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联考(高三)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代居住在古河济地区的氏族邦方,除与夏王同一族姓的诸姒姓氏族外,还有有虞氏、昆吾氏、豕韦氏、有仍氏、薛氏、豢龙氏等,他们都与夏后氏通过联姻或担任夏朝官职保持着联系。这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受到了制约 B.地方治理体系较松散C.实行了内外服的制度 D.确立了家国一体理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表明,夏朝社会“聚族而居”,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邦统治下的众邦结成的部族联合体,这表明当时仍具有原始社会的某些特征,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B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形成专制集权,排除A项;内外服制度是商代的制度,排除C项;D项说法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时期,诸侯可称先祖“受命”,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利。《管子》中记载齐桓公说:“九合诸候,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据此可知春秋时期()A.等级制度彻底颠覆 B.中央集权趋势凸显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D.神权政治色彩淡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命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利”、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宗法分封制、礼乐制度遭到破坏,C项正确;“彻底颠覆”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中统治阶级仍然相信天命、具有神权色彩,只不过不再是周王的专利,排除D项。故选C项。3.史料显示,汉初约有60万将士因赐爵而获田宅,军爵受益面达300万人,约占当时西汉人口五分之一。军功受益阶层被授予3亿亩耕地和1500万亩的住宅土地,二者约占当时全国耕地的40%。这表明当时()A.贵族特权地位愈加巩固 B.宗法观念彻底瓦解C.法家思想受到社会推崇 D.新兴阶层迅速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汉初约有60万将土因赐爵而获田宅”“军功受益阶层被授予3亿亩耕地和1500万亩的住宅土地”,这就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官僚地主阶层,D项正确;AB两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项。4.魏晋时期,大量的流亡农民投靠了封建主以求得庇护,大量农民沦为私家的佃客,从而脱离了国家户籍的羁绊,成为“私属”。这一时期世家大地主占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土地上的依附农民——部曲、佃客。这一社会现象()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C.造成了政局的动荡不安 D.妨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大量农民依附于封建地主,成为地主的“私属”,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耕农的数量,妨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依附农民(部曲、佃客)的赋役情况,无法得出“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这一社会现象妨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未体现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B项;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不安原因与流亡农民投靠封建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5.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的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到赏识。这些做法在当时()A.确保了选官用人公平公正 B.提升了科举制度的科学性C.客观上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D.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应进士科的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到赏识”,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学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的做法没有确保选官用人的公平公正,排除A项;题干只是强调了科举考试期间允许“公荐”和“通榜”,并不意味着提升了科举制度的科学性,排除B项;科举制度有利于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但题干没有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6.《文献通考》记载:“(宋代)至于官人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宋代使职差遣制度()A.有利于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C.冲击了重血缘的门第观念 D.形成新的官员监察机制【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宋代实行的使职差遣制度,官品和职差分离,有利于防止官员专擅权力,A项正确;宋代使职差遣制度造成冗官现象,不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门第观念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使职差遣制度并非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7.明成祖对宦官十分倚重,设置的宦官机构逐渐增多,宦官权力十分广泛。内阁制度形成后,凡奏章皆由内阁票拟,皇帝批红,而协助批红正是宦官司礼监的主要职掌。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监察权的严重削弱 B.内阁贪权揽政威胁皇权C.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异化 D.皇帝决策权力逐渐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题干,明代司礼监和内阁辅助专制皇权的运行,皇帝赋予内廷某些宦官机构参与决策过程,反映了中枢运行机制的异化,C项正确;题干所示现象的根源并非监察权的削弱,排除A项;内阁无法威胁皇权,排除B项;宦官协助批红与内阁制衡,强化皇帝决策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8.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授曾国藩钦差大臣、两江总督,统辖江南四省军务,奉旨在湖南、安徽编练地方武装,称为湘军、淮军。湘淮军变通旧制,实行兵为将有,逐渐取代八旗、绿营兵的地位,一批湘淮军将领担任了地方督抚。这说明()A.政府选官制度进行调整 B.