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怨女到义女从昭君诗看宋诗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如果说唐代诗歌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表达情感可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宋代诗歌的特点与以往的诗歌不同。宋诗的具体特点是,往往不是为了表达普通人的感情而追求普通的情感,而是为了克服普通人(世俗)的形象,升华思想,进入崇高的世界。所以,唐诗能令人在心底共鸣,宋诗能让人肃然起敬。昭君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魏晋到唐:王昭君诗讨论在中国诗歌史上,王昭君是为数不多的让历代诗人咏叹不已的题材。它那带有传奇性的故事,引起了人们无限的兴趣,也留下了巨大的解释空间。从纵向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诗歌就像树木的年轮,既留下了生长的轨迹,又包含着无数当时生长的环境与气候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们的观念、心灵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王昭君的故事,早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到了西晋的时候,开始正式进入到诗歌领域中,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广泛的题材之一。宋代以前的王昭君诗,最常见的主题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表现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怨恨之情和对家乡故国的思念。这在题目标明为《昭君怨》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类作品在历代的昭君诗歌中数量是最多的。例如石崇《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於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述,表达了对远嫁匈奴的悲伤怨恨。杜甫“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怨恨”二字最能概括这一类昭君诗的主题。二是将批评的矛头指向汉元帝或毛延寿,认为造成王昭君不幸遭遇的罪魁祸首是汉元帝或毛延寿,对王昭君表示深刻的同情。例如沈期《王昭君》:“非君惜鸾殿,非妾妒娥眉。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嫁来胡地日,不并汉宫时。辛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这两首诗都将矛头直指汉元帝或毛延寿,尤其是白诗,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王昭君在汉宫中本来就不受重视,其悲剧的根源在于“君恩薄于纸”,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看法。三是表达对和亲政策的批评。如东方虬《昭君怨》三首其一:“汉道方全盛,朝廷足武臣。何须薄命妾,辛苦事和亲。”李中《王昭君》:“蛾眉翻自累,万里陷穷边。滴泪胡风起,宽心汉月圆。飞尘长翳日,白草自连天。谁贡和亲策,千秋污简编。”认为王昭君实际上是汉代和亲政策的受害者,最应遭受唾弃的就是和亲政策。四是表彰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功绩。如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这是别开生面的一种看法,认为汉朝与匈奴之所以有安定和平的环境,完全是王昭君的功劳。五是讽刺汉朝军事上的软弱,将帅无能。如汪遵《昭君》:“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表面上是赞王昭君,骨子里却是对猛将谋臣的讽刺,一个“徒”字透露出其真实意图。我们可以看到,从魏晋到唐的昭君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主题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特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基本的主题就是一个“怨”字,也就是上述的第一种主题,到了唐代,则在“怨”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新的主题,这是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唐代新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观念作用的结果。二关于前代诗中的王昭君到了宋代,昭君诗的创作不仅在数量上有了新的增加1,而且在主题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宋代昭君诗在主题上最引人注目的突破是改变昭君被动出塞的传统,升华其出塞的主观意图,将其动机和思想圣洁化。在宋代以前,也有人强调昭君出塞的意义,例如上文所引的张仲素《王昭君》所写的:“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昭君出塞,才有了汉朝与匈奴和平共处,化干戈为玉帛。