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Q01B全胸振荡排痰机说明书_第1页
YSQ01B全胸振荡排痰机说明书_第2页
YSQ01B全胸振荡排痰机说明书_第3页
YSQ01B全胸振荡排痰机说明书_第4页
YSQ01B全胸振荡排痰机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分感谢您购置我公司的产品。●小心地从包装箱中取出治疗仪和附件,保存好包装材料以备后来运输或保存之用。●按随机附件清单清点附件,检查治疗仪和附件与否有任何机械性损坏,如有问题请立刻与我司或经销商联系。按医用电气设备分类:本治疗仪属Ⅱ类BF型应用部分IPX0非AP/APG设备。警告:在使用仪器前,请您认真阅读本阐明书。它将有助于更加好地使用本治疗仪。谨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和损坏仪器。使用前请检查治疗仪的随机附件与否齐全及完好。图形、符号、警告性声明和缩写的含义:Ⅱ类设备BF型应用部分IPX0对进水造成有害影响的防护级别:无防护非AP/APG设备不能在有与空气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或与氧或氧化亚氮混合的易燃麻醉气状况下使用的设备Φ5×20mmF3AL电源保险丝型号注意!查阅随机文献接通(总电源)断开(总电源)向上易碎物品怕雨堆码层数极限为2层目录1产品介绍及随机附件清单…………32治疗原理……………43合用范畴……………44禁忌症………………45治疗时间与疗程……………………46产品使用……………46.1使用环境规定……………………46.2仪器部位图………………………56.3重要附件的使用………………66.3.1充气背心及充气胸带的使用……………66.3.2导气软管的使用………76.3.3手控器的使用……………6.4治疗仪操作阐明…………………76.4.1准备工作……………………76.4.2操作阐明……………………86.4.3严重注意事项………………116.5维护与保养……………………127产品技术参数及原理……………127.1重要性能指标…………………127.2构造与电气原理方框图………148产品售后…………158.1售后服务………………………158.2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排除办法…………………158.3保险丝的更换办法……………168.4包装、储存及运输……………168.5产品报废解决…………………161产品介绍及随机附件清单全胸振荡排痰机(下列简称治疗仪)是由我公司潜心研制的新一代全胸振荡排痰机。治疗仪通过向充气背心中的气囊重复充放气,每次加压将迫使气流快速穿越肺叶,推动分泌物从肺壁上脱落,并向口腔移动,达成口腔后通过正常咳嗽或负压吸痰排出。合用于肺部分泌物排出困难或由粘液阻塞肺部引发的肺膨胀不全患者,起到增进气道去除排痰或改善支气管引流的作用。随机附件清单名称数量原则全胸充气背心1件简易半胸充气胸带1套导气软管2根手控器1只电源线1根使用(技术)阐明书1本产品合格证1张产品保修卡1张原则全胸充气背心图简易半胸充气带图手控器图胸围:90cm~120cm胸围:80cm~2治疗原理正常人可通过正常的黏膜纤毛运动及咳嗽来去除呼吸道黏液。而当黏液正常清理功效损坏(如纤毛功效失调、呼气的气流、肺过分充气等)或呼吸道黏液分泌过多时,黏液等分泌物将在肺部堆积,引发严重病症,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全胸振荡排痰机通过向充气背心中的气囊重复充气放气,每次加压将迫使气流快速穿越肺叶,推动分泌物从肺壁上脱落,并向口腔移动,达成口腔后通过正常咳嗽或负压吸痰即可排出。3合用范畴合用于肺部分泌物排出困难或由粘液阻塞肺部引发的肺膨胀不全患者,起到增进气道去除排痰或改善支气管引流的作用。