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晚清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D.满汉民族矛盾趋于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地主迅速崛起,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B项正确;汉族地主在政坛上崛起不能体现选官制度的调整,排除A项;清廷权力结构变化不意味着统治基础动摇,排除C项;汉族地主崛起和满汉民族矛盾缓和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阶段()年代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18422957572276498184513----41304551118853235676848739422811128117081914472766221888332433474275071281013600733182316789230A.财政危机得到明显缓解 B.对外贸易逆差局面好转C.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D.传统经济模式实现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中信息,可知,1824-1888年间,田赋、盐课在晚清财政收入中占比呈下降趋势,厘金从无到有且占比较高,关税在晚清财政收入中占比呈上升趋势,反映了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势力侵略,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被迫进行政策调整,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用来说明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财政危机得到明显缓解”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外贸易逆差局面好转,排除B项;当时中国自然经济虽然在逐步瓦解,但始终占主导地位,传统经济模式并未实现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
10.奕代表总理衙门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建议选取20岁以下的满汉官员经考试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率先发难,上奏指责奕是“习为机巧之事”,又“借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伤气节”,请求朝廷予以严厉斥责。据此可知()A.官场腐败阻碍洋务运动开展 B.总理衙门成为洋务的主导者C.“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基础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异常艰难【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奕代表总理衙门奏请添设“天文算学馆”遭到守旧官员的坚决反对,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近代化之路异常艰难,D项正确;题干没有官场腐败的信息,排除A项;推动洋务运动的主导力量在地方,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缺乏实施的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11.有学者统计,《万国公报》刊行期间,共发表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报道207篇,内容与女子教育直接相关的至少有46篇,占22%以上。《申报》早在1876年就曾专门针对女学问题,女子教育的合法性、合理性.重要性等展开过激烈讨论。由此可见,近代中国的大众传媒()A.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B.开启了妇女受教育的历史C.有助于提升女性社会地位 D.颠覆了国人对女性的认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万国公报》刊行期间曾大量发表与女子教育直接相关的文章报道,《申报》专门针对女性接受教育的主题展开过激烈讨论,这有利于唤醒人们对女性接受教育的认知,有助于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C项正确;A项中的“广泛支持”、B项中的“开启了”、D项中的“颠覆了”等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C项。12.清末,反清人士纷纷改用算法各异的黄帝纪年,以示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的新政权也多采用黄帝纪年。1911年12月中旬,湖北军政府各部总稽查苏成章等呈请大都督通电各省,一律改用新历。这表明()A.辛亥革命具有思想启蒙性 B.革命思想达成了社会共识C.历法演变呈现出政治色彩 D.社会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清末反清人士纷纷改用算法各异的黄帝纪年,以示与清王朝脱离关系,武昌起义后,独立的各省也多采用黄帝纪年,这表明历法演变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C项正确;“辛亥革命具有思想启蒙性”与材料主旨“历法演变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不符,排除A项;革命思想没有达成社会“共识”,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社会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C项正确。13.下图为中央苏区发行的股票。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A.以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 B.运用金融手段巩固政权C.冲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构建起近代化经济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中央苏区发行的股票,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运用股票这种金融手段筹集资金,以巩固政权,B项正确;股票是一种融资手段,没有涉及土地革命的相关信息,也不能说明废除封建剥削,排除A项;“冲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仅根据股票的发行还不足以说明构建起了近代化经济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的宣传和鼓吹变本加厉,甚至认为,共产党自有军队,自有特区,这有碍于在国民党领导下举国的真诚团结、共同抗战。蒋介石自己也发表文章,鼓吹所谓“以党治国”“以党建国”。其旨在()A弱化共产党抗日影响力 B.与共产党争夺抗日领导权C.力图维护一党专政局面 D.固守片面的抗战路线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大肆宣传“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以党治国”“以党建国”,反映其力图维护一党专政,C项正确;题干所示为国民党力图维护一党专政,但不能反映其试图削弱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影响力,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夺抗日领导权,排除B项;国民党在全面抗战时期,单纯依靠军队和政府抗日,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但题干没有相关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5.