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1.gif)
![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2.gif)
![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3.gif)
![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4.gif)
![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f2947438b5a6f167894978a0ff83eb6b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姜太公家世生平考述
姜太公,名字叫姜和尚。后人统称生姜、太公旺、吕尚和吕旺,以及西初卓越的政治家、军国主义者和思想家。一、兼顾商朝:姜太公的初至风险姜太公,生于商朝庚丁帝八年,卒于周康王六年1,商代姜姓古吕国即今河南省新蔡县人2,“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P245)。这里的先祖即大禹时期的伯夷。“吕”本意为“”,意为伯夷因辅助大禹治水而成为禹的股肱重臣。姜太公生于吕国的一个庶民之家,自少学道习礼,尤其喜好流传家乡的先天八卦。大约20岁左右,他以庶人的身份来到东海(今属山东),并成为当地马氏的赘婿。不久,因种田“不足以偿种”、打鱼“不足以偿网”而被逐出妻门(P696-66)。太公遭逐,使他体味到世态的炎凉。于是他离开东海西行,经鲁山之阳,跨奄国之境,来到商都附近的棘津,以替别人充杂役艰难度日。两年以后,他又沿黄河而上,来到孟津,经营(P900-372)小饭馆藉以糊口,后因经营不善而关门。约70岁左右,他来到商都朝歌,先以屠牛为生,后以占卜算卦为业。其间,因占算灵验结识了当时的亚相王叔比干,并经比干的推荐,被商纣王任为灌坛令。(P843-75)姜太公步入仕途之机,正值商王朝日薄西山之时,商纣王荒淫无道、宠信奸佞,且又穷兵黩武。太公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便挂职而去。司马迁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P245)离开朝歌后,姜太公便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史传他先后游历70余国。长期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下层劳动人民,并对商王朝的黑暗统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其间,他还结识了散宜生、闳夭、南宫适三位知己。后来,他听说西伯姬昌“贤且善养老”(P312),便千里迢迢来到渭水之滨。初至西周,姜太公仍以东夷人惯有的生活方式——打鱼为生。打鱼期间,遇到了姬昌。姬昌与太公在渭水之滨之所以一见如故,这一方面是由于姜太公对殷商朝歌的斗争内幕及东方各诸侯国不满商纣王统治等情况的透彻了解和分析令姬昌大为折服;另一方面是姜太公从家乡继承的八卦文化也为姬昌所欣赏。姬昌的母亲大任为挚国(今河南省平舆县)首领之次女,是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第一位实施胎教的母亲。姬昌从母亲那里接受了传统的先天八卦,并在里监狱推陈出新演绎成后天八卦。可以说,姜太公是姬昌娘舅之地的来客,共同的抱负和志向、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把两位历史伟人联系在一起。姜太公的到来,使姬昌兴奋不己。因为此时的姬昌刚从商朝里监狱被国人保释出来,正想访贤拜能帮助他治理西周,姜太公才识渊博,正是他渴望已久的人物,故姜太公从此又名“太公望”(P245)。太公望入周后,被姬昌拜为国师。他以三礼(古代祭天、祭地、祭宗庙之礼)之政教太子;以“井亩之法”立军制;以“六步七步、六伐七伐”教战法(P126—147),使西周的军队兵精将勇,故孔子称赞姜太公是“兼济天下者”(P898—326)。太公在周,“与文王阴谋修德;以倾商政”(P246),他们一面入朝献贡以示顺服,一面在国内积极修文治行德政。为了翦商大业,姜太公曾向姬昌建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P726—11),“欲使主尊人安,爱民而已。”(P726—12)怎样爱民?姜太公又进一步提出:对民要“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予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P726—12)。在爱民的基础上,姜太公还提出“敬德”的思想,“敬德”即敬天、敬老、慈幼、奖励农桑、存养鳏寡孤独、唯礼是从。通过姬昌及太公的努力,西周的国势逐渐强盛起来,“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邦,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戎,五年伐耆”(P307),最后伐崇,从而夺取了商朝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司马迁认为:“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P246)周文王死后,姜太公辅助武王继续开展灭商兴周的事业。武王二年,姜太公以军队统帅的身份协助武王在孟津阅兵,“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P246)。这次阅兵检验了实力,增强了武王及姜太公最终灭商的决心。两年以后,殷廷大乱。姜太公认为:“谗慝胜良,命曰戮;贤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诽怒,命曰刑胜;其乱至,不可以驾矣。”(P479)建议武王及时出兵。武王采纳了太公的建议,令各路诸侯出师吊民伐罪。行军途中,述士们以占卜凶象相阻挠,太公踏碎龟壳,折断蓍草,强劝武王继续前进(P373);大军过汜水,汜水泛滥;经怀山,武王所乘之车遭损坏;经共头山,而遇山崩(P68)。