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_第1页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_第2页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_第3页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_第4页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特征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现状、前景与对策建议兼评201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

2014年7月,英国《银行》杂志发布了年度全球1000家主要银行名单。中国银行的三大主要指标(总资产、一级资本和税前利息)的数量超过了美国银行。但是,中国银行业所取得业绩仍集中于本土市场,尽管欧美国家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显著高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水平。本文结合历年1000家大银行所展现的中国银行业业绩表现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从中探寻未来将会推动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未来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应关注的相关问题。一、203年度全球金融格局的变迁延续往年的演化趋势,全球1000家大银行在2013年末的财务指标与经营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这可以作为全球金融格局变迁的一个重要反映。我们择要概括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一)金融资本积累分析2013年,得益于欧洲经济复苏和银行业扭亏为盈等因素,全球1000家大银行总资产为113万亿美元,一级资本为6.6万亿美元,税前利润为920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见表1)。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欧洲银行业去杠杆化的努力仍在继续,包括减少放贷、从市场筹资、剥离非核心资产与隔离高风险业务等。尽管1000家大银行准入门槛(一级资本规模)已经提升到3.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使一级资本总额维持在7.5%的较高增速,但因总资产增速显著降至0.6%,使得一级资本与资产比例创下5.86%的历史新高。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已经有所降低,这主要由于欧元区银行业扭亏为盈,推动欧洲银行业2013年税前盈利占1000家大银行的比重从上年的1.6%大幅提高到11.1%。相应,亚太地区和美洲地区所占税前利润份额有所下降,尽管这些地区盈利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亚太地区银行业在1000大银行中的利润份额依然高达51.2%,北美和南美地区的利润份额分别为24.2%和5.3%。按国家比较,中国110家上榜银行一级资本、总资产和税前利润分别占1000家银行的18.0%、17.1%和31.8%,全面超越美国银行业的份额(见表2),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一银行业大国的地位。(二)中国中国新兴市场银行业高增长、高回报的特征依然显著。以资产回报率衡量,非洲银行业在2013年的表现最为突出,为1.93%;其次是南美(1.74%)和中东(1.52%),远高于1000家银行0.81的平均水平(见表3)。总资产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基本属于新兴市场,但不少国家贷存比增长过快,信贷风险也值得关注(见表4)。《银行家》特别关注发达国家银行操作风险倍增的现象,美欧许多大银行遭受巨额罚款,涉及名目包括洗钱、帮助避税、市场操纵、错误记账、误导投资者与消费者等。瑞士、挪威、德国、加拿大、英国成为操作风险最大的国家(见图1、表5)。(三)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地位进一步巩固从具体银行盈利情况看,中国的大银行表现继续光彩夺目。前50大银行中,中国的银行机构今年有10家上榜,比上年增加3家。中国四大银行的总资产、一级资本和税前利润均进入全球前10名,排名都比上年有所提升;特别是盈利规模更是首次占据前4名的榜单(见表6)。中国银行业在全球地位进一步巩固,主要来自国内市场业务的高增长、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过《银行家》杂志更为关注的是,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全球地位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的情形非常相似,在信贷高增长、影子银行体系、房地产和政府平台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保持这种地位面临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意大利银行是2014年排行榜上的最大输家,亏损额前5大银行中有4家来自意大利。该国在欧债危机国家中结构性改革较为滞后、经济低迷不振,加上为欧洲央行的资产质量检查做准备等因素,对该国银行经营影响巨大。(四)国际化发展水平偏低从税前利润的地域结构看,全球前10大银行中,中国大银行主要以国内业务为主。中国银行是中国最具国际化的银行,2013年海外机构的税前利润占集团税前利润的19.4%;其余大银行占比均在6%以内。对比之下,汇丰、渣打、德意志和花旗银行等美欧大银行在母国之外的税前利润占比普遍在30%以上。《银行家》还提供了各国/地区外资银行盈利规模排名,中银香港进入榜单第4名,其余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母行均来自发达国家(见表7),表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偏低,未来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从经营收入的业务类型结构看,中国四大银行净利息收入规模排名全球前5位,但手续费与佣金收入规模则是美国的大银行占优,净交易收入前10位则完全由美欧银行机构占据主导。这表明,中国银行业仍依赖利差收入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见表8)。尽管最近多元化经营取得巨大进展,但非利息收入占比依然偏低。这也表明中国银行业未来在中间业务、交易业务和非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的提升空间较大。二、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地位根据以上中国部分银行在《银行家》杂志1000家大银行中的排名变化情况,结合近几年取得的主要进展,可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国银行业在全球地位迅速提高,但主要依赖庞大的国内市场,而且以利差收入为主导;(2)中国银行业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化逆势发展,目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相比欧美国家而言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3)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与中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的步伐仍不匹配,与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加大的紧迫形势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为加深读者的印象,我们从更多维度予以说明。(一)跨境业务发展迅速银行业国际化是一国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银行业呈现了国际化退步的趋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欧盟银行业的外部债权在2008年初达到顶峰,此后逐年萎缩。美国银行业相对稳定,日本银行业增加幅度最大(见图2)。中国未向国际清算银行报送相关数据。从银监会的统计看:2006年,中国共有9家商业银行在海外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95家机构(含分行、附属机构与代表处),总资产约2270亿美元;到2013年底,已有18家中资银行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127家分支机构,总资产超过1.2万亿美元。尽管中资银行海外业务仍以港澳台地区为主,但近年来中资银行在小海外(港澳台地区之外)的业务增长迅速。国际金融协会(IIF)的调查显示,中资银行自2000年以来向“小海外”企业发放的贷款规模达到4400亿美元,其中3700亿美元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仅2013年,就有大约1100亿美元的中资银行贷款投向“小海外”地区,比2011年增长了60%(见图3)。中行与工行是最具国际化的两大中资银行。2013年均已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显示海外业务占比、业务复杂度和关联性有了很大提高,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5.76%和6.7%;两家银行海外资产占所有中资银行海外资产的70.3%,海外机构数量占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84.2%。