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岁儿童饮食禁忌妈妈们千万别再喂了_第1页
0~10岁儿童饮食禁忌妈妈们千万别再喂了_第2页
0~10岁儿童饮食禁忌妈妈们千万别再喂了_第3页
0~10岁儿童饮食禁忌妈妈们千万别再喂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10岁儿童饮食禁忌,妈妈们千万别再喂了宝宝的吃喝拉撒睡都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其中"吃'排在第一。

因为婴幼儿各个器官的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免疫力低下,很多食物在一定的年龄段是不能吃的。

今天夏老师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超全的宝宝饮食禁忌。

6月龄内不要饮果汁

果汁虽含有维生素与矿物质,口感好,容易被宝宝接受,但是它并没有对儿童发育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和脂肪。

而且果汁容易占肚子,这样容易导致宝宝正餐摄入减少,破坏体内营养平衡,此外还容易造成肥胖或龋齿。

因此,不足6个月的婴儿最好不饮果汁,6个月以上的宝宝也要限制饮用量,每天不要超过100亳升。

1岁内不要添加食用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1岁内宝宝,不用加任何调味品,包括酱油

1~3岁幼儿,用盐<2克/日

4~10岁儿童,用盐<3克/日

1岁内宝宝的辅食里不要放盐,因宝宝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善,不能排除滞留在体内多余的钠,会导致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会为今后诱发肾病和高血压埋下祸根。

1岁内不能吃蜂蜜

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蜂蜜不仅仅是单独出现,还可能隐藏在我们的食物当中,比如:蜂蜜燕麦片、蜂蜜饼干等,也尽量不要给1岁内的宝宝吃这些零食。

1岁内不要吃海鲜

海鲜大多性属寒凉,同时也属于高蛋白食物,宝宝吃了容易过敏,或是消化不良,出现腹痛、拉肚子症状。所以建议小宝宝在1岁后才适量食用海鲜,但也不能一次食用过多。

1岁内要慎吃小麦制品

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平衡,肠道发育还不成熟,对小麦里面的麦麸会产生过敏症状,容易长湿疹或红疹等,1岁内的宝宝最好避免吃小麦粥。尤其是有过敏症状的,以小麦、黑麦、大麦为原料的食品都避免给宝宝吃。

2岁内不宜喂牛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建议婴幼儿可以继续给予母乳喂养直到2岁(24月龄),或每日给予不少于相当于350mL液体奶的幼儿配方奶粉,但是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

主要因为婴儿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喂牛奶后不一定能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呕吐、腹胀、腹泻等。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应选用婴儿专用配方奶粉。

2岁内不宜吃过量的蛋

1岁内,最好只吃蛋黄,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

1岁到2岁,可隔日吃1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

年龄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

对于这些婴儿,最好把蛋黄煮到其它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暂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3岁内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3岁内不能吃整粒坚果

3岁以下臼齿尚未萌出的孩子,不要接触花生、瓜子、豆类及其它带核的食物。如果一定要吃,可碾碎做成糊状。孩子如果非要吃整粒的,进食过程中,家长一定要陪伴左右,且不要逗笑,防止他们大笑而误吸。

3岁内不要食用黏性食物

3岁内的宝宝,由于咀嚼吞咽的能力尚未健全,在食用某些不容易咀嚼烂的食物时,比如质地软绵粘性大的汤丸,还包括糖、花生酱等食物,容易黏住宝宝的喉咙,吐不出来又吞不下去,很容易卡喉或者进入气管引致窒息。吃这类食物最好有大人在旁。

5岁内不要吃补品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10岁内不要吃腌制品

10岁内的儿童不要吃腌制食品。一是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等)含盐量太高,高盐饮食易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