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潜在成员的区域内贸易联系研究
一、亚太区域一体化的机制及潜力在2004年2月成立的第一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咨询委员会上,加拿大代表首先提出了建立“太平洋自由贸易区”(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想法,但该提案没有得到领导人的支持。直到2006年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4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美国的积极推动才使得FTAAP正式纳入APEC的讨论日程,并对其模式的选择和前景进行官方研究,经过多次的磋商之后,各经济体在主要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2010年11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领导人在宣言中将建立FTAAP作为长期目标,并明确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为:东亚自由贸易区(EAFTA)、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协定(CEPEA)和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以上实现亚太区域一体化的途径中暗含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合作机制,分别是“东亚机制”和“亚太机制”。其中,“东亚机制”包括东亚自由贸易区(成员为“10+3”)和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协定(成员为“10+6”),以及最新提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成员为“10+6”)(1)。按照东亚机制建立FTAAP的路径将是,以东盟为轴心,在东亚地区逐步建成包括东盟、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东亚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然后再吸收其他亚太成员加入,最终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亚太机制”指的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由美国主导,随着日本加入谈判,目前已经是包括12个亚太成员的自由贸易区,此外,韩国、中国台湾、菲律宾、老挝、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泰国等7个亚太经济体表达了加入TPP的意愿。未来随着潜在成员不断加入最终涵盖整个亚太地区,TPP就将成为事实上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以上哪一种机制是实现FTAAP的最佳选择。虽然这两种机制无论在发展重心还是主导成员等方面都差异迥然,但共同之处都是以建立并扩大当前的自由贸易区从而最终涵盖整个亚太为路径。因此,在不同机制下建立自贸区的效果和潜力就成为可比较的基础。并且这种效果和潜力可以使用相关的指标来度量。本文接下来将通过相关指标的比较,来探讨亚太区域一体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二、区域贸易内化指数由于建立亚太自贸区的目标是减少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壁垒从而促进贸易往来,对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评估也就集中于考察区域内部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选取三个指数来衡量一个自贸区内的贸易联系程度,分别是:区域内贸易份额(IntraregionalTradeShare),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IntraregionalTradeIntensityIndex)和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RegionalTradeIntroversionIndex)。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区域内贸易份额=Tii/Ti,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Tii/Ti)/(Ti/Tw),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HLi-HEi)/(HLi+HEi),Tii为区域i对区域i的进出口总和;Ti为区域i对全世界的进出口总和;Tw是全世界的进出口总和;Toi是区域i对该区域外部国家的进出口总和;To是区域外国家的进出口总和。区域内贸易份额和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都是被广泛使用的指标。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大于1说明该区域成员国偏向于内部贸易,小于1则说明其偏向于与外部国家进行贸易。AndersonandNorheim(1993),Lapadre(2006)分别指出这两个指标存在各自的缺陷(1),后者提出了更为完善的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如果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等于0说明该区域的贸易是地理中性的,大于0说明该区域倾向于内部贸易,小于0说明该区域倾向于同外部国家进行贸易。三、亚子机制与亚子机制的比较下文将同时使用以上三个指标分析东亚机制和亚太机制的框架下,已经建立的FTA的效果和即将建立的FTA的潜力,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一)伴关系的自由贸易区如前所述,东亚机制包括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这三个自由贸易区,即“10+3”和“10+6”自由贸易区。