即便如此,两家银行与发达国家代表性大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仍有巨大差距。为了更科学地对该差距进行量化,我们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提出的跨国公司国际化指数(即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率、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海外当地员工数占总员工数比率三者赋予相同的重要性,取平均数),对2013年5家国际大银行和中国前5大银行国际化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见图4),同时也对中行和工行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化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见图5)。显而易见,过去几年,中行由于国内业务和人员增长更快,国际化程度在2008和2009年出现下降,2012年起开始回升,但未回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工行的国际化则在加快发展。2013年,中行是中资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为17.6%,是工行的3倍多;但国际化程度仍仅为英国汇丰银行77.4%的国际化程度的四分之一。(二)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程度当然,仅以上述国际化指数来衡量,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各家银行的国际化战略有一定差异,极端情况下如果某银行仅在两个国家经营,且平均分配资源,其国际化指数会较高,但国际服务能力仍较为局限。因此,一些研究认为,还应该从资产的国际化分散程度、涉及国家的多样性、利益相关者和管理组织的跨国分散状况等角度来进行衡量。但这些方法虽有其合理性,却相对理想化,在实际量化的操作中难度较大。我们选取易操作的“涉及国家多样性”作为基准,对中国五大银行与国际五大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做进一步比较(见表9)。过去7年,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银行机构翻了一倍至18家,遍及国家和地区从2006年的29个增加到51个;就单家机构而言,虽非覆盖面越广越好,但与汇丰、德银等国际银行超过70个国家的覆盖面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此外,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尚不匹配。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到2013年为止,中国已经上升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和第二吸引外商投资大国,但是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远远低于这一水平。中国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贸易往来,在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直接投资;但各银行境外机构、资产和经营收入的分散性和覆盖面滞后于投资贸易的覆盖面,特别是在美洲和非洲地区(见表10)。(三)金融服务方案应满足中国金融业的实际需求历史经验表明,在一国货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一般都以本国银行作为主渠道提供服务。由此需要银行能够在离岸市场提供该种货币的全方位服务方案,包括清算与支付、外汇交易、投资银行、国际信贷、贸易金融、资产管理等一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力度加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提高。但也应看到,目前银行机构能够在海外提供的离岸人民币产品与企业日益增长的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尚不匹配,特别是在投资银行、外汇衍生品、全球交易银行服务方案、私人银行、资产管理方面,中国银行业在海外的服务能力、机构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从海外业务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较低可以反映出,中资银行海外业务“资金来源”、“收入来源”和“产品服务”结构单一的现状仍未得到改观。(四)风险从“竞争”到“稳健性”跨国银行经营绩效可以从资本或资产回报率、经营的稳健性和合规水平、经营品牌的市场美誉度、成本收入比等多方面衡量,这也是反映海外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过去10年来,中资银行所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在回报率指标中,2013年中行和工行海外业务的税前利润资产回报率分别为1.1%和1.0%(见图6),与国际同业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在稳健性指标中,不良率、操作风险案件发生情况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2013年中行和工行海外业务的不良率均低于0.5%水平(见图7)。在市场品牌建设上,由于金融危机期间西方银行业普遍陷入流动性不足或去杠杆化困境,中资银行业顺势获得了更多客户的业务,而且通过多宗并购交易和持续扩张网点建设的活动,在国际银行业的知名度也不断得到提升。一体化、国际化的跨国银行需要有一大批本地化、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管理人才与专业化的技术队伍,才能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金融监管日趋严格的需求、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需求、文化融入与整合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中资银行的海外经营管理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海外市场的本地员工占比仍较低,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经营的持续发展。三、企业跨国经营理论上讲,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一般有三大动因:(1)追随客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客户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增加必然要求银行机构跨国经营。(2)寻求业绩增长。随着国内业务空间的饱和,银行需要跨国经营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并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3)分散风险。各国经济周期并非完全同步,将业务布局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有助于熨平一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有效平衡盈利性和波动性。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国际化发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动因,其中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等,都要求银行业尽快适应国际化经营动力和压力增加的新形势。(一)中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增长迅速,积累增长潜力巨银行机构跨国经营的三大传统动因对中国银行业而言显得尤为突出。追随客户动因。如前所述,正由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因而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就企业客户而言,中国国际投资与贸易的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企业直接投资遍及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率已经达到76.8%。就个人客户而言,国内居民跨境、跨币种金融需求日益增长,海外华人、华侨数量日益增长,投资理财需求迅速扩大,都要求中资银行加快国际化步伐。寻求业绩增长。过去,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周期中,银行业无需跨国经营便可获得可观的盈利增长。目前,面对中国经济已步入中高速增长的周期,转向国际市场寻求扩大当地市场份额,以维持银行业自身盈利增长的平稳性,亦成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重要动因。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一些跨国银行因监管压力增大而从国外市场撤离,也给中国银行业扩大国际份额带来了新的业务机遇。分散风险。中国经济未来也面临不断波动的风险,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在走向不同步,南美、亚太和欧非地区的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则在提高,因此,跨国经营能力提升,将在未来起到重要的分散风险功能,可以熨平过度集中经营的波动性。