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_第1页
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_第2页
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_第3页
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_第4页
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潍坊鲁家口遗址发掘简报

鲁家口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区山东省张市社区鲁家口村西南约1公里处。西南距潍坊市15公里,东南距寒亭12.5公里。遗址周围地势平坦,其范围东西、南北各约2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今的白浪河在遗址以西1.5公里处自南向北流去,而白浪河故道则在遗址东面不到1公里的地方,遗址北到渤海莱州湾约37公里,南距白浪河上游的姚官庄遗址约25公里(图一)。鲁家口遗址于1972年春发现,同年秋山东省博物馆及地、县文物干部共同进行调查。1973年春我队又对该遗址进行复查,并于1973年10—11月、1974年4—6月进行发掘,两次发掘共开5米×5米的探方十六个,连同局部扩方,实际发掘面积共364平方米。先后参加发掘工作的有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高广仁、吴汝祚、任式楠、胡秉华、杜在忠、韩榕,潍坊地区艺术馆徐鹏志、潍坊博物馆张文喜、益都博物馆夏名采,以及潍县杨传德、寿光贾效孔、临朐宫延方、昌乐滕子云、昌邑翟启济、平度杨光、诸城任日新、五莲高关和、胶南匡文亮等各县文化馆的同志。一山东浚砂文化地区的出土工艺遗址南部原为一片近代坟地,当地群众称为“张家林”。现今整个遗址已被平整为农田,遗址中部较周围略高,海拔11.4米。发掘地点位于遗址北部略偏东处,共开探方十六个(T101-106、201-204、301-306)(图二、三)。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在3米以上,深度在距地表3.2—3.7米之间。耕土层下的第2层为扰乱层,除近代扰坑之外,还有东周时期的墓葬十一座、灰坑两个,商代灰坑一个,含岳石文化因素的灰坑两个。扰乱层上部含绳纹陶片、浅盘细柄豆残片等较多,还有蘑菇形钮器盖和尊形器等。第2层下部则主要为龙山文化陶片,并出土二十多件可以复原的陶器。第3层以下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现以T104、105南壁剖面为例,说明如下(图四)。第1层:耕土层,厚0.25—0.30米,黄灰色土,含近代瓷片及砖、瓦等。第2层:扰乱层,距地表深0.25—0.74、厚0.38—0.46米,灰色土,含较多的料礓石块。包含物以龙山文化陶片居多,有相当数量的鸟头形鼎足,另有少量绳纹陶片及战国陶豆残片。第3层:龙山文化层。深0.65—1.1、厚0.38—0.48米,浅灰色土,较松软,含少量黄沙及料礓石块。包含遗物主要为陶片,以黑陶占多数。素面和磨光者居多,纹饰以弦纹最常见,次为堆纹及划纹,篮纹较少。主要器形有鼎、罐、鬶、、盆、盘、杯、豆等,其中尤以鼎足的数量最多。第4层:龙山文化层。深1.1—1.7、厚0.45—0.6米。灰色土中夹杂有棕黄色硬土,中间有一层灰黄色硬土面(A)和两座房基(F104、F107)。包含物中以陶片为主,灰陶的数量略多于黑陶。以素面者占大多数,有一定数量的磨光陶。纹饰以篮纹最多,次为弦纹和堆纹,划纹较少。第5层:大汶口文化层。深1.58—2.16、厚0.2—0.5米。灰土中含较多的红烧土块,呈灰褐色,土质较硬。出土陶片以红色及红褐色占多数,夹砂陶多于泥质陶,夹砂陶中有少量含云母细屑的。绝大多数为素面,纹饰有篮纹、弦纹、堆纹、划纹、锥刺纹、镂孔和少量彩陶片。主要器形有鼎、钵、罐、豆等,鼎足多为侧扁三角形。此外,还有带钮耳的罐形器。第6层:大汶口文化层。深1.8—2.46、厚0.25-0.6米,棕灰色土,较软。包含遗物与第5层略同。纹饰中锥刺纹较多,不见篮纹。第7层:大汶口文化层。深2.4——3.2米,此层深0.20米以下,即见地下水,未挖到底。经钻探得知此层厚0.6—0.8米。黄灰色土,较软。含陶片极少,绝大多数为红陶。纹饰仅见镂孔及彩陶。第7层以下为生土。T301—T304的第4层又分为A、B两小层,T101—T104的第5层也分为A、B两小层。其中T301—T304的4B层与T101—T104的5A层相当。第3—7层可以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第3、4两层(包括T101—T104的5A层)为上文化层,属山东龙山文化;第5—7层(包括T101—T104的5B层)为下文化层,属大汶口文化。此外,第2层虽经扰乱,但在下部出土一些可以复原的陶器,属于龙山文化的遗物,因此,我们把这批遗物也归入上文化层之内。二大胜口文化遗址(一)红陶罐墓图71.灰坑一个(H313)。位于T302西部,开口于第6层。平面椭圆形,直壁平底,底略小于口,口径1.33—2.20、深0.75米。坑口西部和南部分别被龙山灰坑H308和H309打破。填土黄褐色,包含遗物有陶片、兽骨、蚌壳、鹿角等。陶片以夹砂红陶最多,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红陶又次之,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极少。器形有泥质红陶壶形器、直口钵及带红陶衣绘白、褐色彩陶钵残片,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鼎、罐、钮耳盂形器口,以及夹砂红陶划纹或锥刺纹的扁三角形鼎足、夹砂灰陶残豆柄等。2.墓葬二座(M106、107)。都位于T102东北部,墓口开在5B层。两墓东西向并列,相距只有0.1米,M106在南,M107在北。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西偏北,两具颅骨枕骨扁平,有人工变形。M106头向305°。墓口距地表深1.75米,墓底距地表2.05米,墓口长1.84—2.02、宽0.60—0.75、墓底长1.84—1.88、宽0.54—0.65米,墓深0.30米。墓主为35岁左右的男性,头骨及下肢保存尚好。