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中央局明确指出:“实现耕者有其田,必须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及房屋、牲口、耕具和所有群众从地主手里拿过来的东西,包括“内瓤子,的金银元宝。”“原则是消灭地主、消灭赤贫、发展贫农,一定把果实分配给贫农。”这些举措()A.适应了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 B.促进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完善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D.保障了民族战争胜利的需要【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相关规定,这些举措适应了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A项正确;B项中“国民革命”与解放战争的历史阶段不符,排除;C项“双减双交”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排除;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6.有学者提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最初三年里,共产党人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过去2000年从未发生过的那种更为根本的变革。到1952年底,共产党人完成了被认为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他们开始准备向革命的新阶段前进。该学者意在强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变革()A.奠定了建立公有制的基础 B.助推大规模工业建设开始C.实现了土地制度根本变化 D.完成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材料可知,某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也即“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这就为建立公有制,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大规模工业建设指的是一五计划,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实现了土地制度的根本变化,排除C项;题干.没有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完成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7.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借贷仪式举行时,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在场。司秤用衡器权衡所贷的金属块后,交付借用人,"“借用人应当(履行)返还借用物或其代价的义务,借用人不如期履行债务时,贷与人得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这一规定()A.呈现出一定的契约色彩 B.蕴含着万民法相关理念C.注重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贯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十二铜表法》对借贷双方都有严格的规定,这蕴含着契约的某些色彩,A项正确;当时罗马法还没有进人万民法的阶段,排除B项;题干没有统治阶级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仅涉及对借贷双方都有严格规定,并不等同于公平公正,排除D项。故选A项。18.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 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的引进,改善了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灾难,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C项正确;题干没有拓宽东西方贸易通道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外来农作物早就已经影响到欧洲,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9.法国1875年宪法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也没有单独规定司法权及地方政府的权力。有学者评价该宪法说,“这部宪法的目的,并不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封建势力主导政治局势 B.共和政体尚未真正确立C.各派之间斗争错综复杂 D.宪法政治体制形同虛设【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也没有单独规定司法权及地方政府的权力”“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表明当时共和派和君主派之间的斗争错综复杂,1875年宪法是各派斗争和妥协的产物,C项正确;法国共和政体是妥协的结果,封建势力并未占据主导,排除A项;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排除B项;宪法政治形同虚设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0.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与其他机器的改进弥补了体力的差异,妇女和儿童被大量雇用从事生产劳动,成年男性成了产业后备军,男性劳动力因失去了他们的力量型优势而贬值。同时,工厂中的工人为了与失业工人竞争,不得不接受微薄的工资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由此可见,工业革命()A彻底改变了传统家庭道德观 B.导致经济结构出现失衡C.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工业革命后,大批男性劳动力因失去他们的力量型优势而贬值,而且有工作的工人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接受微薄工资且从事高强度的工作。”可知,这表明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C项正确;选项彻底改变了传统家庭道德观,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经济结构失衡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妇女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排除D项。故选C项。21.1881年3月8日,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信中提到,传统的农村公社有可能成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基础。但是马克思最后的结论是,只有在前资本主义的俄国革命与西欧工业化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同时爆发的情况下,才能将俄国的这种长处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目标上去。这可以用来说明十月革命()A.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成为建立新型政权的尝试C.奠定了近代工业化的基础 D.