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二中2024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淋巴和组织液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C.氨基酸、尿素、胰岛素、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D.新陈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血浆中2.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经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该实验结果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①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②该物质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③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④单向光刺激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予光照(如图)。培养段时间后,胚芽鞘生长情况是()A.a不弯曲、b不弯曲、c不弯曲B.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C.a不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D.a向右弯曲、b向左弯曲、c不弯曲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场所D.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5.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病毒感染细胞→人体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胞内病毒D.给予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6.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A.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7.下列与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有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建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但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C.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异常精子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一种或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8.(10分)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C.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在人群中乙病男患者_____乙病女患者(多于/等于/少于)。(2)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甲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进而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个实例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10.(14分)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常见遗传性致盲眼底病。研究者发现一名男性患者,该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如图甲所示,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甲中Ⅱ1为该患病男子,基因检测发现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Ⅱ4的母亲是该病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2)该痛属于人类常见遗传病类型中的______遗传病。Ⅱ3、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Ⅱ3与Ⅱ4生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为______,其生育前应通过______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手段对该遗传病进行监控和预防。(3)Ⅱ5个体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乙所示,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达尔文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证明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A.尖端、尖端下部B.尖端、尖端C.尖端下部、尖端D.尖端下部、尖端下部12.2020年起源于东非的蝗灾数月就席卷了东非、西非的10多个国家,此后蝗虫群又进入亚洲的部分国家。根据媒体报道,当时蝗虫的数量已经达到4000亿只。这次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有效治理蝗灾,则可以通过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来为蝗灾的治理提供依据。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使用该方法时,最后得出的结果要取_____作为跳蝻密度的估算值。(2)面对蝗灾,人们想出了很多灭蝗办法,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牧鸭治蝗”时构建的鸭-蝗虫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该模型中,蝗虫数量由N1变为N3的过程中,鸭的数量变化趋势为_____,治理蝗虫的最佳时机为图中的_____点,请再提出一种治蝗的措施:_____。(3)蝗虫群经过某地区时遇到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该地区次年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这体现了_____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A错误;B、通过稳态调节,使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构成动态平衡,B错误;C、内环境的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激素、气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氨基酸、尿素、胰岛素、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新陈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中,D错误。故选C。2、B【解析】在去掉尖端的左侧放被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①正确;图中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且这些物质能自顶端向下运输,③正确;图中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但不能说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②错误;该实验不能证明单侧光对该物质的影响,因为实验中无光照作用,④错误;综上分析,①③正确,②④错误,选B。3、C【解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详解】a:虽有单侧光照,但是因为云母片的作用,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直立生长;b:由于有云母片的阻隔,生长素不能从尖端运到伸长区,不生长,不弯曲;c:右侧的生长素不能运至伸长区,但是左侧的生长素能运至伸长区,向右弯曲生长。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4、D【解析】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3、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4、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稳态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处在动态变化中,稳态的维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浆是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不是血液,A错误;B、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有些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不只有一种,B错误;C、细胞代谢的场所是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C错误;D、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D正确。故选D。5、C【解析】1.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
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而不是T细胞。
摄入高糖食品,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会让血糖降到正常水平。
单侧光照会使尖端的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弯向光源生长。【详解】A、摄入高糖食品会使人体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从而使血糖浓度回落,A正确;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使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C、病毒感染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人体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出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再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从而将病毒清除,C错误;D、单侧光下,植物茎部尖端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促进伸长作用明显,植物表现为向光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C。6、A【解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解:排尿过程受低级中枢控制,但有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故选A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7、C【解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由分析可知,核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建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共有的特征,A正确;B、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此后停止分裂,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细胞周期,B正确;C、形成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异常精子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的染色体没有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导致的异常,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都属于基因重组,因此,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一种或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C。8、C【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特征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详解】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B、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也就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不一定出生率最大,B错误;C、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用样方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C正确;D、K值是环境允许动物生存最大容量,K值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环境不变,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不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①.X②.多于③.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④.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⑤.AAXBXb或AaXBXb⑥.1/24【解析】分析甲病:Ⅱ-1和Ⅱ-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Ⅲ-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Ⅰ-1(患甲病)的儿子(Ⅱ-2)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乙病:Ⅲ-3和Ⅲ-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Ⅲ-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分析可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中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才患病,男性中含有1个致病基因就患病,因此在人群中乙病男患者多于乙病女患者。(2)由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甲病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进而不能合成黑色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个实例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据Ⅲ-2患甲病(aa)→Ⅱ-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可推知Ⅲ-3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据Ⅳ-2或Ⅳ-3患乙病(XbY)→Ⅲ-3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4)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Ⅲ-4的基因型为AaXBY,Ⅲ-3(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和Ⅲ-4(基因型为AaXBY)再生一个孩子,则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2/3×1/4×1/4=1/24。【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判断甲、乙的遗传方式;其次根据表现型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利用逐对分析法解题。10、(1)①.伴X隐性②.II1患病,其父母不患病,且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2)①.单基因②.XBY③.XBXb④.1/2⑤.遗传咨询(3)基因突变【解析】结合题意和遗传和系谱图分析,图中II1为该患病男子,其双亲均正常,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而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男子的致病基因只来自其母亲,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结合系谱图中各个体的表现型可得,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II1和II3的基因型XbY、XBY;根据患病III3的基因型为XbY可推知,II5和II6的基因型为XBXb、XBY。II4的母亲是该病患者,则II4的为XBXb,II3的基因型为XBY。【小问1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II1患病,其父母不患病,且其父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该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II4的基因型为XBXb,II3的基因型为XBY。他们生一个儿子正常的概率为1/2,生一个儿子不正常的概率也是1/2,其生育前应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手段对该遗传病进行监控和预防。【小问3详解】II5的基因型为XBXb,II5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XBb,由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故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11、C【解析】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胚芽鞘尖端合成的,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下面一段是弯曲生长的部位。【详解】通过生长素发现史的实验得知:胚芽鞘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以下的伸长区。故选C。12、(1)①.样方法②.平均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服务器的租赁合同
- 队会课件教学课件
- 石油安全事故
- 2024年度店铺商品采购合同3篇
- 幼儿园教案课件制作
- 瞻望病人的护理
- 《外伤引起静脉损伤》课件
- 2024年度电子商务专业校园创新创业大赛合作协议
- 课程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高速公路交通标志标线优化合同(二零二四年度)
- SCR反应中NOx吸附的原位红外数据分析总结
- 线路检测报告
- Unit6UnderstandingideasLongjiRiceTerraces公开课赛课课件-高中英语
- 工程变更管理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 收费站冬季安全注意事项
- 行政执法有关知识讲座
- 房建施工测量培训课件
- 《领导者的沟通技巧》课件
- 【公开课】Unit+1Reading+for+writing+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艾滋病的危害
- 露营营地简介演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