随葬品只有一件夹砂红陶罐,置于胸部右侧(图五;图版壹,2)。M107头向281°。墓口距地表深1.80米,墓口长2.2、宽0.8—1.05、墓底长1.84、宽0.65—0.85米,墓深0.7米。骨架保存完好,为15—16岁少年女性。随葬品共四件,泥质红陶壶、泥质黑陶豆、盂各一件,置于头部,石环一件,置于盆骨之上,双手做抱持状(图六;图版壹,3)。(二)文化财产1.器体结构图12陶质可分为夹砂和泥质两大类,夹砂陶中有少量是用云母屑或滑石做羼和料的。陶器以红、褐色两种占绝大多数,灰色和黑色较少。陶器绝大多数为素面,约占总数的90%以上,少数泥质或夹云母的细砂陶器表磨光。纹饰有弦纹、堆纹、篮纹、划纹、锥刺纹、指甲纹、镂孔等,彩陶也有较多的发现。陶器绝大多数是手制的,一般器壁较厚,有些器物的内壁尚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第6层中少数器物的口沿经慢轮修整,5层中除慢轮修整者外,个别器物也有轮制的。陶器的种类主要有鼎、钵、罐、壶、盂、豆、碗、器盖等。鼎为下层陶器中最常见的器物,尤以鼎足的数量最多且富于变化,其中以侧扁三角形、足根突出、足脊方整、足尖呈凿形的鼎足最富特征,在足脊及其两侧多施刻划纹、锥刺纹或加按窝、沟槽等(图七)。鼎的形制主要分罐形和钵形两种。罐形鼎复原一件(T306⑤:42)。夹砂红陶,侈口,束颈,溜肩,折腹,侧扁三角形足已残,折腹处有两个对称的小乳突。口径14.6、残高15厘米(图八,1)。钵形鼎一件(T306⑥:49)。细泥红陶,质较硬。敛口,弧腹,小平底,弓背凿形足,沿面及外侧施红彩一道。口径24.6厘米(图八,5)。钵无完整器,口沿分两种,一种为敛口泥质褐陶,T106⑥:14,口径24.5厘米(图八,4)。另一种为直口,泥质橙红陶,口沿内外侧均施一道红彩,T301⑤:38,口径16厘米(图八,3)。罐多数为夹砂陶,或兼含滑石及云母屑,完整器只一件,出自墓葬。M106:1,夹粗砂及云母屑,红褐色。口微侈,腹壁较直,平底,素面。口径10、高11厘米(图八,10;图版贰,4)。其余均为残片,可分无钮和有钮两种,无钮者多数为大口罐,侈口,窄沿(图八,11—14)。有钮者分侈口、直口、敛口三种,钮多数为横扁式,有的在耳脊施压切纹或按窝,似鸡冠形耳,也有的类似铆钉形钮(图八,7、17—20)。壶一件(M107:2)。出自墓葬中,泥质红陶。口微侈,矮领,溜肩,鼓腹,平底。素面,手制。口径7、高10.8厘米(图八,9)。此外,地层中还有两种器形较大的泥质红陶高领壶残片,口径分别为10.5、13厘米(图八,15、16)。盂一件(M107:1)。出自墓葬中,泥质黑陶。侈沿,直腹,下腹有折稜,矮圈足。素面,器表打磨,口部经慢轮修整。口径11、高8.4厘米(图八,6;图版贰,5)。豆一件(M107:3)。出自墓葬中,泥质黑陶,手制。浅盘,喇叭形圈足,磨光,其上饰凹弦纹八周,首尾相连,两个上下排列的圆形镂孔三组,圈足残,又经磨平。口径22.5、高12.7厘米(图八,21;图版贰,1)。地层中所见者只有折腹的一种,其余多为圈足残片,绝大多数为泥质,个别有含极少量云母屑的。有红、灰、黑色三种,也有表皮黑色胎为红或褐色的。纹饰主要有剔刻三角形纹或圆形编织纹镂孔,有的圈足底座折稜处饰压切纹,内壁有轮旋纹痕迹。碗一件(T106⑤:7)。泥质红陶,侈口,平沿,弧腹,平底呈假圈足状。素面,轮制。口径16、高5.2厘米(图八,2)。器盖一件(T302⑥:54)。夹砂红陶,含云母屑。圈钮,器壁较厚,素面,手制。口径9.4、高5厘米(图八,8)。纺轮二件。利用陶器碎片制成,先将陶片打制成圆形,然后将边缘磨平,由两面钻孔。T101⑦:41,已残,直径约5.9厘米(图九,4)。环二件。皆残,泥质红陶,断面近长方形,外侧平直,内侧微鼓。T305⑥:44,直径约7.2厘米(图九,2)。彩陶在下层文化各地层中都有发现,惜无完整器。纹饰主要绘于盆、罐、壶、钵等的口沿或肩、腹部,以红、白、褐三种颜色最常见,黑色不多,偶见黄、紫两种颜色。纹样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多色的,主要图案是圆点弧线三角纹或花瓣纹,多施红或白色陶衣;一类是双色的,多用白和褐色两种颜色,花纹多为几何形图案,如菱形交叉、套三角形、连栅纹等;一类是单色的,构图比较简单,黑彩只见三角网纹一种。彩陶大多数为泥质红陶,只有极少数单色彩是绘在泥质磨光灰陶上的(图版贰,2、3)。2.t393:33共十八件,完整者一件。大都磨制,惟加工不甚精细,有的仍保留打或琢的痕迹,形状不太规整。石料多数为泥质或砂质页岩,少数为玄武岩或石灰岩。种类有斧、铲、锛、凿、杵、刀、镞、环、丸等。锛四件。T301⑤:33,顶端微残,横剖面近方形,磨制不精。长6.9厘米(图九,5)。凿一件(T105⑤:54)。通体磨制,刃残。长3.9厘米(图九,1)。镞二件。皆磨制。T101⑤:25,扁平三角形,有铤,尖残。残长5.5厘米。T102⑤:17,扁平菱形,无铤。长5厘米。环四件。一件完整,出自墓葬。M107:4,形状规整,制作精细,表面乌黑平滑。外径10.4、内径5.8、厚2.5厘米(图版贰,6)。T304⑤:35,断面长方形,一端有圆孔(图九,3)。丸一件(T104⑥:48)。多面体球形,磨制。直径1.1厘米。此外,还有残破较甚的石斧和石铲各一件。3.骨刀二件,长33锥八件,分二式。Ⅰ式:二件,皆残。T101⑤:33,一端保留骨关节为柄,尖残。残长7.1厘米(图一〇,13)。Ⅱ式:六件,一件完整。T102⑥:58,体细长,磨制较精,横剖面呈三角形。长8厘米(图一〇,14)。也有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凿三件。两件有骨关节,一端磨出扁平斜刃,顶面粗糙,有打击痕迹。T104⑥:54,长6.5厘米(图一O,15)。T104⑥:52,长9.1厘米(图一O,17)。T103⑤:35,长条形,平刃。顶部因受打击两侧骨质剥落。长5.9厘米(图一〇,18)。刀三件。骨刀二件,T306⑤:41,略呈梯形,刃薄而平直(图一〇,19)。T303⑥:52,平面近三角形,宽端有一圆孔。长5厘米(图一O,16)。牙刀一件(T305⑥:43),用兽牙具琺瑯质的一面磨制而成,扁平弯曲,刃在外侧,一端残。残长6.6厘米。匕七件,分三式。Ⅰ式:五件,一件完整。选用扁平骨料,磨出尖刃,两侧及顶端稍加磨制或保持断裂面原状,形状不规整。T101⑤:29,长10.2厘米(图一O,7)。T101⑤:32,形状较规整,一端残,残长9.2厘米(图一〇,9)。Ⅱ式:一件(T102⑥:20)。扁平长条形,斜刃。长11.8厘米(图一O,8)。Ⅲ式:一件(T105⑥:55)。