4禁忌症房颤、室颤、急性心梗、戴有心脏起搏器患者及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5治疗时间与疗程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状况,每天1次或上、下午各1次,每次10分钟,十天为一种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3天。普通状况下,每天治疗次数及时间越多,治疗效果越明显,且疗效也巩固持久。或遵医嘱。6产品使用操作者应纯熟掌握治疗仪的操作环节,并做到动作轻柔、精确,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对第一次接受仪器治疗的患者,应耐心解释,阐明治疗仪的原理、作用及使用办法,还可让接受治疗后的病友谈体会、谈疗效,使其能主动地配合、愉快地接受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应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听取病人的反映,随时调节治疗强度,并认真认真地做好治疗效果的评定、统计和分析。6.1使用环境规定6.1.1使用时应避开强电磁干扰(如短波或微波治疗设备)。6.1.26.2仪器部位图图1YSQ01B型全胸振荡排痰机前面板示意图电源插座(带保险丝)产品铭牌电源开关电源插座(带保险丝)产品铭牌电源开关图2YSQ01B型全胸振荡排痰机后侧示意图接口及其它简要阐明:1.导气软管接口——导气管管插入接口。2.手控——手控器插入接口。3.电源插座(带保险丝)——电源的输入接口,接AC220V电源。若熔断请及时更新的保险丝(更换办法见8.3)。4.产品铭牌——产品的有关信息,涉及仪器名称、产品型号、执行原则、产品编号重要技术参数、联系方式等。6.3重要附件的使用6.3.1充气背心及充气胸带的穿戴6.3.1.1原则全胸充气背心的穿戴(建议在全胸充气背心里面穿一件棉质衣服):a)松开原则全胸充气背心拉带锁扣,将充气背心的左右片分开(图3所示);b)穿上充气背心;c)根据胸围初步调节拉带的长度;d)将背心左右片拉带上的锁扣锁紧(图4所示);e)为了达成最佳的贴合效果,应深呼吸,然后再次调节拉带的长度(图5所示)及前后片刺毛搭;f)确保充气背心与身体贴合,但不会由于太紧而感觉不适。图4左右片分开图5锁拉带锁扣图6调节拉带长度6.3.1.2简易半胸充气胸带的穿戴(建议在简易半胸充气带里面穿一件棉质衣服):

a)将未充气的简易半胸充气胸带垂直放到患者身体上腋下位置;b)拉出简易半胸充气胸带方便将患者的身体包住;c)拉动简易半胸充气带的两端包住患者的胸部,然后使用钩环搭临时将两端连在一起;d)让患者深呼吸,然后连接简易半胸充气带的两端,使其与身体贴合,并且确保舒适。图6简易半胸充气胸带穿戴示意图6.3.2导气软管的使用6.3.2.1导气软管与充气背心或充气带的的装接将两根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充气背心或充气带的两个接口相连,轻轻地将导气软管旋入接口中,使导气软管固定到位。图7导气软管与原则全胸充气背心接口连接示意图6.3.2.2导气软管与治疗仪气道接口的装接将两根导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治疗仪的两个气道接口,轻轻地将导气软管旋入气道接口中,使导气软管固定到位。图8导气软管与治疗仪气道接口连接图6.3.3手控器6.3.3.1装接将手控器插头的凸起部分对准治疗仪上的“手控”插孔定位,手持插头略用力推入即可。6.3.3.2拆卸握持手控器插头上的活动外壳往外拉,即可将插头拔出。6.4治疗仪操作阐明(请对照6.2仪器部位图阅读)6.4.1准备工作6.4.1.1根据病人的不同胸围选择适宜的充气背心或充气胸带。6.4.1.2向病人交待治疗时的有关注意事项,使病人配合治疗。6.4.1.3告知病人治疗所需时间。6.4.2操作阐明6.4.2.1治疗前的注意事项1.开机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阐明书。操作者必须熟知使用和操作办法,治疗仪必须由专人负责。2.通电前检查电源线连接与否良好、导气软管与充气背心与否连好、拧紧,检查无误后再开机。3.