广义上的东亚机制还要包括已经建成的五个“10+1”自由贸易区和正在谈判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下面的分析将以这些自贸区为对象,同时与EU15和NAFTA相比较。1.东亚自由贸易区内部的贸易份额图1描述了自1990年到2011年东亚主要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内贸易份额,并且给出同时期EU15国以及NAFTA的数据作为参照。在样本期间,EU15和NAFTA的内部贸易份额均值分别约为57%和42%,而东亚自贸区除“10+3”和“10+6”外其他次区域的内部贸易份额都在30%以下,表明这些次区域的内部贸易联系相对较低。但是“10+3”和“10+6”的内部贸易份额迅速上升,已经分别接近和超过NAFTA的水平,2011年“10+3”和“10+6”的内部贸易份额分别约为38%和44%。东亚地区整体的内部贸易份额较高,但是次区域的内部贸易份额较低,这反映了东亚内部的生产分工相当充分,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东亚各国都参与到“东亚生产网络”当中。显示了建成包含所有国家的“10+3”和“10+3”自贸区的巨大潜力。2.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东亚所有自贸区的密集度指数都大于1。其中,东盟自贸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远高于EU15、NAFTA和其他地区,这可能是由于东盟内部贸易总额较小的缘故(2),但是也反映了明显的内部贸易倾向;东盟与韩国“10+1”自贸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在大多数年份中远高于EU15和NAFTA,东盟与日本“10+1”自贸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在近年来不断上升,接近EU15的水平;“10+3”、“10+6”自贸区在2009年之前的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高于EU15。所有这些都说明,不论是在“10+3”和“10+6”范围内,还是在几个“10+1”的范围内,东亚区域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值得注意的是,在东盟与中、日、韩的三个“10+1”自贸区中,东盟与日韩这两个“10+1”自贸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东盟与中国的“10+1”自贸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却不断下降,从最初的2.56下降到2011年的1.24,下降幅度约为55%,近十年来更是持续下降。比起日本和韩国,中国更加依赖于东亚以外的市场。这个结果乍看起来匪夷所思,却是由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特殊的地位造成的。中国处于东亚地区“新三角贸易”的枢纽,发挥着“加工厂”和出口平台的作用,中国从东盟、日本和NIEs进口中间投入品,加工组装为最终产品出口到区域以外的发达经济体。因此,中国对区域外市场的大量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东亚地区的出口,中国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恰恰是东亚地区对于外部市场依赖的表现。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中国与东盟“10+1”外,中日韩、“10+3”、“10+6”自贸区的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在近年不断下降反映了东亚对区域外市场依赖不断加深的特征。3.贸易内化指数较低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东盟与EU15和NAF-TA的指数在相当长的时期几乎持平,在本文所考查的样本期间,EU15、NAFTA和东盟自贸区的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的均值分别为0.62、0.66和0.69。这反映了东盟10国在贸易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已经较高,达到了成熟的FTA的水平。此外东盟与日韩的两个“10+1”、以及“10+3”和“10+6”自贸区的贸易内向化指数也都处在较高的水平,样本期间的均值分别为0.50、0.56、0.52和0.54。特别是东盟与日韩的两个“10+1”自贸区,其贸易密集度指数在样本期间不断上升。但是东盟与中国“10+1”自贸区的指数却很低,甚至在2000年之后大幅度的下降,这反映了东亚地区对于外部市场的依赖,具体原因在上文已经做出了说明。此外,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中日韩自贸区的内向化指数在2004年之前都保持上升,对中国与东盟的“10+1”自贸区产生了贸易转移的效应,但是2004年之后,随着中日韩自贸区的内向化指数的下降,“10+3”、“10+6”自贸区的内向化指数也都下降,说明从中日韩三国转移出的贸易并没有到达东盟国家,而是到了区域外部的经济体,表明整个东亚地区在贸易上对区域外部市场的依赖不断加深。(二)日本加入tpp与东亚机制相比,亚太机制更加简单明了,具体说就是以美国主导的TPP合作为载体,逐渐扩大成员国的覆盖范围至所有的APEC成员。因此,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是已经建成的包含12个成员的TPP,以及所有潜在成员都加入之后的TPP19(1)。由于日本最近加入谈判并且是较大的经济体,对TPP的发展进程有较大影响,因此将分别考察日本加入前的TPP11以及日本加入后的情况。此外还考察了所有APEC成员都加入之后的情况,即FTAAP。1.亚太区域格局变化的特点如图4所示。横向比较,随着成员国的不断增加,区域内贸易份额也随之增加,这符合该指数的一般特征。2011年TPP11的区域内贸易份额约为39%,接近NAFTA的水平,并且在整个样本期间二者相当接近。日本加入后该区域内部贸易份额将增加,而潜在成员都加入后该指数将进一步增加。区域内贸易份额最高的是FTAAP,整个样本期间的均值约为66%,2011年为63%,反映了整个亚太地区密切的贸易往来。