长条形,略有弧度,圆刃,窄端有一圆孔。长7.3厘米(图一〇,6)。镞四件。长条形,镞身与铤分界不明显。T103⑤:32,镞身扁平。长4.8厘米(图一〇,2)。T101⑤:27,镞身略呈三稜形。长6.3厘米(图一O,1)。针九件。皆残,磨制精细。T101⑥:39,残长5.2厘米(图一〇,11)。T106⑥:8,弯曲,鼻端扁平,圆孔。残长4.5厘米(图一〇,10)。T101⑥:36,断面扁圆形,针孔橄榄形。残长6.2厘米(图一〇,12)。鱼钩二件,均残。T104⑤:39,勾尖残,系绳一端有两道环形沟槽,横断面呈三棱形。残长4.2厘米(图一〇,20)。钓针一件(T104⑤:37)。两端有尖,长5.1厘米。骨柄形器一件(T106⑥:11)。扁平长条形,一端齐平,另一端砍削出凹槽,两侧棱角明显,未经细磨。长11厘米(图一〇,21)。4.u3000米镞三件。T104⑤:53,扁平叶形,细铤。长6.2厘米(图一〇,5)。T]02⑥:13,扁平三角形,短铤。长4.9厘米(图一〇,4)。T103⑤:38,一面有棱脊。长4.7厘米(图一〇,3)。三清溪遗址(一)f143米,采用第5号建筑,其建筑物设计方案为1.房基十一座。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层位,第2层底和3层上部二座(F103、303),第3层底和4层上部三座(F102、301、302),第4层底和5层上部六座(F101、F104—107、F304);其中F104叠压在F107之上,F105叠压在F106之上。十一座房基中圆形十座,长方形一座;第3层的五座房基都是平地起建的,其余六座中有四座墙基是挖槽建筑的,两座是平地起建的,内中一座房内居住面略向下挖,呈浅穴式。十一座房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试举六例说明。F106在T102偏南,第4层底部。圆形,外径东西3.78、南北3.8米。墙基挖槽构筑,槽深0.4米,槽底填黄灰土及红烧土块,最厚处0.2米,其上再填较纯净之黄土筑墙,墙残高0.02—0.12米,厚0.3-0.4米,内外两侧均用白色礓石粉末涂抹一层墙皮,厚0.5厘米。居住面平整坚硬,略显西高东低,内径东西3.15、南北2.7米。东半部先铺少量烧土块和草木灰,再加草拌泥筑成;西半部用黄灰土筑成,厚0.09—0.10米。居住面西北隅有一片高出地面2厘米的红烧土硬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1、南北宽0.9米,中心部分厚约0.1米,应是灶面。门道向南,门内西侧有一道南北向短墙,长1.05、厚0.2—0.3米,是在居住面上挖槽,用黄土构筑而成,槽深0.12米,居住面以上部分已破坏,高度不详。门两侧略向外突出,西侧被H114打破,宽度仅余0.38米。门道略高于居住面,呈15°斜坡,门外有一片长0.60米的路土。房内发现柱洞八个(3—10号),10号在房内正中偏北处,洞径0.36米,应是支撑房顶的中心柱。3号在门道西侧墙外缘,一半嵌入墙内,洞径0.30米。4—9号分布于西、北墙内,洞径0.16—0.20米。柱洞都是竖直的,残深0.05-0.08米。柱洞结构,10号中心柱,先在洞底铺一层厚1厘米的黄色硬土,再以碎料礓石块填充,厚4厘米,质地坚硬;其余柱洞,只在底部铺一层厚1—2厘米的黄色硬土(图一一;图版壹,1)。F105叠压在F106之上,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3.5、南北3.2米,平地建筑。墙基用黄土加料礓石块筑成,残存高8厘米。东、北两壁厚45—50厘米,西、南两壁厚30—40厘米。居住面已遭破坏,残存部分用黄灰土筑成。门向南,有一条长1.7米的门道,西侧被H114打破,残存宽60厘米。门道高出居住面约20厘米,北端与居住面相接处呈10°斜坡,南端有两级台阶,依次低7.5厘米,第二级最宽处30厘米,门道和台阶都是用黄色硬土筑成,有层理为路上。室内西壁下有一片东西长30、南北宽20厘米的红烧土灶面,残存厚4—5厘米,靠近灶面的西壁也被烧成黑红色。发现柱洞两个,一个在室内中部略偏西,洞径26、残深8厘米,分两层,外层为夹料礓石块的黄色硬土,厚3—5厘米,里层平铺厚3厘米的碎陶片。另一柱洞在门道东侧的墙内,洞径20、残深15厘米,其结构分四层,自外至内一、三两层为黄灰色硬土,二、四两层为碎陶片,总厚度为8—15厘米(图一二)。F107在T105东南部,圆形,内径东西3.08、南北3.24米。墙基为挖槽建筑,槽宽32—40、深20—40厘米,墙基用比较纯净的黄土筑成,土质细密,未见柱洞。居住面用棕黄色土铺筑,平整坚实,厚约14厘米。在距北墙55厘米处有一个柱洞,直径14.5—16、深14厘米,洞壁竖直,洞壁用黄土筑成,厚5—6厘米。门道向南,被H112打破。门外残存有小片路土(图一三)。在居住面上的堆积中发现陶盆一件(F107:1)。F101在T104北部,平面长方形,方向南偏西。墙基为挖槽建筑,槽宽50—60、深30—40厘米。基槽以上残墙最高10厘米,用较纯净的黄土筑成。居住面厚8—10厘米,用黄褐色土一次铺筑而成。室内长2.92、宽1.1—1.65米。东、北、西三面有墙,南端较窄为门道,宽70厘米。墙基内共发现柱洞十五个,多数被破坏,仅残留底部。保存较好的有三个,外径25—29、内径15—23厘米,残深3—6厘米。有的洞内只铺一层厚约3厘米的碎陶片,孔隙以黑灰土填充(12号),有的先垫一层厚约10厘米含陶片的黄土,其上再加一层厚6—7厘米的纯黄土(13号),也有的先铺垫两层厚16厘米的黑灰土,上面再铺厚3—5厘米的陶片(4号),柱洞均经加工砸实(图一四)。F102在T103西北部,圆形,直径约2.3米,墙壁已被破坏无存。周围尚保留柱洞十四个,洞径14—18、残深8—12厘米,间距20—40厘米不等。居住面厚8—10厘米,中央有一个较大的柱洞,直径20、深13厘米。柱洞分两次构筑,在居住面铺设之前,先在地面挖一个直径30、深18厘米的圆坑,用黄褐色土填实,中心呈凹窝状,待居住面铺筑后,再在凹窝内填入厚2—4厘米的黑土及碎陶片,并经砸实,使柱洞口与居住面齐平,非常坚硬。门道向南,宽60—70厘米,门外有一片比较平整的路土。在中心柱东侧50厘米处,有一件完整的夹砂黑陶鼎(图一六,5),竖直埋入居住面中,口沿与居住面齐平。在门外路土东侧,距房基不超出1米的范围内,南北向倒放着陶鬶三件,其中两件可以复原(图一五;图二二,10、9)。F302在T306东北部,房基圆形,外径3.6、内径3—3.2米。墙为平地起建,厚20—36、残高16厘米,用黄色草泥土筑成。内外抹一层羼有礓石土的草拌泥墙皮,厚约2厘米。墙中夹有一条浅灰色土,厚约4厘米,似植物茎杆腐朽后的遗迹。