(二)人民币国际化将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中国银行业而言,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较为独特的跨国经营动因。许多国家都在上个世纪逐步实现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但直到目前,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仍未走出最为关键的步伐。此外,以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金融市场发展潜力,未来银行业顺应这个趋势,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将会获得极大的业务发展空间。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动因。金融危机以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和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与金融影响力,使人民币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担当:即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以推动全球经济、金融走上更为持续、平衡和稳定的发展道路。从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看,中国银行业面临新的、独特的历史重任,即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以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节奏,使总体风险处于可控之中。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并不等同于资本项目开放,但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即使在资本管制没有放松的情况下,人民币在中国以外地区使用的增加仍可以发生,例如通过经常项目资金流动。类似的,资本管制的放松,理论上也可以在人民币使用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发生。而在实际中,由于存在官方的意愿和有人民币贸易收支的国外企业使用人民币金融工具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这两个过程更可能同时发生。目前,相比于其他大范围交易的货币,人民币的离岸使用规模仍然很小。但是,像资本项目开放一样,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将对中国银行业的跨境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发展红利。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主要是官方储备占据了核心的功能。未来,随着官方资本角色的逐渐淡出,民间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在给中国银行业的跨国经营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因此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也就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分析,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将成为未来十年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最重大事件。通过“消除开放差距”、“跟随增长”和“本土偏好下降”三个独立因素,未来中国资本流动的变化规模相对世界经济规模将会大大增加。到2025年,中国的国际投资头寸占世界GDP的比例将从2012年约5%增长至30%(见图8)。如果中国银行业在如此巨大的国际投资头寸中挖掘发展潜力,必将取得更加长远的持续经营业务空间。这也是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独特环境。(三)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适应长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尚未完成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大型经济体。在利率与汇率走向完全市场的进程之中,商业银行面临全面的经营转型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中国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使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升级、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已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来应对利差收窄带来的收益下降风险,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型中资银行通过加快国际化拓展步伐、建立国际化的业务和网络体系、积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能更好地实现组织架构、业务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等诸多方面的转型与完善,最终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上述对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推动因素的分析,中国银行业未来进一步的国际化需要解决以下一些重大的相关问题,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一)优化金融布局,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基于中国银行业国际程度偏低,在当前资本项目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的背景下,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已成中资银行紧迫的战略选择。然而,如何布局、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不仅需要进行市场选择,更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层面加以考量。基于中国经济规模未来将会变得更加庞大,以及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规模、资本和复杂度等方面的监管日趋严格,仅凭一两家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显然已不能胜任服务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任。从主要大型经济体的经验看,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培育数家实力较强、差异化经营、网络互补的大型国际化银行。例如,美国就有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高盛等在全球化网络、投资银行、零售银行等方面各具优势的大银行的协调推进,英国则有汇丰、渣打、巴克莱和苏皇银行等国际化方队,日本是三菱日联、瑞穗、三井住友和野村的全球布局。对中国而言,目前大银行在全球网络的覆盖度有了很大提升,但直到2013年末,18家在海外有经营网点的中资银行覆盖度依然不及汇丰、渣打或德银等任一家银行的全球覆盖度。在业务领域,差异化特征也不太显著,国际化发展仍集中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中国“走出去”的大客户业务等方面,而在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实力不强。为尽快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大局的需要,避免在海外市场展开恶性竞争,中国监管机构应从国家层面制订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根据不同银行的自身特点,对各行的海外分工在地域、产品种类和服务方面做出相应安排,有序推进海外业务布局,引导中资银行团结、协调一致地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对整体国家战略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从战略层面选择数家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实施全面海外发展战略,力争成为具备全球化服务和多元化经营能力,财务稳健、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银行集团。具体而言,在当前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实现清算、结算和传统信贷业务覆盖的基础上,应重点在重要的国际资本市场、外汇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等加大投入力度;对非洲、拉美、中东和南亚等经营网点覆盖度不够的地区,应协调推进网点建设;在与中国投资与贸易往来发展前景广阔的国家,增强服务能力等。(二)发挥中资银行的核心作用在经营模式上,应紧紧围绕“人民币国际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等方面做文章。人民币业务将是未来中资银行海外业务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也是未来中资银行打造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