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_第1页
鄱阳湖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_第2页
鄱阳湖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鄱阳湖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

中国辽阔的湖泊、国际湿地、世界著名的白鹤和东部鹳、亚洲最大的候鸟、东亚鹤类保护网络的成员、亚洲鸟类保护网络的成员和具有世界意义的优先保护区的关键人物。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它上承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水系和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小河水系,下连长江,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97.2%。流域年均流入长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总长约1200公里,相应星子站水位20.63米,通江水体面积3656平方公里,容积312亿立方米,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地宝库。受流域及长江来水双重影响,鄱阳湖呈现“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象:丰水季节浩瀚无涯,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候鸟翩飞。这是典型的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湖泊湿地。人们总结出鄱阳湖的5个特征。一是至今还保持长江通江、浅水、草型和壅塞形成的湖泊的自然特征和生态功能。二是长江流域水位和流域内降水的时空变化,共同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态功能。三是流域内山地-河流-湖泊结构完整,流域与江西省行政区范围高度吻合。四是流域内有充沛、优质的水资源,注入长江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淮、海三大河入海径流量的总和,是长江下游最后、最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区。五是流域内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孕育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全球最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之一。因为这5个特征,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之肾”。独特的水文与地貌特征,使鄱阳湖形成了丰富的湿地生态类型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鸟类310种、兽类45种、两栖爬行类61种(鄱阳湖沿湖及丘陵地区)、鱼类122种、昆虫类227种、高等植物476种、浮游动物47种、浮游植物50种。鄱阳湖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越冬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场所,同时湖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越冬候鸟更容易获得所需的食物,因此,每年鄱阳湖都吸引大量的珍稀候鸟来越冬。越冬候鸟在鄱阳湖的越冬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有极少数鸟类在9月下旬就到达鄱阳湖,也有极少数鸟类到4月上旬才离开鄱阳湖。越冬候鸟刚到鄱阳湖时,主要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9个湖泊集中,然后分散到整个湖区,以满足他们对食物的需求,为北迁积累足够的能量。候鸟离开鄱阳湖北迁时,又会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候鸟在鄱阳湖越冬期间,虽然很多种类都有聚群的习性,但白天觅食时都会比较分散,晚上则一般会聚到一起集中夜栖。候鸟聚群觅食和集中夜栖是为了更好地觅食和警戒,以便更安全地越冬。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珍稀物种种类非常多,区内310种鸟类中,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列为全球极危物种的有白鹤和青头潜鸭2种,濒危物种的有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红胸黑雁、斑脸海番鸭和中华秋沙鸭共5种,易危物种的有鸿雁、白头鹤、白枕鹤和大鸨等15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的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乌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大鸨共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灰鹤、沙丘鹤、白枕鹤、蓑羽鹤、花田鸡等44种。属于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153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67.4%。属于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46种,占该协定中保护鸟类总数的56.8%。鄱阳湖保护区内的越冬候鸟以雁鸭类(如小天鹅、白额雁、鸿雁、斑嘴鸭、罗纹鸭和针尾鸭等)、鹳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黑鹳等)、鹤类(如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等)、鹬类(如鹤鹬、反嘴鹬、黑翅长脚鹬、黑腹滨鹬、黑尾塍鹬、金眶、沙锥等)、鹭类(如苍鹭、白鹭等)以及鸥类(如红嘴鸥、银鸥等)等水鸟为主,区内最常见的30种候鸟是白鹤、小天鹅、白额雁、鸿雁、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苍鹭、豆雁、小白额雁、赤麻鸭、斑嘴鸭、罗纹鸭、绿翅鸭、针尾鸭、绿头鸭、白枕鹤、灰鹤、白头鹤、反嘴鹬、凤头麦鸡、灰头麦鸡、环颈、鹤鹬、扇尾沙锥、红嘴鸥、银鸥,其中数量最大的是小天鹅、鸿雁、白额雁等雁鸭类种类。鄱阳湖是全球白鹤最重要的越冬地,白鹤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旗舰物种之一。全球白鹤有东部、中部和西部3条迁徙路线,其中中部种群的越冬地印度已经没有白鹤越冬记录,西部种群伊朗野外越冬数量也不超过3只,而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评估数据,东部种群,即东亚地区白鹤数量为3500只~3800只。2002年到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越冬白鹤年最高统计数量平均为2836只,占东亚地区白鹤总数量的74.6%~81%,其中2011年数量最高,达到4300多只,超过全球总数量,2008年最低,数量1900多只,占全球总数量的50.6%~54.9%。由此可见,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全球白鹤最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越冬地,对白鹤这种全球极危物种的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白鹤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湖池、沙湖、蚌湖、大汊湖和朱市湖,其中大湖池和大汊湖还是白鹤的主要夜栖息地。除上述种类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栖息着花田鸡、斑背大尾莺、水雉等国内外鸟类学者感兴趣的鸟类。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发生更加频繁,洪涝灾害频率增加,长江上游来水减少,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洲滩植被如苔草和南荻等植物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退化现象,导致白额雁、赤麻鸭、凤头麦鸡等依赖草洲栖息的鸟类数量明显减少。同时,以往河道上常见的红嘴鸥、银鸥、中华秋沙鸭等种类也少看到。不过,白鹤、东方白鹳、鸿雁等涉禽和游禽种类的数量比较稳定,甚至有上升的趋势。鄱阳湖受流域和长江来水双重影响,呈现“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象:丰水季节浩瀚无涯,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候鸟翩飞。这是典型的过水性、吞吐性和季节性湖泊湿地。全球东方白鹳最重要的越冬地也在鄱阳湖保护区。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评估数据,全球东方白鹳的数量为3000只。2002年到2011年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东方白鹳最高统计数量平均为2328只,占全球东方白鹳总数量的77.6%,其中有2年超过3000只,即超过全球总数量,6年超过2000只,最低年份也都超过1400只,占全球总数量的46.7%。鄱阳湖还是全球鸿雁、小天鹅、白枕鹤等珍禽的重要越冬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越冬地。2002年到2011年期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鸿雁的年最高数量超过75000万只,达到全球鸿雁总数量,另有2年年最高数量超过6万只。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越冬地,年最高数量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