在东北墙内有柱洞一个,直径13、深26厘米。居住面厚10-15厘米,分三层,下层为灰土,上面两层为黄土,居住面西北高东南低,略有倾斜。在居住面东南、距墙20厘米处有一柱洞,直径17、深15厘米。东北墙根处有一个灶坑,周围地面连同邻近的墙壁都被烧成红色。门道向南,门前有二级台阶,呈半圆形,第一级长1.1、宽50厘米,第二级长80、宽32厘米,比第一级低5厘米。在第一级台阶西侧60厘米处有一个柱洞,直径30、深32厘米。推测在台阶东侧的相对位置应该还有一个柱洞,可惜被一座东周墓(M305)打破。发现的三个柱洞结构相同,都是先挖成圆坑,外层填黄土,内层填充碎陶片,再加夯实,洞壁和底坚实,浑然一体,整个柱洞可以完整地取出来。2.灰坑二十九个。第3层开口的十个,第4层开口的十个,第5层开口的九个。形状分袋形、筒形、锅形和平面方形四种。多数坑壁及底部比较平整,少数坑底铺料礓石或红烧土块,个别的在壁及底部抹一层泥或草拌泥。口径一般1—1.7米,最大的2.1、最小的0.6米。坑深一般0.5—1.3米,最深的近2、浅的0.3米左右。填土绝大多数为一次堆积。有打破关系的共三组:H115→H116,H308、H309→H310,H311→H312,灰坑均开口于第5层。同层灰坑与房基打破关系只有一例,即第3层的H107→F103。(1)袋形灰坑十四个。坑口圆形或椭圆形。H312,位于T301南部,第5层开口,被同层H311打破。口径1.7—2.1、底径2.3、深1.1米。坑底垫一层厚约10厘米的红烧土块。出土可复原陶器十件,计鼎三件、罐七件,还有鹿角、兽骨、蛤壳等。H112,位于T105扩方内,第3层开口。口径0.98—1.24、底径1.48—1.55、深0.75米。打破第4层底部的F104、107。出土陶器十二件,计鼎四件、碗三件,、盆、罐、环、匙各一件,还有骨锥、兽骨、鱼骨、蛤壳等。(2)筒形灰坑九个。平底,坑壁较直。H310,位于T302东南角,第5层开口,被同层H308、309打破。口径1.35—1.43、坑深1.92米,填土为一次堆积。出土可复原陶器五件,计鼎、罐各二件、盂一件,还有骨锥、残石器、砺石及兽骨、蛤壳等。H117,位于T104北部,第5层开口。口径1.1、底径1、深0.75米。坑壁及底部有一层厚15—22厘米的灰褐色硬土。(3)锅形灰坑五个。口多呈椭圆形。H114,位于T102南部,第4层开口,打破4层底部的F105、106。口径1—1.65、底径0.6—0.9、深0.4米。坑壁及底部抹一层厚2厘米的黄色草拌泥。H108,位于T103西部,第3层开口。口径1.14、底径0.68、深0.32米。出土可复原陶器六件,计豆一件、盆二件、碗三件,以及陶纺轮、石刀、砺石等。此外,与同层H109所出陶片拼对成一件大致可复原的带流夹砂黑陶钵(图二四,4),证明这两个灰坑是同时期的。(二)黑陶红陶1.陶器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陶器一O二件。陶器以夹砂陶较多,约占陶片总数的60%,泥质陶占40%。颜色以黑陶居多,灰陶次之,还有少量红陶和白陶。陶器以素面最多,约占总数的80%左右,泥质黑陶多数经过磨光。纹饰有篮纹、凹凸弦纹、附加堆纹、压划纹、刻划纹、镂孔和乳钉等。篮纹和附加堆纹多见于夹砂陶鼎和罐,压划纹主要施于泥质陶罐、杯,刻划纹限于器形小巧的杯类器皿,镂孔仅见于豆柄,乳钉则施于鬶、钵等带流的器物,弦纹的使用较为广泛,且常与其他纹饰并施,短条堆纹(或称鸡冠形耳),多用于鼎、罐口沿的外侧或罐、的肩部,而竖条堆纹则仅见于鼎足。陶器绝大部分是轮制的,手制的只占少数,三足器也往往是器身轮制,再粘接三足。少数细泥薄胎磨光黑陶器皿,器形规整,造型美观,做工精细。此外,还发现有胎厚不及1毫米薄如蛋壳的陶片。陶器有鼎、罐、鬶、、盆、盘、豆、杯、盂、壶、、带流钵、碗、器盖等。夹砂鼎十二件。皆为罐形鼎,分三型。A型四件。沿微凹,尖唇或平唇,盘形口。分三式。AⅠ式:一件(H312:10)。红褐色,含云母屑,手制,磨光。口沿外侧有四个鸡冠形耳,腹微鼓,凹底,扁圆足外撇。口径13、高17厘米(图一六,1;图版肆,1)。AⅡ式:一件(F102:1)。黑陶,轮制。口沿外侧有四个鸡冠形耳,唇面有一道凹槽,弧腹,平底。口径21.3、高22.9厘米(图一六,5;图版叁,3)。AⅢ式:二件。T103②:22,黑陶,轮制。侈口,束颈,弧腹,平底。沿外侧及上腹部饰凹弦纹,足外侧饰竖条附加堆纹。口径21.5、高23.1厘米(图一六,6)。B型七件。侈沿,束颈,弧腹,平底。分二式。BⅠ式:三件。灰陶,轮制。腹部饰稀疏横篮纹,扁凿形足。H312:8,口径19、高22厘米(图一六,2;图版叁,2)。BⅡ式:四件。黑陶、红陶各二件,轮制,上腹部饰两道凹弦纹。H112:9,黑陶,唇外卷,沿外侧有两个对称的鸡冠形耳,足外侧饰竖条附加堆纹。口径18.7、高22.6厘米(图一六,3;图版叁,1)。H112:1,红陶,沿外侧有一道凹弦纹,上附三个等距鸡冠形耳。口径15.8、高18.5厘米(图一六,4;图版叁,4)。C型一件(T305②:15)。黑陶,沿面有凹槽,肩部有三道凹弦纹和两个对称的盲鼻,球形腹,三个侧扁足已残。口径17.4厘米(图一六,7)。泥质鼎十二件。轮制,分六型。A型二件。敞口,平底,扁凿形足,分二式。AⅠ式:一件(H310:4)。灰陶,素面。曲腹较深。口径18.5、高10.2厘米(图一七,1;图版肆,6)。AⅡ式:一件(T305③:36)。黑陶,宽平沿,浅斜腹,足残。口径17.2厘米(图一七,2)。B型二件。灰陶,敞口,平底,圆锥形足。分二式。BⅠ式:一件(T302④:36)。宽折沿,浅斜腹,足残,素面。口径13.6厘米(图一七,3)。BⅡ式:一件(T302②:24)。卷沿,深斜腹,腹部饰凸弦纹四周。口径16.4、高9.4厘米(图一七,4;图版叁,6)。C型一件(T303②:22)。细泥黑陶,里表磨光。敞口,浅斜腹,凹底,腹部饰凸弦纹一周,中空鸟喙形足。口径18.5、高12.5厘米(图一七,5;图版叁,5)。D型一件(H112:2)。黑陶,口残,筒形深腹,腹中部有两周凸弦纹,其上有两个对称的竖贯耳,三个环形足,已残(图一七,6)。E型一件(H112:11)。细泥灰陶,磨光。深腹罐形,腹部饰两道凹弦纹,凿形足,外侧饰竖条附加堆纹,足尖残。口径9.2厘米(图一七,7)。F型四件。带耳式,复原一件(T305④:31),黑陶,侈口,折腹,下腹微鼓,有一桥形耳。沿下饰两周凹弦纹,腹中部有突稜,底部有席纹印痕(图版捌,7),扁凿形足。口径17.6、高16.4厘米(图版陆,1)。此外,在龙山文化层中还出土大量的残鼎足,其中以各式鸟头形(或称鬼脸式)鼎足数量较多,大致可分为四种:(1)无眼(圆孔)无鼻(竖条堆纹)中空;(2)有眼无鼻;(3)有鼻无眼,(4)有鼻有眼。