武王弟姬处认为又是天意不许征伐,姜太公联合周公再次否定了姬处的危言。周师经过急行军,终于克服各种阻力到达牧野。在牧野,周师在姜太公的统一指挥下与前来迎战的商军展开决战。姜太公亲率精锐之师猛冲商军。商军在周师的猛烈打击下阵营大乱,或被杀,或逃跑,或倒戈。《诗》曰:“牧野洋洋,驷马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P315)周师在牧野大战击溃商军主力后,乘胜攻入殷都朝歌,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后,周王室大封诸侯,姜太公以异姓首功封于齐。当时,齐地方国林立,莱、杞、谭、奄、蒲姑、熊、盈、徐等国,因地处东土历来不服中原。姜太公“夜衣而行,黎明至国”(P246),很快到达营丘(今山东昌乐)。营丘处营州中心,据有营丘,便能有效控制整个营州。当姜太公率军刚至营丘,莱人便发兵来争。太公率军果断镇压了莱人的叛乱。随后又诛杀了口是心非的齐司冠营汤,惩处了以“贤士”自誉的狂、公士兄弟(P290),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迅速稳定了齐地。齐地稳定不久,中原又爆发了“三监之乱”。东方蒲姑、奄、熊、徐等地也乘机作乱。周公奉成王之命率军东征“三监”,而太公则率军讨平蒲姑等五侯九伯共50余国,为西周的安定再立新功。从战火中统一起来的齐国,经济萧条,地瘠民穷。“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而人民寡”(P932)。太公为尽快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实施了三大国策:举贤尚功、因俗简礼和务本通末。数十年间,齐国一跃成为雄居东方的富强大国。周康王六年,姜太公卒。世传太公有三子一女。长子名亻及,即丁公;次子名得,即乙公;三子名丘,即穆公;一女名邑姜,为周武王后(P894~371)。二、治“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西周行周礼,周礼以“尊尊亲亲”的宗法制为基础。但太公在兴周安周、兴齐安齐的过程中,采取了与周礼不同的治国之道。周公的封地在鲁,邻近齐地。周公与太公曾讨论过治国用人之道。周公从周礼出发,认为用人要遵循“亲亲上恩”;太公从富民强国的目的出发,主张用人要“尊贤上功”(P309)。太公在齐,以“尊贤智、赏有功”(P1661)为立国之本;以“先疏后亲,先义后仁”(P696-62)为用人原则;以仁、义、忠、信、勇、谋为选人标准。由此可见,姜太公的尊贤尚功,实是一种先公后私、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周穆王满以前,也就是《吕刑》出现以前,西周政权在宗法制基础上,实行周礼,刑法只是统治人民的一种辅助手段,所谓“刑不上大夫”。而姜太公治齐,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P726-18)。这里的“德”就是周礼,“礼”就是刑法。早在太公入周之际,文王曾向太公询问治国之道,太公对曰:“贵法令必行……不法则令不行,令不行则主威伤;不法则邪不正,邪不正则祸乱起……。”(P838-762)由此可知,太公治国的根本方略就是德刑兼用、礼法并举。太公的先祖、古吕国的创立者伯夷,在唐尧时掌:“折民唯刑”(P344)。太公之所以实行不同于周礼的治国策略,应该说,既有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剖析,又有其思想渊源。中国自古有重农的传统。但是,太公早年经营过饭馆,也做过屠牛取利的生意,不平凡的经历使他更深刻地意识到手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三宝完,则国安”(P726-14)。因此,他在入周后,很快为周制定了《九府圜法》,“九府”即玉府、内府、职金、职币等九个掌管国家财政的机构。《九府圜法》的实施,目的是使天下财物“均而通”(P1117)。实际上,它是以行政的手段确保国家财货的正常流通,又用市场调节的手段确保国家财货均衡的流通。在太公看来,“王国必先富民”(P726-13),与人共利、少征薄敛、广开财源都是富民之道。为此,太公在武王时为达到民富的目的,曾劝武王推行过“侈靡令”。他教武王下令:大臣拜见天子必须穿豹裘(P899-302)。豹裘,价值千金,富贵人家要想得到豹裘就必须把一部分钱财投入市场去购买。这种以超前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办法,即使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齐地滨海,鱼盐、桑麻、铜铁丰富。太公封齐后,为了尽快改变齐地的落后局面,他招集流民,垦荒种田,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商业,开放国门,招迎天下商贾,使齐地鱼盐桑麻等优势资源流通天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优势,最终实现了财蓄货殖、富民强国的目的。后人赞云:“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末利之道,极女工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P30)古之论兵者,多宗姜太公。太公渭水垂钓,得为王师,修德倾商,吊民伐罪,兴周安周,遂成武功。久传不衰的《六韬》被后世尊为太公兵法的结晶之作。《六韬》又称《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全书分文、武、龙、虎、豹、犬韬6个部分。其中,《文韬》20篇,论述战争本于道义,政治先于军事。《武韬》5篇,论述战争的决策及战术问题。《龙韬》13篇,论述战争的统御和指挥。《虎韬》12篇,论述军械、突围、对垒、伏击等战术问题。《豹韬》8篇,说明在森林、山地、平原等不同地势的作战方法。《犬韬》10篇,论述军队训练及战车、步兵等兵种的战法。《六韬》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兵书,该书不仅论述了战争的战略战术,而且强调用兵的目的“本于王制”,即辅助帝王的用兵之道,被后世奉为用兵圭臬之所在。