如果治疗仪的电源开关批示灯不亮,请检查供电电源与否有电或治疗仪的电源保险丝与否熔断,如果熔断请及时更换保险丝(见8.3保险丝的更换办法)。4.充气背心或充气胸带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建议在使用时内穿棉质衣物)。5.在上次关机至下次开机的时间间隔必须不不大于5秒,否则易造成治疗仪程序出错。6.4.2.2启动电源开核心,治疗仪呈待机状态,触摸显示屏亮,此时屏幕显示:6.4.2.3按一键飞中键,则进入以下“模式选择”界面:1.将光标移至“手动模式”,按一键飞中键进入排痰功效手动模式参数设立界面:注意:振动频率设立20Hz以上时请警慎使用。=1\*GB2⑴参数设立a)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设立是调节空气振动输出的运行时间。初始值为10分钟,可在1分钟~99分钟之间设立,步距为1min。旋动一键飞旋钮增加或减少,按中键保存退出,设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b)压力强度压力强度设立是调节治疗仪气压输出的强度。初始值为3档,可在1档~10档之间调节。旋动一键飞旋钮增加或减少,按中键保存退出,设定所需要的压力强度档位。c)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设立是调节治疗仪气流振动输出的频率。初始值为5Hz,可在5Hz~30Hz之间调节。旋动一键飞旋钮增加或减少,按中键保存退出,设定所需要的振动频率。注:振动频率设立20Hz以上时请警慎使用。=2\*GB2⑵操作环节a)若需使用手控器,则按照6.3.3规定将手控器与治疗仪装接好。手控器有“加压”、“启动”、“停止”三项功效(治疗仪处在暂停状态时,手控器不起作用);b)按照6.3.1规定穿好适宜的充气背心或充气胸带;c)按照6.3.2规定用导气软管将治疗仪气道接口与充气背心的气道接口相连接;d)按<加压>或手控器启动压力强度输出,<加压>变为<启用>,<返回>变为<泄压>。此时,若按<泄压>,则压力强度停止输出,<启用>又变回<加压>;e)按<启动>或手控器启动振动频率输出,<启动>变为<暂停>,<泄压>变为<停止>。若按<暂停>,则振动频率暂停输出(压力强度输出保持),<暂停>变为<继续>,若按<继续>,振动频率继续输出;若按<停止>或手控器,则压力强度及振动频率皆停止输出;f)治疗仪工作时可根据需要调节适宜的振动频率及压力强度;j)必要时也可运用手控器进行快速停机。2.在模式选择界面选中“自动模式P1~P5”中任一模式,则进入排痰功效自动模式。选择自动模式P1进入小朋友(1-7岁)模式P1,其参数设立界面为=1\*GB2⑴治疗参数设立a)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设立是调节自动模式下空气振动输出的运行时间。初始值为10分钟,可在5分钟~20分钟之间设立,步距为5min。旋动一键飞旋钮增加或减少,按中键保存退出,设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b)治疗模式根据程序设定,自动运行。=2\*GB2⑵操作环节a)若需使用手控器,则按照6.3.3规定将手控器与治疗仪装接好。手控器有“加压”、“启动”、“停止”三项功效(治疗仪处在暂停状态时,手控器不起作用);b)按照6.3.1规定穿好适宜的充气背心或充气胸带;c)按照6.3.2规定用导气软管将治疗仪气道接口与充气背心的气道接口相连接;d)按<加压键>或手控器启动空气压力输出;e)按<启动键>或手控器启动振动频率输出;f)必要时也可运用手控器进行快速停机。注:1.自动模式下手控器的使用同手动模式,<加压>、<泄压>、<启动>、<暂停>、<继续>、<停止>功效同手动模式。2.P2、P3、P4模式参数设定同P1。3.在模式选择界面选中“自定义模式”,进入排痰功效自定义模式的参数设立界面:=1\*GB2⑴治疗参数设立a)治疗时间治疗时间设立是调节自定义模式下空气振动输出的总的治疗时间。初始值为10分钟,可在5分钟~20分钟之间设立,步距为5min。旋动一键飞旋钮增加或减少,按中键保存退出,设定所需要的总的治疗时间。