眼有的未穿透,还有的两侧加叶脉状划纹(图一八)。夹砂罐十六件,复原九件。分三型。A型深腹罐。十件,复原五件。分二式。AI式:三件。灰陶,手制,口轮修。大口,折沿,平底,体较瘦长。腹部饰稀疏篮纹,腹下部有刮削痕。H312:5,口径15.7、高19.3厘米(图一九,1;图版肆,2)。AⅡ式:七件,复原二件。有黑、灰、红陶三种,轮制。体形较I式粗矮,鼓腹,有的沿面起折稜。素面或腹上部饰两周凹弦纹。H303:14,口径14、高18厘米(图一九,2)。B型高领罐。三件,复原二件。分二式。BⅠ式:二件。复原一件(H310:5),灰陶,手制,口轮修。侈口,斜领,弧肩,深腹,小平底。腹部饰稀疏篮纹,大部分抹平。口径28、高50.5厘米。为龙山文化复原陶器中最大者(图一九,6;图版伍,6)。BⅡ式:一件(T102③:21)。灰陶,手制,口轮修。器形较I式粗矮,领较直,肩略宽,腹部饰横篮纹。口径15、高28.3厘米(图一九,3;图版伍,5)。C型矮领罐,复原二件。H303:6,口微敛,溜肩,卵圆腹,小凹底。领侧有两个对称的鸡冠形耳,颈、肩部饰凸、凹弦纹,器身呈黑、灰两色,轮制。口径26.7、高36.6厘米(图一九,5;图版肆,3)。T105②:3,大平底,颈侧有四个鸡冠形耳。口径19、高22厘米(图一九,4)。泥质罐六件,复原三件。分三式。I式:复原一件(T104④:31)。磨光黑陶,轮制。高领,广肩,鼓腹,小平底。颈、肩部饰凹弦纹,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口径14.7、高31.8厘米(图二〇,1;图版陆,2)。有的饰弦纹加竖条压划纹或饰横篮纹(图二〇,2、7)。Ⅱ式:复原一件(T106④:6)。直领,似子口,溜肩,垂腹,假圈足式平底。肩部有两个对称的竖贯耳。素面,轮制。口径7.7、高19.3厘米(图二〇,3;图版陆,6)。Ⅲ式:一件(H110:2)。磨光黑陶,轮制。侈口,束颈,斜肩,折腹,底残。上腹饰一周凸弦纹和六组三条并列的竖压划纹。口径14.5厘米(图二〇,4;图版陆,3)。此外,还有矮领广肩,肩部有四个竖贯耳。T305③:52,口径14厘米(图二O,9)。盘口,圆腹,颈、腹部饰凸、凹弦纹。H312:2,口残。H101:4,口径12厘米(图二O,5、6)。大口,筒形腹,饰篮纹。T101③:47,口径31.5厘米(图二〇,8)。盆复原三十二件。皆泥质陶,有褐(一件)、红(二件)、黑(十件)、灰(十九件)陶,分五型。A型:十九件。敞口,浅腹,大平底,多为素面。分四式。AⅠ式:四件。卷沿。T106④:9,口径35、高7.6厘米(图二一,11)。AⅡ式:七件。折沿。T105④:13,口径36、高7.9厘米(图二一,12)。T305③:32,口径35、高9厘米(图版伍,2)。AⅢ式:二件。窄斜沿。T105②:28,口径24.7、高7.9厘米(图二一,1)。AⅣ式:六件。窄平沿。H303:4,底残。口径24、高6厘米(图二一,2)。B型:五件。大口或直口,腹部下收,平底。分二式。BⅠ式:三件。直口,小平底。上腹部饰凹弦纹及四个对称的乳钉。T302③:61,口径34、高19厘米(图二一,3;图版伍,3)。BⅡ式:二件。腹较I式略浅。H108:5,大口,腹部饰凸弦纹及乳钉,两个竖贯耳。口径31.4、高13.8厘米(图二一,5;图版伍,4)。T105②:2,直口,腹部有两个对称的鸡冠耳。口径35、高14.4厘米(图二一,4)。C型:八件。敞口,浅折腹,大底。分二式。CⅠ式二件。腹较深,凹底。H303:2,口径25.7、高9.3厘米(图二一,6;图版柒,5)。CⅡ式四件。腹较浅,平底。T105②:33,腹下部有两个对称的盲鼻。口径22.3、高7厘米(图二一,8)。T105②:17,腹部有两个对称的竖贯耳。口径19.1、高5.9厘米(图二一,7;图版陆,4)。T3061:10,口径15.5、高5厘米(图版伍,1)。D型一件(H306:2)。褐陶,敞口,折腹,大平底,腹部有明显折稜。口径18.8、高7厘米(图二一,9)。E型一件(H110:1)。细泥黑陶,敞口,平沿,腹上部有折稜,下部曲腹内收,假圈足式平底。口径19.2、高10.7厘米(图二一,10)。三足盘七件,分四型。A型二件。黑陶,敞口,曲腹较深,环足。分二式。AI式:一件(T106④:13)。卷沿,素面,足残。口径20厘米(图二二,1)。AII式:一件(T302③:22)。沿面有凹槽一周,腹内壁折稜明显。口径29、高10厘米(图二二,3;图版肆,5)。B型二件。灰陶,敞口,斜腹较浅,环足。分二式。BⅠ式:一件(T105④:43)。平沿,腹上部凹弦纹一周,足残。口径28.5厘米(图二二,4)。BⅡ式:一件(T105②:31)。卷沿,腹下部突稜一周,足残。口径16.3厘米(图二二,2)。C型二件。灰陶,素面。浅盘,凿形足。分二式。CI式:一件(H310:3)。直口,斜腹。口径24、高8.2厘米(图二二,6)。CⅡ式:一件(T305③:30)。敞口,腹较直,足外侧饰竖条附加堆纹,内侧有椭圆形凹窝。口径39.3、高12.2厘米(图二二,7;图版肆,4)。D型一件(T306③:13)。磨光黑陶,敞口,斜壁,腹较深,大平底,扁瓦式足已残,饰戳印纹。口径30厘米(图二二,5)。此外,还有用双股泥条盘成绞索状的环足残件。鬶四件。复原三件,一件缺流,皆为夹细砂红陶,手制。仰流,平裆,锥状实足。内壁都有灰白色水垢,是实用器。分二式。Ⅰ式:三件,复原二件。T103④:14,略显瘦高,颈部较长,腹侧有二盲鼻。高35厘米(图二二,10;图版柒,1)。T103④:18,体粗矮,颈略短。高30厘米(图二二,9;图版捌,1)。Ⅱ式:一件(T104②:4)。球形腹,束腰长颈,高仰流,表面磨光。高42厘米(图二二,13;图版柒,2)。复原一件(H112:3)。夹砂黑陶,宽平沿,沿面有凹槽,口微敛,束腰,凿形实足。上、下各饰凹弦纹两周,上部并有两两对称的盲鼻和乳钉。口径18.5、高29厘米(图二二,14;图版柒,3)。带流钵皆为残片,在T103第3层相邻的两个灰坑(H108、109)出土的陶片中,拼对出一件器物的大部分,仅底部残缺。夹砂黑陶,口微敛,口沿一侧捏成一流,流两侧各有一个乳钉。H108:10,口径33厘米(图二四,4)。复原一件(T302②:59)。小口,高领,广折肩,腹斜收,高座形假圈足式凹底。肩、腹部各有两个对称的竖贯耳,肩部两耳间有二盲鼻,领上有凸弦纹三周,下腹及近底部各有凸弦纹一周,折肩处有凹弦纹一周。细泥磨光黑陶,轮制,器形规整匀称,做工细致,为上层出土陶器中之精品。口径10、高27厘米(图二二,8;图版捌,3)。豆复原一件(H108:7)。泥质黑陶,轮制。束腰喇叭形粗圈足,有两周折稜,其间有三个等距圆镂孔,豆盘上部有一周凹弦纹。口径16、高8.2厘米(图二三,4;图版柒,4)。