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单元复习(第一、二单元)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和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生活年代发现地点生产工具生活状况远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粗糙的石器知道用火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打制石器群体生活,学会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打制石器集体生活,懂得人工取火原始农耕居民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磨制石器、骨耜种水稻,住干栏式建筑,挖水井,饲养猪狗等,制作陶器

等,使用天然漆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饲养猪狗等,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1.(2022内乡期末)当时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这里常有动物出没,如梅花鹿、野马等,也有丰美的水草。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下面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A.北京人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美好B.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C.北京人过的是定居生活D.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D2.(2022江油开学考试)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房屋是用木桩、竹竿等将房屋架空起来,房屋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则正好相反,它是向地下延伸的,挖洞以为墙,是在地穴上加一个圆形屋顶形成的“房屋”。关于两者的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栏式房屋高于室外地面是为了通风防潮B.半地穴式房屋向地下延伸是便于避寒保暖C.用木桩架空起来的干栏式房屋可以防蛇虫D.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屋顶可提高生产效率D夏商西周的更替朝代夏朝商朝西周建立时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前1046年开国君主禹汤周武王都城阳城亳、殷镐京重大事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亡国君主桀纣周幽王启示(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符合民心,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3.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A禅让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制度内容影响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将部族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出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局面分封制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4.《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左传》记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世袭制AB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时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特征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政治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微,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战国时期,势力较强的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秦国崛起战国时期,各国开展变法运动,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度,新兴地主阶级兴起,以秦国商鞅变法最具代表性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思想出现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和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民族关系通过争霸兼并战争,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客观上使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频繁接触,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评价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主要原因,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等等6.(2022武城期末)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经济发展 B.加快了民族融合C.维护了周王权威 D.有利于文化繁荣7.(2022阜宁期末)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封建经济出现一次飞跃B.无正义战争,都是为掠夺人口和土地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封建制度形成D.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灾难,不断举行起义BC8.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兴趣盎然,一起讨论起班级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与教材中各家的主张作了比较。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C.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法家做法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墨家影响A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比较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对地方的管理措施人物措施影响周武王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秦始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2022南阳期末)我国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据材料一,指出周初在治理国家上主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具体办法。答案:(1)问题:难以直接管辖地方(或不便于统治辽阔的疆域、巩固西周的统治)。方法: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或授权给诸侯;或分封制)。材料二秦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2)据材料二,说出通过这个体系秦朝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其中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推行的是什么制度?答案:(2)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了郡县制。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三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法令所产生的影响。答案:(3)法令:“推恩令”。影响:逐步削弱了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的统治;巩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策略类别秦始皇汉武帝政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实施“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统一道路与车辆的宽窄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文化统一文字(小篆)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军事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抵御匈奴,北筑长城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外交开通丝绸之路2.(2022定西期末)创新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二汉初,诸侯王拥有很大的封地。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承袭所有封地。到了汉武帝时,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材料三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籍,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家人才(1)结合所学识,写出材料一图示中①②③三处的正确内容。写出该图片反映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封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简述其带来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其态度虽不同,但根本目的是相同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根本目的。答案:(1)①皇帝。②中央政府。③太尉。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措施:颁布“推恩令”。影响:削弱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或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根本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或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大一统。丝绸之路的开通开通条件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保障了丝绸之路的顺畅路线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欧洲运输物品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在复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蒋老师绘制了如下时间轴。对此,解说合理的是(

)A.西域指甘肃阳关、玉门关以东的地区B.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公元前1世纪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D.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相距210年D4.秦汉时期,面对农耕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和“互通并举”等措施。这表现在(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C.修筑驰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D单元复习(第四单元)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相关成语结果及其影响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军与项羽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歼灭袁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383年前秦与东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大败前秦,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1.(2022吐鲁番期末)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比较多,结合所学知识,找出秦汉至魏晋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①桂陵之战②马陵之战③巨鹿之战④牧野之战⑤官渡之战⑥赤壁之战⑦淝水之战A.①②③④⑥⑦B.③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D.②③⑤⑥⑦B2.(2022咸阳期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这些成语,其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对这一战役表述正确的是(

)A.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B.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前秦和西晋C.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一了北方D.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世纪后期A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名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439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富国强兵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治理时间公元前356年5世纪内容(1)政治: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2)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军事:奖励军功(1)迁都洛阳(2)推行汉化措施: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汉律等影响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共同点都属于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