b)振动时间振动时间由4个时段构成,单位是秒(s),顾客能够任意调节每个时段的运行时间。每个时段振动时间初值为治疗时间的1/4。如振动时间设定为10分钟,则每个时段振动时间初值为150秒。光标移至“设立参数”,按一键飞中键进入时段Ⅰ振动时间设定,旋转一键飞旋钮,设定时段Ⅰ振动时间,按中键保存退出,进入时段Ⅰ振动频率设立。旋转一键飞旋钮,设定时段Ⅰ振动频率,按中键保存退出,进入时段Ⅰ压力强度设立。旋转一键飞旋钮,设定时段Ⅰ压力强度,按中间保存退出,进入时段Ⅱ参数设定,依次设定其它时段参数。注:1.若某一时段的振动时间调为0,则该时段将被取消,该时段的振动频率及压力强度参数将无效而不能被调节。2.由于总治疗时间一定,某一时段的振动时间设定会影响到其它时段的振动时间。c)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设立可分别调节每个时段治疗仪气流振动输出的频率。每一时段的初始值为10Hz,可在5Hz~30Hz之间调节。选中不同时段,旋转一键飞旋钮,可设定该时段所需要的振动频率。注:振动频率20Hz以上请警慎设立。d)压力强度压力强度设立可分别调节每个时段治疗仪气压输出的强度。每一时段的初始值为5档,可在1档~10档之间调节。选中不同时段,旋转一键飞旋钮,可设定该时段所需要的压力强度档位。=2\*GB2⑵操作环节a)若需使用手控器,则按照6.3.3规定将手控器与治疗仪装接好。手控器有“加压”、“启动”、“停止”三项功效(治疗仪处在暂停状态时,手控器不起作用);b)按照6.3.1规定穿好适宜的充气背心或充气胸带;c)按照6.3.2规定用导气软管将治疗仪气道接口与充气背心的气道接口相连接;d)调节每一段的振动时间,前时段增加的时间将从后时段中分取,前时段减少的时间将增加到后时段中;e)调节每一时段适宜的振动频率(注:振动频率20Hz以上请警慎设立);f)调节每一时段适宜的压力强度;g)按<加压>或手控器启动压力强度输出,此时振动频率及压力强度不可调节;h)按<启动>或手控器启动振动频率输出,此时振动频率及压力强度不可调节;i)必要时可运用手控器进行快速停机。治疗仪进入工作状态后,状态显示:“正在治疗”,开始倒计时。此时可按<返回>返回主治疗界面进行其它操作,若不按<返回>,则一分钟后治疗仪自动返回主治疗界面。治疗过程中,按<暂停>,治疗仪进入暂停状态,暂停时按下<继续>,治疗仪继续工作进行治疗。当时间至0时,治疗仪鸣叫,治疗完毕自动进入停止状态,全部参数返回初始值。6.4.2.4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1.治疗仪不使用时,请关闭电源。拔去电源线插头。2.建议初次使用本产品时选择有人看护的环境。3.使本设备及其电源线远离热源。4.如果患者发现难以去除上气道中的分泌物(例如患者患有DMD或其它严重的神经肌肉功效失调或神经功效失调),可能在使用本设备的同时还必须采用专门的治疗规程,这些规程可能涉及人工或机械辅助咳嗽或其它治疗。5.如果对小朋友或残障、智障患者使用本设备,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亲密看护。6.切勿向本设备的任何开口部位投入或塞入任何异物。6.4.3严重注意事项1.如果患者状况不适宜使用全胸振荡排痰机,切勿使用本设备,否则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2.治疗期间请勿进食,否则可能会引发窒息。3.头部受伤或颈部受伤尚未稳定及脑、肺部由于血流动力不稳出现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本设备。4.对于缺少言语表述能力或肢体存在障碍的患者,需在医生看护下使用本设备,并亲密关注患者使用本产品的状态。5.治疗过程中请配合体位引流使用。6.5维护与保养6.5.1充气背心——放置阴凉处,避免接触含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建议使用清洁剂和温水清洁充气背心。请勿使用过多腐蚀性强的清洁剂;要去除顽固污垢,请使用原则的家用清洁剂和柔软鬃刷。要软化已经干结的顽固污垢,可能首先需要浸透污渍;——充气背心需要更换时必须从我司或者我司授权的经销商处购置。6.5.26.5.36.5.4治疗仪应防潮、防高温,尽量减少搬运,避免强烈振动。