此外,还有豆盘和圈足残片,如粗柄大盘豆、细柄折盘豆、细长喇叭形豆柄等(图二三,1、3、8)。壶三件。口部皆残,细泥薄胎磨光黑陶,轮制。T303②:16,束腰,折腹,凹底,腹部饰弦纹及三条平行斜压划纹五组。T104④:56,束腰,垂腹,大平底,素面。T105④:66,折腹,大平底,腹部饰凹弦纹两周(图二三,6、7、5)。杯复原一件。T301②:1,已残,泥质灰陶,素面。器身较矮,耳上端与口沿平(图二三,19)。T101③:21,细泥黑陶,磨光,口残后经磨平。直口,腹下部内收,腹侧一耳,圈足式凹底,腹饰斜方格网状刻划纹。口径7.8、高6.4厘米(图二三,2)。此外,还有一些残件,细泥黑陶,磨光,轮制。有单耳或双耳,有的在腹部饰弦纹或竖条压划纹(图二三,13、14、18、20)。盂二件,分二式。Ⅰ式:H310:2,泥质黑陶,磨光,轮制。口微侈,腹壁较直,假圈足式凹底。口径13、高8.4厘米(图二二,12)。Ⅱ式:T305④:41,泥质灰陶,素面,轮制。口微敛,下腹微鼓,平底。口径9、高7.8厘米(图二二,11;图版捌,2)。碗二十六件,分二式。Ⅰ式:一件(T306③:20)。泥质灰陶,素面,手制。直口,尖唇,斜腹,圈足式大平底。口径10.2、高5厘米(图二三,15)。Ⅱ式:二十五件。有泥质和夹砂两种,以后者居多,其中有的夹粗、细砂和云母屑,有黑陶和灰陶,均为轮制。绝大多数为敞口,弧沿,斜弧腹,假圈足式平底。少数为平沿斜腹,个别的口微敛。大多数为素面,少数饰一或二周凹弦纹。器形最小者口径7.4、高3.4厘米,最大者口径27.5、高9.5厘米(图二三,16、17;图二四,1—3)。器盖复原五件,分四式。Ⅰ式:一件(T305②:10)。夹砂灰陶,圆形实心钮,似伞形。口径9.8、高3.4厘米(图二三,9)。Ⅱ式:一件(T306②:37)。泥质黑陶,薄胎。原似有钮,残后经磨平。饰两周凹弦纹,各有两个对称的盲鼻和乳钉。口径12.8厘米(图二三,10)。Ⅲ式:二件。泥质灰陶,素面,轮制。平顶,覆碗式。T305②:1,口径12、高3.5厘米。T103④:21,口径8.4、高2.7厘米(图二三,12、11)。Ⅳ式:一件(T301②:40)。夹砂红陶,平面略呈凹边三角形,圆形环钮,通身饰斜细条刻划纹,组成正、倒三角形图案。最大径23.5、高12厘米(图二四,5)。箅一件(T306②:60)。夹砂灰陶,底外沿有锯齿状边。口径约20、高2.5厘米。匙四件。皆残,泥质陶,手制。H112:8,勺残,扁平把,束腰,齐头。残长7厘米(图二五,5)。纺轮二十五件,分三式。Ⅰ式:五件。扁平圆形,平边。T101②:5,夹砂灰陶。直径5厘米(图二五,6)。Ⅱ式:八件。两面微鼓,薄弧边。T305②:5,泥质黄褐陶。直径4.4厘米(图二五,7)。Ⅲ式十二件。泥质陶十一件,其中黑陶九件、灰陶二件,夹云母屑红陶一件。一面平或内凹,另一面微鼓,有的在鼓面边缘刻凹槽一周。T105④:12,直径5.7厘米(图二五,8)。T104③:16,直径6.2厘米(图二五,9)。此外,还有用陶片制作的纺轮二十五件,另有孔未穿透半成品八件。用陶片打制近圆形,边缘不甚整齐,少数略加磨制,孔多数由两面对钻。直径3—6厘米。网坠一件(T304②:6)。泥质灰陶,圆柱形,中心一孔,一端已残,残长3.8厘米(图二五,4)。丸七件。泥质陶,有灰、红两色。直径0.9—1.3厘米。刻纹陶饼一件(T304②:9)。泥质灰陶,圆形,两面皆刻划方格网状纹。直径8厘米。环十二件。均残,泥质陶,较硬,有黑、灰、红三色。分三式。Ⅰ式四件。断面近五边形,外圆里方。T102④:30(图二五,1)。Ⅱ式六件。断面圆形。T105③:24,红褐色,表面有光泽。外径约7.5厘米(图二五,2)。Ⅲ式二件。T105③:6,灰陶,断面略呈圆角三角形。外径约7厘米(图二五,3)。且一件(T306③:9)。夹砂红陶,根端已残。陶塑一件(T103③:17)。用泥条捏制而成,形似蜥蜴,眼睛戳成两个小圆窝,位于头部两侧,四肢向前弯曲,贴附于一块轮制夹砂黑陶残片上。长4厘米(图版捌,6)。布纹陶片多见于夹砂陶罐底部,布为平纹,经纬线每平方厘米约9—11根。2.石器七十五件。绝大多数为生产工具,地层出土者最多,少数出自灰坑,个别出于房基内。以斧、锛、刀、镞数量较多,铲、凿、矛、镰、锤、杵等只有一件或几件,装饰品仅石环一种。绝大多数通体磨制,只有一件石矛为打制,刃尖稍加磨制。穿孔多用管钻法由两面对穿,有的先琢打出孔槽,再穿孔,个别的由一面穿通。石料有玄武岩、石灰岩、粉砂岩、泥质岩、泥页岩、砂质页岩、黑曜石、长石、滑石等。产地主要在潍县南部,滑石又称“莱州玉”,产地在掖县一带。斧十二件。均残。一种器形较宽,穿孔。T106②:4,刃部残。残长7、宽8厘米。H308:1,顶残,弧刃。残长5.7、刃宽9厘米(图二六,1、2)。一种器形较窄。T301②:13,刃残。残长10.5、宽5.7厘米(图二六,3)。铲二件,皆残。T302③:4,刃部残,平面梯形,上窄下宽,平顶,顶及两侧粗磨,留有打击痕迹。残长8.5厘米(图二六,10)。锛十二件,分三式。Ⅰ式五件。体窄长,两侧粗磨,横断面近梯形。T305④:37,长11厘米。H303:16,长7.3厘米(图二六,4、5)。Ⅱ式四件。体较短,平面长方形,横断面长方形。H108:6,长6.4厘米(图二六,6)。Ⅲ式:三件。平面梯形,体较小,磨制较精。T303②:2,长5.8厘米(图二六,12)。T301③:20,长3.5厘米(图二六,11)。凿一件(T304②:28)。上宽下窄,横断面近方形。长4.7厘米(图二六,7)。刀十六件,完整者二件。皆磨制,单面刃居多,双孔,多数用管钻法两面对穿,仅一件琢打成孔。分三式。Ⅰ式:十三件,一件完整。T306③:22,圆角长方形,双面刃。长11.5、宽4.4厘米(图二六,9)。T303④:47,长方形,单面刃,已残。残长6.8厘米(图二六,8)。Ⅱ式:二件,一件完整。T303②:7,半月形。长11.2、宽4.8厘米(图二六,13;图版捌,4)。Ⅲ式:一件(T303④B:54)。直背,弧刃,一端残。残长11厘米(图二六,14)。矛一件(T105②:5)。体扁平,近弧边长三角形,边缘由外侧向内打制成锋刃,尖端稍磨。长10.3、宽4.3厘米(图二七,10)。镞二十八件。皆磨制,分四型。A型二十件。三角形,有铤。分二式。AⅠ式:三件。短三角形,横断面菱形或六边形。T305④:35,长4.4厘米。T301④:27,长5.3厘夹。T102②:3,长4.5厘米(图二七,2、1、3)。AII式:十七件。长三角形,横断面菱形,少数扁平无脊,个别有带沟槽的。T302③:18,长8.8厘米(图二七,7)。B型三件。两翼平直,镞身似圭形,有铤,横断面菱形。分二式。BI式:二件。铤身分界明显。T305②:20,尖残。残长6厘米。T305②:2,铤残。