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提出“酸生长假说”解释生长素的促生长作用:生长素激活细胞膜上的H+泵,消耗ATP把H+运到细胞外,细胞外pH下降导致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而体积增长。不能作为支持该假说的证据的是()A.胚芽鞘尖端下部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B.中性缓冲液能够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C.细胞壁中的扩展素在酸性pH条件下可使细胞壁松弛D.促进H+外排的壳梭孢菌素可刺激胚芽鞘切段短暂生长2.下表为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2,4-D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清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2,4-D浓度(mg/L)对照100300500数目581715根长(cm)4.26.16.35.5A.实验前需去除枝条上的成熟叶片排除内源生长素的影响B.促进该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浓度是300mg/LC.促进生根效果相同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2,4-D浓度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2,4-D对根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3.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原理是诱变育种,最大优点是育种周期短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④过程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4.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可能是红绿色盲 B.该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C.该病可能是苯丙酮尿症 D.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以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当人体受到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CRH为促肾上腺糖度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C.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6.CCR5是HIV入侵人体T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有科学家为了使婴儿一出生就具有抵抗艾滋病的能力,通过基因编辑破坏了受精卵中的CCR5基因,该做法引起了民众普遍的担忧。下列各项不属于担忧依据的是()A.CCR5基因可能还参与了其他生理过程的调控B.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因编辑对象错误(脱靶)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C.被编辑个体受其他疾病感染的风险可能会提高D.该技术虽然符合人类伦理道德,但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发现的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进一步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用人工合成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拟南芥植株,进行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1)研究人员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推测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2)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独脚金内酯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科研人员采用图1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实验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一定量具有放射性的_______(填“NAA”或“GR24”),在固体培养基_______(填“A”或“B”)中施加适量的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②对照组:用NAA处理主茎,在侧枝处施加与实验组等量的相同物质,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若该假设正确,则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一)乳糖不耐症是由于乳糖酶(LCT)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科研工作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给患乳糖不耐症患者带来福音。右图1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图2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产生的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1)科学家在构建重组质粒T时,首先采用PCR技术对LCT基因进行扩增,在扩增目的基因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物质有:模板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以及__________酶;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______个引物。(2)据图2分析,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用“↓”表示)是_________。(3)图1中,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切割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对碱基)两种片段。若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切割重组质粒T,获得1.6kb和8.8kb两种片段,则转入的LCT基因长度为_____kb。(4)在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可检测到的物质有________(填字母)。A.LCT基因B.LCTmRNAC.LCT(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下图是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完成过程②③必需的酶分别是____、____。(2)取自大肠杆菌的物质B,在基因工程中起____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个)。(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经特定的酶切后的载体(质粒)进行拼接形成重组DNA,理论上讲,重组DNA可能有________种,其中有效的(所需要的)重组DNA是_______。因此需要对这些拼接产物进行分离提纯。9.(10分)失眠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损伤人们的身体健康。失眠者白天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易困倦和抑郁等表现。褪黑素作为由松果体产生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其分泌昼少夜多,夜间褪黑激素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它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下图为褪黑素的分泌调节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光周期可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这是一个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为_______________。请完成褪黑素分泌的反射路径: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2)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从而使褪黑素的分泌量维持稳定,此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褪黑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_____________结合发挥作用。控制松果体细胞分泌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光对褪黑素的分泌量也有影响。H蛋白是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小鼠,得到以下结果:实验处理酶H相对活性(对照)酶H相对活性(处理96h)紫外光373314蓝光319137绿光32376红光325326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一些辅助睡眠的药物中含有褪黑素,但是褪黑素增多有可能引起季节性抑郁症,请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利用褪黑素调节睡眠的两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某种成年鱼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科研人员研究了某湖泊中此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年龄0+1+2+3+4+5+6+7+8+9+10+11+≥12个体数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即进入成年期,9+时丧失繁殖能力即进入老年期)(1)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别占据了水体的不同空间,形成的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________结构。