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_第1页
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_第2页
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_第3页
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_第4页
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官制非正式称称技巧举隅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古代个人文件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官方制度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关于古代职官设置沿革及名称演变情况,官修史书中的《职官志》和比较庞大的“十通”及历代《会典》《会要》等政书中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尤其是清乾隆时期编修的72卷本《钦定历代职官表》,将上起三代下至明朝的官制沿革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可谓卷帙浩繁,至道光年间,黄本骥将之删削简约为6卷本《历代职官表》,成为后世文史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近代以来,更有各种职官词典及官制研究专书可供利用参考。因而可以说,对于古代职官的一般性了解并无多大障碍,前述诸书足资查阅之用。然而以上只是针对古代正式职官名称沿革而言,其载体多是古代官方正式文件,如官员履历、诰命文书等。但如接触本文开头所说的古代私人文书时,也会碰到大量的职官称谓问题,而上述所有工具书可能就全要失效了,因为在私人文书中流行的往往不是当时职官的正式称谓,如称巡抚为“中丞”,称总兵为“镇台”、“总戎”,称知县为“明府”,称通政司为“银台司”,称都察院为“兰台”,等等,这些别称在《历代职官表》等专书中难以直接查索到,现代所编职官词典中也多不够全面,尤其遇到生僻的俗称就无从查考。不管是《折梅笺》,还是《幼学》系列,对于古代职官俗称问题的记述都只是点到为止,只能算是个启蒙读物,谈不上是系统全面的工具资料。另外像《榆巢杂识》等这些古人笔记小说中也有零星记述,但真正集大成者当属清代梁章钜的《称谓录》一书,该书共32卷,将古代亲属、职官、机构及三教九流各种名物的正称、别称、俗称等几乎罗列殆尽,是除《历代职官表》之外的另一必备工具书。《称谓录》主要是辑录与词条相关的文献,作者本人解释性的文字并不多,或许在当时理解古代的称谓不是难事,但在今天来说,如不予以解释,今人恐仍如坠云雾。虽然该书30余万字,列词条700有余,涉及5800多个称谓,可谓鸿篇巨制,但其不足之处前人已多有谈及,如阮元就指出其“细碎不成书”,错讹缺漏更是不胜枚举,今人点校本中均有论及。以上所述《折梅笺》、《幼学》、《称谓录》三书是本人所见记述古代职官俗称的全部公开文献,除此之外尚未看到哪些机构或论著中有专涉此内容的著录或记载。而专述古代文武职官俗称的文献一直是本人近年寻找的对象,幸运的是,《内外文武品级称呼录》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内外文武品级称呼录》(以下简称《称呼录》)为手抄本,专记文武职官及政府机构的名称,包括职官的正称、名号(别称)和称呼(俗称或尊称)。除了是专书之外,该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较为全面系统的记载了各种文武职官的俗称。随手检取几个,如“大黼黻”、“大分麾”这两个称呼,遍查《折梅笺》、《幼学》和《称谓录》均无记载,《历代职官表》等官修政书中自然更是没有相关词条,就算用“读秀”学术搜索引擎对二百多万册图书及该数据库所收期刊、报纸、论文进行全文检索,用“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对1万余种古籍的17亿字内容进行全文检索,都是一无所获,在互联网上用“百度”搜索也没有查到有效信息。因此如果说我们在私人文书或古代小说中看到这类生僻俗称,仅凭公开的工具资料就无法找到答案了。