残长7.8厘米(图二七,4、8)。BⅡ式:一件(T302③:23)。铤身分界不明显,长5.7厘米(图二七,5)。C型三件。平面叶形,横断面菱形,铤身分界不明显。T104③:17,长7.5厘米(图二七,9)。D型二件。扁平,无铤。T103④:20,长4.6厘米(图二七,6)。锤二件。T101④:19,圆角方柱体,一端平,一端微鼓,琢制。长5.7厘米。杵一件(F107:4)。扁柱体,两端均呈鼓面,稍大一端有使用痕迹,粗磨。长6.9厘米。环一件(T303②:18)。断面圆形,磨制光滑。外径约6.4厘米。杯一件(T301②:21)。灰白色滑石,直口,平底,器壁较厚,制作较粗。口径3、高2.4厘米。砺石无一定形状,大小厚薄不一,多数残破,多有因使用磨蚀而成的凹面或沟槽。3.骨器四十八件。其中完整者二十件,以镞数量最多,次为锥、笄,其他还有凿、刀、匕、针、鱼钩、鱼叉等。凿二件。利用骨壁较厚的动物肢骨制作而成,形状不规整。T101②:2,长7.6厘米。T303③:29,长7厘米(图二八,7、8)。刀二件。T306③:40,弧形宽刃,长7厘米(图二八,24)。T302④:34,牙刀,平面近三角形。长4厘米(图二八,26)。锥六件,分二式。Ⅰ式五件。用动物肢骨磨制而成。H312:15,长8厘米(图二八,10)。T105②:36,尖稍残。长9.2厘米(图二八,9)。Ⅱ式一件(T104②:2)。细长,剖面圆角方形。长6.8厘米(图二八,11)。针六件。均残,粗细长短不一,断面圆形或椭圆形,近鼻端多磨成扁平状再穿孔,或先将两面刻上沟槽再穿通成孔。T304②:19,残长4厘米。T305②:7,残长12.5厘米。T301④:26,残长8.4厘米(图二八,17、28、18)。镞十七件,分四式。Ⅰ式:十件。平面近三角形,有铤,断面呈菱形、圆形或扁长方形。T304②:12、T104②:11,二件长均为6.2厘米(图二八,2、1)。Ⅱ式:四件。体扁平或略有弧度,身与铤分界不明显。T303②:15,长6.6厘米(图二八,3)。Ⅲ式:一件(H114:24)。细长圆锥形,长8.2厘米(图二八,4)。Ⅳ式:二件。角质,双翼,断面菱形或三角形,镞身后段为圆柱体,圆锥形铤。T302④:10,长8.7厘米。H304:34,长6.8厘米(图二八,6、5)。鱼钩二件。钩尖残,系绳一端刻一或二周沟槽。T102④:14,残长6.6厘米(图二八,21)。鱼标一件(T303②:26)。一端圆锥形,一端扁平,一侧有尖状突起似倒刺。长4.9厘米(图二八,19)。笄十一件,分四式。Ⅰ式:三件,一件完整。T303②:23,尖端圆锥形,中间扁平,顶端三稜形。长19.9厘米(图二八,33)。Ⅱ式:五件,两件完整。圆锥形,顶端刻一周沟槽。T303②:3,长13.1厘米。T305②:4,长12厘米(图二八,30、31)。Ⅲ式:二件。细长圆锥形。T306③:27,长16厘米(图二八,32)。T301③:18,顶端刻两周细沟槽。长7.8厘米(图二八,12)。Ⅳ式:一件(T102③:7)。一端圆锥形,一端半圆形,尖端微翘。长9.1厘米(图二八,29)。坠形器一件(T104④:32)。长条形近扁圆柱体,两头齐平,一端刻有浅沟槽。长5.8厘米(图二八,22)。4.蚌器三十六件。有刀、镰、镞三种。刀二十七件,完整者只一件。T104④:36,圆角长方形,对钻双孔。长13.8厘米(图二八,27;图版捌,5)。有的近长方形,T101②:16,双孔。残长7.5厘米。有的呈半月形,T306③:25,双孔。残长8厘米(图二八,20、23)。镰一件(T105②:16)。已残,仅存尖端,呈半月形,单面刃。残长9.5厘米(图二八,25)。镞八件。皆有铤,其中六件采用有棱脊的大蚌壳加工磨制。T104③:15,横断面呈T字形,长8.5厘米。T301④:31,三棱形,长7.5厘米(图二八,15、16)。另两件,H115:1,平面三角形。长3.4厘米。T102④:23,窄条形。长3.8厘米(图二八,13、14)。四鲁家口遗址鲁家口遗址地处渤海莱州湾畔,胶莱平原西北部,周围地势平坦,是一片低湿的冲积平原。遗址堆积厚度达3米以上,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分别属于典型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一)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遗物比较少,遗迹也不多,两座墓葬是比较重要的发现。两具头骨均有人工变形现象,这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是常见的。葬式和头向与东海峪下层1、三里河一期2、以及呈子一期3的单人墓葬基本相同,反映了鲁家口与上述遗址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头向西偏北的葬俗,到目前为止,多见于泰山以东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鲁家口大汶口文化的几种主要陶器,如折腹鼎、钵形鼎、编织纹镂孔豆、各种侧置三角形鼎足以及纹样繁多的彩陶等,无论陶质、器形、纹饰、制法等方面,与《大汶口》早期墓4、呈子一期墓5、和大墩子墓葬6出土的同类器物都有较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类似的遗存在邹县野店7、滕县岗上8、新沂花厅9等地也发现过。因此,鲁家口下层与泰山周围及鲁南、苏北一带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主要遗存属大汶口文化中期,较早地遗存可与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较晚阶段约略相当。此外,这里还发现有带铆钉式把手或称菌状钮的罐形器口沿残片,与胶东地区蓬莱紫荆山下层10、福山邱家庄11、烟台白石村12等处遗址发现的盂形罐极为相似,说明它与胶东半岛一带较早的原始文化遗存曾经有过密切的联系。这对于探讨大汶口文化和胶东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现象表明:早期的大汶口文化可能是由泰山北侧沿渤海湾逐渐向东发展,在胶莱平原北部与胶东半岛较早阶段的原始文化发生过最早的联系与接触,并且相互间都给予对方以一定的影响。