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精讲+能力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精讲+能力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精讲+能力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精讲+能力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精讲+能力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书逻辑结构分析:必修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哲学概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认识论)(唯物史观)(人生价值观)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文化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全书问题结构分析:单元课题明确的问题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什么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本原是什么?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世界是怎样的?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人的认识怎样产生发展的?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到不忘本来?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如何做到吸收外来?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面向未来,坚定文化自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1世界的物质性2.2运动的规律性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本课体系构建2.1世界的物质性一、什么是物质体现物质的词语:世情、国情、省情、实际、经济形势、地区特点、个人情况等客观实际。1.物质的哲学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P18一、什么是物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①“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除了包括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意识对于我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说是“客观实在”,因为不论谁的意识都不属于物质范畴。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整个世界)客观实在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和意识一、什么是物质3.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之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抽象的概念,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永恒性形态会发生变化,可以被人们创造、改变,也会消失联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两句名言: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P18二、世界是物质的1、自然界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产生)(2)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要素。(构成要素)(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起源)(2)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生理基础)(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19-21人脑≠大脑知识拓展: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1)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党的方针、思想、路线、定理)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宗教、鬼神、法轮功。)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形式是主观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意识不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

物质的东西而已。2.2运动的规律性一、物质与运动1.运动的哲学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刻舟求剑(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仁者心动错误倾向错误倾向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21-22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P232.规律的特点:二、规律(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231、意识的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客观规律制约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23-24注意: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要克服三个错误认识: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3、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比较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区别表现正确意识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阻碍事物的发展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想”“做”“精神状态”范围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小结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1、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