(2)由表中调查数据可知,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3)科研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估算结果与实际值偏差较大,造成偏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②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③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该鱼的幼体部分死亡④两次捕获的该鱼的数量较小(4)若在该湖泊中人工养殖了一些鲢鱼和鳙鱼,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需要定期投入饲料的原因是______。11.(15分)下图是具有两种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II-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1)甲病是致________性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性遗传病。(2)II—5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8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3)III—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4)假设III—10与III—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根据酸假说的内容,H+运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外pH降低,而酸性条件下,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而生长。【详解】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比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但不支持酸生长假说,A正确;B、根据酸假说的内容,细胞外pH下降导致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而体积增长,如果中性缓冲液能够抑制生长素诱导的生长,则可以证明酸假说是正确的,B错误;C、根据酸假说的内容,细胞外pH下降导致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而体积增长,因此细胞壁中的扩展素在酸性pH条件下可使细胞壁松弛,能够证明该假说是正确的,C错误;D、酸假说认为H+运到细胞外,细胞外pH下降导致细胞壁松弛,细胞吸水而体积增长,所以如果促进H+外排的壳梭孢菌素可刺激胚芽鞘切段短暂生长,能够证明该假说是正确的,D错误。故选A。2、C【解析】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生根的数目和根长。分析数据可知,随着2,4-D浓度的增加,促进生根的数目和长度都是先增加后减少。【详解】A、实验前去除枝条上的成熟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去除枝条上的芽目的是排除内源生长素的影响,A错误;B、四组实验中,由于浓度梯度较大,所以不能确定300mg/L的2,4-D一定是最适浓度,应该是300mg/L左右,应进一步在100-500之间再设计实验,B错误;C、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促进生根效果相同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2,4-D浓度,C正确;D、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后,生根数目均多于对照组,根长均大于对照组,只能体现2,4-D对生根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C。3、D【解析】题图分析:①是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原理,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②③④是杂交育种,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②⑤⑥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⑥过程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它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详解】A、过程①的原理是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原理,最大优点是提高突变的频率,A错误;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前期发挥作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过程⑤为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C错误;D、④过程的亲本基因型为1aaBB、2aaBb,则其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3×1+2/3×1/2=2/3,D正确。故选D。4、B【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发病特点:患者多,且表现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且与性别无关。【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可知,父亲患色盲,目前不患色盲的情况下,可以生成表现正常的男孩和女孩,如双亲的基因型为XbY、XBX_,A正确;B、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该病的遗传特点可知,父亲患病,则女儿一定患病,这与题意不符,B错误;C、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母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_,显然二者婚配可以生成正常的男孩和女孩,C正确;D、若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父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Bb,母亲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bb,二者婚配可以生成正常的男孩和女孩,D正确。故选B。5、B【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在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当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详解】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胰岛素可降低血糖,两者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A正确;B、据图可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用的靶器官还有垂体和下丘脑等,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升高血糖浓度,但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下丘脑神经细胞能够识别递质,也能够识别糖皮质激素,因此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C正确;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变化会反馈给垂体和下丘脑,调控其分泌相关激素,该过程为反馈调节,该调节途径可以维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含量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B。6、D【解析】HIV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靶细胞,故可以通过敲除CCR5避免HIV入侵。【详解】A、CCR5基因可能还参与了其他生理过程的调控,敲除CCR5基因后其他生理过程会受到影响,A错误;B、基因编辑技术有可能因编辑对象错误(脱靶)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故会引发民众的担忧,B错误;C、被编辑个体受其他疾病感染的风险可能会提高,会引发民众的担忧,C错误;D、该技术不符合人类伦理道德,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抑制②.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2)①.NAA②.B③.GR24(独脚金内酯类似物)④.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解析】由图2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的GR24处理对侧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有抑制作用,效果比单独施用GR24明显;生长素+独脚金内酯处理,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据此推测可知,独脚金内酯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小问1详解】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抑制作用;NAA和GR24同时使用,对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推知,GR24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小问2详解】①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主茎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GR24,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况。