关于鲁家口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存的年代,依据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采自该遗址第5层和第6层的两件木炭标本测定的碳十四数据13,ZK882为距今4795±90年(半衰期为5730年,下同),即公元前2845±90年,树轮校正值为公元前3420±130年;ZK883为距今4385±80年,即公元前2435±80年,树轮校正值为公元前2930±180年。反映了鲁家口遗址下层第5、第6两个地层所处的年代。它与对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年代估计,即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2800年之间14,基本相符。鲁家口的两座大汶口墓葬,开口于下文化层的最上部,在本遗址的大汶口文化遗存中,时代是最晚的。其中M106随葬的一件陶罐,器形与西夏侯15的AI式陶罐(M6:13)相似。M107随葬的一件陶豆,与西夏侯的AII式陶豆(M6:62)盘的形状有点近似。西夏侯的M6为下层墓,属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偏晚阶段。鲁家口的这两座墓葬应与西夏侯M6的年代相当。鲁家口遗址的下文化层,缺乏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遗存。(二)鲁家口遗址龙山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发现了十一座房基和二十九个灰坑,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制生活用具以及用陶、石、骨、蚌等制作的生产工具和少量装饰品。十一座房基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房基的形状多数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地面建筑。墙的构筑方法有挖基槽的,也有平地起建的,墙中立柱的数目多少不等,少者一根,多者十四根,也有完全不用木柱或以植物的枝杆做龙骨外加草拌泥筑成的。墙壁两侧多用羼合礓石粉的泥土抹一层外皮。室内多数只用一根木柱支撑屋顶,少数立在中央,多数偏于一侧。柱洞底部绝大多数都用碎陶片铺垫,再加泥土捶打,坚硬结实。居住面都经过很好地加工。门道皆向南,个别有在门前构筑夹道、设置台阶或加盖遮檐的。灶坑或灶基只发现于少数几座房基内。房基的开间都不大,使用面积最大的不到10平方米,小的只有4平方米左右。上述特点,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房基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形式多样。这些面积较小的房屋,只适合于人口不多的个体家庭居住,这种个体家庭是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尚难断定,因为并不是每座房基内都有灶坑的。总之,这是迄今为止在典型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房基较多的一处。鲁家口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较多,盛行平底器和三足器。陶器的制法已经比较普通地采用轮制技术,各种型式的三足器也多是器身轮制。鼎足更是形式多样而富于变化。多数陶器的器形规整匀称,器壁厚薄均匀,颜色表里一致。少数细泥磨光黑陶器皿,造型美观,色泽光润,堪称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充分反映出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制陶手工业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生产部门而独立存在了。此外,在鲁家口的龙山文化遗存中,还发现了一件专门用作陶器外表装饰的捏塑动物形象。以往发现的只有仿照某种动物的形象作为整件陶器的造型,如大汶口文化中的猪形、狗形鬶等;或者是以某种动物的局部形象作为陶器的附件和装饰品,如典型龙山文化中类似鸟头形的鼎足、鸟头形盖钮、鸟形玉饰以及单独塑造的人面像等。象鲁家口这种在陶器的腹片上附贴的类似蜥蜴的捏塑形象,形象逼真,生动自然,不象是具有实用意义的陶器附件,此种做法在典型龙山文化中少见。鲁家口遗址上层的文化面貌,与邻近的姚官庄遗址16、诸城呈子17和胶县三里河18的二期文化、日照东海峪19的中、上层以及两城镇20等遗址比较接近,陶器的种类、器形、纹饰等主要特征基本一致,应属典型龙山文化的“两城类型”。(三)鲁家口遗址的龙山文化层从上到下依次有三个堆积层(少数探方有四层),每个层次都有若干座房基和灰坑等遗迹,显然是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逐渐形成的。大部分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陶器都是出自这些遗迹中,其中以第3层上部和4层下部的一部分灰坑出土的陶器最多。这些陶器从早到晚可以看出有一定的变化,据此我们试将鲁家口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初步划分为早、晚两期,又把这两期分为四段。早期一段:以灰坑H310、H312为代表,包括探方T101—T104的⑤A层。早期二段:主要是各探方的第4层及本层房基,包括灰坑H115、H117等。晚期三段:以灰坑H108、H112、H306为代表,包括各探方的第3层。晚期四段:以灰坑H303为代表,包括各探方第2层中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两期陶器的主要特征是(图二九):早期灰陶多于黑陶。制法以轮制为主,也有一部分是手制或经慢轮修整的。纹饰以篮纹多见,次为弦纹,压划纹少量,鸡冠形耳和附加堆纹多见于鼎的口沿和足部。代表性器物有铲式足罐形鼎、横篮纹深腹罐、卷沿或宽折沿平底盆等。早期一段的部分器物还带有大汶口文化晚期的某些特征,如扁锥形外撇足鼎、直口浅盘钵形鼎、垂腹罐等。晚期黑陶多于灰陶。陶器绝大多数是轮制的。纹饰中弦纹的使用更加广泛,篮纹明显减少,压划纹增多,并出现了细线条的刻划纹。泥质陶所占比重增加,磨光技术的应用更加普遍。器物的种类也有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