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都在染色体上B.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基因是指()A.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脱氧核苷酸C.氨基酸序列 D.核苷酸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发展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4.据调查,在某个裸露的沙丘上,首先出现了喜沙植物,如冰草、沙柳等。随着时间的推进,优势植物依次为松、柏、黑栎和山核桃。最后发展为稳定的山毛桦一槭树林群落。整个演替过程大约经历了1000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优势植物为山核桃的群落为演替的最终稳定群落B.该沙丘到树林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植物与群落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的D.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5.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图1所示,在图中a处给予适宜刺激时,发生图2、3所示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膜电位画法有错误的是图3B.图2兴奋部位膜内外均有Na+、K+C.图1可说明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外侧两点间电位相等D.图2中兴奋部位会形成局部电流,直接原因是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不同6.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学复课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学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中枢在下丘脑B.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C.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D.如果测得某学生的体温是早:36.2℃,中:37.8℃,则该时段内该学生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7.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 B.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在甲细胞中合成 D.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8.(10分)如图是血糖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器官,a、b代表相应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a是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①②过程降低血糖B.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是机体内唯一可升高血糖的激素C.激素a作用的结果反过来会抑制激素b的分泌,属于反馈调节D.甲、乙分别为胰腺和肝脏,两者均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二、非选择题9.(10分)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将生长两周的拟南芥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浸泡:B: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且适宜浓度的等量乙烯利溶液浸泡),3h后测定的细胞膜透性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拟南芥幼苗中的生长素是由_____转变来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韧皮部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填“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2)实验结果表明,IAA在浓度不高于_____时,对其细胞膜透性变化的影响不显著。B组随AA浓度的提高,拟南芥叶片的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存在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_____。(3)已知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现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25℃常温和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推测直接原因可能是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10.(14分)教材原话填空(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__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交叉互换:一对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3)____________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____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11.(14分)用微电极记录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是研究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原理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1)当图1中的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兴奋型递质,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2)研究表明,在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的情况下,微电极N上也会记录到随机产生的、幅度几乎相等的微小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结合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的过程,分析导致该电位变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某些突触中,突触小体产生动作电位后,微电极N上记录到电位负值增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如图3所示。已知K+和Cl−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4)已知从刺激开始到动作电位产生有一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可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实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度。请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实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________________。12.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正常通气品种A正常通气品种B低氧品种A低氧品种B丙酮酸(umol/g)0.180.190.210.34乙醇(umol/g)2.452.496.004.00(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ATP。(2)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__________。(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但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故基因不都在染色体上,A错误;B、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纯合子的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是相同基因,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观察到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法,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2、A【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详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序列中,A正确。故选A。3、C【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详解】A、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为同一物种,不是共同进化,A错误;B、基因突变是自发的,与环境无关,应为先有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有抗生素的选择,B错误;C、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种群的发展,C正确;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主要内容之一,D错误。故选C。4、C【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该群落最终发展为稳定的山毛桦一槭树林群落而不是山核桃群落,A错误;B、整个过程从沙丘开始,属于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B错误;C、沙柳等先锋植物的出现改良了群落环境,为后来群落的出现创造了适宜环境,植物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C正确;D、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不是生物的进化过程,D错误。故选C。5、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图1表示刺激a点,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图2表示兴奋传至左侧接线柱,左侧接线柱位置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指针向左偏转,图3表示动作电位传至右侧接线柱位置,右侧接线柱位置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但图示只画了右侧接线柱部分膜电位发生了变化,上半部分的膜电位也应该变为外负内正,因此图中膜电位画法有错误的是图3,A正确;B、图2兴奋部位膜内外均有Na+、K+,Na+、K+在膜两侧的分布不均是膜电位产生的基础,B正确;C、图1指针不偏转,可说明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外侧两点间电位相等,C正确;D、图2中兴奋部位会形成局部电流,直接原因是细胞膜内、外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D错误。故选D。6、B【解析】体温调节过程【详解】A、下丘脑含有许多控制生命活动的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正确;B、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B错误;C、当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C正确;D、体温恒定时,人体产热量=散热量。早:36.2℃,中:37.8℃,则该时段内该学生的体温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B。7、D【解析】据图分析:甲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乙表示垂体。丙表示肾小管与集合管,当机体缺水或进食过咸食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浆,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加强,最终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实现水分平衡。【详解】AB、由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A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甲(下丘脑)细胞中合成,C正确;D、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故选D。8、A【解析】分析题图: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甲为胰腺,乙为肝脏。【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和合成糖原等途径来降低血糖,A正确;B、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都有升高血糖的功能,B错误;C、b表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反过来会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平衡的调节是通过负反馈调控来完成的用,C错误;D、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色氨酸②.非极性运输(2)①.5mgL-1②.较高浓度IAA能促进乙烯的合成,增大叶片的细胞膜透性(3)①.低温能抑制乙烯的合成②.低温影响了乙烯基因(相关基因)的表达【解析】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小问1详解】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形成的,生长素在韧皮部的运输方式是非极性运输。【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可知,根据A曲线可知,在IAA在浓度不高于5mgL-1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是: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膜的透性。【小问3详解】由于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所以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22℃常温和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说明低温能够抑制乙烯的合成,提高拟南芥幼苗在致死低温下的成活率。而其根本原因是低温影响了乙烯基因(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了乙烯的合成。【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0、①.配子②.同源③.非姐妹染色单体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⑤.非同源⑥.非等位⑦.个别⑧.染色体组【解析】(1)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2)交叉互换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染色体变异包括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1、(1)①.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产生动作电位(2)突触小泡破裂释放少量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3)K+通道开放导致K+外流,Cl−通道开放导致Cl−内流(4)在神经轴突上选取两点,插入微电极记录设备,用刻度尺测量两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器刺激两微电极同一侧的轴突某点,分别计时微电极测得动作电位的时间,用微电极间的距离除以二者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差即为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率。【解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突触结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作用。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小问1详解】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即兴奋传至轴突末梢,此时突触小泡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形成动作电位。【小问2详解】突触小体未产生动作电位时,其所含的突触小泡可能会破裂,可释放少量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微小的电位变化。【小问3详解】由图3可知,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负值增加,由题干信息“已知K+和Cl−通道都参与了IPSP的形成”,IPSP产生的原理是K+外流和Cl−内流引起。【小问4详解】为规避动作电位的延迟,可测量动作电位通过神经轴突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时间,由此计算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率,即在神经轴突上选取两点,插入微电极记录设备,用刻度尺测量两微电极之间的距离,用刺激器刺激两微电极同一侧的轴突某点,分别计时微电极测得动作电位的时间,用微电极间的距离除以二者产生动作电位的时间差即为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率。【点睛】本题以微电极测量电位为载体,考查神经冲动产生、传导和突触传递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每一小问都涉及一些新情境,能够有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利用信息的水平,最后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上科学知识课件
- 老年期神经症课件
- 花卉绿植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音乐作品的网络传播权许可3篇
- 河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支教公益志愿主题活动
- 2024年度东莞市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协议3篇
- 《招商方案模板》课件
- 门窗订购简单合同范本 3篇
- 诊所与医疗信息科技公司2024年度合同2篇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西科技大学
- 独蒜兰的繁殖管理
- 水处理药剂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医院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
- 绘本故事-彩虹色的花
- 华北标-12S4-消防工程-地方规范图集1
- 贵州诚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改建年产9000万片压电陶瓷片产品生产线环评报告
-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三顾茅庐》课本剧 三顾茅庐课本剧剧本3篇
- 全建设工程项目双优化策划书
- 第一章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