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1则_第1页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1则_第2页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1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验案1则

半夏泻心汤来自伤寒。它由半夏、黄连、胡萝卜、黄心、干姜、红枣和甘草组成。具有益热补寒调骨、补寒调肝的功效。主要用于阳阳虚证、外邪逆虚证、中焦、恶气虚证的相互结。笔者运用此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获得良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辛开苦降—胃痛张某,男,58岁,2010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自述患胃病10余年,时轻时重,遇生气或受凉后易复发。半月前因受寒再发胃痛,曾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雷尼替丁等效果不佳,现胃部隐痛,腹胀,口苦,口干而不渴,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有点状出血,散在斑点状糜烂,示浅表性胃溃疡。查体:患者体质中等,面色稍黄,舌苔薄白略干,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胃痛,属寒热错杂型,治宜辛开苦降。处方: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黄连5g,人参(另煎兑服)9g,醋炒延胡索15g,乌药12g,白芍20g,大枣7枚,炙甘草9g,7剂,水煎服,日1剂。11月18日二诊,患者自述胃已不痛,其他症状明显减轻,再续服5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复发。按:本例患者由于中气虚弱,受寒而发,寒邪客胃,使中焦气机阻滞,胃气不和,收引作痛,但治疗不当,郁久化热,致寒热错杂而出现胃部隐痛、腹胀、口苦、口干而不渴之症。根据张忠等人提出的半夏泻心汤对急慢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遂拟辛开苦降、甘补,寒热并治,散寒止痛为治法,用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黄芩、黄连苦寒降泄。半夏配黄连一温一寒,一辛开一苦降,使中焦气机调畅而痞自除,人参、大枣补中益气,延胡索、乌药理气散寒止痛,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全方配伍使气机疏通,升降有常,胃痛治愈。2胶结型肝炎案苏某,女,35岁,2011年3月15日初诊。5a来,患者胁部隐隐作痛,时轻时重,重时伴口苦、腹胀、纳呆、失眠多梦。曾做B超检查,提示胆囊炎,曾服用消炎利胆片,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初起疗效较好,病状减轻。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胁痛、口苦、腹胀,不思饮食,时有恶心欲吐,小便黄。查体:右上腹胆囊区有压痛和不适感,舌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B超示: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肝脏形态、大小、质地无异常,中医诊断为胁痛,湿热蕴结型。治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止痛,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龙胆草9g,黄芩12g,黄连6g,半夏12g,党参9g,柴胡9g,枳壳12g,延胡索20g,川楝子15g,大腹皮20g,焦三仙各15g,大枣6枚,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患者稳定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心胸宽广,不生气,减轻心理压力,树立信心,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二诊,2011年3月24日,自述症状减轻,续服7剂,症状消失,遂服丹栀逍遥丸,每次20粒,日2次,服用1个月巩固疗效,随访1a未复发。按:胁痛属内科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胆和脾胃有关。本例患者湿热蕴结于肝胆,致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蕴结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腹胀,纳差,恶心欲吐。小便黄,苔黄腻,脉滑数均为肝胆湿热之症,方用龙胆草、黄连、黄芩清泄肝胆湿热,柴胡、枳壳、延胡索、川楝子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半夏、大腹皮除胀满,降逆止呕,党参、大枣、焦三仙、甘草健脾益气,合用使湿热得清,脾健肝疏痛止。3治泻和长期泻心术李某,男,50岁,2010年8月10日就诊。患者自述半年来大便成稀糊状,不成形,每天1~2次,伴有干呕,腹部不适,肠道鸣响,但饮食可。凡遇食水果、油腻、凉饭、饮酒后加重,大便每日3次左右。曾经西医诊治为慢性肠炎、结肠炎,用氟哌酸胶囊,服两天泻止,药停又复发,仍每日1~2次,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刻诊:患者体质中等,面色微黄,舌质淡,有齿迹,苔稍腻,脉沉缓,辨病为久泻,属脾虚湿盛,兼有气机失调,寒热错杂,治宜补脾止泻,平调寒热兼助消化。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味,处方:人参(另煎兑服)9g,半夏12g,黄连10g,马齿苋20g,炒干姜9g,生、炒车前子(包)各15g,生、炒麦芽各15g,生、炒山楂各15g,生、炒神曲各10g,炙甘草6g,大枣7枚,7剂,日1剂,水煎服。8月18日二诊,患者自述现大便1日一行,已基本成形,腹部无不适。将上方去马齿苋加炒山药30g,陈皮6g,大枣加至10枚,续服10剂,并嘱患者平时忌食生冷、油腻,以资巩固,1a后随访,未复发。按:此例患者由于中气不足,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故上为干呕,下为肠鸣下利,因治疗不当,又不注意饮食,而迁延不愈形成久泻。久泻即是起病缓,变化慢,泻下势缓,泻出量少,常有反复发作趋势,常因饮食劳倦、情志因素诱发,多为脏腑功能失调而成。方中人参、大枣、炙甘草、山药补中益气,半夏、干姜温中降逆;黄连、马齿苋苦降清肠,车前子利小便而实大便,生、炒三仙增强消化功能,全方配伍,补消同施以调其虚实,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面面兼顾,使脾健胃和,久泻治愈。4肝胆胰、肠道慢性张某,女,32岁,2010年12月初诊。自诉上腹痛,腹胀,纳差,早饱,嗳气2a,有时反酸、烧心、恶心,曾服用多潘立酮,泮托拉唑胃康冲剂等症状减轻。由于经常服药,心情郁闷,烦躁。近1周来,因生气,上述症状加重,曾做胃镜检查未发现消化性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等器质性病变,也无相关病史,实验室、X线、B超排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查舌淡苔薄黄,脉弦滑,查体上腹部无压痛,诊为虚实寒热夹杂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半夏12g,党参9g,黄连6g,干姜6g,黄芩9g,枳壳9g,厚朴9g,白芍12g,香附9g,炙甘草6g,大枣5枚,7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开导。二诊,症状减轻,续服5剂。症状消失而愈。按: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位在中焦脾胃与肝有关。本例患者情绪不佳导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乘脾犯胃,致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故出现情志异常外,还表现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纳差等。由于肝郁乘脾,使脾失运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产生痰湿,又因长期服药则重伤脾气而生虚寒,停聚胃脘而酿湿热,形成虚实寒热夹杂的局面。方中半夏化痰除湿以泻其实,调理脾胃,党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黄连、黄芩苦寒降泄以清胃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其寒,枳壳、厚朴,香附疏肝行气,白芍柔肝养肝,与甘草配伍,酸甘化阴。诸药相配,补虚泻实,寒热并用,使脾升胃降,邪去正复,再配合调畅情志,疏解肝郁,其病自愈。5胃阳不足,胃热以热半夏泻心汤证为本虚标实之证。在运用半夏汤心汤时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4要点:一为虚:脾气虚;二为实:气机升降失常;三为寒: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