6.5.5无论何种状况下,如需打开治疗仪的机箱,请先切断供电电源,以防电击引发人身伤害。

6.5.6维修。7产品技术参数及原理7.1重要性能指标7.1.1运输和贮存条件:a)环境温度范畴:-40℃~50b)相对湿度范畴:10%~80%;c)大气压力范畴:500hPa~1060hPa。7.1.2工作条件:a)环境温度:5℃~40b)相对湿度:30%~85%;c)大气压力:860hPa~1060hPa;d)电源规定:AC220V±10%,50Hz±2%;e)输入功率:300VA。7.1.3治疗仪的压力范畴:0.5kPa~3.2kPa,步距增量1(0.3kPa),误差为±15%或±0.2kPa,取大者。7.1.4治疗仪的振动频率范畴为5Hz~30Hz,频率持续可调,步距增量为1Hz,误差为±20%。7.1.5治疗仪的工作模式:治疗仪含有手动模式、五种自动程序模式及顾客自定义模式。五种自动程序模式及顾客自定义模式详见7.1.5.1~7.1.5.57.1.5.1自动程序模式P1运行方式以下图f3=8Hzf2=7Hzf4=7Hzf1=6Hzt1=t/4t2=t/4t3=t/4t4=t/47.1.5.2f3=10Hzf2=8Hzf4=8Hzf1=7Hzt1=t/4t2=t/4t3=t/4t4=t/47.1.5.3自动程序模式P3运行方式以下图f3=12Hzf2=10Hzf4=9Hzf1=8Hzt1=t/4t2=t/4t3=t/4t4=t/47.1.5.4自动程序模式P4运行方式以下图f3=13Hzf2=11Hzf4=10Hzf1=9Hzt1=t/4t2=t/4t3=t/4t4=t/47.1.5.5自动程序模式P5运行方式以下图f3=15Hzf2=13Hzf4=11Hzf1=10Hzt1=t/4t2=t/4t3=t/4t4=t/47.1.5.6顾客自定义振动频率f1~f4,压力强度q1~q4及各治疗时段持续时间t1~t4均可由顾客自定义。7.1.6治疗仪的a)手动模式定时时间1min~99min,步距为1min,误差为±10%;b)自动模式、自定义模式定时时间分四档,分别是5min、10min、15min和20min,误差为±10%。7.1.7运行模式:7.1.8外形尺寸:长410mm×宽310mm×高268mm7.1.9重量:主机20kg。7.2构造与电气原理方框图7.2.1构造构成治疗仪由主机、手控器、导气软管和充气背心构成。其中导气软管采用PVC材料。充气背心采用TPU高强度复合面料;充气背心分原则全胸充气背心及简易半胸充气胸带。机壳采用塑料外壳。7.2.2电气原理方框图供电模块供电模块手控检测模块人机操作模块主控制模块手控检测模块人机操作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报警模块气压产生模块气压产生模块气压控制气压控制输入输出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空气振动模块空气振动模块手控器手控器振动频率控制振动频率控制振动机驱动电路振动机驱动电路风机驱动电路风机驱动电路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充气背心软管空气振荡机风机充气背心软管空气振荡机风机8产品售后8.1售后服务8.1.1治疗仪在使用前操作者应得到专业人员的使用指导。

8.1.2一年内免费维修;三年保修(保修期内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免人工费);终身维护。下列因素所造成的故障将不在保修范畴之列:——产品遭到误用、事故、运输或其它实质性损伤,疏忽、水淹、水灾或其它液体侵入;——产品缺点或问题是由于使用非我司的产品或配件的;——私自拆装、改装产品而造成的故障;——因缺少合理的保养和未达成环境使用规定而造成的故障;——在使用、搬运过程中不慎摔打、跌落造成的故障;——没有按照使用阐明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