错误;B.实验1与实验3对比,说明过氧化氢酶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正确;C.实验1与实验3对比,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正确;D.实验3与实验4对比,说明过氧化氢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正确。故选A。11、D【解题分析】

A、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操作错误;C、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污染试管,滴管应悬空滴加,故操作错误;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瓶口要紧挨着,故操作正确。故选D。12、B【解题分析】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2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解题分析】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

(2)实验B集气瓶中装满水的目的是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3)②试管中固体可溶,①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溶质相同,溶剂不同,说明了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的种类;同学们又补充了③试管所示实验,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与①对比,说明了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溶质的种类。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14、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使瓶内的氧气消耗完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在该实验条件下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等,答案合理均可)【解题分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烟就是红磷燃烧的生成物(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红磷燃烧消耗多少体积的氧气,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就会进入多少体积的水,反应停止,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瓶中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3)实验过程中,燃烧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的目的是使瓶内的氧气消耗完;若烧杯中的水足够而进入水的体积却比理论体积小,原因可能是: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在该实验条件下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15、2H2O22H2O+O2↑集气瓶水槽MnO2有气泡的产生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连续均匀的气泡不会0.03大于乙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解题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向装置中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再加液态,故填二氧化锰(或MnO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在溶液中产生气泡,故填有气泡的产生;在固液常温气体发生装置中,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滴加液体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填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图示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该方法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时开始收集气体,故填连续均匀的气泡;该反应在常温条件下发生的,不会出现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且反应后发生装置内外压强差距不大,不会产生水倒吸的现象,故填不会。方法二: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45:96=2.45g:xX=0.96g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96g÷32g/mol=0.03mol,故填0.03;高锰酸钾分解也能生成氧气,所以反应后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大于a摩尔,故填大于;乙同学的反应中加入了高锰酸钾反应速率会加快,故填乙;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故填高锰酸钾的分解产物中有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16、15%铜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导致的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同时避免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解题分析】

(1)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是21%,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铜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2)装置一、二与装置三对比,其优点是: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理由是避免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导致的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同时避免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题目点拨】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酒精灯锥形瓶A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F2KClO32KCl+3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B或CDCaCO3+2HCl=CaCl2+H2O+CO2↑【解题分析】

(1)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标号b仪器的名称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