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由于独脚金内酯在根部合成,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因此应在固体培养基B中加入适量的GR24。②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NAA(或生长素),在固体培养基B中不加入GR24。一段时间后,检测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如果实验组主茎下端放射性强度小于对照组,则说明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运输。【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1).TaqDNA聚合(2).30(3).(4).BamHⅠ和HindⅢ(5).2.2(6).ABC(7).逆转录酶(8).解旋(9).运载体(10).标记基因和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11).三(12).目的基因-运载体【解析】分析Ⅰ题的图上图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培育流程,首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并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其次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重组细胞,最后通过早期胚胎培养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新品种。下图是使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DNA产生的结果。分析Ⅱ题图:图示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图中①表示从胰岛B细胞中获取胰岛素mRNA的过程;②为逆转录过程,A为胰岛素基因;③④⑤表示目的基因的扩增过程;⑥表示用限制酶切割运载体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⑦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⑧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⑨表示目的基因随着受体细胞的增殖和扩增;⑩是从培养液中获取胰岛素的过程。【详解】(一)(1)利用PCR扩增时需要的条件包括:模板DNA、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以及TaqDNA聚合酶(Taq酶);PCR技术大量扩增目的基因时,缓冲液中需要加入的引物个数计算公式为2n+1-2,因此若一个该DNA分子在PCR仪中经过4次循环,需要24+1-2=30个引物。(2)根据图2中BamHⅠ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可知,识别序列为-GGATCC-且在G与G之间切割,BamHⅠ的识别序列以及切割位点是:(3)由于目的基因中含有EcoRⅠ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用该酶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因此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切割质粒S用的酶是BamHⅠ和HindⅢ;质粒S用BamHⅠ和HindⅢ联合酶切后形成1.8kb和8.2kb(1kb=1000对碱基)两种片段,如图所示(以下图中弧线长度均沿着顺时针方向阅读),AB的长度为1.8kb,BA的长度为8.2kb;若用BamHⅠ和EcoRⅠ联合酶切重组质粒T,获得1.6kb和8.8kb两种片段,如图所示:图中的CD的长度为1.6kb,DC的长度为8.8kb,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结合这两个图看,DE的长度=DC的长度-BA的长度=8.8-8.2=0.6kb,因此LCT基因的长度即CE的长度=CD+DE=1.6+0.6=2.2kb。(4)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转基因低乳糖奶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LCT基因且会表达(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会产生LCTmRNA,翻译会产生LCT),因此可检测到的物质有LCT基因、LCTmRNA、LCT。故选ABC。(二)(1)②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③为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2)取自大肠杆菌的物质B为质粒,其在基因工程中起运载体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具有标记基因和一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等。(3)用同一种限制酶将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运载体(质粒)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经DNA连接酶进行拼接形成重组DNA,可能有“目的-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运载体”、“运载体-运载体”三种,其中有效的(所需要的)重组DNA是目的基因-运载体。【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综合性,涉及到基因工程限制酶酶切位点的识别以及经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片段的长度的确定,同时还涉及到胚胎工程中的一些基本技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9、(1)①.反射弧②.兴奋(2)①.(负)反馈②.受体③.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3)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4)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解析】1、分析图解: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小问1详解】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光周期信号刺激会使视网膜的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最后到达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小问2详解】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把兴奋传递到松果体,松果体细胞产生的褪黑素又可抑制SCN的兴奋,属于负反馈调节。褪黑素是激素,需经体液运输才能与SCN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可直接通过突触结构控制松果体,故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不需要经血液运输即可实现调节松果体的活动。【小问3详解】如表格所示:与对照组比较,酶H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了红光组,故结论是:绿光严重抑制酶H的活性(蓝光其次,紫外光再次),从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红光对酶H活性几乎无影响,从而对褪黑素分泌无明显影响(或略微促进)。【小问4详解】长期熬夜的人褪黑素水平通常比正常人低,故应避免熬夜,如:远离手机,合理作息;闭灯睡觉;必要时可以服用含有褪黑色素的药物,但是切勿长时间服用,服用剂量一定要谨遵医嘱。【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解判断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方式,识记反射弧的组成,掌握兴奋在突触传导的过程。10、(1).竞争和捕食(2).垂直(3).保持相对稳定(4).幼年、成年和老年的个体数量相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5).①②④(6).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超过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考查对种群的年龄组成、标志重捕法的使用、群落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等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各年龄段个体的数目,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原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详解】(1)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垂直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根据表中调查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2+63+70+64):(55+42+39+265)=400:398:401≈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稳定。(3)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此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若前后两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同,第二次捕捉时网眼偏小,捕获数较多,或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