引领俄国走向近代化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关认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应该率先发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是同时发生,而十月革命的成功,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俄国这一帝国主义链条薄弱环节上发生并取得成功,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A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新型政权的尝试,排除B项;C、D两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2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居民中,有一半以上每星期看一次电影(成人票价二角五分,儿童一角)。吸纸烟人逐年增加,当时谁也不知道这个习惯是有害的。这一期间,小型高尔夫球场和流动图书馆很兴旺,“阿特沃特·肯特”牌收音机也畅销一时。这从侧面说明当时美国()A.科技改变人们生活 B.社会矛盾有所缓和C.人们寻求精神慰藉 D.健康教育提上日程【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的社会现象,人们在经济危机期间通过看电影、听收音机、进人图书馆,甚至抽烟等,缓解经济危机的压力,这从侧面说明经济危机灾难加深,人们借此寻求精神慰藉,C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排除A项;题干没有社会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健康教育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23.1970年,联合国大会在《国际法原则宣言》中强调,“一个民族自由决定建立自主独立国家,与某一独立国家自由结合或合并,或采取任何其他政治地位,均属该民族实施自决权之方式”,但“每一国均不得采取目的在局部或全部破坏另一国国内统一及领土完整之任何行动”。这一宣言()A.促使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有利于新兴力量的崛起C.加速了两大阵营的瓦解 D.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联合国的相关宣言,肯定了民族自决的合理性,要求国与国之间应该相互尊重领土完整,这有利于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有利于新兴力量的崛起,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A项;题干不能说明两大阵营瓦解加速,排除C项;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是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24.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政府成立工业重组集团,旨在为工业企业提供贷款以助力企业发展。但在经济环境不安全不稳定的情况下,政府宣布该集团停止运营。同时,全国价格与收入理事会以及收入政策都被英国政府弃之不用。这些调整,表明英国()A.强化了对于经济的干预 B.采取了保守主义的政策C.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D.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所示为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政府成立工业重组集团,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之后政府宣布该集团停止运营,同时“全国价格与收.入理事会以及收入政策都被英国政府弃之不用”,这表明英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之路,D项正确;强化了对于经济的干预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采取了保守主义的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题干没有国际竞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府,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佐丞相之职,御史府附从于相府之内。汉初承用秦制,御史大夫既为副丞相,又是监察长官。汉朝中央监察机关由司直、司隶校尉和御史府组成。司直属于丞相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西汉后期至东汉,御史大夫转为三公之一,御史中丞不再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成为独立的最高监察长官。——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评析》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划分全国为十三部监察区,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定期监察工作。汉武帝还亲自参与制定适用于刺史的监察法律《刺史六条》。唐初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定期分巡各道州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全国为十五道,监察御史亦增加至十五人。刺史和监察御史品秩虽低,但有权巡按郡国和州县长官,百司畏惧,是皇帝的耳目之司。——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中央监察体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地方监察的特点,并简评汉唐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1)变化:中央监察机关从不独立到逐步独立(或答“从依附于丞相到发展为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官员逐渐走向专职化。影响:有利于监察官员履行监督职责和监察机制的规范化;有利于强化皇权专制。(意思相近即可)(2)特点:监察官员品级不高,权力很大(或答“监察官员成为皇帝的耳目”);依据相应的监察法律进行督查;地方监察定期进行,巡视制度化。(任答两点即可)简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和防止官员贪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任答一点即可)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不能杜绝地方贪腐现象。【解析】【小问1详解】变化:结合材料秦汉“御史府附从于相府之内”可知,御史中丞成为独立的最高监察长官;根据材料“司直属于丞相府官员,主要负责行政系统内的监察,集行政与监察于一身”“西汉后期至东汉,御史大夫转为三公之一”得出中央监察机关由依附于丞相发展至独立的监察机构,监察官员成为独立的监察官员。影响:根据材料和第一小问可以得出,官员独立有利于监察官员履行职责、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等影响。【小问2详解】特点:结合材料“负责定期监察工作”、“定期分巡各道州县”,得出“地方监察定期进行,巡视制度化”;根据“制定适用于刺史的监察法律《刺史六条》”,得出“依据相应的监察法律进行督查”;由“刺史和监察御史品秩虽低……百司畏惧,是皇帝的耳目之司”,得出“监察官员品级不高,权力很大”等特点。简评:可以结合第一小问和材料,可从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强化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和监察效能的有限性等方面进行评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徐州地区煤炭储藏量十分丰富,质地优良,其开采历史可以上溯到北宋神宗时期。