而《称呼录》中记载“大黼黻”是对工部“督理织造”一职的称呼,如曹寅家族曾任此职,据康熙稿本《江宁府志·曹玺传》载:“康熙二年,特简督理江宁织造。江宁局务重大,黼黻朝祭之章出焉。”而“大分麾”则是对武职“参将”“游击”的称呼。笔者所藏《称呼录》为楷书抄本,竹纸,书角略有残损,尺寸为20.5×14.5厘米,全书内页为22个筒子叶,封面书名题“内外文武品级称呼录”,无目次,无作者信息,抄录年代信息仅见封面右下题“丙子中秋抄”。从书法角度看,抄写字体浑厚,有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和明清馆阁体的书风,非康熙欣赏的董其昌和乾隆欣赏的赵孟頫风格,也不是清末苏东坡及清末民国时期的魏碑风格,能看出抄写者的丰厚学养,绝非凡手所为。结合纸张的老化程度,可以初步推测至少是明末清初的物件。从抄本所记行政机构及职官设置情况看,在户部郎中条目下注:“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四司。”在都察院各道御史条目下也注出这十四省。可见此抄本内容形成时间是在这种行省格局时期。据乾隆《江南通志》载:“顺治二年平定江南,改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定为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又据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统计显示,十四省格局时期起自顺治十五年(1658),止于康熙六年(1667),前后不到10年时间。在武职提督总兵条目下注“正一品”,据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42《兵部·官制》载:“原定绿营武职,提督总兵,初制带左都督右都督衔者,正一品……乾隆十八年,省都督等衔,定提督为从一品。”又据武职最后有一条注释:“把总百总《戎政便览》未(勿)入,故亦……”按《戎政便览》见于南明文献所记,据《思文大纪》载:“弘光元年闰六月初七日,睿制缙绅、戎政、儒林三便览序。”《戎政便览》未见传世,在有清一代当属禁书,清初时期不是明朝遗老恐难见到此书。按以上信息推算,《称呼录》当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至于抄本所题“丙子中秋抄”中的“丙子”则应是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不应是崇祯九年丙子(1636)和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这在抄本中另有一处信息可印证。在都察院巡盐监察御史条目下注:“长芦、两淮、两浙、河东,新设福建、两广。”据《清盐法志》卷209《福建·职官门·职官·盐政》载:“康熙三十年设福建巡盐御史,专理盐政。雍正元年裁福建巡盐御史,改归闽浙总督兼理。”又据《清盐法志》卷237《两广·职官门·职官·盐政》载:“康熙三十年七月,题准设两广巡盐御史……康熙五十九年正月,议准停盐差御史,两广盐务交总督专理。”此条目所注“新设”二字将时间锁定在康熙三十年稍后,所以康熙三十五年当是“丙子中秋抄”所指年份无疑。《称呼录》无目次,正文前列“文职品级”、“武职品级”(文武散官封赠品级)、“命妇封赠名号”、“文官补服定制”、“武官补服定制”(歌诀形式),正文页首题“古今官制名号称呼”,后依次开列“殿阁学士”、“翰林院”、“詹事府”、“宗人府”、“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六科”、“中书科”、“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国子监”、“京府”、“鸿胪寺”、“行人司”、“钦天监”、“太医院”、“上林苑监”、“銮仪卫”、“五城兵马司”、“京属大使司狱等职”,以上为“内职”部分,“外职”则分“督抚”、“布政使”、“按察司”、“提督学政”、“盐运使司”、“府”、“州”、“县”、“儒学”、“医学”、“僧纲司”、“道纪司”、“阴阳学”、“隘巡检等职”、“武职”。在墨笔条目上端用朱笔双圈标记,以区别机构类目,其下开列文武职官的正式官名及“名号”和“称呼”(以朱笔框示)。如“大学士”条目下,“名号”为“宰相、中堂、阁老、相国”,“称呼”为“大柱国、大柱石、大元辅、大元宰”。可见“名号”应该是指在正式场合下称对方的一种叫法,而“称呼”则带有尊称的意味,如古代私人书信中常用的“大德望”、“大懿德”等尊称即属此列。