因此,后世之兵家,管仲师太公有齐桓之霸,孙武师太公有阖闾之威,张良师太公而兴汉,李靖师太公而兴唐。诚如唐太宗所言:“俗儒多论管仲为霸君桓公之谋臣,殊不知管仲用兵之法源于太公而本于王制。”(P726-147)道教是中国的原始宗教。它起源于太昊伏羲之世。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乾坤,以定人道”(P379)。延至商周之际,道发展为“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P395)。天生之道、地育之道、人赞之道,形成了天、地、人三材合一的最高社会行为规范。“太公在齐,修道术。”(P1661)但是太公所修的道术,不但继承了祖先天人合谐的大道,而且把道术运用到社会价值领域。提出修道术,就在于追求道、德、仁、礼、勇、谋……这样,他把前人虚无飘渺的“道”更为具体化,成为世人能够身体力行的社会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为后来的老子、杨朱等人所继承,并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因此,在道教的发展史上,姜太公应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传人。三、工艺的成就和思想的继承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人格和功绩对后世颇有影响。但是,先秦文献对有关他的籍贯、事迹、葬地等记载不一,从而使他的生平事迹显得扑朔迷离,《封神演义》的问世,又使姜太公从人变成了神。因此,客观地评述姜太公的功绩及思想,正确认识这位历史伟人,从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姜太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传世宗周铜器《大丰敦》铭文:“乙亥王有大丰,王凡三方……天亡尤王。”其意为:武王在乙亥行大丰礼,告于诸侯多方……太公望保佑武王。这一地下文物的发现是又一铁的证据。他是人而不是神,是时势造就了姜太公这位历史英才。童年时代,他生活贫困;青壮年时期,为了生存,他曾为赘婿,曾为屠夫。后来,他弃殷奔周,并非他有什么超凡脱俗的先见之明,而是听说西伯姬昌“善养老”。他渭水垂钓,并非是为了钓姬昌,而是他入周时以东夷人惯有的生活方式——钓鱼为生,只是偶然钓到“大鱼”而已。他之所以在后来能建立兴周安周、兴齐安齐的盖世伟业,完全在于他对社会的透彻洞悉,并善于从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及时提炼出治国方略,并切实付诸实践。其次,姜太公渊博的知识、超人的睿智得益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坎坷而丰富的经历。姜太公起于古吕,古吕国是伏羲氏先天八卦的影响区。在缺乏现代科学的商代,八卦文化实际上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代表。伏羲画先天八卦于上蔡,距古吕国不足百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太公在出仕前就具备了良好的个人素养。青壮年时期,艰苦的流浪生活,坎坷的人生际遇,使他对殷周腐朽的社会现实以及劳动人民反抗殷商统治者的强烈愿望有着更深刻的了解。这一点,是常人难以具备的。再次,在性格上,姜太公意志坚定,决事果断。殷商末年,虽然西周占有殷商的西部地区,但殷商的势力依然强大,武王虽有吊民伐罪的决心,但缺乏迅速灭商的信心,孟津阅兵无功而返以及后来在进军朝歌途中多次表现出的犹豫不决都是明证。关键之时,都是太公以坚强的意志鼓励武王。太公入齐后,果断镇压莱人的叛乱、诛杀营汤。特别是惩处狂、公士兄弟时,周公曾派人替二人说情,惟恐处罚贤士会造成不良影响。但这两位所谓的贤士,却公然声称自己不为天子臣、不谋诸侯位、不食君主禄。实际上是代表地方分裂势力的利益而藐视周天子的至尊权威。不惩处他们,就不可能在齐地树立西周政权绝对的权威和建立稳定的统治。所以,太公不顾周公的疑虑,果断处决了他们。最后,姜太公并非完人。西周建立后,太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农业张力计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便携式激光测风雷达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军用聚脲防护涂料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室温固化环氧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战术靶标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硅矿开采合同书
- 股票期权协议书合同协议
-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铁矿设备买卖合同
- 2025隧道施工合同
- 中职安全管理方案
- 百词斩托福词汇excel版本
- 高考写作指导常见议论文论证方法知识梳理与举例解析课件27张
- (完整word版)高中英语3500词汇表
- 玻璃反应釜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高中英语新课标词汇表(附词组)
-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证券公司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金公司
-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全题库及答案(新)
- 2022年高考湖南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20909-2007钢门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