但是纵向来看,TPP内部贸易份额自1999年之后便不断下降,其中TPP11下降约10%,TPP+日本和TPP19则各自下降约13%。下降的幅度较大,反映出TPP成员和潜在成员之间的贸易联系在减弱,这或将成为TPP谈判的阻力之一。2.日本加入时长对tpp区域内贸易联系的影响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TPP11的区域内贸易密集度指数在大多数时期高于EU15的水平,表明目前TPP的11个成员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程度较高。若日本也加入,该指数将会显著下降,可见日本的加入并不会增加TPP的区域内贸易联系。TPP19的贸易密集度指数则进一步下降,而当成员扩大到FTAAP,贸易密集度指数也达到了最低。可见,其贸易密集度指数与成员经济体的数量之间是线性递减的关系,TPP的潜在成员与现有成员之间没有密切的贸易联系,这暗示经由亚太机制实现FTAAP将面临的困境是谈判的难度将不断增加。3.贸易联系程度如图6所示。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在2005年之后TPP11、TPP+日本、TPP19和FTAAP的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的都要低于EU15和NAFTA的水平。潜在成员加入后,TPP的内向化指数有所下降。特别是日本加入后该指数下降到最低,可见日本的加入没有积极的效果。但是FTAAP的内向化指数高于其他情况,说明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高于目前TPP的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纵向来看,在1999年之后,TPP11、TPP+日本、TPP19和FTAAP的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都出现了持续下降,下降的幅度分别为12%、23%、26%和23%。与之对应,区域内贸易份额指数也反映了亚太成员贸易联系弱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实现FTAAP是不利的,同时也是对未来TPP谈判的一个挑战。(三)区域内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上文的分析中,相关指标反映出东亚和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存在较大差异,这或将导致东亚机制和亚太机制各自面临不同方面的问题。首先,亚太机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域内贸易相互依赖的程度与自贸区成员数量之间是线性递减关系,三个指数都反映了这一特征。随着潜在成员加入TPP,由贸易联系产生的向心力不断减弱,相应地,成员数量的增多使得离心力在不断增加。这无疑将给新成员加入TPP的谈判带来挑战。东亚机制则不同,随着成员的增加,区域内部贸易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地增加。三个指数的结果显示的排序都是“10+6”内部贸易联系最密切,“10+3”次之,三个“10+1”和中日韩自贸区再次之。因此,随着成员的增加,东亚区域一体化谈判面临的阻力将愈小。从这个角度看,东亚机制要优于亚太机制。其次,亚太机制下,TPP、包含了潜在成员的TPP以及FTAAP的内部贸易份额和区域贸易内向化指数均不断下降,并且这种下降趋势持续了超过十年的时间。而在东亚地区,“10+3”和“10+6”区域只在2004年之后才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远低于亚太地区的自贸区。这说明亚太地区的内部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朝向东亚地区集中。从这个角度看,东亚机制也优于亚太机制。再次,从当前两种机制各自的发展进程的角度看,东亚机制和亚太机制都面临各自的挑战。亚太机制下,日本即将加入TPP谈判引人注目,但是本文的分析表明日本加入后区域内贸易密集度和区域贸易内向性指数均出现较大下降,即日本加入对于TPP内部贸易联系并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东亚机制下,目前五个“10+1”已经建成,其中已经都包含了“10+3”和“10+6”的成员,因此接下来面临的是这几个自由贸易区整合的问题。上文的分析表明,东盟与日韩两个“10+1”内部相互依赖程度已经较高,从而有利于整合。中日韩自贸区、东盟与中国“10+1”自贸区的相关指标下降反映的是整个东亚地区对于外部市场的依赖在加深,这可能使东亚区域一体化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易于受到区域外部冲击的影响。但是这不会成为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阻碍,相反,它会促使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学生管理培训课件
- 病案(历) 保管制度
- 谷电多能互补清洁供暖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报批稿)
- 土建技术培训
- 《汉字的构成》课件
- 《电子支付网上银行》课件
- 圣诞节优惠活动
- 培训行业工作计划
- 大学新教师述职报告
- 《透视效果图的制作》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施工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规模分析报告
- 放射科专科护理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 家政培训讲师课件
- 2024年大型科学仪器共享与服务合作协议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试卷
- 露天矿安全生产年度总结
- 生态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3秋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工程项目审核现场踏勘记录表
- 第七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教学课件
- 安全护理:穿脱隔离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