这或许跟古人有“名”“字”“号”的习俗相对应。《称呼录》内容丰富,是对清初国家行政机构、职官名称的一次较完整呈现,就如考古发掘一般,为我们揭开了康熙初期的地层断面,如果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证,肯定能解读出较多有价值的信息点。限于篇幅及学科领域,本文只选取其中与档案事业史相关的部分机构及职官进行简要解读,其他有待今后全文公布时再行详考。另外,因抄本为竖写左行,且无详细分节标志,在转录时只能按古籍整理一般方法处理。宗人府。名号:玉牒所(宗室系谱曰玉牒)宗人府丞(正三品)。名号:宗正,称呼:大宗正、大司宗(亦称大司族、大司戚、大司属)理事官、经历(正五品)。名号酌用,称呼:大司宗、大赞府中华书局版《历代职官表》出版说明中谈到:“为了抬高皇族的地位,竟不顾当时中央机构以内阁为首的实际情况,而将管理皇族事务的‘宗人府’列在首位。”而《称呼录》则正是将内阁放在了首位,而将宗人府放在了第四位。查《明会典》(万历)亦是将宗人府放置文职衙门之首位,可见这一做法在古代乃是惯例,而《称呼录》能特立独行,亦算是难能可贵的求实之举。按万历《大明会典》卷1《文职衙门·宗人府》载:“国初置大宗正院,秩一品,洪武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又据康熙二十九年《大清会典》卷1载:“顺治九年,设宗人府……掌皇族之属籍,以时修辑玉牒……其正官有府丞,属官有理事官、副理官、主事、笔帖式,其首领有经历。”可见宗人府机构之名始于明洪武年,清沿明制,其主要职掌之一就是编修皇族家谱———玉牒。通政司。名号:银台司、外台通政使(正三品)。名:匦使,称:大纳言(或大献纳)左右通政(正四品)、左右参议(正五品)。名称:同前(或大参知)经历(正七品)、知事(正七品)。名称酌用。康熙二十九年《大清会典》卷148载:“通政使司。正三品衙门,设满汉通政使各一员,满汉左右通政四员,满汉左右参议六员,满汉经历各一员,满洲汉军知事各一员,满笔帖式八员,汉军笔帖式二员。职专收四方章奏、臣民密封建言陈情伸诉等事。”“银台司”之称源于宋代,据《宋史·职官志》载:“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绶。”因司署设在银台门内,故名。曹寅曾任通政使,故在曹寅交游酬唱诗词及信函中均有“曹银台”之称。六科。名:鸾台(唐号或鸾司)、谏院(宋号)、左掖(或仙掖)、紫垣(或天垣)六科掌印给事中(正五品)。名:司谏、夕郎,称:大都谏(或大给谏)登闻科、登闻院。名:掌封事,称:大掌奏康熙二十九年《大清会典》卷160载:“六科。顺治初,置六科,满汉官员裁设不一;十八年,设满汉都给事中各一员,满汉左右给事中各一员,汉给事中二员。康熙四年,每科止留满汉给事中各一员;五年,每科增设满汉掌印给事中各一员。其职专主封驳纠劾等事。”按“给事中”称“大都谏”,未见文献释义,但在民间却有使用,如《孙文垣医案》有载:“大都谏郑春寰老先生,为春元时,头痛内热,入夜尤甚……”此指明代南京刑科给事中郑明选;又如《剑川杨氏宗谱》有《大师相大柱国大都谏梦翁杨老先生老父母寿序》一篇,这位“大都谏梦翁”是指明代礼科给事中杨栋朝。按六科给事中本为言官、谏官,故此称其为“大都谏”、“大给谏”。中书科。名:西掖(或右垣)、紫薇阁掌印中书(正七品)。名:秘书监、内翰(或中翰),称:大掌翰(或大内史)中书舍人(从七品)。名称同前康熙二十九年《大清会典》卷160载:“中书科。顺治初,置中书科,设汉中书舍人十二员,推资俸深者一员,掌理科事;九年,增设满记事官一员,同掌科事;十五年裁汉中书舍人四员,十八年,令满官掌印。康熙六年,仍推汉中书舍人资俸深者一员,同掌科事;九年,改满记事官为中书舍人。职专缮写册宝诰勅等事。”按中书舍人在明代之前是皇帝身边的属官,其职名不一,品级可能不高,但地位较高。如在南朝齐时,曾设舍人省,名义上属于中书省,但实际直接受命于皇帝。又如《新唐书·百官志》载:“中书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行。”明初之前的中书省是执政的中枢部门,“胡惟庸案”后废中书省,设六部,万历《大明会典》卷212载:“中书舍人,国初中书省设直省舍人,从八品;洪武九年,改中书舍人,正七品。后中书省革,更定为从七品。职专书写诰勅册符铁券等事。”清人王正功还辑有《中书典故汇纪》专书,对中书的职掌、沿革等做了详尽的叙述。因中书舍人的职掌是与文书诏敕等文翰之事相关,故此称之为“大掌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