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五十七中学2024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组成成分,数字为其固定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属于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B.B可能属于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C处于第二营养级,其粪便中的能量是由D同化的D.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20%2.某科研小组为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将正常小鼠随机分为1、2、3、4四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处理1注射生理盐水2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3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4切除垂体后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实验发现第4组小鼠出现了与第3组小鼠相同的结果,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A.第4组小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B.切除垂体对小鼠的行为无影响C.切除垂体不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D.垂体未被完全切除3.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进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弃耕年数优势植物非优势植物0-1马唐——1飞蓬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豚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山核桃A.该地草本植物的演替速度比木本植物的演替速度快B.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栎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C.位于半干旱地区的一块弃耕农田最可能演替到森林阶段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外界温度过高,使细胞内酶结构被破坏,引发功能紊乱B.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产热大于散热C.人体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中D.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流表指针会偏转两次B.K+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图甲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电流表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D.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更高浓度的Na+溶液中进行实验,图乙c点将上移6.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分别是A.糖类、水 B.脂质、无机盐 C.蛋白质、水 D.蛋白质、纤维素7.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B.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CO2、胰岛素、尿素、抗体8.(10分)小明在参加校运会80米比赛过程中身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产生的大量乳酸使血浆pH明显下降B体液中CO2浓度变化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呼吸C.大量出汗时,体温基本稳定、冷觉感受器抑制、TRH增多D.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1)甲病的遗传属于______染色体______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2)Ⅰ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3)若Ⅲ2与Ⅲ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_;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______。10.(14分)如图1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的过程图解,据图回答:(1)图1中细胞①为________,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2)靶细胞裂解后,抗原要靠________进一步清除。(3)图2细胞为________细胞,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________。11.(14分)阿尔茨海默病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心理状态改变,患者往往由最初的记忆力减退发展到最终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研究证实,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严重的突触丢失。某研究团队为研究不同剂量肉苁蓉总苷对小鼠老化进程和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快速老化小鼠为模型进行了如下实验:(1)连续灌胃30天后,测各组小鼠老化度、记忆能力相关指标。实验结果如下:注:穿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是水迷宫实验衡量模型动物对空间位置感和方向感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2)本实验中同源对照组小鼠的性别应与其他组小鼠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溶剂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________________组能够明显改善快速老化小鼠的学习和认知能力。(2)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通常储存于肝细胞中,肝细胞损伤时,血液中的ALT和AST水平升高。现欲探究本实验中各剂量肉苁蓉总苷是否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可在本实验分组和处理的基础上,测各组小鼠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请简要写出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过度放牧使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的年平均产量下降。为兼顾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选取样地,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1)在所选研究样地的植被中,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植物类群,这些植物的高度各不相同,使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2)科研人员根据单位面积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设定放牧强度,连续3年的6~9月份在牧草的生长季进行不同强度放牧,测定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禁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高度平均值(cm)第2年25.7717.5516.6213.72第3年22.5218.8918.7616.65多度平均值(个/m2)第2年399.33366.33479.67312.33第3年398.00351.00508.17339.50盖度平均值(%)第2年60.8368.3351.6749.17第3年62.5070.8353.3347.50植物的总物种数第2年33343631第3年37364128注:多度代表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①样地内某种植物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若进一步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法进行调查。②科研人员发现,样地内禾本科牧草植株高度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随放牧强度增加,牧草平均高度降低,推测牲畜最可能优先采食______科的牧草。与禁牧组相比,轻度放牧组牧草______(选填下列字母),轻度放牧组出现盖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a.多度升高、盖度下降b.多度下降、盖度升高(3)在______放牧条件下,植物的总物种数达到最高,可能的原因是受采食影响,植物的高度和盖度降低,使地表环境中_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4)综合以上研究,请你对锡林郭勒草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据图所知,A能利用太阳能,而且固定的能量最多,可推知A属于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正确;图中A、C、D都有箭头指向B,可推知B可能属于分解者,在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项正确;A是生产者,根据箭头指向可推知D处于第二营养级,其粪便中的能量是由上一营养级A同化的,C项错误;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5×106)÷(7.5×106)=20%,D项正确。2、D【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解】A、第4组小鼠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应均减少,若实验发现第4组小鼠出现了与第3组小鼠相同的结果,第3组未切除垂体但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溶液,则显然是第3组小鼠缺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导致的,A错误;B、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并且其上含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同时垂体还能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这些都说明切除垂体对小鼠的行为有影响,B错误;C、垂体能接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并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垂体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释放减少,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第4组小鼠出现了与第3组小鼠相同的结果,推测第4组小鼠垂体可能未被完全切除,因而能接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信息进而对机体做出调节,所以能出现与3组相同的情况,D正确。故选D。3、C【解析】1、群落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2、分析表格: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A、由题表可知,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比较缓慢,A正确;B、在木本植物阶段,最后的优势种是栎,说明演替过程中优势植物栎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B正确;C、能否从农田演替到森林阶段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半干旱地区的农田由于受到水分重要生态因子的限制,群落演替最可能发展到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C错误;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物种组成处于动态稳定,D正确。故选C。4、D【解析】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稳定;在炎热的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稳定。