1870年后,洋务运动由“求强”转向“求富”,徐州煤矿的近代化开采也于此时被提上日程。1881年秋,左宗棠任用胡思燮主持徐州煤炭开采。胡思燮聘请英籍煤矿工程师巴尔到徐州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资金,购买西方近代机器,使用新式工艺进行开采。1884年后,煤矿进行改革,“撙节开支,土洋结合”,整顿矿场,征集新股,徐州煤矿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摘编自余明侠《晚清时期徐州近代工业发展概述》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徐州煤矿残破不堪。由于煤炭销量欠佳,矿方拖欠工人工资,劳资纠纷不断。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废除把头、民主改革和技术革新等一系列的运动,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投资,煤矿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艰苦奋斗,不仅使老矿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新矿井。——摘编自余明侠《徐州煤矿史概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徐州煤矿近代化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徐州煤矿渡过难关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答案】(1)背景: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洋务运动发展到“求富”阶段;西方先进经营理念的传人;洋务派的支持;徐州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政府对煤矿的大力扶持;煤矿内部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煤矿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任答三点即可)意义: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煤炭资源,推动了国家的经济恢复;为人们提供了煤炭生活燃料,保障了国计民生;加快了徐州的城市化进程。(答出两点即可。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晚清时期”可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根据材料“1870年后,洋务运动由‘求强’转向‘求富’”可知,洋务运动发展到“求富”阶段;根据材料“左宗棠任用胡思燮主持徐州煤炭开采。胡思燮聘请英籍煤矿工程师巴尔到徐州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资金,购买西方近代机器,使用新式工艺进行开采”可知,西方先进经营理念的传入;洋务派的支持;根据材料“徐州地区煤炭储藏量十分丰富,质地优良”可知,徐州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2)原因: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可知,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根据材料“在党的领导下”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经过废除把头、民主改革和技术革新等一系列的运动,再加上国家的不断投资,煤矿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的艰苦奋斗”可知,人民政府对煤矿的大力扶持;煤矿内部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煤矿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意义: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使老矿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还陆续建立了一系列新矿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为国家建设提供了煤炭资源,推动了国家的经济恢复;为人们提供了煤炭生活燃料,保障了国计民生;加快了徐州的城市化进程等角度进行概括。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工业社会中,移民从乡村涌入工业中心寻找工作。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到1900年,工业化国家中至少50%的人口生活在超过2000人的城镇中。1800年,欧洲人口达10万的大城市仅有20座,西半球一座也没有。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150座。——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升相对缓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承包制改革,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催生了大量小城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市居民住房制度改革,激励了居民购房和企业盖房积极性,给大中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摘编自刘霞辉《中国式城市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欧洲和北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78年以来城市化的特征,并谈谈你对当下中国城市化的认识。【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厂制迅猛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任答三点即可)(2)特征:小城镇数量增长较快;城市化进程快,成就显著;城乡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城镇化凸显人本理念。(任答两点即可)认识:城市化是现代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融机构电脑系统采购合同
- 2024收养协议书范本:收养儿童法律援助服务3篇
- 2024年度打桩机租赁与节能环保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充电桩安装协议书
- 2024版冠梁承包合同
- 提升保险资金利用效率的策略
- 2024年简明短期汽车租赁合同范例版B版
- 2024年物业租赁合同(商业用途)
- 2024年视频广告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版电机维修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2篇
- 第六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钻完井单项组
- 中餐烹饪实训室安全隐患分析
-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方案设计
- 2024年菏泽单州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育创新智慧课堂赋能学习
- 园林绿化员工培训课件
- 《雷达对抗原理》课件
- 《CT检查技术》课件-CT图像后处理
- 刑事辩护策略技巧案例
- 土壤检测报告表
- 2024年陕西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