这种写法虽然强调了昭君出塞的意义,但只是强调其客观效果,而不是从昭君的主观动机来着笔的,因此,王昭君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愿望如何并没有发掘出来。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变。赵文(1279年前后在世)的《昭君词》以诗歌的形式对以前昭君诗进行了反思,同时表达了对昭君出塞的看法。诗云:“蜀江洗妍姿,万里献君王。君王不我幸,弃置何怨伤。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行行涉沙漠,风霜落红妆。得为胡阏氏,揣分已过当。单于感汉恩,边境得安康。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胡俗或妻母,何异豺与狼。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网。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在这首诗中,赵文对前人昭君诗“只道琵琶能断肠”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其实也指出了以前昭君诗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又重点表现了昭君的“大忠与大义”,特别重点表现了她“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的内心活动和主观愿望,强调了其“慨然欲自往”的主动性,将历史上被动出塞的王昭君,改造成了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王昭君。在赵文看来,这样的写法,才是描写或表现王昭君的正确写法,也才是真正的王昭君。南宋初中期的费衮则表述得更为清楚。他在《梁漫志》卷七“明妃曲”条中说:“古今人作《明妃曲》多矣,皆道其思归之意。欧阳公作两篇,语固杰出,然大概归于幽怨。白乐天有绝句云:‘汉使若回烦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其措意颇新,然问‘黄金何日赎蛾眉’,则亦寓思归之意。要当言其志在为国和戎,而不以身之流落为念,则诗人之旨也。”费衮的这段话颇堪玩味。他在简单回顾了《明妃曲》的创作历史之后,指出以前《明妃曲》的创作中立意不新,均普遍表现昭君思归的主题,这种问题在白居易、欧阳修这样的大家的作品中也未能避免。然后才认为,《明妃曲》应当表现的是王昭君“志在为国和戎,而不以身之流落为念”的思想,这样才是“诗人之旨”。这样,一下就提高了王昭君的思想境界,将王昭君写成了一个大义凛然,完全“志在为国”,不计较个人安危、荣辱得失,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人,彻底改变了以前昭君诗中王昭君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费衮没有把这个问题只看作是一般的问题,而是将其视为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诗人之旨”,这实际是提出了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郑舜卿《昭君曲序》云:“前辈作《昭君曲》,其词多后人追感昭君之事而怜之耳,未足以见当时马上之情而寄其隐悲也。从当时之称当曰《昭君曲》。”(《诗家鼎脔》卷上)“未足以见当时马上之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费衮强调的“志在为国和戎,而不以身之流落为念”的“诗人之旨”,也就是郑诗中所写的“但得君王知妾身,应信目前皆山川。不必诛画工,此事古则然。但愿夕峰长不惊甘泉,妾身胜在君王前”。这样的看法在宋代以前是从未有过的2。陆游也曾说过:“自张文潜下世,乐府几绝。吾友郑虞任作《昭君曲》,如‘羊车春草空芊芊’及‘重瞳光射搔头偏’之类,文潜殆不死也。‘但愿夕峰长不惊甘泉,妾身胜在君王前’,能道昭君意中事者。”(《跋郑虞任〈昭君曲〉》,《渭南文集》卷三十七)在陆游看来,郑舜卿的这首《昭君曲》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诗中“但愿夕峰长不惊甘泉,妾身胜在君王前”的立意,认为是“能道昭君意中事者”,也就是说,郑舜卿诗是真正道出了王昭君的内心世界的。这也可以看出,陆游也是认同这种立意的。郑舜卿的这两句诗与以前昭君诗的最大不同是,虽然不失对君王的依恋之情,但却是以王昭君自己的口吻来表述崇高的思想境界,表达的是王昭君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不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评价其客观效果。这样,王昭君的形象显得异常高大,与以前悲伤哀怨的王昭君有了本质的区别。看来,郑舜卿的这首《昭君曲》因为其立意的新颖,道出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声,在当时肯定是名噪一时的,不然就不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诗人的创作。首先是陈造(1133—1203,字唐卿)的《明妃曲》:汉宫第一人,只合侍天子。四弦春风手,可用入胡耳。天生国艳或累(?),金赂画工宁不耻。玉颜初作万里行,朔风黧面尘昏(?)。路人私语泪栖睫,况妾去国怀君恩。穹庐渐耐胡天冷,政复难忘心耿耿。夜深拜月望长安,顾叹当时未央影。胡雏酌酒单于舞,铭肺千年朝汉主。传闻上谷与萧关,知顷耕桑皆乐土。向来屯饷仍缯絮,庙算年年关圣虑。但令黄屋不宵衣,埋骨龙荒妾其所。这首诗的前面描写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描写和表现昭君出塞。