【详解】A、人是恒温动物,外界温度较高时,只要机体体温正常,不会使细胞内酶结构被破坏,A错误;B、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只要体温正常,产热约等于散热,B错误;C、人体温度感受器大多位于皮肤、黏膜,C错误;D、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D正确。故选D。5、C【解析】1、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2、分析图乙: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主要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主要是因为K+外流所致。【详解】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神经信号先传导到电位计左侧,再传导到右侧,所以电位计会偏转两次,A正确;B、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B正确;C、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神经信号先传导到电位计左侧,再传导到右侧,所以电位计会偏转两次,并且方向相反,电流表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不是图乙,C错误;D、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引起,将该神经纤维置于更高浓度的Na+溶液中进行实验,动作电位增大,c点将上移,D正确。故选C。6、C【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详解】细胞内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无机物是水,故选C。7、D【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考查对内环境成分的识记。解答此题,应明确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可联系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结构、细胞代谢、遗传、调节等知识分析各物质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详解】正常情况下,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进入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ATP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项错误;DNA聚合酶在细胞内合成并发挥作用,磷脂在细胞内合成并参与细胞膜结构的组成,B项错误;肝糖原存在于肝细胞内,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多糖,C项错误;CO2、胰岛素、尿素、抗体均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项正确。【点睛】内环境存在与不存在的化学物质举例归类类别物质举例存在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甘油代谢产物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神经递质、激素、抗体、溶菌酶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不存在的细胞内特有呼吸酶、血红蛋白、DNA聚合酶、糖原细胞膜上的载体、受体消化道中消化酶不被吸收的麦芽糖、纤维素26.8、A【解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A错误;B、体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刺激脑干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B正确;C、大量出汗时,增加散热,体温保持稳定,冷觉感受器抑制,此时,由于运动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较多,C正确;D、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促使人产生渴觉,主动饮水,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常②.隐③.X④.隐(2)XBXb(3)①.7/32②.0【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II1和II2表现正常,后代女儿III1患甲病,但是其父亲正常,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3和I4表现正常,后代II5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解】图中II1和II2为正常,所生Ⅲ1为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故II5致病基因来自于Ⅰ3,乙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II5致病基因来自于Ⅰ3,Ⅰ3表现为正常,故为乙病的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小问3详解】Ⅲ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Ⅲ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II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则Ⅲ3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4XBXB、1/4XBXb。Ⅲ2与Ⅲ3婚配,后代关于甲病:2/3Aa×Aa→2/3(AA∶2Aa∶aa),患甲病概率为2/3×1/4=1/6,正常概率为5/6;关于乙病XBY×1/4XBXb→1/4(XBXB∶XBXb∶XBY∶XbY),患乙病概率为1/4×1/4=1/16,正常概率为15/16;故后代正常概率为5/6×15/16=75/96,则患病概率=1-75/96=7/32。U若为女孩,不可能患乙病,同时患两种病的可能性为0。【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0、(1).效应T细胞(2).细胞免疫(3).抗体(4).浆(5).体液免疫【解析】1、分析图1:图1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因此图中①为效应T细胞。2、分析图2:图2为细胞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详解】(1)由图可知:细胞①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说明此时正发生的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该细胞为效应T细胞。因此细胞①为效应T细胞,该免疫为细胞免疫。(2)靶细胞裂解后,会将病原体释放出来,因此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与抗体结合,并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3)图2的细胞产生抗体,为浆细胞;抗体参与的免疫为体液免疫。【点睛】本题考察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准确判断题图含义是解题关键。11、(1)①.神经递质②.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③.新突触④.相同⑤.排除溶剂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⑥.5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和10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2)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或ALT和ASF)②.若各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与各对照组相当或低于对照组,说明各剂量肉苁蓉总苷不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反之,则会。【解析】(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科学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因此各组小鼠的性别应相同。本实验溶剂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溶剂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5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和10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小鼠穿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同源对照组。(3)依题意,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是衡量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因此,为探究本实验中各剂量肉苁蓉总苷是否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可在本实验分组和处理的基础上,测各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若各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与各对照组相当或低于对照组,说明各剂量肉苁蓉总苷不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反之,则会。【小问1详解】(1)根据教材知: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突触的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对照试验应遵循等量对照原则,本实验中同源对照组小鼠的性别应与其他组小鼠相同。为了排除溶剂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设置溶剂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分析:5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和100mg·kg-1·d-1肉苁蓉灌胃组能够明显改善快速老化小鼠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小问2详解】由于肝细胞损伤时,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会升高,所以在本实验分组和处理的基础上,测各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或ALT和ASF)的含量,可以获知实验中各剂量肉苁蓉总苷是否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若各剂量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与各对照组相当或低于对照组,说明各剂量肉苁蓉总苷不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反之,则会对小鼠肝脏产生毒副作用。【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1)垂直结构(2)①.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碳钢弹簧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氢气-水冷却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旋转磁场探伤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个人用车合同样本:短期车辆租赁指南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印度仿古珠绣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共振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室外全彩色灰度视频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世纪先锋注射粉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生产线承包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物流快递收派服务与信息化建设合同3篇
-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副本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非遗文化走进数字展厅+大数据与互联网系创业计划书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总结与反思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现金日记账模板(带公式)
- 消化内科专科监测指标汇总分析
- 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电子票据)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