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2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若图2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3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2.下列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B.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不改变该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3.免疫调节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之一。下列有关免疫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D.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其发挥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4.如图所示,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是能够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B.处于图甲a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染色单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5.将四株长势相似具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的是()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6.遗传信息转录时,作为模板的是()A.rRNA B.DNA C.mRNA D.tRN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回答:(1)上午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午14~17时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如在B点时,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______物质。若停止光照,则______积累增加。8.(10分)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表示不同体长某种鱼的食性比例。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除图1所示外还有_____________。图1中食物链有_____________条,甲和乙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2)水草、藻类、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结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3)假设图2表示的某种鱼是图1中的甲,其直接从水草和藻类中获得的能量比例相等,则该种鱼体长为4.2cm时,体重增加10g至少要消耗藻类_____________。(4)若下图为甲的能量流动模型,B代表甲的粪便量,则A代表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B中所含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的同化量。9.(10分)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体内营养成分转移的影响,科学家选用黄瓜幼苗子叶进行实验,研究细胞分裂素对叶片上滴加14C-氨基异丁酸的部位的影响,处理方法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细胞分裂素产生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与该激素成拮抗作用的另一类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X处理是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处理,若X处理的比清水处理的子叶的_________强,则说明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生产上,细胞分裂素还具有使绿叶保鲜的作用,推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分子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乙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L点→M点表示____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特点。(2)图乙中的B图为____________细胞,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段。(3)图乙中A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该生物的子代间性状差别很大,这与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关系密切。(4)图甲中与GH段和OP段相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图为血糖调节过程相关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可知,刺激X应为_____________,激素Y应为________,该激素的生理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刺激X→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Y→靶细胞”属于________调节。与激素Y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临床诊疗发现,某人体内存在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此抗体可与_____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使________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此人的血糖浓度会高于正常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酶只能改变化合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增加酶的量,或减少酶的量,只能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详解】A、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的浓度增加一倍时,酶促反应速率也会随之提高一倍,曲线图如图1所示,A正确;B、酶促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达到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要的时间减少,但是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量是不变的,如图2所示,B正确;C、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与无机催化剂Fe3+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达到平衡点所需的时间更少,如图2所示,C正确;D、反应一段时间后,底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故图3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错误。故选D。2、C【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基因重组可通过有性生殖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通过基因工程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A错误;B、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错误;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原材料,C正确;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没有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能发生,D错误。故选C。3、A【解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2、人体由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免疫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A正确;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错误;C、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发挥了免疫作用,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D、唾液、泪液不属于体液,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其发挥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错误。故选A。4、C【解析】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一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2、图甲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裂期,其中a+b、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完整的分裂间期+完整的分裂期。(必须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例如a+b为一个细胞周期;b+c的时长等于细胞周期时长,但是b+c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详解】A、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图甲、图乙表示了细胞周期,所以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是能够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A正确;B、图甲a和图乙B→A时期都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该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染色体单体在间期DNA和蛋白质复制完成后出现,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分裂后消失,所以染色单体出现在图中特定时期,C错误;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5、A【解析】植物顶芽生长对侧芽萌发和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叫做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生长素,沿茎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在切除顶端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萌发受抑制,与不切除顶端相同。【详解】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去掉顶芽可以解除顶端优势,则侧芽能发育成枝条,A正确;B、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再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又产生顶端优势,侧芽不易发育成枝条,B错误;C、不去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使侧芽浓度过高抑制生长,再在侧芽上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则生长素浓度更高,更不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C错误;D、不去顶芽,存在顶端优势,在侧芽上涂以琼脂对植物生长无影响,抑制侧芽生长发育,D错误。故选A。6、B【解析】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1)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该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2)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需要tRNA为转运工具,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详解】A、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不能作模板,A错误;B、遗传信息转录时,作为模板的是DNA分子的一条链,B正确;C、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C错误;D、tRNA是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是转录的模板,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根据图中的曲线表明,7~10时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加强而增强的。(2).在12时左右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3).14~17时因光照强度不断减弱,所以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4).C5(5).C3【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在夏日中午时,由于阳光过强,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详解】(1)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照强度不断增加,光合作用便不断加强。(2)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温度不断增高,在12时左右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加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3)14~17时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合作用会不断减弱。(4)假如在B点时,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立即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弱,因此导致固定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而五碳化合物增多;若停止光照,则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这将抑制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导致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曲线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时,考生要能够结合一天中光照和温度的变化来分析曲线;并且要明确在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最终影响光合速率;在分析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含量时能够结合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两个重要的过程(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进行分析。8、(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5(3).捕食和竞争(4).营养(5).有机物(6).81.25g(7).甲的同化量(8).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9).水草、藻类、乙生物(少一个不给分)或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解析】1、图1分析:水草→甲→丙→丁,藻类→甲→丙→丁,藻类→乙→甲→丙→丁,藻类→乙→丙→丁,藻类→乙→丁,共有5条食物链。2、图2分析:该种鱼的体长小于2.8cm时,其食物中肉食性比例大于植食性比例;当体长大于2.8cm时,其食物中肉食性比例小于植食性比例。【详解】(1)图1是食物网,只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1中食物链从水草和藻类两个起点开始,到达最高营养级丁,共有5条食物链,甲和乙都可吃藻类,同时乙还捕食甲,所以甲和乙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2)水草、藻类、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该种鱼的体长为4.2cm时,植食性比例为0.75,肉食性比例为0.25,且这种鱼直接从水草和藻类中获得的能量比例相等,所以甲直接从藻类获取的能量至少为10×0.75×1/2÷20%=18.75g,通过乙从藻类获取的能量至少为0.25×10÷20%÷20%=62.5g,则该鱼从藻类获取的能量至少为18.75g+62.5g=81.25g;(4)若下图为甲的能量流动模型,B代表甲的粪便量,则A代表甲的同化量,D代表甲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由于B代表甲的粪便量,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水草、藻类、乙生物同化的能量。【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9、(1).根尖(2).脱落酸(3).细胞分裂素(4).放射性(5).优先向经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子叶移动并积累(6).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或延缓叶绿素分解的作用【解析】1、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使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体内营养成分转移的作用,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来观察营养物质的转移情况。【详解】(1)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尖,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除细胞分裂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其中脱落酸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与细胞分裂素成拮抗作用。(2)该实验是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体内营养成分转移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图中X处理是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若X处理的比清水处理的子叶的放射性强,则说明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优先向经细胞分裂素处理的子叶移动并积累。(3)由于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或延缓叶绿素分解的作用,在生产上,细胞分裂素还具有使绿叶保鲜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0、①.DNA复制②.受精作用③.流动性④.次级精母⑤.IJ⑥.GH⑦.减数分裂Ⅱ后期⑧.D⑨.不同⑩.GH段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数目,OP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二倍【解析】分析图甲: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AC段为分裂间期,CE段为分裂期。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其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K点→L点表示成熟的生殖细胞。L点→M点为受精作用。c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OP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分析图乙:A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说明该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性。【详解】(1)图甲中AC段和FG段的核DNA含量均增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L点→M点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的相同,是受精作用所致,因此L点→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到卵细胞与精子的相互识别与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2)图甲中FG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GI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IK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中的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所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由此可见,B图为次级精母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