诗的最后转为第一人称叙述,“向来屯饷仍缯絮,庙算年年关圣虑。但令黄屋不宵衣,埋骨龙荒妾其所”以昭君自道的方式,转向了对昭君内心世界的表达,表现了她为皇帝分忧,不惜牺牲自我的忠君思想。昭君的思想境界有了本质的提高,她就不再是一位受害者,而是一位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义女。赵汝(1171—1245,字明翁)的《昭君曲》的写法也类似于陈造的《明妃曲》,并且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御戎岂别无经纶,娄敬作俑言和亲。或结或绝患不已,至呼韩邪朝竟宁。稽首愿得婿汉氏,秭归有女王昭君。临时失捐画工赂,蛾眉远嫁单于庭。玉容惨淡落紫塞,粉泪阑干挥黄云。下马穹庐移步涩,弹丝谁要胡儿听。年年两军苦争战,杀人如麻盈边城。若藉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靡一身。闻笳常使梦魂惊,倚楼惟恐烽火明。狼子野心何可凭,呜呼狼子野心何可凭!这首诗中的写法值得注意,前面都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到了后半部分,突然转为王昭君自己的叙述,完全是王昭君主观愿望和感情的表达了。而在这种叙述方式的转变中,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出作者想要拔高昭君形象的端倪。在这首诗中,王昭君看到“年年两军苦争战,杀人如麻盈边城”的残酷现实时,她一方面“若藉此行赎万骨,甘忍吾耻靡一身”,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自我牺牲精神,宁愿自己忍辱负重,也希望自己的出塞能够挽救成千上万的战士,从此两国平安无事,天下太平,是一位崇高的人道主义者。同时,她又将战争的根源归于匈奴,对匈奴的狼子野心进行严厉的批评,是一位崇高的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诗中的王昭君比陈造诗《昭君曲》中的王昭君形象更为高大,思想境界更为崇高,最为典型地表现了“志在为国和戎,而不以身之流落为念”的“诗人之旨”。陈宓(1171—1230,字师复)的《昭君》塑造的王昭君则完全可以看作赵汝《昭君曲》的同调:永巷锁芳菲,春归入燕泥。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平平常常,与一般的宫廷诗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最后的两句陡然拔起,以王昭君自己的口吻表达了“粉身能报国,妾不爱蛾眉”的宏愿。全诗的核心是“报国”二字,因为报国,可以不爱蛾眉,可以粉身碎骨。这样,王昭君就从一个弱女子完全变成了一个烈女子。宋无(1260—?字颜)的《昭君曲》则是另一副模样:城寓里风雪寒,妾行虽危汉室安。汉室已安妾终老,妾颜穹庐岂长好。汉家将相多良策,更选婵娟满宫掖。单于世世求和亲,汉塞自此无风尘。这首诗的内容显得比较复杂,一方面它具有传统昭君诗立意上的特色,表现出一定的怨情,对“汉家将相”也不无讽刺之意,另一方面它又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道出了“妾行虽危汉室安”的内心愿望,表现出超越尘凡的志向。可以说既有“以身之流落为念”的怨尤,又有“志在为国和戎”的崇高。但不管怎样,王昭君的思想境界还是非常崇高的。三以天下为怀,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清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到了宋代,昭君诗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王昭君的形象和思想境界有了本质的提高,从一个充满愁苦、自怨自艾的怨女,或受人同情的弱女子,转变为具有崇高的忠君爱国思想的烈女,令人肃然起敬的义女。这样,就完成了王昭君形象从凡人到烈女、从怨女到义女的蜕变。这一转变实在是耐人寻味的,它不仅是一个文学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那么,为什么昭君的形象到了宋代时会出现如此重大的改变呢?我们认为,文化观念和文化氛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在南为橘、在北为枳的结果。在宋代文化中,存在着一种非常突出的重视崇高人格的倾向,其突出的特点是追求内圣与天下情结。《宋史·忠义传》云:“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宋之初兴,范质、王溥犹有余憾,况其他哉!艺祖首褒韩通,次表卫融,足示意向。厥后西北疆场之臣,勇于死敌,往往无惧。真、仁之世,田锡、王禹、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以直言谠论倡于朝,于是中外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北宋士风的转变历程。可以看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田锡、王禹、范仲淹、欧阳修、唐介诸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文正公愿为良医”条记载: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他日,有人谓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则当然。良医之技,君何愿焉?无乃失于卑耶?”公曰:“嗟乎,岂为是哉!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且大丈夫之于学也,固欲遇神圣之君,得行其道。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唯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这段话非常典型地表现了范仲淹强烈的天下情怀,希望拯救天下苍生的宏愿,也是宋代士人的榜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则从另一个角度提示了士人的理想人格,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质言之,就是完全超越一己的喜怒哀乐,以天下为怀。这种以天下为先的情怀产生于宋代,说明宋代士人已经非常自觉地用儒家思想来武装和规范自己了。《宋史·范仲淹传》说:“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可见其影响。欧阳修则不仅继承了范仲淹的精神,更有发扬光大。他一方面积极进取,以天下为怀,积极参加革新,投身于当世政治,同时又努力实践孟子“内求诸己”、“反身而诚”的人生追求,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苏轼《六一居士集序》)。从实际的情况来说,宋代的士人未必人人真有拯救天下的机会与行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宋人的这种思想。一方面,他们理性地意识到了并不是人人都有拯救天下的机会,但是,他们要努力去争取;另一方面,他们又始终坚持着心忧天下的理想,并且将有无这种理想视为衡量一个人人品高低的标准。陆游的《病起书怀》最典型地表现了这种人格与思想。诗云:“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现实中诗人的处境,这也是宋代大多数士人的处境。“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句流传千古,振聋发聩,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同时也是宋代许多仁人志士的心声。在宋代士人那里,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倾向,即对历史上真正的有实际功勋的英雄谈论得很少,对那些没有实际的功勋,但在品格、思想、道德和名节上有突出表现的倒是谈论得很多。在范仲淹的人生目标中,他所追求的不是建功立业,功高盖世的古人,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在陆游的诗歌中,我们经常看到他常常提及诸葛亮,但他重点推崇的不是诸葛亮辅助刘备三分天下的功劳,而是志在恢复、统一天下的志向与愿望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后汉书·范滂传》中的范滂,从实际的事功来说,并无特别的过人之处,他之所以受到苏轼、黄庭坚等宋代士人的推崇,是因为范滂在汉末党锢之祸中表现出来的气节。这些都说明,宋人一方面强调的是对一己之私的超越,推崇心忧天下的崇高思想,同时更把这种思想和超越看成是人的内在价值和内在需要。内心有无这种思想比能否做到兼济天下更为重要。宋代的理学家正是把这种内在的价值和需要推崇到了极点。他们提出的一系列看法,都是要系统地建立人的内在价值。他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就是公理,就是义;所谓“人欲”,就是一己之欲。就是要求人们尽可能地消除心中的私心杂念,从事于崇高道德行为的追求。上述的种种思想与表现,就是宋诗生长的土壤。昭君诗当然也就不能例外了。四宋诗人的目的论与诗歌的流变昭君诗既是宋代文化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整个宋代诗歌和诗学的缩影。宋代的诗歌理论强调的重点之一是去“俗”,而去“俗”之后的诗歌就是要走向崇高。杜甫为什么在宋代被尊为“诗圣”,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诗歌表现出来的崇高仁人精神与宋代士人和诗人的追求有着高度的吻合。在唐五代乃至宋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杜甫的诗歌并没有受到重视,不仅如此,其人甚至还被讥讽为“村夫子”3。只是到了北宋中后期,杜诗超越流俗的崇高意义才得到充分的发掘。在宋人看来,杜诗之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全新绿色环保产业项目合作协议3篇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全新环保产业劳动合同执行细则及环保责任承诺3篇
- 2025酒水购销合同范文
- 夏令营地活动赞助合同
- 企业新品发布会接待流程
- 2024年度购物中心健身中心特许经营合同3篇
- 集市绿色能源集贸市场管理办法
- 建筑印刷施工人工费合同
- 厨房装饰装修协议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总复习题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国开《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形考1-3答案
- 工程实例:三峡工程施工导流讲解
- 企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风险
- 皮带机安装方案
- 学生会公寓部工作总结
- 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消极情绪
- 设备安全调试维修作业安全培训
- 苏轼的坎坷一生(被贬路线)课件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